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英雄志(精校版) >

第700部分

英雄志(精校版)-第700部分

小说: 英雄志(精校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云蹙眉道:“为何如此?”

林先生道:“如此约定,是为了你好。”

卢云奇道:“为我好?什么意思?”

林先生淡然道:“你来此之前,已和‘大掌柜’交过手了,对吧?”

卢云面色大变,良久良久,方才点了点头。

林先生凝视着他,道:“卢大人,你晓得咱们为何要测试你的武功?”

卢云深深吸了口气,道:“知道。”

林先生道:“知道便好。卢大人,贪嗔痴三毒,以痴为最。你若不能成为天下第一痴人,那不如学着精明些,总算懂得自保之道。”

说著翻开了云袖,道:“三招之内,你必须识破我的来历,还请卢大人全力以赴。”

卢云微感紧张,道:“我尽力而为。”

这两人相互行礼,动作都是慢吞吞的。忽然间,卢云身形急晃,一步踏出,已至林先生面前。这一步算得极准,竟然踩在对方面前四尺一寸,分毫不差。那林先生原本神色自若,待见这步踏来,面色急变,身形一晃,便朝左首逃脱。卢云脚步更快,猛一个抢到了前头,随即双臂展开,已将林先生包抄。卢云臂展八尺二寸,双方相距四尺一寸,这是一个半圆。这一步踏来,已将林先生的去路尽数逼死。正待发招猛攻,那林先生见机也快,向前踏上半步,双方相距便短了七寸。

卢云嘿了一声,道:“高明。”

瞬息之间,两大高手各自后跃退开,彼此离得老远,地下却留下一条笔直长线。

这条线很直,前半段是卢云留下的,后半段却是林先生踏出来的,便算用墨斗来画,怕也没这般端正。旁观众人都是识货的,顿时间采声雷动。

“贪嗔痴”三关,这“林先生”镇守最后一关,果然武功也高于前两人。双方稍稍试招,竟是旗鼓相当。众人把两人过招情景看在眼里,心中自也明白。看卢云身高八尺二寸,臂展也是八尺二寸,一旦与对手相距四尺一寸,便已立于不败之地。届时专攻不守,双手如狂风暴雨而下,任谁都难以挽回劣势。说来林先生唯一的机会便是踏上七寸,方能突围而出。

林先生身高六尺八寸,卢云若让他抢到三尺四寸位,自己的内圈当场被破,从此任凭对方予取予求,因此他必须退后,重启阵势,否则兵败如山倒。

所谓绝世高手,所争者不在招式快慢、力大力小,而是在于形势。形势若失,便等于输了一大半,除非自己的武功远胜对方,抑或是藏了什么出其不意的绝招,否则断难挽回局面。

林先生微笑道:“这算一招吗?”

卢云啊了一声,微起犹豫之意。林先生倒也大方,微笑道:“好吧,反正咱俩也没动上手,不算便是了。”

双方三招之约,如此便要强算一招,岂不要给逼进死胡同?卢云难得捡了个便宜,心里不感喜乐,反而更加惊惧。看这“林先生”这般深厚武学底子,定然熟知诸子百家,一会儿动上了手,势必天南地北,无所不用,自己若要识破此人的来历,便得将他逼入绝境,他才会拿出真正的护身绝学。洞穴里静了下来,孔明灯照着两人的影子,谁也没动。念及柳昂天之死,卢云轻轻吐气,双手上举,掌心便散发出淡淡罡气,正是“昆仑剑蛊”。

旁观众人心下一凛,便不约而同静了下来,知道卢云要全力以赴了。

自出水瀑以来,卢云所遇强敌以“大掌柜”为最,其次便是这位“林先生”。

难得遇上这等绝世高手,卢云再不使出“剑神”的毕生武术,练了这身神功却要做什么?

若说宁不凡的武学是“顺天敬人,自然抱一”,卓凌昭则是反其道而行。他的一切武学心法,全都逆天行事。旁人能快一分,他便要快两分、快三分、快十分。他想知道一个人的肉身能快到什么地步,强到何等境界,这就叫做“昆仑之颠,人迹绝至”。

场内劲风一晃,卢云已于刹那间逼近而来,来势之快,如惊鸿一瞥,堪堪来到四尺一寸处,猝然发出黏劲,停步止力。众人见他这一动势若脱兔,这一静如同处子,一身刚强内功展露无遗,顿时之间,全场采声如雷。

采声未落,惊呼又起。卢云身法凝住,骤然间空手出招,只见他右手高高扬起,将落未落。他手中虽然无剑,掌势却摇如海波,仿佛澎湃巨浪扑面而来,气势非常。

这招不是掌法,而是剑法,正是“昆仑十三剑”之一,“剑浪翻搅,瑶池碎波”。

再看他掌心暗藏罡气,凛冽凌厉,正是大名鼎鼎的“穿心剑蛊”,至于脚下则是暗藏连环勾,却是脱胎于“无双连拳”的旋风腿。

三招混一,浑然天成,彼此间搭配的天衣无缝。卢云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将对方逼入绝境。旁观众人大为惊叹,彩声喝的更响了。人人睁大了眼,都等着看林先生如何反击。

刹那之间,全场哗然,还没瞧见发生了什么事,场内人影已经分开。只见卢云满面惊骇,竟已急急后退一大步,离开林先生五尺以上。

一切妙招尽数止息,卢云面色铁青,微微喘息。旁观众人则是满面惊疑,不知林先生使动了什么仙法神功?竟有如此威力?人人呆呆看去,只见林先生扎马蹲步,左拳置腰,好似个江湖卖艺的老武师,只把右拳平举在胸,竟是一招“开门见山”。

全场都呆了,人人面面相觑,竟无一人出声喝彩。

天下最平庸的招式,便是这招“开门见山”。这招拳法便如武术里的“三字经”、“百家姓”,乃是孩童习武的启蒙功夫。可不知为什么,林先生一旦使出“开门见山”,却逼开了卢云。若非他退的快,胸口恐怕早已中拳。

这不是“智剑平八方”,这只是中规中举的“开门见山”。谁晓得这平平无奇的招式来到了林先生手中,却生出了这般匪夷所思的威力?全场鸦雀无声,人人都是惊疑不定。

卢云自己也是满心愕然。他心里明白,林先生的“开门见山”并没有运使什么内力,出手时方位也不精妙,时机更没有妙到颠毫。可不知为什么,林先生把门一开,竟如天外飞来一座山,仿佛神来之笔。卢云以掌中的“剑浪”与之相触,却给他架开了。拳头随即扑至面前,竟于卢云的种种绝招中突围而出,逼得他不得不向后退让。

双方三招相约,如今第一招已过,卢云却一无所获。毕竟这招“开门见山”稀松平常,江湖上谁不会使?若要以此看出林先生的来历,自是万万不能了。当下叹了口气,拱手道:“林先生功夫神而明之,深奥非凡,末学佩服之至。”

一招平庸之至的“开门见山”,居然得回了“深奥非凡”之誉,旁观众人听在耳里,都觉得可笑滑稽。可回思方才那招“开门见山”的悬疑之处,却也无人笑得出来。

林先生殊无喜意,只合十欠身,说道:“卢知州不必客气,请进第二招吧。”

“招”字未出,猛见洞中沙尘飞扬,卢云又扑了过来。这一扑用上了雄浑腿劲,来势之快,已非肉眼所能追及,便算伍定远、伍崇卿见了,也要大为叹服。

虽然如此,卢云手上招式却慢得离奇。看那手掌斜斜晃晃,轻轻缓缓,却是“正十七”。

来势快而出手慢,身法紧而发力松,卢云学得很快,他这招一动一静,一刚一柔,混合了太极阴阳,已有“无极”道貌。

转看林先生,却还是慢吞吞打出一拳,正是那招“开门见山”。

卢云心下恼怒:“这人好大胆!我已拿出毕生绝学,他岂可如此怠慢?真以为卢某不敢下重手么?”

他毫不犹豫,举掌一拍,立时搭上林先生的拳头。正要顺势使力,让对方摔个狗吃屎,谁知“正十七”的切转手法使出,手上却感吃力极沉,竟然转之不动。

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要知“正十七”似圆实方,外柔内刚,只消对方出力时稍有摇晃,便算拳头里蕴含了千万斤的猛力,也要给卢云卸掉气力,是以长发大汉才给他摔上一大跤。

谁知林先生这一拳温温吞吞,竟然转之不动?

开门见山,不动如山,“正十七”练成以来首次被破。可林先生的拳锋却还稳稳送来,随时会击至中穴,卢云嘿地一声,无可奈何间,只得被迫收住了招式,后退让开。

转看林先生,兀自左拳置腰,右拳平举在胸,却还是把那招开门见山使完了。

全场都静了下来,卢云实在按耐不住,当即问道:“阁下的拳力何以如此沉重?莫非练过什么秘法不成?”

林先生收拳合掌,摇头道:“卢大人误会了,我这拳头根本没有运使内力。”

卢云心下一凛:“你没运力?那……那我为何转你不动?”

林先生淡然道:“因为我比你更正,所以你无法动我一分一毫。”

“啊呀”一声一语惊醒梦中人,全场哗然醒悟,卢云也是冷汗直流,方知奥秘如何了。

不知谁说过,天下高手只消动手出招,不论再快再强,只消有招可循,必然有其破绽。然则这句话真是大错了,有破绽的其实不是招式,而是发招的人,面前这位“林先生”就无一分破绽,纵使宁不凡出手,天隐道人亲至,也无法破解它的开门见山。

腰背挺直,不动如山,面前的这位“林先生”左半身收拳于腰,虚力以待,右拳却中宫直进,印堂、人中、气海、丹田,一线笔直而下,眼耳鼻喉心,诸大要害全给右拳守住。尤其发拳出动之时,他的站位仍与卢云中线相对,眼观眼、心印心,两人之间仿佛有条无形直线。这条线非但与林先生的拳路全然相符,发劲时更没有一分一毫的偏斜晃摇,所以他借势站位,先破“剑浪”再破“正十七”。一切原因都只有那个字,他比卢云更正。怎一个“正”字了得?这无懈可击的“开门见山”,当真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便算达摩老祖来使,怕也不过如此。

全场高手都懂了,秦仲海修心,伍定远锻体,卢云练气,宁不凡算术,这位林先生练得却是“势”。他出招时法度精严,身法之端正,便如书本上拓下来似的。也因这个“正”字,林先生的每一招,每一式,重心皆与天地接合。卢云虽练有“正十七”心法,却又如何转得动整座天地?

卢云微微叹息,心道:“今夜可托大了,我若带了长剑过来,岂会落得这般束手无策?”

正踌躇间,又听林先生微笑道:“卢知州,我俩已到最后一招了。您还要试么?”

卢云默然半晌,道:“卢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下五大宗,心体气术势”,个中最为罕见的,便是这个“势”。似“林先生”这般出招法子,旁人纵是内力比他深,拳脚比他快,也未必能赢得过此人。虽说如此,卢云还是表明了决心。他今夜来此动手,不是为了什么天下第一,而是为找出柳昂天的死因。正因如此,他绝不能罢手,否则终身都要良心不安。心念于此,卢云眼眶微红,双手握拳,便朝林先生大步走来。

旁观众人不乏高手,那鬼面怪客精通内家,长发大汉则是外门硬手,二人凝视着卢云的身法,也都在猜想他要如何出招。

卢云一身武功极为驳杂,早年从“武当掌门”元清的一本养生经书里自创心法,其后又蒙陆孤瞻传授“无双连拳”,自习卓凌昭的“剑神古谱”,可说一身兼得数家之长。到得中年之后,又于水瀑里领悟天人妙化,创出了“正十七”的心法,至此已将毕生所学融为一体。倘若连区区一招“开门见山”也奈何不了,日后却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