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智能工业帝国 >

第195部分

智能工业帝国-第195部分

小说: 智能工业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械的人。
“对于周斌伙同外人侵吞欣凯兴的资产这一事情,法院怎么判的?在花都,这应该算得上很大的经济案件了吧?涉及资金上千万,难道法院就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对于都快一个半个月过去了,在证据确凿,犯罪嫌疑人供认不讳的情况下,法院都还没有给个明确的说法,他们这是想要干什么?
这些天,云非一直就待在欣凯兴,着手重建欣凯兴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基础管理框架,疲惫不已,九一重工试验的数控铣床,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果下一个批次的实验产品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的设计性能,就会开始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的检验来确定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倪黎霜从来没有出过这么长时间的远门,虽然每天跟在蓉城的时候都是同样的节奏,不过她却无法适应花都这边的环境。花都这边的粤菜跟川菜同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不过吃川菜的人,很难习惯其他菜系。原因无他,国内其他几大菜系,味道根本没有办法跟以麻辣多油的川菜相比。粤菜以清淡为主,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口味重的四川人。
原本老四川的老板。做得一手地道的川菜,当初让云非每个周末雷打不动地到他那儿吃饭,现在,那货进了局子,还在养伤的胡雪梅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主厨,云非跟倪黎霜倒是去吃了好几次,不过那菜的味道,跟原来一年半以前,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
虽然倪黎霜没有催促,不过云非倒是知道。她想回去了。欣凯兴的没有小食堂,倪黎霜也没有办法用那大锅单独给自己以及云非两人做饭。
七月底的花都,正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初来乍到的倪黎霜,很是不适应这边。
“霜儿,等再过一段时间,新招来的管理人员跟从工厂里面提上来的管理人员适应了他们的职责以及工作环境之后,咱们就回去吧,早知道。我就不让你跟着来了……”看到倪黎霜心不在焉地扒拉着餐盘中那个来自东北的厨师做的味道越来越差的大锅菜,云非心痛地说道。
“云非哥哥,没事的……”倪黎霜从来都觉得自己很勇敢,原来认为。只要云非能够吃得下的苦,她也能够吃的下来,现在却在最基本上的吃饭问题上面就发现了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坚强。
以前家中穷,一个月都难得见到几次肉。不过其他的菜,至少,那个味道。能够让人食欲大振。
“老王,食堂里面是谁在负责?怎么现在的饭菜味道越来越差?里面的肉也越来越少了?干咱们这一行,怎么能够少得了油水?”食堂里面的猫腻,云非也很清楚,尤其是公司出钱采购的食材的食堂,如果没有可靠的人监督,这中间,油水非常大,尤其是现在欣凯兴的食堂供应着整个工厂六百多号人的一日三餐。
“这个也是个问题,这段时间,物价越来越高,你原来定的那个标准,到现在,也就只能这样……”食堂的负责人,是王庆丰的亲戚,这里面的龌龊,他当然知道。可以说,食堂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得到他的默认的。
见到王庆丰的神态,云非暗自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什么,让罗小丽去把公司的几个股东召集到一楼的小会议室里面开会。
“今天这个股东大会,本来早在半年前就应该开了,由于蓉城那边欣凯兴刚刚新建,很多事情,云老弟的九一重工在过年前也刚刚开始进入试生产,所以一直到今天,咱们才召开这个股东大会。今天的会议,主要由云老弟来主持,下面咱们就请云老弟来说说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吧。”看着坐在自己对面一副心不在焉的老兄弟们,王庆丰的心中也不是个滋味。
还缠着厚厚绷带的朱远山,同样也出现在了会议室,陈玉民是被王庆丰从特区的股票交易所里面给揪回来的。
见到云非严厉的眼神,几个各自掌握着百分之五股份的小股东,都心虚地低下了头。云非曾经的强势,已经刻画在了他们的记忆深处。这一年,唯一一个干正经事的朱远山,在工作之余,却跟着有夫之妇鬼混。
他们之所以心虚,之所以不敢面对云非,就是因为欣凯兴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不是朱远山出事,等到周斌以及杨光抽身离开欣凯兴,那个时候,欣凯兴面临的只有倒闭一途,不会有任何第二条道路可走!
卡马特手中掌握着的idg以及emg这两家最大外贸客户的订单,由于在很多时候需要在技术上面进行沟通,交流,逐渐跟客户这些面对面的交流的事情,都是由欣凯兴的技术部门在负责。尤其是去年年代,一只真正的德国考察团到九一重工进行现场考察之后,才逐渐增大了对中国的订单。
军方很多活,虽然有着不少的利润,相对于外贸加工订单来说,这个利润就差的远了。到时候,欣凯兴数控车间,最为核心的编程、工艺、调试机床的大师傅这些撑起整个欣凯兴数控加工的技术人员被杨光给带走之后,那些仅仅只会装夹工件,在没有问题的时候按下绿色启动按钮、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按下红色的急停按钮的普通操作工人,任是云非有着逆天的能力,也没有丝毫办法把偌大的一个工厂给撑下去。
现在的云非,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能够培养出数十人的编程、工艺这些技术人员来。
“诸位,公司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我这里不再多说,在这个时候揭穿了周斌等人的阴谋,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这中间,我应该负主要的责任。但是你们,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开这个股东大会,不是为了分钱,该分的钱,去年过年的时候,大家谁少拿了一分?同样,也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事情已经成为了过去,周斌、杨光这些人,等待他们的将会牢狱之灾。”云非心中憋着一股火气,但是他却没有资格对着这四位留守在工厂,有着职位,领着工资的股东发泄。
他手中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可是王庆丰为了笼络他管着欣凯兴而给出来的。
虽然当初他并不想要这些股份。
既然接受了,就得做事情。现在欣凯兴出事,最大的责任就应该在于他云非身上。王庆丰倒不怪他,不过云非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过意不去。
虽然当初接受王庆丰给的股份之后,云非就说过,自己没有时间来处理欣凯兴的事情,王庆丰以及其他几人也都认可。不过他离开了这接近一年的时间,从来没有在欣凯兴出现过一次,甚至电话都很少打过来询问工厂的情况,还真有点说不过去。
“咱们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成立董事会。老陈不愿意担任公司职务,这个董事会,由我们五位股东共同组成,老王担任董事长,老朱担任执行董事,负责对工厂大方向的把握,工厂每一笔超过十万的采购资金,都需要由两名以上的董事会成员签字才能生效。超过五十万的采购资金,由董事长亲自审批……”所谓开会,不过是云非一个人在说,其他几个人在听。
刚刚回到公司不久的罗小丽奋笔疾书着云非说的内容。
“从现在开始,原来的公司各部门主管职务,改成部门经理;厂长职务,改成总经理,公司中层及以上的管理岗位的任免,必须得到董事会的同意,对于人事任免方面,公司的总经理有建议任免权,没有直接的任免权。其他各个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生产方面生产管理部负责整个工厂生产管理,车间主任对经理负责,经理对总经理负责……”云非严肃地说出公司以后总经理的权利范围。
总经理没有对于中层及以上管理者的任免权,只能在目前欣凯兴这样不大的规模的时候使用,尤其是这里面的这些董事,都在工厂里面呆着。
这样一来,作为公司日常管理者的总经理,没有了任免权,除非他把整个工厂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拉入自己的阵营,否则,不可能再出现当年周斌开除杨晓丽这个办公室主任,又挤走陈洁这样在职务上基本上跟他平级的人事部主管兼财务部主管。(未完待续。。)
ps:  感谢港湾的兄弟的打赏……

247 破产边缘的金陵机床厂
只有从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工厂发现的这样轻易能够让整个工厂陷入瘫痪状态的情况。
在董事会上面,云非明确地提出,公司各个股东必须对工厂事情负责。杨得志等人,就是属于那种被赶着上架的鸭子,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压力,不明确地提出哪些事情需要他们来做,他们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股东身份当场一回事情。
尼玛,年终分红的时候,你们咋不说自己什么不懂,少分点呢!
终于,在倪黎霜等得快要病了,云非等得快要不耐烦的时候,法院那边的宣判有了结果,周斌跟杨光被判刑了多少年,云非不知道,也懒得知道。他总算是等来了法院把那家谢鑫以及周斌用从自己工厂搞去的资金以及设备,建立起来的鸿发机械加工厂里面的那六台崭新的数控加工中心、八台数控铣床以及二十台九一重工生产的中档数控机床,判还给了欣凯兴。
由此,欣凯兴再次增加了一个数控车间,而这个车间里面,全都是由国内能够搞到的几乎算得上是最好的数控机床构成。欣凯兴在这次事情之后,反而在加工能力上面有了一个很大的增长。
三个数控车间,云非以六万年薪在人才市场上面招聘了一个来自湘南的机械工程师来当三个数控车间的车间主任,同时,在每个数控车间里面给那个叫闻之俊的新车间主任提升了一个车间副主任。
原本云非想要把在蓉城欣凯兴刚刚当上一个月副厂长的林亚军给调回花都欣凯兴。欣凯兴滚珠丝杆厂里面,在云非的九一重工里面,同时,王庆丰也主要驻扎在那边,哪怕是没有可靠的人员,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大乱子。林亚军实在是太年轻了,虽然技术那是没的说,不过他的年龄以及经验。让他不可能在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一个有着接近三百号人,超过一百台各种型号的数控机床的超大车间的车间主任。
“云老弟,咱们现在是继续贷款购买数控机床,还是先缓一缓?”工厂的事情已经逐渐理顺,九一重工那边一天一个电话催促云非回去,说是九一重工研制的第一台数控铣床要进行最后的装配以及调试工作了。王庆丰知道,云非留在这边的时间不多了。
“老王,咱们现在这些数控机床,应付目前的业务已经足够了,这段时间你在这边。把咱们那些外协生产厂家好好地整理一番。老刘那边,如果他有真的有意扩大工厂规模,咱们不妨把一些精度不高的大批量零件都发给他们。与其找很多家小型的外协厂,还不如咱们自己扶持一两家实力强悍一些的配套厂。”决定三天后回蓉城的云非一边跟云非喝着酒,一边讨论着工厂一些管理的事务。
外协加工的管理,哪怕在云非的那个世界,那个时代,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这中间,存在一个质量的不可控制因素。很有可能会造成大批量的报废,周斌等人从欣凯兴搞钱,用报废重新投料为理由,也搞了一笔不小的数额。本来没有报废。直接填一张批量报废单,然后找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欣凯兴作为内应的周斌再大笔一挥,把字签上。这样一来,欣凯兴就只能继续投料到他们的鸿发厂里面。
原来的产品依然在,尤其很多外贸工件的拆料。都是比较贵的,很多从国外进口的,都是好几万块钱一吨,一个月哪怕是报废一吨材料的产品,也得是好几万块钱的材料费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