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游戏体育电子书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第226部分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26部分

小说: 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族会被中华彻底同化,而蒙古族将会在无形中消失,彻底变成华人。”中年人也就是间三说道。
    “砰!”听到间三的话,陈绍心中十分的不爽,做为发泄心中的不爽,旁边的办公桌成为陈绍发泄的对象,一巴掌直接排在上面。
    “哼!梦宇你说说,三天的时间他们取得了多少成效。”陈绍哼了一声道。
    “如果是在十年前就开始宣传这样的思想,或许会取得很不错的效果。因为当时蒙古地区还有少独立份子,他们会站出来响应。而蒙古百姓的生活面貌还未改变,很容易受到煽动。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那些独立份子都被慢慢的清理掉了,并且蒙古的百姓都获得了实惠,我们用实际行动把他们的心都‘俘虏’了过来。那些苏联的政工人员虽然口才一流,也很会煽动人心,但效果几乎为零。”间三,也就是陈绍口中的梦宇说道,这是间三给自己取的,夏梦宇。身为整个中华地区的特务头子,所有间谍和情报机关的直接领导,说得上是位高权重,除掉詹姆斯外,也就是欧洲的间二能和他相比。
    “十年前他斯大林有这样的胆子吗?要不是现在苏联的军事建设有了不小的成果,他斯大林哪敢走这步棋。”听到夏梦宇的话,陈绍松了一口气。在听到他说的十年,陈绍很不屑的说道。
    其实早在苏联的政工秘密潜入库伦时,陈绍就可以命令情报部门,把这些暗地里的“小老鼠”清除掉,而且是来多少人就清除多少人。不过陈绍并没有这样做,他很想知道,蒙古人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借着这件事情,试探下蒙古人对中华的态度。看看这些年,陈绍在蒙古建设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到底值不值得。
    从夏梦宇的情报中,陈绍已经得到了答案。听到这些政工宣传并没有取得效果时,陈绍就明白了,如今的蒙古已经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分割的一员。就算有一两个别样的想法的人,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夏梦宇并没有把详细情况告诉陈绍,并不是说他对陈绍不忠心,身为生化人,完全没有必要考虑这些问题。只不过他觉得没有必要而已。
    苏联的政工在宣传之初就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上百个政工人员在库伦地区及周边地域宣传。宣传时讲得很动听,为蒙古人划出了一副脱离中华独立后美好的生活画面。在这些政工看来,那些蒙古人应该是心动不已,准备要为那副美好的生活画卷去拼搏,争取蒙古独立出来。
    只不过蒙古人是蠢蠢欲动不假,每个汉子都是跃跃欲试。只不过他们的对象是那些政工,一些脾气火爆的蒙古汉子,直接就把那些正在喷洒口水的苏联政工,揪出来狠狠的修理了一顿。随后这些政工都被送到了当地的警察部门,而在警察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有些莫名其妙的警察只能看着那些鼻青脸肿的家伙,被那些手持特殊部门证件的人带走。
    如今已经有了稳定幸福的生活,蒙古人都很清楚这些东西是谁带来的,是谁让他们拜托了饥饿、寒冷、贫穷,他们不用担心哪天再次闹饥荒,也不用担心自己能不能熬过冬天。苏联的政工描绘得再美好再生动,可那毕竟都是虚了,都是看不到的。而一但受到蛊惑,真的那么做,那今天的生活就会消失,到时候他们还要面对饥饿和寒冷。
    已经习惯今日生活的蒙古人,哪里会去听他们在那里说得天花乱坠。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来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些人绝对不是什么好货色。同时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就是来破坏他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被打也很正常。
    (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七章 点燃战争的导火索(下)
    “可以开始清理苏联过来的政工,这些人虽然都是原来的蒙古人,但我们也没有必要手软。他们已经背叛了这个民族,甘愿当苏联人的走狗,这样的人,就算是全部枪毙了也怪不了我。不过在处理前,要拿到苏联这次阴谋分裂蒙古的证据,将来或许会有用。”已经得到答案的陈绍,已经不打算留下这些苏联政工。三天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对那些人进行清理工作,不过我赶来还有件事要汇报。”夏梦宇道。苏联政工在他看来,要灭之不过是分分秒秒的事情。情报部门已经盯了他们很久了,这些政工的各个落脚点和活动地点都被掌控,到时候清理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说。”本来陈绍还以为夏梦宇匆匆赶来是为了说这件事,之前还有些疑惑,按照夏梦宇办事能力来说,这件事也犯不着他如此急匆匆的赶来,到时候只要发个电报就可以了。
    “苏联方面这些天军队调动频繁,并且大量的军用物资被送往蒙古边境,同时各个地区的部队都在集结,并且最少有两个装甲师正在赶往蒙古边境地区。这两个装甲师都装备了苏联的最新型坦克,这些坦克的性能已经快接近我们的豹式坦克。苏联境内的几个空军基地都开始进驻空军部队,这三天来,已经增加了两百架飞机。而一旦这些部队都集结完毕,那在蒙古边境这一带,苏军的数量就会达到八十万。坦克飞机的数量可能会破千。”这才是夏梦宇来找陈绍的主要目的,虽然电报可以联系到陈绍,但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当面报告。
    陈绍皱了下眉头心道:苏联这是要做什么?难道要和中华展开全面战争吗?斯大林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有没有莫斯科的情报?”陈绍想了想问道。不管苏联摆出那些架势有没有目的,现在他最想知道斯大林是怎么想的。
    “我来之前,莫斯科情报分部就传来了消息。根据这些天在苏联各方面得到的情报分析,虽然苏联表面上动作很大,但并没有做出和我们全面战斗的准备。最直接的体现是,计划送往远东地区的物资,也只能维持八十万部队一个月的战斗补给。而且这个月的时间里,还无法支撑多场高强度的战争。不然物资会提前耗完。”夏梦宇道。
    “苏联如果真的是打算和我们动手,那就只有一个解释,斯大林只想打一场局部战争。”陈绍想了想说道。对于苏联的动作,陈绍还想得更远。
    如果这场战争是斯大林所期望的,那么斯大林就会有准备这场战争的目的。一场局部战争,这肯定不是为了全面侵略中华,因为这样的力量远远不够。而且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量就那么大,一旦全面战争开启,到时候准备军事物资就显得很仓促。而最主要的一点,苏联并没有增兵,这才是分析苏联并没有全面战争的打算。
    而在陈绍看来,现在他不想和苏联展开全面战争,斯大林也一样没有准备和陈绍展开全面战争。这点陈绍一直都没有怀疑,因为现在的苏联是斯大林在做主,有了这个因素就已经够了。陈绍很清楚,斯大林不是傻子,一些问题也不是想不到。除非是斯大林秀逗了,不然在这个时期,两国就算是冲突难免,但只要还存在理智,全面战争绝对打不起来。
    现在既然苏联都在开始准备了,那陈绍也没有必要客气,对方都出手了,中华也没有必要慎着。更何况陈绍之前已经打定主意,要给斯大林一个教训,省得老是对中华的土地恋恋不忘。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早在斯大林开启分裂蒙古的计划时就已经点燃,并且双方都不想阻止,战争的爆发是迟早的事。
    “依据我的分析,也差不多是如此。不过,苏联一下子出动了两个装甲师,这可是远东地区大半的装甲力量,整个苏联的坦克加起来才三千辆,而新型坦克的数量一千辆都不到。并且看架势,苏联有把所有的新型坦克都运来远东的意思。”夏梦宇说道。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斯大林就是靠这些东西给他壮胆。要是没有新型坦克,斯大林哪有底气敢来挑衅我们。而且斯大林还有试探我们的意思,两国一直都在互相警惕,而我们的军事一直都很保密,斯大林也想看看,我们的军队经过十年的时间,是进步还是倒退。”陈绍微微一笑道。
    陈绍后面还有话没有说出来,他相信这件事情的背后,斯大林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如果中华军队表现得很不堪,或许说和十年前对比,都没有进步的话。那斯大林很有可能会增兵远东,打算扩大战事。而要是中华表现出一副强大的样子,那斯大林就会尽快寻求和解。
    设身处地一想,陈绍把自己放在斯大林的位置上思考。难道斯大林就不怕中华发动更大的战争吗?并且趁机夺回以前属于中华的土地吗?斯大林想过,此时的中华也绝对不想和苏联全面战争。就算是局部战争打到白热化,要寻求和平渠道也很简单有效。并且就是双方撤军的想法也能在战后更好的达成。
    这件事怎么看,斯大林也算是老谋深算,一切的动作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探中华的虚实和底线,从中尽可能的捞便宜。最终也还可以达到双方撤军的目的。
    “国防部知道这些情报了没有?”陈绍道。
    “苏联那款坦克的资料已经送到国防部,我来之前也把苏联军队的调动情况通知了国防部。”夏梦宇道。
    “嗯,关于苏联方面的情报一定要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且随时要和国防部保持情报共享力度。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都不在汉京,到时候有什么情况直接通知国防部,同时也要随时和我报告。”陈绍道。
    “是。”
    ……两人并没有说多久,夏梦宇就离开了空军一号,并且立即驱车离开。一场针对苏联政工的抓捕行动就要展开,并且还要加大对苏联的情报刺探力度,这些东西都需要他关注。
    夏梦宇离开后,陈绍给国防部的蒋百里和蔡锷都发去了电报,授意他们,需要紧急情况可以直接应战,不需要请示。陈绍也担心自己无法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从而影响到战局。他相信蒋百里和蔡锷面对苏联时,都能把握好尺寸。
    陈绍虽说很清楚,就算是有局部战争,但也不会很快爆发。主要是双方都需要准备的时间,其次陈绍也不想背上挑起战争的罪名。预计,等陈绍赶回汉京时,战争还不会爆发,授意蒋百里和蔡锷也只是确保完全。毕竟那只是他自己的想法,世事无常,也不是能够预料清楚的。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忙完这些之后,陈绍直接命令飞机可以准备起飞了。在空基地指挥塔的调控下,空军一号很快就开始升空。在四架战斗机的配合下,朝着西北地区飞去。
    飞机起飞后,陈绍并没有直接走出办公室,而是直接拿起桌上的文件看了起来。这些都是飞机在起飞前送来的,除了一些需要他批示的文件外,其他的文件都是需要他去了解。
    十年的努力,中华已经步上平稳发展的道路,陈绍肩上的担子也轻了很多。每个礼拜都有一到两天的假期,没有像以前一样,整天都是忙个不停。
    如今中华的总理大臣已经变成维仁,因为年纪的关系,孔洪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处理国家政务。而维仁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并且在治理国家上,有其独到之处,处理政务方面公私分明,面对问题时十分果断,这些都是陈绍让他当总理的原因。
    总理大臣作为中华政界的二号任务,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