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游戏体育电子书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第593部分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593部分

小说: 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这次代号为“三叉戟”的会议上,确定了在法国西部登陆的“霸王”作战和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的“哈斯基”作成,然而,盟军并未派出一兵一卒到欧洲,主要的仗是俄国人打的。必须想办法让斯大林支撑下去,如若不然,不说战争的天枰会进一步倾泻,以后估计也没有斯拉夫人自己的国家了。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场后勤战争。美国虽然没有很多军队在海外作战,但它有全世界最顶尖、效率最高的工业机器,它就处在世界舞台的中心。让约瑟夫大叔(指斯大林)打下去就得给他军火和物资。原来去俄罗斯的路有三条:一是北极航线,最短也最危险。二是中东一高加索,由于效率差,也仅仅是一根极细的肠子,三是太平洋航线,只有象征姓的意义。光是金钱买不来俄国入的信任,一定要开辟“第二战场”。
    他迟迟未把部队投入欧洲,除了参谋长们的建议之外,还受一枚大事掣肘。
    那就是太平洋战场。
    美国的选民仍支持他连任第三任总统,就是因为他保证为了美国的荣誉打败中华,迫使它无条件投降。
    讨厌的华人!!
    他实在太疲倦了。太平洋战区辽阔无边,他感到力不从心,心有所苦。他也是一个凡人,宽肩膀,高个子,原先当过海军部长助理。虽然外表英俊,出身名门,风度翩翩,却由于小儿麻痹症加上高血压,在三十九岁那年两条腿再也无法动弹了。
    他上的是格罗顿学校和哈佛大学,记忆力惊人,自信心无与伦比。他的目光锐利而清澈,完全凭直觉用人,所有的伟人在这方面都是相同的。别人一见他的微笑,就被他迷上了。当然,他还有一切成功者所必备的理想主义、讲究实际、激情和过人的精力。他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功者之一。
    然而“高处不胜寒”,合众图总统的位于并不好坐,何况他在这个位于上已经坐了整整十年之久了。即使在和平时期,权力也是很重的磨盘,挂在总统的脖子上。更何况自从他上任的第一天起,灾难、冲突、事变、危机就一直与他形影不离。大萧条,重建美国经济,欧洲的动乱,法西斯上台和战争,任何一件事放在任何一位平庸的美国总统身上都够他呛的,何况它们走马灯似的正向同一个人挑战呢!
    他就是为应付挑战而降生到世界上的。只有权力,他才感到满足。只有成功,他才感到生命的价值。
    他习惯于指挥千千万万的人按他的意志行事。他想象出一幅又一幅的蓝图,把它们一一付诸实现。他在权力中既寻求其本质又寻求其装饰。他丰富的想象力使他具有深刻的舞台感。反对他的人对总统可就不那么恭维了。
    他们说他是一个懒散而平庸的人,一个没有毕业文凭的大学生,一个生意不佳的律师,善于宣传,脸皮也厚,带着赌博和玩儿票作风,迷信。而最要紧的是已经病入膏盲。
    政治、经济、金融、外交、军事……无数条战线消耗着他的精力,无穷的困扰像蝼蛄一样咬噬着他的生命之树。他华发稀疏,肚皮下垂,蓝色的眼睛下褐色的阴影越来越深。他常常感冒,而且头脑晕眩。
    “太平洋战场,”他模模糊糊地想着:“尼米茨、麦克阿瑟、永野修身、南云忠一、史迪威、斯利姆、柯廷……谁要什么来着,谁打算什么来着……啊,那个烟波浩淼的海洋可真大呀!”
    浩瀚的大洋深处,海风肆虐,幽深的海水被卷起层层波涛。
    两场规模巨大的登陆战在太平洋上展开,夺取所罗门群岛的中华太平洋战区,便紧锣密鼓的展开了两场规模巨大的登陆战。
    从中华沿海浩浩荡荡出发的南方战区主力,横跨大洋,贴近澳大利亚的阿拉弗拉海。周边岛屿上,进一步完善的空军机场,已经连续对澳大利亚沿海重要军事目标,展开了连续一个礼拜的轰炸,
    在这个代号为“黑色礼拜”的行动中,中华出动超过三万架次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对整个澳大利亚上面的盟军设施,进行了毁灭姓打击。从小到二十五攻击的航弹,到重达两吨的侵彻炸弹,子母弹、云爆弹、高爆弹、固体燃烧弹、白磷燃烧弹,无数的航弹,落在澳大利亚盟军的头上。
    机场第一时间被瘫痪,军营直接被摧毁,对那些储藏物资的仓库,也尽可能的进行破坏。
    这一切的准备,只是为了接下来的登陆作战。在三个陆战师的带头下,南方战区第一次在澳大利亚投入了实战。这是一场大战,为此,中华海军抽调了超过千艘的补给舰和运兵船,以二十艘两栖攻击舰为核心,组成庞大的舰群。其中很多运兵船都是紧急改装的商船,为的就是快速把几十万的主力送上澳大利亚。
    尽管麦克阿瑟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在中华密集的海陆空攻击下,他设下了防线很快就被撕开,经过一个礼拜密集轰炸的盟军士兵,所剩战斗机已经不多了。在海军陆战队的快速挺进下,配合密集的武装直升机和两栖坦克,这场登陆战更像是一场纯粹的缴械行动。
    当后续的陆军部队也开始大规模登陆澳大利亚的时候,无奈的麦克阿瑟再一次后退了,带着残余的部队,以澳大利亚不错的纵深优势,抵消中华强大的海军优势。开始在澳大利亚和中华军队,打起了地面站。
    另一边,马绍尔群岛登陆战或许没有澳大利亚如此热闹,作战规模也没有如此浩大。但是在马绍尔群岛四周,中华的太平洋舰队已经把这里和任何一个大陆的联系切断。
    补给,物资,支援,根本连想都不用想。
    岛上守军期待中的盟军“无敌”曰美联合舰队,此时已经龟缩到中途岛之后,这里距离马绍尔群岛有两千海里,属于安全区域。
    作为盟军在太平洋上已经是所剩不多岛群中的马绍尔群岛,不管是华盛顿,还是尼米兹都无法放弃这里。面对咄咄逼人的中华舰队,尼米兹有更多的计较。(未完待续。)


第635章 海上战术角逐(上)
    炮声不断的马绍尔群岛以东两百海里,在这里已经听不到西面的枪炮硝烟,深邃的海面,平静中蕴涵无限杀机。
    上百艘作战舰艇,此刻正安静的蛰伏在海面上,速度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如果不是为了更够快速提高动力致使发动机还在以最慢的速度运转,这些舰艇距离零速不远了。
    执行灯火管制的舰队,和周围的夜色融合在一起,暴风雨已经远去,海面上难得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前阵子压抑的乌云,如今已是漫天灿烂的星河,幽幽海风拂面而来。在和平时期,这里也许可以说得上是爱情圣地,然而在战争时期,特别是临战到来,没有人去在意此刻的浪漫。
    庞大的炎黄、轩辕两艘海上钢铁巨兽平静的隐藏在舰队群的中间,甲板上空无一人,只有星光挥洒下,映出的战机身影。似忽只有舰桥上转动的雷达天线,通信天线,能够证明这不是“黑珍珠”,也不是幽灵船。
    后世美国航母舰队喜欢把舰队指挥部放在巡洋舰上,然而中华完全相反。从航空母舰出现的第一天,所有的航空母舰都必须能够承担起编队指挥劝,也就是说,中华的每一艘航母都具有强大的指挥能力。
    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的海战中,想要建起了一个先进的大舰群指挥部,并不容易。
    就像以前曰本联合舰队,联合舰队指挥部只能联系各个战队的旗舰,而战队旗舰很多时候只能通过灯光信号和旗语连联系其他舰只。
    就算是美国,也是如此,最少他们的太平洋舰队指挥部,想要联系到每一艘主战舰艇,这也很难实现。
    而中华为什么要整合舰队,就算费时间也要整合舰队,一切都是为了指挥机制。确定旗舰的炎黄号,必须能够直接联系到每一艘驱逐舰,每一个补给船队,确定每一艘舰艇的位置,包括潜艇。
    偌大的炎黄号上,除了核反应堆机房的工作人员和舰船维修保养人员外,所有的作战指挥人员,包括所有的身处作战岗位的人员都集中在二层机库中。
    此时的二层机库里面所有的战机已经全部转移到甲板,为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起飞出发。面积达到一万五千平方米的二层机库中,坐满了超过六千名艇员。
    不单单是炎黄号,其他的航空母舰同样如此,基本上所有人都集合在一起。
    二层机库中,关上所有舱门的空间里,一面巨大的电影屏幕中正播放着曰美联合的详细资料。或许所有的人员都非常的熟悉眼前的对手,可并不妨碍他们更加认真的去熟悉对手的一切。
    而在炎黄号的战勤指挥中心里,摆满了各种电子设备,显示器的荧幕在颇为阴暗的空间里,闪现着独特的光辉。
    在这个连指挥官也只有睡在“火柴盒”的军用舰艇中,这个占地超过六十平方米的战勤中心,就算是在排水量已经达到十万吨的炎黄号上,也是极其奢侈的做法。
    然而当初设计的时候,没有人去讨论过这个问题。因为里面的电子设备,以一台都是精品,每一台都是宝贝。里面的工作人员,用了整整四年去熟悉他们,到如今才能完全发挥它们的功效。
    身位太平洋舰队副司令的刘海江,此刻正神情肃穆的站在战勤指挥中心内。从当年的一个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升到了如今中华海军上将,刘海江每天都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论辈分,许多老海军如今成为了他的部下,论资历,他也算是年轻一辈。尽管在中华军队中,根本没有辈分资历一说,但他无法完全无视这些。多少人在看着他,多少人在等待他凯旋的消息。
    不错,虽然他挂着一个太平洋舰队副司令的职务,但他却是整个舰队的指挥官。因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是身为海军大臣的陈绍宽,而陈绍宽并没有在舰队中。理所应当,整个舰队就在他手里面,兴衰荣辱,都系在他一个人身上。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年轻人”,虽然他也有丰富的海战经验,一辈子都在和航空母舰打交道,理论实践都十分的丰富,不然他也不会当上如此重要的职务。但是对面的曰美联合舰队也不是软柿子。
    几个月来,双方在太平洋上的角逐,已经说明了一切。对方除了损失一些舰艇外,并没有露出致命的破绽。主力保存完好,战斗力依然未减。
    “尼米兹,很不简单,比曰本那些海军将领强太多了。”这是刘海江对尼米兹的评价。
    在他看来,如果对方是曰本海军指挥,那这场海战估计已经出结果了,因为国内的压力,会迫使曰本海军找自己决战,那对自己来说,机会就到了。而尼米兹的确是一个合格的将领,最少他的淡定,不急不躁,让刘海江一时间也没有太大的机会。
    其实刘海江很清楚,不是尼米兹不想动,而是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自己露出破绽的机会。
    如今的尼米兹或许就是所谓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刘海江并没有打算给对手机会,他要用逼迫的方式,利用岛屿群压缩对手的生存空间。迫使对方进行决战。马绍尔群岛就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只要这一步走好,下一步中华海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攻击美国的夏威夷。首当其冲,便是中途岛。而中途岛海域,就是刘海江选定的战场。
    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