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游戏体育电子书 > 数字风暴 >

第262部分

数字风暴-第262部分

小说: 数字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迅速准备转向出口。这种以外养内的方式能大大降低机甲的单件价格,如果不是北方工业集团的产能一直上不去,他们本来也准备出口的。由于现在商务部门和外交部门毫无疑问会倾向于西山集团,北方工业集团也只好作罢。

  本来,短短几个月里取得了这样的进展,一些人已经有些沾沾自喜。可是,北方工业集团、天耀集团、天池山研究所联合推出的机甲标准模块化设计体系,让西山集团的成绩荡然无存。

  虽然英雄机甲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人形机甲的路子,而且外形相差不是很大,所以在那一场比试之后,由邱铭牵头,大家索性搞起了模块化机甲的路线,将各个子部件都以标准接口串联起来,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组合。非接触式动态捕捉、骨骼支架式动作感应、电磁动作感应、外骨骼直连四种操作方式;轻装甲、标准装甲、重装甲三种不同的装甲装载方式;擒纵式骨骼系统、电磁关节、多点动力分配关节等一共七种动力和传动体系,还有不同种类的电机,不同容量的电池,已经林林总总加起来不下五十种的近战远程武器,让这一次大家通力协作推出的机甲立刻就成为一整个体系,并且毫无疑问将主导联邦乃至全世界的机甲发展。

  由于部分公开了机甲的技术体系,这种事情瞒不过别人,安莲和耿芒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能瞒住其他人,反而大大方方地公布了基础架构,并且向外界公开征集各个组成部分的新方案。除了软件与操作系统、观察瞄准系统不对外公布之外,动力、传动、座舱、装甲、武器配备、骨骼系统材料、实用附件等类目全部都对外招标了。机甲师担负着主战任务,没有那么大的灵活性,但各个地方的机甲部队都面临各自不同的地理和作战任务需要,需求就五花八门了。有些部队则索性将模块化的优势发挥到极限,需要让部队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按照作战需要进行整备,那就需要多套不同的配备。而且,这部分费用还不用从联邦的军费里出……每个军区几乎都有自己的小金库,也有一些奇奇怪怪不足为外人道的收入。尤其是一些边境军区,实际上边贸上的军火走私就是联邦授权他们在进行的,小金库相当丰厚,这也让之前赵臻铎批下来的资金能够在机甲领域得到更大限度的使用。

  虽然是模块化,但还是要定出标准来的,实际上模块化更适合让一些技术尖子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搭建,虽然比原生设计的英雄机甲会差一些,但想去也不远。但在基干部队全面采用自选配备,那就是在给自己找难看了。机甲师采用的通用型标准机甲命名为“近卫军”,采用的是传统的机甲结构,专门为机甲师设计的改进型多点分配式关节系统,新型安静电动机和动力分配系统,虽然动作控制体系没有做大的调整,但后台软件大幅度重写,尤其是林闻方将之前在修改安莲的机甲的时候想出来的那种随注意力分筛信息和调整机甲力度回馈的软件加入操作系统之后,虽然看起来调整不大,但却能大大降低机师的疲劳。原先驾驶机甲,精神上的疲劳的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太多太杂,必须始终让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了可靠的信息分筛机制,至少精神的疲劳减少了很多。

  从外形来看,“近卫军”和甲士区别不大,但各方面性能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经过两个月的定型测试之后,有西山机甲集团的成员参与其中的评测团也挑不出什么毛病,通过了机甲师对“近卫军”机甲的两万台的采购案。另外,就是对侦查、刺杀型机甲“夜影”总计1000台的采购案。

  和近卫军同期产生的则是“魅影”机甲的简化版“夜影”。本来就采用了大量成熟技术的魅影其实改动真不算很大,主要还是在后台软件上,增强了智能化,改动了观察瞄准系统,加强了战场数据通信的保密性和通信距离等。但为了让夜影、魅影机甲能够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天耀集团推出了配套的机甲坐骑“虎王”,装载一门单管20毫米机炮的虎王有着极强的运动能力,能够在山野地形达到100公里以上的越野时速。其实,不用机甲,一般的士兵也能乘坐,只是没有了机甲的自动稳定系统,要骑乘虎王出去跑,那就是活受罪。

  新技术的确在不断提升着联邦的机甲部队的战力,但也随着这些牵涉到极大金额的采购的分流,将联邦国内两派对立的紧张态势一点点揭开。林闻方对此忧心忡忡却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已经努力在弥合着和机甲相关的各种分歧,尽量不让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争端波及到纯技术上,不让任何派别之争影响到军队选择最适合的装备。

  这并不容易,但他的努力也不是没有价值。西山集团现在和林闻方的关系就相当微妙。当机甲师陆续开始装备新型机甲的时候,西山集团也刚好到了成立一周年的关键时刻。他们没有能借着一些有力人士的帮助取代北方工业集团,却也拿到了林林总总4000台的机甲订单。尤其是400台警用机甲,差不多就是林闻方从中斡旋达成的。林闻方不贪图回扣,只提出一个要求:让西山集团专注于研发而不是公关。

  机甲的研发很费钱,不管他们最初是为了什么开始研发机甲,是不是为了政治上的派别之争,但的确他们开发出了有用的技术,补充了机甲技术体系。尤其是能够出口,也能贴补不少军费呢,军费主要流向哪边是一回事,只要切切实实有更充裕的资金进入军队就是好事。

  或许是因为林闻方这种简单而质朴的善意,虽然知道他是天耀集团的幕后老总,也是西山集团要在机甲领域有所建树的最大的技术壁垒,但林闻方还是受到了西山集团周年酒会的邀请函……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事端(二)

  当丁天满头雾水地捧着邀请函走进林闻方的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里正在进行例行的碰头会。

  在和复星集团进行深度合作之后,再加上军方有意无意地引导,在军方的机甲和数字科技领域,林闻方已经是最有决定权的几个人之一。现在他统辖的技术领域可不仅仅是机甲了,甚至是原先他完全不熟悉的数字化炮兵等技术领域都有发言权。

  丁天作为林闻方的副官,知道他有多忙,也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妥善管理好林闻方的所有工作,主动建议自己的长官建立了私人幕僚团。

  林闻方不差资金,身边也有各方面的人手,这个幕僚团的阵容着实豪华:萨科夫、艾森斯坦两人更是直接在这个团队里挂职,从而获得了军方的特别通行证,可以在机甲师驻地行走。艾森斯坦算不上是谋略大师,但多年混迹诡谲的莫亚政坛,至少可以避免林闻方陷入各种麻烦。萨科夫一开始出现在机甲师驻地,大家还有些戒备,但不久他就和大家混熟了,常来常往,不时和大家交流机甲操作和指挥方面的心得。和机甲师的官兵们关系相当不错,尤其是天耀集团的保安部队建立起来之后,他经常带着小队规模的部队来和大家交流,让大家很是兴奋。

  天耀集团自产,只进行内部装备的机甲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突击型“指数”,综合型“函数”和侦察狙击型“对数”,外界都难得一见,但每次萨科夫都会带一小队来和机甲师的官兵们进行交流。萨科夫和艾森斯坦对于这些交流很看重,相比于机甲师,天耀集团自己的那些保安部队缺乏战斗经验,虽然有更先进的机甲和辅助训练装备支持,但战力如何让萨科夫很没底。

  相比于机甲师在陆续换装的机甲,天耀集团保安部队的机甲特质更鲜明。那完全就是打着林闻方和岳羽音的战斗风格烙印的部队,追求的就是团队级别的精准配合作战,为此,略微牺牲一些单体战斗能力完全可以接受。其实,在大家看来,这些机甲的单体战斗力一点都不差。综合型机甲“函数”在火力配备上当然没办法和军方相提并论,军方和林闻方关系再好,也只能给天耀集团的保安部队授权使用一些小口径的速射火力罢了。“函数”配备的不过是20毫米单管速射炮,看起来像是个放大的冲锋枪。但函数却有着超越一般人想象的敏捷性,虽然是通用机甲,但比起夜影机甲来,机动性都不差多少。关键在于,函数的整个骨骼系统是陶瓷和碳纤维混合的。结构复杂的型材和管材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组合起来,让函数的基础架构仅有“近卫军”的基础架构重量的三分之一,却有着一点都不差的强度。再加上天耀集团越来越圆熟的装甲工艺和对电子设备的异乎寻常的运用,一台“函数”机甲的重量仅有“近卫军”的一半都不到,配合上功率几乎相当的电动机,“函数”的机动性想不好都不行。

  “指数”机甲虽然采用了同样的材料和架构,但重量相比于“近卫军”来说也没轻多少。标准配备之下,“指数”突击型机甲的重量是2234公斤,比“近卫军”的2409公斤轻了不到100公斤。“指数”的体型却比“近卫军”更要大上一圈。关键就在于“指数”突击机甲采用了四层装甲,当陶瓷装甲片碎裂到一定程度之后,机师可以选择脱卸掉一部分破损的装甲板来减轻重量。“指数”的这项奇怪无比的特殊能力不但让它具有了超乎寻常的防御力,也为它赢得了“洋葱机甲”的美名。其实,这项装甲脱卸的功能,在天耀集团保安部队内部的官方打趣是——“开方”。

  “对数”机甲相比之下反而显得正常了一些,外形看起来和“夜影”机甲很像,可能更纤长一些。但是,天耀集团出品的机甲怎么可能简单?“对数”机甲的装甲外面附加了一层没有防护力的半导体涂层,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电流来改变颜色。目前天耀集团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只能让这个涂层显示24种不同颜色,通过软件的分别处理,让机甲具有一定的根据环境进行拟色隐蔽的能力。但在将来,按照天耀集团研发部门的野心,是希望能够为机甲开发出带有适应环境的数位迷彩功能的装甲。“对数”机甲诞生之后,这项变色涂层技术立刻成为了香饽饽,联邦军方好多个部门都绕着天耀转,希望能够获得技术授权。说到底,这不过是个基础的想法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搞成了而已,天耀集团和林闻方都没有将这种小伎俩看得太重,在获得了相当的优惠条件和资源、许可之后,就同意向机甲部队、装甲部队、陆航和特战部队等等单位提供足够的涂层材料,并将在三个月内,完成对三家军方直属的机密涂层材料工厂的资料授权和生产线改造。

  丁天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林闻方正在和萨科夫一起讨论有关天耀的机甲技术的问题呢。看到来自西山机甲集团的请柬,林闻方并没有太过惊讶,而是笑着将请柬递给了萨科夫,说道:“如果西山集团的人不是不懂政治,那就是他们太懂政治了。”

  萨科夫撇了撇嘴,对这种话题不太感冒。“他们不是本地企业啊,一个酒会还要你跑去丹登市。连机票也没一张,太没诚意了。”

  “机票……萨科夫你是开玩笑吧。”丁天忍不住吐槽道:“就算他们寄来了机票,我们这边加起来小一百号人,这还只是亲卫部队相关的人手。你就不派人?他们知道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