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第2部分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第2部分

小说: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鱼网网多;孩子们一听到它的啼叫,读书就更加专心致志了。
  千百年来,屈乡人民十分珍爱“我哥回”,不准任何人动它一根羽毛。打猎的青年见了它,自动掉转枪口;川江的艄公见到它,立即吹哨致敬……。
  啸海 符号 搜集整理
  陈胜的传说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在被征调戌地途中,率众揭竿起义,反对秦王朝的暴政,并于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后失败,被叛徒所杀。
  射 鹿 台
  宿县城南有个土台子,名叫射鹿台。为什么叫射鹿台呢?有这么一个传说。
  宿县南边。有个地方叫阳城(今河登封县东南)。离阳城不远有个小陈庄。这庄东头有个壮年小伙子,名叫陈胜,既无父母又无哥嫂,只有兄妹俩在家过活。那阵子正是秦二世横征暴敛的时候,连年征粮抓兵,闹得老百姓没法过日子,年轻点的差不多十有八九都被抓去当兵了。陈胜在几次抓兵时虽然侥幸躲过,家
  里日子却过得非常困苦。兄妹两个风里来雨里去,头顶露水脚踏霜地辛苦一年,收下的粮食到头来都被朝廷征得一干二净。
  这一年夏天,秦二世为了镇守边疆渔阳(今北京这密云县西南),派了两个都尉来阳城抓人。陈胜这次不巧被抓去了。都尉见陈胜身高力大,就叫他当了个临时的小头目──屯长。
  这次一共抓来九百多人,全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会齐。被抓来的人谁都不愿去渔阳,就在路上拖延了几天。这时正碰上黄梅季节,一连几天的大雨,把淮北平原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借口雨路难行,待到了蕲县(今安徽宿县)更不愿走了。
  陈胜看到大伙都不愿走,就乘机偷偷地对大伙儿说:“天下雨呀!无论如何不能按期赶到了;就是赶到渔阳,按朝廷的律令,误期也要杀头的!”九百多人本来就不愿意去渔阳,现在听陈胜这么一说,大伙儿心都乱了,都尉说话谁也不听了。都尉见不能按期赶到渔阳,又见大伙儿不听他的活,整天火冒三丈地乱打人。这样一来,大伙儿的怨气更大了。
  陈胜见人们都有抗秦的情绪,便私下去找另一个屯长吴广商议。吴广是陈胜的表弟,他俩从小就要好,碰到—起,什么话都能谈得来。
  陈胜说:“这次抓咱们去渔阳,去是死,不去也是死,你看怎么办?”
  吴广说。“我看活路只有一条。反他娘的”!
  “我也早想反,就是怕大伙儿不齐心。再说当初秦国灭了咱们楚国,把铁都收尽了,哪来的武器呢?”
  吴广想了想说。“听说蕲县城里有个算卦先生,断卦如神,不如找他算一课,也许会有办法。”
  陈胜到了城里,果然找到了算卦先生。陈胜上前摇了一课,那个算卦先生将陈胜打量一番,问道“你问的什么事?”陈胜说:“我想办一件事,问问能不能办成?”先生说:“事能办成,可是一半靠人,一半靠鬼神。”陈胜又问:“怎么靠人,怎么靠鬼神?”先生笑着说:“卦上这么说,我就这么讲。卦上没有的事我就不知道了。”陈胜见他不讲,只好回来了。
  陈胜回来,把算卦先生的话告诉吴广。吴广琢磨了好一阵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陈胜说:“依我看,一半靠人,是要靠我们被抓来的九百人,至于一半靠鬼神嘛,我看蕲县老百姓家家供奉狐狸大仙,我们就说狐狸大仙显圣, 叫我们这么干的。你看如何?”吴广说:“表兄说得对!”于是两个人就商定由吴广在夜里学狐狸叫。
  当天夜里,大伙刚睡着,就听见大庙后边有狐狸叫,叫的是:“大楚兴,陈胜王”!
  大伙儿听了都很奇怪,你交头我接耳地议论纷纷。都尉听到叫声就派人去查,却什么也没查到。打这以后一连几夜总是叫声不断,大伙儿都说这是狐仙显圣。
  雨过天晴了,虽说水还没有退尽,路却可以走了。都尉立即下令出发。吴广说:“现在已经误了期限,误期就要杀头。依我看,不如大家散伙吧!”都尉一听,勃然大怒,拔出宝剑就砍吴广,被吴广劈手夺过剑来,一剑把都尉砍死。另一个都尉见事不好,刚要逃走,被陈胜一把拉住,也杀死了。
  杀死两个都尉之后,这九百人全都拥护陈胜为王,起来造反。陈胜命吴广到城里买了匹白绫,把白绫剪成小块,上面写上:“秦当灭,楚当兴,陈胜要为王。自带锄头、竹竿、木棍,在南门土台会齐。”写好后,派人到田里捉鱼,再将白绫塞进鱼肚子里,挑到街上去卖。这时老百姓因为庄稼被洪水淹没,只能吃鱼当饭。他们上街买回鱼来,剖开鱼肚子,发现里面都有写着黑字的白绫,都说这是“天书”。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时间,四面八方人人都知道了。
  到了约定的这一天,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扛着锄头、木棍、竹竿,直奔城南土台子,都来参加陈胜领导的反秦起义队伍。
  陈胜站在土台上,命令手下人砍树为兵器,每人拿根木棍,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揭竿起义”。陈胜正在土台上和大家说话,忽见一只花鹿远远地跑来,陈胆拔出一支箭,搭上弓,对大家说:“我若有王位[起义军不久打下陈县(河南淮阳)后,曾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陈胜称王,并定国号为”张楚“。] 这箭就能将鹿射死!”说罢,弓开弦响,一箭正射在鹿身上,鹿负伤逃走,死在一个空湖里。于是,后来人们就把陈胜射鹿的土台称作“射鹿台”,死鹿的地方称做“死鹿湖”了。
  蚌埠文联 搜集
  王庆丰 整理
  曹操的传说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善诗歌,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曹操巡夜
  东汉末年,朝廷昏暗。奸臣当道,百姓们受尽欺凌,哭告无门,好端端的京城洛阳也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这时候,曹操举孝廉进京做官。皇帝看他文武双全,能说会道,就派他在洛阳做了北部尉,掌官京都北城政事。这个官虽说不大,可也不大好当。因为住在洛阳北城的有许多都是皇亲国戚和达官豪强。这些人仗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历任北部尉谁都不敢去捅马蜂窝。 曹操是个有心计的人,从小就胸怀治国安天下的雄心大志,现在当了个北部尉,虽说官小点,总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北城豪强为富不仁、惨害百姓的事他早有耳闻,上任头一天,第一件事就是找匠人做了十根碗口粗细的大棍,染成红黄蓝白黑五色,让兵丁各持一根,分列衙门大门外两边。过路的老百姓不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啦。有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曹操这是烧的哪一门子邪火;有人说,新官气派与众不同,兴许会治治那些欺压百姓的坏蛋;还有人说,自古以来官向官民向民,曹操不会向着受苦人。人多嘴杂,说啥的都有。曹操听了,啥都没说,顺手拿起一叠子告示,叫兵丁去大街小巷分头张贴。老百姓还当曹操又出啥新花样哩,挤过来一看,龇龇牙冷笑两声又都走啦。告示上也没多少话,只说是为整顿北城社会秩序、严防歹徒夜间行凶危害百姓,自即日起实行宵禁,有敢不遵者,五色大棍严惩不贷。老百姓为啥笑哩?因为这种告示,历任北部尉都贴过,恶人照旧霸道行凶,百姓仍然受害遭殃,这种官样文章,一个钱也不值。
  曹操当夜把兵丁分派停当,就让他们上街查夜去了,临走时,他还再三交代:天大的事都由我做主,只要有人胆敢犯禁,无论官宦百姓,一律押回衙门审问。谁知一连三夜,出去巡夜的兵丁回来都报告“平安无事”,当然也没抓住一个犯禁的人。北城果然平安无事吗?曹操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听罢兵了报告,嘴里没说啥,但心里啥都明白啦。
  等到第四天晚上,巡夜的兵丁正说要上街哩,曹操忽然来啦。他二话没说,带上书僮,打着灯笼,领着兵丁巡夜去了。
  这天夜里,正赶上月黑头加阴天,洛阳街头除了隔三差四听见几声打更的梆子响,啥声音都听不见。曹操带着兵丁,走大街串小巷,旮旯缝道都查遍了,也没碰见一个犯禁的人。他心里想,北城豪强恶名在外,难道说我这一张告示出来,这些家伙真个都改邪归正了不成?他正想着心事,忽然听见一声尖叫“救命啊──曹操一怔,连忙一阵子小跑赶到一条小胡同里。这是一条死胡同,最里边有一间破草屋,屋门倒在地上,门外头立着一匹高头大马,马上坐着一个骷髅样的老头,正拈着胡子哈哈大笑哩。再往里头看,几个膀大腰圆的大汉正从屋里往外拽着一个年轻女人。曹操不觉勃然大怒,”呛啷“一声从腰里拔出宝剑,大喝一声:”住手“!这一声真如平地一声霹雳,把那帮家伙一个个震得目瞪口呆。骑在马上的干骷髅扭头一看,眼前站的这人好不威风,他心里不由一怔,身子禁不住直打冷战。停了好一会儿,他才定住神儿,壮壮胆说:”你是哪来的野种,敢来老爷面前捋虎须?“曹操一听这话,知道找见了对头,只见他不慌不忙地答了话:”老爷乃是洛阳北部尉曹操!“干骷髅听说是个小小北部尉,不由”哼哼“一阵冷笑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曹操说”老爷是巡夜查禁,哪个管你是谁!来人,与我一齐拿下!“哪知曹操令下,手下兵了个个都象木雕泥塑,竟没有一个人动手。他正想发火,一个年纪大点的班头过来说:”老爷,此人乃当朝蹇硕大人的亲叔蹇老爷,拿不得!“曹操听说是蹇叔,心中一动。他想,要想整顿北城秩序,非拿这号出头鸟开刀不行,怎能轻易放过他。于是,把眼一瞪说:”就是王子犯法,也要与民同罪!尔等若要枉法,老爷定斩不饶!此时还不动手,更待何时?“蹇叔平日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就连这些兵丁也没少受他的冤枉气,暗地里早已很得咬牙,如今有老爷撑腰打气,自然个个奋勇当先,只听齐吼一声,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群恶棍捆了个死马倒踡蹄儿。百姓们见曹操真个动手抓了蹇叔,一家家都开了大门,走出来助威呐喊……
  曹操把蹇叔带回衙门,连夜击鼓升堂。这家伙开始还想耍赖,怎奈苦主在场哭诉,四邻百姓又纷纷当堂作证,最后只得画供招认。曹操收起供状,“啪”一声丢下火签,命令重责五十大棍!兵丁们象拉死狗一般,把蹇叔和几个狗腿子拖到衙门外边大街上,扒开裤子,抄起红黄蓝白黑五色大棍,乒乒乓乓一口气打足了五十下。蹇叔爬在地下疼得鬼哭狼嚎,老百姓高兴得拍手叫好!
  从那以后,北城豪强一听曹操二字,脊梁沟子就发紧,一见五色大棍,浑身上下就起鸡皮疙瘩一再也不敢祸害老百姓啦!
  张若愚 搜集整理
  修 华 佗 庙
  三国时,安徽亳县出了两个大能人:魏王曹操,神医华佗。
  你别看戏台上把曹操画成奸白脸,其实他的能耐可不小!文韬武略,吟诗作赋,无一不精。就是有一条不好:疑心大,动不动要杀人。
  这一天,魏王正在府门议事,忽觉头晕目眩,天旋地转。毁!头痛病犯了。痛得恨不得寻个地缝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