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晋书 >

第40部分

晋书-第40部分

小说: 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ê褐簦ň乓桑ど场V詈畋染常茉讶梗饨雍健L熳幼杂腥印⒍ぁⅡ4ā⒛涎簦越暌圆晃髦涟褪瘢敝猎浦校髦谅の鳎刖┦δ谑罚彩蹇ぁN牡鄄杉稚榉制胝裕暗塾贸碇葡魑獬N涞凼┲鞲钢幔峦贫髦睿怪詈钔醯梅只б匾苑庾拥埽恍绪碲欤O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自文景与民休息,至平帝元始二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其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各一人。县大率方百里,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光武中兴,不逾前制,东海王疆以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二十九县,其余称为宠锡者,兼一郡而已。至桓帝永寿三年,户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斯亦户口之滋殖者也。献帝建安元年拜曹操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魏文帝黄初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侯之庶子为亭伯。刘备章武元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土地所出。其户二十万九十万。孙叔赤乌五年,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晋文帝为晋王,命裴秀等建立五等之制,惟安平郡公孚邑万户,制度如魏诸王。其余县公邑千八百户,地方七十五里;大国侯邑千六百户,地方七十里;次国侯邑千四百户,地方六十五里;大国伯邑千二百户,地方六十里;次国伯邑千户,地方五十五里;大国子邑八百户,地方五十里;次国子邑六百户,地方四十五里;男邑四百户,地方四十里。武帝泰始元年,封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下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千五百人。王不之国,官于京师。罢五等之制,公侯邑万户以上为大国,五千户以上为次国,不满五千户为小国。太康元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而江左诸国并三分食一,元帝渡江,太兴元年,始制九分食一。
  司州。案《禹贡》豫州之地。及汉武帝,初置司隶校尉,所部三辅、三河诸郡。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北得冀州分河东、河内二郡,东得豫州之弘农、河南二郡,郡凡七。位望降于牧伯,银印青绶。及光武都洛阳,司隶所部与前汉不异。魏氏受禅,即都汉宫,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晋仍居魏都,乃以三辅还属雍州,分河南立荥阳,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废东郡立顿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州统郡一十二,县一百,户四十七万五千七百。
  河南郡汉置。统县十二,户一十一万四千四百。置尹。
  洛阳置尉。五部、三市。东西七里,南北九里。东有建春、东阳、清明三门,南有开阳、平昌、宣阳、建阳四门,西有广阳、西明、阊阖三门,北有大夏、广莫二门。司隶校尉、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内也。 河南周东都王城郏鄏也。巩周孝王封周桓公孙惠公于巩,号东周,故战国时有东、西周号。芒山、首阳其界也。河阴 新安函谷关所居。 成皋有关,郑之武牢。  缑氏有刘聚,周大夫刘子邑。有延寿城、仙人祠。 阳城有鄂阪关。此邑是为地中,夏至景尺五寸。有阳城山、箕山,许由墓在焉。 新城有延寿关。故戎蛮子之国。 陆浑故蛮子国,楚壮王伐陆浑是也。 梁战国时谓为南梁,别少梁也。 阳翟
  荥阳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八,户三万四千。
  荥阳地名敖,秦置敖仓者。 京郑太叔段所居。 密故周畿内。卷有博浪长沙,张良击秦始皇处。 阳武 苑陵 中牟六国时,赵献侯都。 开封宋蓬池在东北,或曰蓬泽。
  弘农郡汉置。统县六,户一万四千。
  弘农本函谷关。汉武帝迁于新安县。 湖故曰胡,汉武更名湖。陕故虢国,周分陕东西,二相主之。 宜阳 黾池 华阴华山在县南。
  上洛郡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郡置。统县三,户万七千。
  上洛峣关在县西北。 商秦相卫商鞅邑。 庐氏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
  平阳郡故属河东,魏分立。统县十二,户四万二千。
  平阳旧尧都。侯国。 杨故杨侯国。 端氏韩、魏。赵既为诸侯,以端氏封晋君也。 永安故霍伯国。霍山在东。 浦子 狐讘 襄陵公国相。 绛邑晋武公自曲沃徙此。 濩泽析城山在西南。 临汾公国相。 北屈壶口山在东南。有南屈,故称北。 皮氏故耿国。
  河东郡秦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五百。
  安邑旧舜都。  闻喜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垣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  汾阳公国相。  大阳吴山在西。 周武王封西周太伯后于此猗氏古猗顿城。  解有盐池。  蒲坂有历山,舜所耕也。有雷首山, 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  河北
  汲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六,户三万七千。
  汲有铜关。  朝歌纣所都。  共故国。北山,淇水所出。  林虑
  获嘉故汲新中乡。汉武帝行过时,获吕嘉首,因改名。  修武晋所启南阳,秦改名修武。
  河内郡汉置。统县九,户五万二千。
  野王太行山在西北。  州故晋邑。  怀  平皋邢侯自襄国徙此。河阳
  沁水  轵故周原邑。  山阳  温故国也,苏忿生封。
  广平郡魏置。统县十五,户三万五千二百。
  广平  邯郸秦置为郡。  易阳  武安  涉   襄国故邢侯国都。南和  任  曲梁  列人  肥乡  临水  广年侯相。   斥漳平恩
  阳平郡魏置。统县七,户五万一千。
  元城汉元后生邑。  馆陶  清泉  发干  东武阳  阳平  乐平
  魏郡汉置。统县八,户四万七百。
  鄴魏武受封居此。  长乐  魏  斥丘  安阳  荡阴  内黄黄池在西。  黎阳故黎侯国。
  顿丘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四,户六千三百。
  顿丘  繁阳  阴安  卫
  永嘉之后,司州沦没刘聪。聪以洛阳为荆州,及石勒,复以为司州。石季龙又分司州之河南、河东、弘农、荥阳,兗州之陈留、东燕为洛州。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后以弘农人流寓寻阳者侨立为弘农郡。又以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喜、永安、临汾、弘农、谯、松滋、大戚八县。并寄居焉。永和五年,桓温入洛,复置河南郡,属司州。
  兗州。案《禹贡》济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河东曰兗州。”《春秋元命包》云命:“五星流为兗州。兗,瑞也,信也。”又云:“盖取兗水以名焉。”汉武帝置十三州,以旧名为兗州,自此不改。州统郡国八,县五十六,户八万三千三百。
  陈留国汉置。统县十,户三万。魏武帝封。
  小黄  浚仪有洪沟,汉高祖项羽欲分处。封丘   酸枣乌巢地在东南。济阳 长垣故匡城,孔子所厄也。雍丘故杞国。  尉氏  襄邑   外黄
  濮阳国故属东郡,晋初分东郡置。统县四,户二万一千。
  濮阳古昆吾国。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即而投此水。公国相。  廪丘公国相。有羊角城。  白马有瓠子堤。  鄄城公国相。
  济阴郡汉置。统县九,户七千六百。
  定陶汉高祖封彭越为梁王,都此。  乘氏故侯国。  句阳  离狐宛句  己氏  成武有楚丘亭。  单父故侯国。  城阳舜所渔,尧冢在西。
  高平国。故属梁国,晋初分山阳置。统县七,户三千八百。
  昌邑侯相。有甲父亭。  钜野鲁获麟所。  方与  金乡  湖陆高平侯国。  南平阳侯国。有漆亭。
  任城国汉置。统县三,户一千七百。
  任城古任国。  亢父  樊
  东平国汉置。统县七,户六千四百。
  须昌  寿张有蚩尤祠。  范  无盐  富城  东平陆  刚平
  济北国汉置。统县五,户三千五百。
  庐扁鹊所生。县西有石门。  临邑  东阿  谷城有乌下聚。  蛇丘有下灌亭。
  泰山郡汉置。统县十一,户九千三百。
  奉高西南有明堂。  博有龟山。  赢  南武城  梁父侯国。有菟裘聚。  山茌茌山在东北。  新泰故曰平阳。  南武阳有颛臾城。  莱芜有原山。  东牟故牟国。  钜平有阳关亭。
  惠帝之末,兗州阖境沦没石勒。后石季龙改陈留郡为建昌郡,属洛州。是时遗黎南渡,元帝侨置兗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郗鉴为刺史,寄居广陵,置濮阳、济阴、高平、太山等郡。后改为南兗州,或还江南,或居盱眙,或居山阳。后始割地为境,常居广陵,南与京口对岸。咸康四年,于北谯界立陈留郡。安帝分广陵郡之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置山阳郡,属南兗州。
  豫州。案《禹贡》为荆河之地。《周礼》:“河南曰豫州。”豫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春秋元命包》云:“钩钤星别为豫州。”地界,西自华山,东至于淮,北自济,南界荆山。秦兼天下,以为三川、河东、南阳、颍川、砀、泗水、薛七郡。汉改三川为河南郡,武帝置十三州,豫州旧名不改,以河南、河东二郡属司隶,又以南阳属荆州。先是,改泗水曰沛郡,改砀郡曰梁,改薛曰鲁,分梁沛立汝南郡,分颍川立淮阳郡。后汉章帝改淮阳曰陈郡。魏武分沛立谯郡,魏文分汝南立弋阳郡。及武帝受命,又分颍川立襄城都,分汝南立汝阴郡,合陈郡于梁国。州统郡国十,县八十五,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六。
  颍川郡秦置。统县九,户二万八千三百。
  许昌汉献帝都许。魏禅,徙都洛阳,许宫室武库存焉,改为许昌。  长社
  颍阴  临颍公国相。  郾  邵陵公国相。  鄢陵公国相。  新汲
  长平
  汝南郡汉置。统县十五,户二万一千五百。
  新息  南安阳  安成侯相。  慎阳  北宜春  朗陵  阳安故江国。  有江亭。上蔡  平舆故沈子国。有沈亭。  定颍  灈阳  南顿  汝阳  吴房故房子国。  西平故柏国。有龙泉,水可用淬刀剑。
  襄城郡泰始二年置。统县七,户一万八千。
  襄城侯相。有西不羹城。  繁昌魏文受禅于此。  郏   定陵侯相。父城侯相。  昆阳公国相。  舞阳宣帝始封此邑。
  汝阴郡魏置郡,后废,泰始二年复置。统县八,户八千五百。
  汝阴故胡子国。  慎故楚邑。  原鹿  固始  鲖阳  新蔡  宋侯相  褒信
  梁国汉置。统县十二,户一万三千。
  睢阳春秋时宋都。  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