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死亡循环·门岭怪谈 >

第66部分

死亡循环·门岭怪谈-第66部分

小说: 死亡循环·门岭怪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住上一晚,不过后生你别称我老先生了,只叫员外即可,咱们乡下人,识不了几个大字,哪称得上是老先生呢。”
  书生说:“那可不成,在家的时候,我娘就常说我们那里是穷乡僻壤,就算念了几本书,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自身见识也是不够,遇上长者一定要称老先生。”
  老员外被书生捧了两句,心里也是喜悦,不仅找了间空房让书生留宿,还让老伴儿出来相见,准备了热饭热菜款待。
  书生拜见了老夫人,吃过晚饭,夜里住在庄子后面的西屋,屋后是一片漫洼野地,没有人家,他走了一天的路,身上疲乏,很快就睡着了,睡到半夜时分,忽觉一阵阴气袭身,睁眼一看,后窗不知几时被风吹开了,外面云阴月暗,黑咕隆咚地什么也看不见。
  书生只好起身去关窗户,窗外却突然露出一个美女,正当妙龄,杏核眼,瓜子脸,身段婀娜,若不是月宫嫦娥下凡,也是瑶台仙子转世。
  那美女隔着窗户,含情脉脉地望着书生,看得书生全身麻酥酥的,心说:“孔老夫子保佑,总算让我赶上了!”
  原来这书生平时也看些闲书,那些闲书里大多描写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看上了某个穷酸秀才,不顾父母阻拦,带着金银细软跟秀才私奔,也有那狐仙蛇仙恋上凡夫俗子,主动前来投怀送抱,反正天底下“士农工学商”这五等人,以读书做学问的艳遇机会最多,因此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书生被那美女迷得神魂颠倒,却没忘了斯文礼法,作揖道:“恕小生唐突,敢问小姐芳名,为何深夜前来相会?”
  那美女自称名叫秀英,就在这庄中居住,由于这一带很偏僻,绝少有外人前来,何况来的又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听庄上人说这书生一表人才,谈吐非俗,她仰慕才子,才到窗外窥探,请书生千万不要告诉老员外夫妇,这种事传出去,毕竟是好说不好听。
  书生寻思这美女一定是老员外的女儿,生得如此标致,胜似神仙中人,家里又有偌大的产业,能找个这样的媳妇,也不枉此生了,他心中窃喜,立刻卖弄起斯文手段,吟了两首酸诗,感叹自身际遇坎坷。
  秀英深蹙蛾眉,问道:“不知相公有什么心事?”
  书生说实不相瞒,家父走得早,家中只有老娘在堂,我娘很不容易,她从不烧香拜佛,但是一辈子积德行善,每天天不亮,便到江边扫螺蛳,螺蛳你见过没有?那是生长在水中的一种细小田螺,我们老家那里每天江水上涨,都会将数以千万计的螺蛳带到岸边,江水涨得急,退得也快,那些螺蛳却被留在岸边,等到天一亮,慢慢被日头晒干而死,螺蛳这东西太小太多,没人愿意吃,所以江岸边上的螺蛳空壳累累如堤,这般日复一日,今天死掉一层,明天又死一层,我娘生下来就吃一口长斋,她老人家心肠最善,不论刮风下雨天气如何恶劣,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到江边,将那些被水冲上岸边的螺蛳,用扫帚扫回江中,当地的人们都称家母是活菩萨,以前曾有算命先生给我娘算过,她老人家本来命中无子,只因这一件善举,到四十岁得了我这一个儿子,家父又走得早,全靠家母含辛茹苦把我养育成人,指望我用功读书,皇榜高中得个状元,可没想到奸佞当道,那些榜上有名的,全是官吏之后,我空有一身真才实学,却到处碰壁报国无门,更无颜回去面见她老人家。
  秀英说:“听相公这番孝心,少不得天随人愿,迟早有飞黄腾达的一天,我愿随君左右托付终身。”
  书生大喜:“古有红拂巨眼识李靖,今有秀英慧目识书生,我明天就向老员外求亲。”
  秀英摇头道:“万万不可,我爹爹眼光短浅,只想把我许配富贵子弟,图个老有所依,相公虽然满腹才华,却抵不得半文铜钱,如去提亲,必被赶出家门,我这颇有些金银首饰,尽可资助你闭门攻读,不如你我二人连夜逃走,回到相公故里拜堂成亲,由我来照顾母亲大人料理家务,相公只管用功读书,待到世道清平,考取一番功名,那时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你我再到此间,对我爹娘说明缘由,图个合家团聚,却也为时不晚。”
  书生心中早有私奔的念头,只是碍着面皮,一时难以启齿,没想到秀英倒先提出来了,他自是欣然同意。
  秀英回去收拾了一包金银细软,告诉书生赶紧走,早上鸡叫头遍之前,必须赶到你家,否则被我爹娘派人追上来,咱俩永世不得再会。
  书生嘀咕道:“鸡叫头遍之前要赶到我家?这可够呛,从这往我们家走,路程远近不说,至少还要渡过一条大河,深更半夜怎么过河?”
  秀英说:“相公不需多虑,我自有办法。”当即同书生从庄后悄悄离去,一路上昏天黑地,书生感到自己被一阵风推着,走得很快,也不太费力,不久走到河边,秀英一言不发,跪在地上下拜,河面上居然漂来一艘无人的空船。
  ◎ 中 妖宅
  书生见有空船驶来,心中不禁有些骇异,寻思是不是什么妖术邪法?不过转念一想:“多半是秀英待我之情感动了上天,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书生自我安慰,跟随秀英上了船,急匆匆往家里走,一路上不在话下,只说书生的家在村东头,村西头则住着书生的二舅。
  这位二舅很不一般,得过异人传授,专会降妖捉怪,这天夜里二舅正在家睡觉,忽然出了身冷汗惊醒过来,醒来之后觉得不对劲儿,远处似乎有股妖气,正弥天漫地而来,他急忙披上衣服,到村头仔细观看,再掐指一算,心知是外甥把鬼怪带回家了,这东西非同小可,已经炼成了气候,恐怕没人治得住它,别说这小小的一个村子,可能整个县城里的人,都得让这祸害吃了,到时候这方圆百里之内,必有一场血流成河的大难。
  二舅预感到大事不好,顾不上是几更天了,一溜小跑,抢先赶到了书生家里,这时家中只有书生的老娘。
  二舅怕把老姐姐吓着,没有声张此事,只告诉老太太:“你儿子今天要往家带个媳妇,你听我一句话,不管那媳妇如何好,你记住了千万别出这间屋。”
  老太太心里纳闷,儿子不是进京赶考去了吗?怎么突然带个媳妇回家?可她也知道自己这兄弟不是信口开河的人,其中一定有些缘故,当即应允下来。
  二舅回家找来本《易经》,把整本书拆开,一页一页糊在这间屋的门窗上,忙活完了,天也快亮了。
  这时村里的鸡还没叫头遍,书生就带着媳妇秀英进了家,一瞧二舅站在院里,便同秀英给二舅行礼,把自己如何到京城赶考,如何名落孙山,如何到庄上投宿,如何结识秀英私定终身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然后要进屋给老娘磕头。
  秀英看到屋子周围糊着《易经》,立即停住脚步,不敢再往屋里走了,她打量一下四周,不知这是不是二舅做的好事,暗地里咬牙切齿,脸色变得十分阴沉。
  说话的工夫,村中鸡鸣声此起彼伏,天色即将破晓,二舅隐隐闻到有股尸臭,妖气都遮了眼了,他也不敢去看那个秀英,只是低着头告诉书生:“自古皆是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成亲,你小子谁也不告诉,就自作主张私定了终身,你娘岁数大了,这几天有些不太舒服,正在屋里躺着养病,要是现在知道你这事,非把身子气坏了不可,依我看你们俩先到我那住上两天,等你娘身体好了,你再慢慢跟她说不迟。”
  书生答应道:“二舅您的话在理,等我娘身子好了,我再让她老人家知道,到时候您可得帮我说几句好话,她老人家再一看秀英如此贤惠俊俏,准能同意这门亲事。”
  二舅把书生和秀英领回家,给安排两间房屋居住,书生还没跟秀英拜过堂,当着二舅也不好意思住一间屋,秀英推说途中劳累,不想吃早饭了,要早点歇着,还特意嘱咐书生让她来做晚饭,到时请老太太出来一同吃饭,把私奔的事原原本本说给老太太知道,不该继续隐瞒下去。
  书生道:“贤妻说得在理,晚上我一定禀明家母,明天咱俩就拜堂成亲洞房花烛。”
  二舅等秀英进屋歇息之后,把书生带到外面,见这小子两眼色迷迷的一脸痴相,不由得十分生气,一烟袋锅子打在书生脑袋上。
  书生出其不意,额头上被敲了一个大包,疼得涕泪齐流,哭道:“二舅没您这样的啊,我可是您的亲外甥啊,您也真下得了手,我这脑袋今后没法读书了……”
  二舅板着脸说:“你还有脸叫疼?我且问你,知不知道你带回家的是什么祸害?”
  书生茫然不解:“秀英是多好的一个媳妇,您怎么管她叫祸害?”
  二舅此前已经听了书生跟秀英相会的经过,告诉书生道你小子让鬼迷了心窍,那秀英非鬼即怪,哪里是人?我看这怪物道行不浅,晚上能化成人身,鸡叫三遍则原形毕露,它见你住在那庄子里,夜晚便来吃你,却听说你母亲自胎里吃得一口长素,这等善男信女万里无一,倘若吃了这样的人,那就能成大道,所以它诳你私奔,让你把它引到家中,先吃了你的亲娘,然后包括你在内,咱这村子里的人一个个都得让它吃掉,这不叫祸害,什么才是祸害?要不是你二舅我用辟邪的《易经》糊住那间屋子,咱这村子里早已尸横遍野了。
  书生只是不信:“我从小您就爱吓唬我,我如今读过圣贤书了,怎么可能相信这一套?”
  二舅道:“你小子先别说信与不信,你引进村的那个东西,鸡鸣三遍就会现出真身,不过它要等晚上跟咱全家一起吃饭,所以我料定这东西白天不会出屋,你跟我到窗户外瞧一瞧,就知道我说的是否属实了,不过不管你看见什么,都绝对不能出声,否则咱爷俩儿就没命了。”
  书生见二舅的样子不像是在说笑,只得蹑手蹑脚地,走到秀英居住的屋外,用手指蘸了点唾沫,轻轻点破窗户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凑到近前往屋内偷看,可屋里哪有先前那个貌美如仙的女子,却见一具身上长满白毛的僵尸,穿了秀英那套衣服,正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书生只看了这么一眼,吓得魂都掉了,忍不住惊叫起来,好在二舅眼疾手快,看书生刚一张嘴,立刻伸手按住,这才没有惊动屋子里的尸怪。
  二舅再次带书生来到村外,书生吓得抖成一团,跪在地上,哭求二舅想法子救命。
  二舅说这僵尸还差一步,就要变成尸魔了,能与龙斗,现在也不得了,凭我这两下子,可降伏不了它,如果晚上不在一起吃饭,它必定起疑,所以咱爷俩只剩下一个白天,事到如今无法可想,咱赶紧准备一辆马车,带上你娘逃往他乡,有多远逃多远,再也不能回这个村子了。
  书生吓破了胆,此时除了逃跑,也想不出别的主意,于是跟二舅套了一辆马车,带上老娘,拣那僻静道路,落荒而走。
  一连逃了几日,到处躲躲藏藏,二舅每次回头看,都能瞧见妖气冲天,远远地尾随而来,那尸怪虽然一时找不到这一家人,但循着书生身上的气息,大致方位不会有差错,这么逃下去没个完,早晚得让它吃了。
  这天傍晚走到一处古宅,二舅擅会占风望气能推会算,他站在宅子外面瞧了一阵,心中生出一个念头,把书生唤到身边说:“我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