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桂系演义 >

第105部分

桂系演义-第105部分

小说: 桂系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刘峙从座位站了起来,转而又不放心地问道:“不知总指挥将我师置于正面还是左、右一翼?”
  原来北伐以来,刘峙师多次担任预备队,没有单独打过硬仗。在武昌城下第三次攻坚时,蒋总司令以为吴佩孚的主力已被消灭,武昌城唾手可得,遂命令刘峙率部从后面赶到武昌城下参与攻城。准备在得手之后,任命刘峙为武汉卫戍司令,以发展自己的势力。谁知刘峙在攻城中并不卖力,却又异想天开要抢头功,他发现叶挺独立团进攻的地方战斗最激烈,估计独立团已攻进武昌城内,他便打电话向右翼攻城军司令陈可钰报告,慌称自己师的敢死队在鸡叫前就已攻入武昌城内。陈可钰正为攻城受挫而焦虑,一听刘峙报告第二师已攻入城,他不禁为之一喜,即令第十师和军总预备队第三十五团,随第二师进城扩大战果。谁知第三十五团行至长春观附近,即遭敌火猛烈轰击,损失惨重。陈可钰派人察明,方知刘峙师并没有攻入武昌城,只是为了争功图赏,竟大胆慌报军情。四、七两军官兵,听了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刘峙。一向治军严谨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闻知此事气得发指,他命人将刘峙押到总司令部来,问蒋总司令怎么办?没想到蒋总司令只是哼了几声。便没了下文,为了平息众怒,他把刘峙由武昌带到江西来,白崇禧对蒋总司令如此庇护嫡系将领,一直耿耿于怀。刘峙因有蒋总司令做靠山,自然不把这位广西佬白崇禧放在眼里。但是,现在蒋总司令远在南昌,面对足智多谋的白崇禧,刘峙深怕有杀身之祸,因此不得不多问一句。
  “正面和左、右翼都是你这一个师负责。”白崇禧说道。
  “总指挥,敌军可是五个精锐旅近两万人呀,我一个师怎玄对付得了呢?”刘峙一下慌了神,那声音简直比哭还要难听。
  “经扶兄,这可是你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啊,在武昌城下你不是想立首功吗?现在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了。”白崇禧脸上带着微笑,那笑容使人很难看出到底是善意还是恶意。
  “总指挥,那……那……伯隆兄他们干什么啊?”刘峙越想越不对头,准是白崇禧要出在武昌城下那一口气了,他要借孙传芳的刀来杀人,刘峙心里害怕极了,他希望薛岳出来帮他说说情。
  “经扶兄,你不要担心,我只要你在桐庐城外牵制敌军,并非要你攻城夺地。”白崇禧见刘峙那模样,不由得感到好笑,但为了战局,他又不得不安抚刘峙,“我亲率薛、严两师和第二军之谭道源师,从敌军左翼向新登进行大迂回包抄。”白崇禧指着地图说道。“敌军总司令孟昭月的司令部在新登,我军直捣敌之总司令部,敌必不敢恋战而逃,桐庐无需攻坚,而孙传芳精锐的卫队旅和段承泽旅都将变成瓮中之鳖!”
  军、师长们见白崇禧提出这一异常大胆的军事行动,无不感到惊骇,但又觉得这是一个冒险出奇制胜的好办法,薛岳首先表示赞成这个办法,但却颇感忧虑地说道:
  “用远距离迂回包抄战术,需要有良好的向导带路方能有成功的把握。”
  政治部主任潘宜之当即说道:“伯陵兄放心,浙江民众非常支持我北伐军,政治部已为各师各团物色了可靠的向导。”
  会议结束,各师即按区分的任务行动,刘峙师在桐庐牵制敌军主力,白崇禧率薛岳、严重和谭道源三个师从敌左翼秘密迁回。四天后,严重师顺利占领新登,白崇禧随后亦到达,不久,电台即收到刘峙由桐庐发来的电报,报告敌军于昨夜弃城逃离桐庐,他已率师进城。从桐庐退下来的大批敌军,因后路突然被断,皆逃跑不及,全部作了北伐军的俘虏。
  孙传芳派来增援孟昭月的那个精锐卫队旅,亦被包围缴械,自旅长武铭以下无一漏网。白崇禧这一大迂回战术非常成功,浙军司令孟昭月无法抵挡北伐军的攻势率残部退往嘉兴、松江去了。白崇禧占领杭州,浙江战事全部结束,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率部由闽入浙,荡平浙东,与白崇禧在杭州胜利会师。
  “健生兄,杭州的雪景甚为奇美,我们何不去踏雪赏景,饱览西湖风光?”
  浙江省署,现在成了北伐军东路军的总指挥部,何应钦与白崇禧在室内围着火炉谈兴正浓。北伐军兴,何应钦奉命率第一军由粤入闽,独当一面,倒也自由自在,白崇禧则在蒋总司令身边当参谋长,每日不离左右,现在他率军到了杭州,才觉得手脚松开些。何应钦邀白崇禧去西湖赏霓景,白崇禧却摇着头,说道:
  “天下未靖,哪有心思游玩!”
  “到外面好说话,走!”何应钦也不管白崇禧愿不愿,拉着他便往外走。卫士们马上从衣架上取下这两位“老总”的黄呢军大衣,跟着出了大门。
  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偌大的西湖,冷冷清清,湖岸旁的古柳,长长的枝条根根银白,大地风雪弥漫,平地雪深半尺,只有那古老的断桥,一边积满白雪,一边却能看到桥上光秃的石板。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湖水里,悄然无声。湖边的雪地上,不时可见冻僵了的饿殍。卫士们忙上前,将黄呢军大衣披在何、白二位总指挥身走,然后远远地跟着。
  “健生兄,你在总司令身边这些日子,有何观感?”何应钦冻得红红的脸上,挂着那种好心肠老婆婆才特有的慈祥微笑,一边走,一边向低头沉思的白崇禧问道。
  “敬之兄,总司令的为人脾气,你比我更清楚!”白崇禧淡淡笑道。
  何应钦听出白崇禧话中有不平之意,便叹了一声:“总司令这个人,唉!”
  何应钦在蒋介石手下受的气其实比白崇禧还要多得多,但何平素能忍耐,他的耐性,象黔桂一带圩场上的老太婆,蹲在人群最为闹热的地方,厮守着一小筐鸡蛋和菜蔬,默默地等着主顾,一直等到天黑,圩场上散尽最后一个人。何应钦内心对蒋介石亦不满,但他胆小涵养也好,轻易不敢有所表露。何应钦也象一切握有枪杆实力的军人一样暗藏野心。他掌握着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又当过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校长,在军队中颇有影响,他很早就注意上了白崇禧这位“小诸葛”,因此,在远离总司令部的杭州,他决心拉拢一下同是大西南邻省的这位“小诸葛”。
  “敬之兄,我宁愿当你的前敌总指挥,也不愿当总司令的参谋长!”
  白崇禧的想法,正与何应钦的心思合拍,何是想拉白为己用,以增强他在蒋系中的实力和地位,有朝一日取蒋而代之;白则是想把何从蒋系中挖出来,使蒋介石失去臂膀,削弱力量,待时机成熟,由李宗仁取而代之。他们之间虽然最终目的各异,但在取代蒋介石这一点上,乃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何之白一拍即合,他们的勾结实自东路军占领杭州始。蒋总司令那时在南昌忙于应付武汉方面的麻烦事,又还没有戴笠一类的角色通风报信,因此何、白二人在杭州打得火热,他竟还蒙在鼓里。
  雪越下越大,大地一片银白,何、白二人,在湖边漫步,军靴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印迹,很快,大雪又把这些脚印掩没了,他们的秘密勾结,也象落在雪地上的印迹一般,无人能够知晓。
  东路军在杭州一带稍作休整,全军编为六个纵队,兵分两路向上海攻击前进。白崇禧率第一、二、三纵队为右翼,自嘉兴向淞沪推进;何应钦率第四、五、六纵队为左翼,攻取常州、丹阳。白崇禧以风卷残云之势向上海前进,攻松江,克青浦,下昆山,接连消灭敌军两个混成旅,白崇禧一马当先,亲率薛岳师攻占龙华。何应钦带领的东路军左翼则占领苏州。中国最大的都市——上海,已经在望。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海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暴风雨。
  中共中央派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兼浙江区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到上海组织武装起义。民国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十二时,上海八十万工人总同盟罢工开始,同时举行武装起义。白崇禧是三月二十二日上午抵达龙华的,上海市区,枪炮连天,火焰腾空,英雄的上海工人纠察队正与装备精良的北洋军阀毕庶澄部在浴血奋战中。恰在这时,蒋总司令派人给白崇禧送来一道密令和一封密函。那密令写道:“我军如攻上海,至龙华、南翔、吴淞之线为止,不得越过此线为要。”关于北伐军的口号,蒋总司令亦下令取消“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改为“和平奋斗救中国”。那封密函乃是蒋总司令致他的一位老友——上海商界联合会会长虞洽卿的,要白崇禧亲自送达,并与虞密谈有关北伐军进入上海的行动。白崇禧看了那密令,不得不佩服蒋总司令手腕的高明,北伐军在龙华、南翔一线按兵不动,让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纠察队去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阀拼搏,待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时,北伐军便可不战而得上海。白崇禧虽然和蒋介石有矛盾,但在对待共产党和工农运动方面,却又有着共同的观点。在北伐的进军途中,共产党和工农群众以最大的热情支持了北伐战争,无论是蒋介石和白崇禧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又与共产党和工农群众格格不入。他们要打倒北洋军阀,只不过是为了要取其而代之,他们不主张触动旧制度的基础,他们要在那基础上盖自己的楼房。还在南昌的时候,在一次总理纪念周上,白崇禧就指责政治部的一些革命做法:“北伐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而政治部所到之地,则鸡犬不宁。北洋军阀统治多年,地方上当然不可避免地与他们有许多关系,不应对地方士绅多所打击。”政治部主任气不过,便和白崇禧针锋相对地顶撞起来:“政治部不过采取了一些打草惊蛇的办法,使一些土豪劣绅,封建势力销声匿迹,再不敢出头露面,张牙舞爪罢了。如果要使这些封建势力原封不动的话,那还叫什么国民革命军呢?我们干脆改换口号旗帜,叫‘南洋军阀’好!”白崇禧又气又恨,呈请蒋总司令,把那位政治部主任一脚踢开了。现在,面对数十里之外上海市区的枪炮声,他无动于衷,坚决执行蒋总司令的命令,让那些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吧,上海的果实,只能由蒋总司令和他白崇禧来消受!
  “报告总指挥,上海工人纠察队派了十几名代表携带慰问品前来劳军,并请我军迅速进军上海,支持工人纠察队作战!”
  薛岳师前哨连的一位连长,带着十几位上海工人纠察队的代表来见白崇禧总指挥。工人代表放下肩上担着的香烟、酒和果品,其中一人将一封信递交白崇禧,说道:
  “白总指挥,这是上海工人纠察队致北伐军的慰问信。周恩来先生在上海,他希望东路军立即进军上海市区,与工人纠察队并肩战斗,彻底消灭北洋军阀!”
  白崇禧一听周恩来在上海,心里不禁一怔,因为他知道周恩来曾在第一军和黄埔军校当过政治部主任,东路军中有周恩来不少学生和旧部。虽然心中不安,但他脸上装得十分热情友好,他过去与那十几位工人代表一一握手,笑容可掬地感谢他们对东路军的慰问,最后才说道:
  “敝军甫抵龙华,情况尚不明了,待查明敌情之后,一定立即进军上海市区!”那些工人代表见白崇禧态度颇诚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