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大唐谪仙 >

第222部分

大唐谪仙-第222部分

小说: 大唐谪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险。却是李密忙东忙西补缺固堤,深怕淮水决堤。倒是做了点好事。”
虚行之后面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惹得众人会心一笑。唯独沈落雁露出一抹黯然之色。但是这里都是朱浩的心腹重臣,她这个新加入的女人却根本无法融入其中。就如同朱浩当日所说的。李密这一次留不留的住性命还是两说。
“没想到呵!”朱浩也笑了笑,问道“他有没有驱赶百姓修堤?”
虚行之点头道“有。”
“嗯,知道了,还有吗?”
“还有洛阳之事。”
“哦?”朱浩诧异的看了看虚行之,道“洛阳发生了什么大事?”
虚行之捋须一笑。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房玄龄道“还是请房先生来说吧!”
朱浩看向房玄龄,房玄龄当即一点头答道“洛阳易主了。”
朱浩一阵愕然,而后哑然失笑道“李阀倒是手快!”
“还是殿下英明,竟然早已预料到李阀二公子非池中之物!”房玄龄笑道“王世充却是玩火自焚了。据情报上说,王世充约定李阀精兵齐攻襄阳。没想到前脚王世充出兵。后脚独孤阀开门,将李阀一支秘密部队迎了进去。现在洛阳已经由独孤阀和李阀共同控制。立了越王,独孤阀掌内,李阀掌外。王世充却带兵控制南阳,在夹缝里求生。还有……”
“直接说吧!这里不必忌讳什么。”朱浩坦然道。
却是杜如晦接口道“王世充向我们求救,董小姐也想将军救他一命。”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朱浩失笑道,“公私分明我还是办得到大的。王世充终究成不了气候,李阀和宇文阀才是厉害角色。而我们地真正敌人还没有登场呢!”
杜如晦道“殿下定是说塞外了。”
“杜先生果然目光如炬!”朱浩微微一笑。
李靖眼前一亮,出声道“好男儿就该北逐胡寇,拓地千里,封狼居胥,名留青史,建卫、霍之功!那时候殿下可不能忘了李某人!”,
“这样的壮举,当然不能忘了大家。我也会去!”朱浩淡定的道。
“胡人势大,早有虎狼之心。殿下万不可大意!”杜如晦又来泼冷水。
“我知道。”朱浩点了点头,随即莞尔一笑道“李家地二公子却也命大,本来我以为他半年不得恢复的,谁知道现在都已经雄踞洛阳了。”
“此子的确不能小觑。”虚行之出声道。
“嗯,我一直都未曾小视过他。瓦岗寨现在怎么样了?”朱浩又问道。
虚行之答道“翟让脱困,投了窦建德。”倒真是简洁,一句话就概括了。
朱浩点了点头道“好,知道了。嗯……现在大多数事情都了结了,不久之后想必大多数人的目光都盯着巴蜀看了吧?”
“殿下英明!”
“英明什么?以后这些客套话还是免了吧,你们说着罢了。我听着还浑身不舒服。”朱浩赶忙摇了摇手。这时候董淑妮埋着小碎步一脸讨好的笑意进来,手上还端着一煲香气四溢的小米肉粥,旁边跟着卫贞贞。
“浩哥……”董淑妮看到朱浩,赶忙习惯的叫“浩哥哥”,不过叫了一半又马上顿住。改口盈盈一拜,细声细气的道“罪女董淑妮见过殿下!”旁边的卫贞贞也跟着拜了下来。
“刚说了便又是这一套!”朱浩又好气又好笑地道“你们都起来吧!我肚子早饿了,还把这么香地粥端在手里不送上来。”
董淑妮面露喜色,一下就起来将盘子上的碗和熬粥的陶罐放到桌子上,眼巴巴的道“殿下定早饿啦,要不要淑妮喂你?这粥可是我和卫姊姊一起熬地呢!”说着脸就红了。
朱浩似笑非笑地道“说谎话鼻子可是要变长的哦!”
卫贞贞赶忙道“这粥真是淑妮妹妹和奴家一起熬的。先生……嗯,殿下错怪她了。”
在场的众人都有些想要退下去,但是这里又是在说公事,一时间你看我我看你。或者一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样子。
“嗯。好了,我们这里在谈公事,你们先去吧!”朱浩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董淑妮一副手足无措地样子,开口道“大舅舅他……”
“他的事我心里有数。”
卫贞贞闻言便拉着还想继续求情地董淑妮告退了。等她们走了之后,朱浩自己给自己乘了一碗稀粥,问道“谈公事的时候吃饭是不是有些失态?”
大家纷纷摇头。
“殿下刚刚出来就处理公事,而且吃饭亦不忘公事,乃是我等楷模!”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朱浩也就不讲什么仪表不仪表的事情了。
“我们刚刚说到哪儿了?现在继续!”小米粥很香,不过朱浩还是不急不慢地喝着,还一边谈事。
“巴蜀的事情。”虚行之提醒道。
“对。正是巴蜀的事情!虚先生有什么意见吗?”
虚行之道“现在李阀和独孤阀的联合,已经使河东与河南连成一片,对关陇形成了半包围之势。宇文阀大河天险的优势也没有了,而且这其中还有东突厥的作用。这一次的宫变有宇文阀的插手,其背后很可能有西突厥的支持。东西突厥分裂对峙多年。现在东突厥扶植了几个大势力,希望通过它们控制中原,西突厥肯定有了察觉。宇文阀应该不会自降身份的与李阀同时向东突厥邀宠,所以很可能与急于寻找合作伙伴地西突厥一拍即合。有了后方的支持,外加巴蜀的地理位置。现在最迫切寻找出路的便是宇文阀了。可以说他们对巴蜀是势在必得。”
“殿下在襄阳的这一步棋下得极妙!襄阳就是横亘在东西两都之间地一把利刃。宇文阀的出路靠它,东都想要图谋中原富庶之地也要靠它。现在困守南阳的王世充手上同样于我们有利。不光可以借了襄阳受到两面围攻的危机,还将这个优势扩大。两处背后最为富庶的江北千里沃土就都在我们掌控之中。”房玄龄接口道。
朱浩一边慰劳肚子一边道“东都地卧榻之侧还有一只猛虎呢!翟让降了,荥阳地小半也就落在窦建德手中。如果李子通也回不去,东海也可能被他囊括。这次捡了大便宜的却是河北窦建德,不光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李密在瓦岗苦心营造地基础和数万瓦岗旧卒,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土地。坐享其成莫过于此。”
众人皆点头。这一次窦建德的势力的确是大为膨胀,就连李阀与独孤阀两大门阀的联合也不及他势大。坐拥雄兵百万的窦建德现在已经有了兵逼东都、横扫天下之势,也是争霸天下的群雄中最大的变数。
“对李密的总攻定在什么时候?”朱浩问道。
虚行之答道“之前是欲等洪水渐去之时,如今看来就在一二日内。现在寇将军如果能说降杜伏威的话,我们随时都可以发动总攻。”
“杜伏威是个英雄人物,一流的统帅,要是归顺的话可堪大用。”朱浩放下空了的小碗,先揉了揉肚子。二十多天不吃饭,胃里的存货早已消耗的一干二净,收缩成了一条细筋。现在才吃了一点点,便觉得肚子有点涨了。
“我久未出来,这次战斗也就不插手了。我相信你们定能办好。”朱浩站起来看了众人一眼,将目光停在沈落雁身上一会儿,道“如果李密愿意投降的话,让他们父子团聚也是好的。”
“臣等领命!”但是这份信任却是令人感动不已。沈落雁知道后面那句话是专门对她说的,此时不禁低垂臻首,眼圈泛红。
“对了,魏征呢?”朱浩才想起这么一号人。当初是他要留下对方来的,自己却先走了。
杜如晦和房玄龄相视一笑,房玄龄拱手道“魏征就在宜情园里。”
“没有怠慢这位大才吧?”朱浩赶忙问道。
“好吃好喝贡着呢!”徐子陵笑着接口道,“就是不太说话,谁都不理。”
“这倒不打紧,有才气的人都有一点脾气。嗯,散了吧!我还要入宫一趟。”朱浩摆了摆手。太阿剑与和氏璧还在手上,虽然朱浩很想自己留着,前者杨广至少还下了个空口诺言,而后者却是他不能独吞的。没有和氏璧的话,朱浩根本不可能是向雨田的对手,而且也不可能维持向雨田所在的梦境二十多天。现在要交公了,还真是有点不舍。细细的抚摸着上面的纹理,朱浩轻叹了一声。  。。





卷八 北上传旨 第二百九十三章 岭南宋阀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126 2:19:31 本章字数:3356


“臣朱浩参见皇上!”
朱浩来到皇宫的时候,接到消息的杨广早已等着他了。此时更是大喜道“王弟免礼,快过来!”
朱浩苦笑一声,躬身道“臣实在愧不敢当,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杨广看了一眼他手上的和氏璧与太阿剑,微微有些失神,怅然道“先说说下面发生的事吧……他怎么样了?”提起向雨田,杨广脸上仍有一丝不自然。
朱浩坐下来答道“向雨田已经从高祖的身体中出来,已无后顾之忧。但高祖皇帝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了。”
杨广面色一沉,唏嘘道“罢了,能得回父皇龙体已经是出乎意料了。王弟不必自责。”
朱浩应了一声,道“高祖醒来之后可能会有一些记忆改变或者缺失,也可能一时清醒一时疯癫,性命却无挂碍。”
“嗯。”杨广振声道“朕会派最好的御医为他医治,看看以后能不能有起色吧!”
朱浩双手将和氏璧与太阿剑捧起来,道“皇上,和氏璧与太阿剑该是完璧归赵之时了。”
“王弟又立下了大功!”杨广赞了一声。命身边的内侍去将两物呈上来。案几上有个专门放置印玺的盒子,但这传国玺却是空的。如今和氏璧归来,总算是令大隋真正的掌握了这传国异宝。杨广亲手将和氏璧放进去,欣喜的看了看,又站起来执着太阿剑轻轻一挥,明明没有使用内力,但太阿剑却发出一声沉重而威严的低吟,一股磅礴的剑气挥洒而出。好一会儿这隆隆之声才平息下来。
朱浩暗自咂舌。拿着太阿剑的时候他也试过,不过明显没有向雨田和杨广使出来这么有气势。而且必须要灌注真气才能发挥出这样的威力。
杨广赞道“果然是一把威道之剑!”又对身旁的内侍吩咐道“将剑鞘取来!”
内侍应了一声,很快就带来一个长型盒子呈给杨广。杨广亲自打开,将一只古朴地黑色剑鞘取出来。剑鞘上是两个鎏金古篆的“太阿”,没有什么花俏的装饰,看起来平平无奇。
杨广将锋芒毕露的太阿剑归鞘,道“王弟,当日朕曾说过要将此剑赐给你,今日便是践诺之时。”
朱浩轻呼一口气。站起来躬身道“谢陛下!”
杨广亲自执着太阿剑走下台阶,来到朱浩面前道“王弟,威道自心中起,望你慎用此剑!”
朱浩双手接过太阿,沉声道“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杨广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了声“好”便回转到自己的龙椅上,开口问道“江都之围已过,王弟功不可没。如今反贼李密已经是苟延残喘,王弟以为我们以后该将目标放在哪里?”
朱浩道“先平南。再入蜀,后定北,而后出塞!”
大业十四年六月十七。江淮军杜伏威接受隋室招安,加封楚王。接受了印绶官服及一并赏赐之后,奉命征讨反王李密与李子通。
杜伏威江淮军四万,来恒海陵军一万五千,张须陀荥阳军两万五千,陈棱骁果军一万二千,李靖、寇仲、徐子陵并黎明破晓二军六千以及丹阳兵五千,总共发兵十万余分五路包围二李大军八万。四面楚歌之下,二李大军两战连败、冲突不出。其时又出内讧,李子通执意投降。
李密无力挽回败局。兵败自刎,被徐世绩救下。剩余六万大军分批向江都投降。
大业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持续一个多月、牵着无数关系的轰轰烈烈地江都之战终于拉上了最后的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