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大唐谪仙 >

第259部分

大唐谪仙-第259部分

小说: 大唐谪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公卿正在南阳城西的一间大院里长吁短叹,不用看也知道这里已经被布置成天罗地网,外面至少埋伏着八百名精悍士卒以及位数不少的武林高手。
杨公卿心里既郁结又怨怼,因为当日寇仲悄悄入境的时候只是“不小心”的走漏了行踪又恰巧被王世充的人发觉。最后寇仲发现被跟踪,很快摆脱了绝大部分的跟踪者,最后在杨公卿的府宅附近消失行踪一个时辰,而这一段时间是杨公卿例行巡查军务的时候,但他没有出来。杨公卿自以为仅仅是因为前些时候一直布防和督军劳累过度而睡着了而已,但有口难辩。如今被调回来早已猜出为何是这样了。
正对月长叹,借酒浇愁的时候,脑海里忽然传来一个比较熟悉的懒洋洋的声音“杨将军好,寇仲代我师父问候你来了。”  。。





卷八 北上传旨 第三百三十九章 气煞我也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126 2:19:42 本章字数:3625


杨公卿蓦然听到寇仲的声音,当下心惊不已,连杯中的酒都洒了出来。有些惊魂未定之时,脑海里再度传来寇仲的声音道“杨将军不要慌,亦不用找,寇某只是和你聊聊而已。”
杨公卿正要张口说话,又不知道对方身在何处,况且四周都是监视他的人,一说话只会招来暗处的伏兵。这时候脑海里又传来寇仲的声音道“杨将军有话讲给我,只需口上低念自己能听到就行了。”
杨公卿心里大惊,自己所思所想竟然似完全被对方掌握一样,每一步都受到寇仲的牵制。如果是谈判的话,现在他明显大大的落入下风,而且这样的手段更是闻所未闻。
杨公卿定定心神,依言低声念道“寇将军来这里作甚?是觉得杨某的笑话还没看够么?”
寇仲道“杨将军说笑了”
杨公卿提着酒壶不动声色的走向自己的卧室,低声道“寇将军的离间计用的好,杨某倒是佩服的很。”
寇仲嘿嘿笑道“杨将军哪里话,师父说王世充狡诈多疑,用人唯亲,守成尚且不足,更不说进取了。此次我来这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说动几位将军弃暗投明、重归隋室。王世充这样的反复小人,师父反掌之间就能让他灰飞烟灭。”
杨公卿知道对方说的是场面话,但听着心里还是很舒服,毕竟这也足以代表朱浩对他的重视了。不过他问道“朱将军被四十万精兵悍将围在襄阳,进步能进、退不能退。如何说出这番大话来?”
除了江都外,其余几大势力都不怎么承认朱浩被封为并肩王之事。因为这样在两军对决的时候容易被对方身份压着。朱浩地并肩是与杨广并肩,比代王和越王都高了两辈。
寇仲冷哂道“杨将军当知道当年六国联军发兵百万攻打强秦吧?结果被以逸待劳的秦军一战摧垮大败亏输。同心协力尚且如此,何况是貌合神离的长安洛阳两家?一人来犯襄阳或还费些手脚,两家齐来只是送菜而已。”
杨公卿怫然不悦,道“朱殿下已经有了破敌之计了?”
远在百丈外的寇仲亦察觉了对方的情绪变化,答道“自然是有了。”
“哦?”杨公卿已经走回房中,将信将疑的道“不管朱殿下如何用智用力,只是他认为长安洛阳两家就一定会中计吗?”
寇仲道“这个就不劳杨将军你操心啦,师父说张将军当年还曾与右御卫陈棱将军共讨琉球。如今王贼作反,正是将功折过之时。寇仲此来南阳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说服杨公与张将军两位为首的外姓将领重归隋室,以后戍守江都以及重归洛阳之时,几位将军还要担任重则。”
杨公卿心中一动,微动怒意道“杨某岂是背主求荣之人?”
寇仲笑道“杨将军之主是谁?”
“当然是往王世充。”
“那王世充未叛前之主又是谁?”
“这……”
“王世充一路从默默无闻之辈爬到江都通守的要职,后来仍旧受到宇文化及地蛊惑叛主而到洛阳自立。杨将军原是隋室重将。并非王世充家将,如今重归隋室,如何能说是背主求荣?”
杨公卿一阵默然,的确如寇仲所言,他原本是和张镇周两人被杨广任命镇守东都洛阳的大将。杨广未移驾江都前还是颇受宠信的,只因和王世充关系较好,后来王世充和独孤阀联合从江都到了洛阳。他迫于压力。也是见到杨广几乎无可救药才跟了王世充。张镇周的情况与他类似,两人私交甚笃,平常就经常互相抱怨王世充大举任用亲族,对他们这些外姓将领心里提防的紧,根本难以委以重任。
想到这里,杨公卿心有戚戚焉,一把放下酒壶赞道“寇将军舌辩无双,深得令师真传。”
寇仲笑道“师父说真正能打动人地只有真话和事实。那些花俏话儿听着悦耳,却没有几分说到实处;真正明智的人是不会相信那些的。”
寇仲顺利的联络上杨公卿、张镇周两人。以及在他们估计中有可能倒向隋室的外姓将领,并成功将部分人说动,还有的在观望,也是在等王世充露出败绩或者其余两家受挫的时候再投靠保险。
八月二十九,中秋节过后快半个月了。
王世充发动了自己在南阳地所有情报网。并出动了手下最精锐地探子。但仍然没有人查探道寇仲身在何处。偶尔找到凤毛麟角的消息也在他的人追上去之后就没了下文。这已经令他心中烦躁,但前面传来消息。王家宗室的侄子王行本取代了杨公卿的位置,这才几天,就有下面的将领不断的检举他的各种恶行,比如在军中饮酒招妓,彻夜狂欢,比如无故鞭挞士卒,朝令夕改,比如不识军事,贸然驱兵进攻襄阳……还有翻旧账说他以前吃空饷、克扣粮饷、昏聩无能、乱说话、瞎指挥、无勇无谋之类的一大堆。同时呼吁王世充将张、杨两位将军放回来主持大局。
这只是一个前奏,更重要地是他的密报上不断的传来外姓将领不满他任用亲族的举动,怨声载道,甚至有哗变的可能。
这些情报令王世充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些外姓将领都是受到张、杨两人挑唆地。两人在军中威望太高,如果就这样放过去了,以后他更无法掌控时局发展,岂不任由他们作乱?人心不齐,仗不用打就输了。
正要下决心杀鸡儆猴的时候,就传来快报。王世充心念一转,马上喜道“快传进来!”
他已经严令前方坚守,南阳地势险要,有数万雄兵,定然稳如磐石。既然有快报传来,多半就是隋军冒进中计了。
不过王世充看到快报之后感受到地却是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心情。战报上说王行本第一次冒进被将士们死命劝了回来,但昨天从情报上得知隋军有一支三千人的轻骑部队即将秘密潜入南阳。所以王行本立刻下令带兵前去截击。
战况开始还好,隋军行踪暴露当机立断的选择了后撤,但退而不乱,还留下五百人来断后。王行本追红了眼,被且战且退的隋军引到靠近襄阳地界的一处浅坡,而后被久候的李靖给包了饺子。
更丢脸的是王行本带去的四千精兵还没有怎么还击就被对方轻骑射术给牵着鼻子走,追了就被分割包围,不追则被动挨打,最后军心涣散,王行本只带着一千二百完整的精兵回来,外加陆续逃回来的四百多人,其余的两千多人马小半战死,大部分已经弃械投降。而隋军的损伤极少,几乎伤亡不过百之数,其中多半还是伤而不死的。
这个情报是王世充在隋军中的探子给他的,同时到来的还有王行本的快报,上说他收到隋室安插在他们军中的探子的假情报,致使三千精兵中了埋伏。不过他与敌力战,斩首千余,吓破敌胆,但隋军兵多,不得已退回南阳。没有提到自己的伤亡数据,只用了句“伤亡近千”来掩饰。
看了这两份结果迥然不同的战报,王世充只觉得眼前一黑,一手将两张纸揉的粉碎,气冲斗牛的一拍桌子道“气煞我也!”
如今王家宗室子弟大大的丢脸,如果还坚持杀外姓将领的话,只怕会真的引起兵变。
八月三十,狼奔豕突的宇文无敌军在宇文仕及的援兵接应到达的一个半时辰前被徐子陵带军挡住,几番奔逃终究没能与族兄相遇,被徐子陵斩于马下,一千多人全军覆没。
八月三十夜,独孤盛又败一阵,在裴仁基的荥阳军手上损兵折将,只好龟缩不出。倒是李元吉所带人马已经冲进襄阳郡内,一路所向披靡。不过作为统帅的李世民已经三次发出帅令命他不要贪功冒进,马上撤出襄阳,以免误中圈套。李元吉道是李世民一直按兵不动,现在眼红他的功劳,所以不光不退,反而大举进攻,甚至在手下面前夸下海口,此次攻下襄阳他要立大半功劳。更扬言要亲自将朱浩赶出襄阳。
其实李元吉是想说亲手杀掉朱浩的,不过心里想起当年朱浩在太原时神乎其神的一剑削掉了他头盔上一半红缨的情形,不禁心寒不已,所以临时改口称要赶走朱浩。
一连两日,攻伐隋军的联军就遭遇了三连败,其中更有大将阵亡。这样的打击的确让人难以接受。朱浩的对手都在感慨他知人善用、料事如神,自己的底牌还未打出,就靠着七八万兵将四路进攻全部拒于襄阳之外。而李元吉那一路明眼人谁看不出那是最明显不过的诱敌之计?只要李元吉细数近几日来到底杀了多少隋军就足以看出自己有多愚蠢了。
其实李元吉又不是傻子,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形势逼人,李世民有慈航静斋辅佐,身边汇聚着大量的人才,不管是江湖人还是文才武将都比他与李建成联合的势大。如果不是李建成亲近李渊,又经常进献各种各样的美女,而李元吉自己又深得李渊喜爱,恐怕两人就该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李渊未称帝是因为时机未到,只要襄阳之战得胜,李渊必然会乘机称帝。至于独孤阀,自然有人能说服他们。  。。





卷八 北上传旨 第三百四十章 南阳大宴(新年快乐)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126 2:19:42 本章字数:3518


骑在骏马上想着心事,李元吉不禁有些出神。上挑的剑眉略显张扬狂野的神色亦被一点愁绪笼罩。李世民有治国之能,同样的治军有方、能征善战,他是李阀手中的刀,没了李世民,李阀就是没了牙的老虎。这个李元吉虽然不愿承认,但也知道这是事实。
这时候前方探子回报,又发现了一股数量不多、军容不整的隋军,问他如何处置。李世民习惯性的挥手道“追!”
“是!”
见手下的几位偏将犹犹豫豫,李元吉道“有事就说吧!”
一位偏将纵马上前道“副帅,我们已经接近隋军腹地,再追下去恐怕……”
李元吉“嗯”了一声,道“我知道。离枣阳还有多远?”
“我们刚过霸山,离枣阳尚有六十里。”
李元吉点点头,挥着马鞭指着前方道“我们攻下枣阳,在次等待其他几路大军,共讨隋
襄阳府朱浩得知李世民大军移兵比阳县的消息,当下笑道“是时候了。”
刚刚从北线赶回来的徐子陵不禁道“李元吉就是这么不知进退,莽撞行事吗?”
朱浩道“那是因为李渊还没有当皇帝。”
“这和他冒进有什么关系?”
朱浩回头看他一眼,道“因为李渊没有当皇帝。而且是与独孤阀共掌洛阳,不能乾纲独断。而李阀有如今地声势。得到慈航静斋支持并拥有赤霄剑的李世民在其中地功劳太大,大到阀主李渊不喜欢他亦不得不重用他。相比之下,长子李建成和幼子李元吉都被他的光芒掩盖。”
“所以李元吉必须在战场上争一些功劳以扳回局势?”徐子陵一下明白过来。
“可以这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