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大唐谪仙 >

第335部分

大唐谪仙-第335部分

小说: 大唐谪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他的话音响起,杨广象征性地整了整衣冠,昂首从红地毯缓步走向高台。孔颖达身后地国子监官员一次揭开手中木盘上的黄绸,都是祭祀用的事物。
杨广一步步踏上临时搭建的台阶,王通与孔颖达两人都躬身跟在他身后。最后三人站在三丈余高的祭祀台上。孔颖达打开手上的黄绸,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读上面经诸位国子监反复修改推敲十余日的祭文。那些骈四俪六的文章普通人多半是听不懂的。朱浩听着也是不甚了了。不过他有自己地事情那就是取出手机。拍下几张万民齐集地照片,然后调出摄像机将整个广场的镜头全部录下来。
面对着这个传说中的神器,几乎所有被它对着的人都有些紧张,不过也更加注重自己的仪容。因为传言中这件法宝上记录的东西都将上达“天庭”,为神明所知。
半刻钟之后,孔颖达收起黄帛。一旁的王通朗声道“敬天地!”
随即从香案上抽出一炷香点燃呈给杨广,杨广接过之后,在广场上三十余万人地跪拜中躬身三拜,再把香插进香炉里,随即一挥手。接着将一卷圣旨交给王通朗读。前半段说地是祭祀,后半段一半是歌功颂德,一半则是说上天赐给大隋无比的福泽。整个祭祀持续一个多小时,王通才宣道“礼毕!”
比起以前那些皇帝,一次祭祀就要三天来说,这几祭祀简单而又隆重,耗时也短了许多。
高台上地杨广清清嗓子。举目四望之后缓声道“今天乃是上天赐福于整个大隋。甚至于天下苍生的日子。朕将在年后下旨十年内所有的赋税只会降低而不会增加分毫,而且天下黎民将在五年内免除饥寒之苦。不会受冻挨饿。不久的将来整个大隋将再度强盛,甚至永久不衰。朕并非在说空话,因为”
杨广手指着围绕着台下放置于四方的被红布盖着的大车,坚定的挥手道“因为大家的希望就在这里!”
他的声音并不高,两度受伤至今还未痊愈。不过这声音比王通以内力迫出的声音更加清晰的传入在场的三十万人耳中,准确的说应该是直接印入脑海。这样的扩音手段对精神力强大的朱浩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挑战,而且他也乐得如此。毕竟这件事曾经是他两年前来江都并为之奋斗了这么久的最大支撑。镜头转过祭祀台下几十辆大车,对着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为了寻找更好的视角,朱浩还用精神力将手机托起到半空中。
杨广的话音刚落,台下就一阵闹哄哄的,所有人都交头接耳,有的表示怀疑,有的觉得振奋,但大多都是欢欣雀跃。毕竟十年内不加税的承诺已经足以让所有人满足了。杨广的话依旧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台下周围那几十车东西,强烈的好奇感使大家都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杨广有这么大的口气。至于朱浩的手机,离得远的平民百姓们大多是没有看到的,看到也没有太过注意。杨广收回目光,铿锵有声的道“上苍一直眷顾着我大隋,所以先有天仙下凡警示,后又赐予朕一个博通万物、战无不胜的并肩王……”
这句话令朱浩不禁汗颜,因为一刹那很多人都将目光聚集到他身上来。比起身为皇帝却有斑斑劣迹的杨广来说,朱浩的名声无比是要好很多很多的。
“……经过两年的悉心培育,上天派并肩王朱卿带给了朕另一个惊喜!”杨广低咳两声,于此同时,朱浩皱了皱眉头。对身后人群密集的某处眯了眯眼睛。而后马上对身旁地一名侍卫吩咐了一句,接着将注意力投向台上的杨广,继续他作为扩音器和摄影师的职责。
“乱世之所以来临,是因为黎民百姓无法安居乐业,甚至饥寒交迫,所以他们才会揭竿而起。”杨广的语气有一些沉重,大约是想起以前受到向雨田影响时做出的那些糊涂事。不过转即恢复过来,像是忽然焕发生机一样,声音中带着无比的欣然“但是如今不会再有那样的事情发生!”
杨广说出这句话之后,对下面挥挥手。下面各个大车旁地侍卫同时伸手拉住红布的一段,齐喝一声“开!”
三十万人无比期待的目光终于见证了红绸后大车里神秘的东西。朱浩此时亦有些激动,这大概是他所能为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所能做的最好地一件事了。
在红布揭开前。就连这些侍卫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看清这一切地时候。那种震撼同样是无与伦比的那是满车满车的谷子,颗颗籽粒饱满,色泽金黄。这些谷粒的每一颗都比平常稻田里的谷子饱满近两倍,因为上面放了个小方盒子,里面就是平常他们所见到的普通谷子。两者一比较,就发觉这个丰收年他们所收获的谷物竟然看起来那么小而干瘪,就像一个营养不足发育不良的十岁小孩与一个肌肉虬结身材高大的成年男子站在一起一样。
谷粒上面还横铺着一条长又一丈、宽约五寸的红绸,红绸上整齐地摆放着一行晒干地谷穗,那长长的谷穗可上面密集的谷粒让人无法相信一颗谷穗上面竟然可以结出那么多饱满的谷子。
周围的百姓离中央的高台至少有五十丈远,眼力有限的他们并不能感受到多么强烈地震撼。看到地只是一车车金黄的谷物而已。但其中亦有很多怀着这样那样目地来到广场的武林高手。他们的眼光当然不差,所以那种震撼令他们一瞬间失声惊呼“不可能!”
杨广对下面的军士们招手道“推过去!”
“是!”
一阵无比的敬意中带着亢奋的声音应答声中,每辆大车都被六位身强力壮的军士缓缓推出去开向来此处围观的人群之中。
杨广的声音适时响起“以前神农氏传下的谷物流传至今,风调雨顺的时候最好的良田亩产不过三石大米(注此处一石定为0千克,接近唐代时一石的重量),其中赋税和交租就占了大半,所以黎民百姓们都在饥饿线上挣扎。但是如今上天已经赐予我大隋亩产超过十石的谷物。不久之后天下人人皆可温饱。再无饥饿贫寒之忧!”
望着这大车大车的谷物,朱浩亦有些失神。穿越前的他当时是去地方县去带回当地试验田种植的一百亩超级杂交稻样本。之前的一代超级杂交稻亩产是833公斤。那里试验田的二代杂交稻已经很接近实验数据907公斤。朱浩开车带着的是四十枝采样的谷穗,每穗上结的谷粒最低的有83粒,最高的23粒。后来离开飞马牧场的时候,朱浩郑重的将其中的三十六个穗子交给了商秀,后来牧场内东峡谷下那片秘密开垦的沃土上就是栽种的这些稻谷。飞马牧场的气候温和湿润,并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那里的谷物是可以种两季的。所以短短两年,四次成熟的谷物已经多到了一个很惊人的数字。高台前摆着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果不是那个东峡谷上开垦的两天总共只有十万亩的话,全部育成谷种的数据会更加庞大。
一年之内,大隋势力影响范围内的所有水田都能能种植杂交稻。真的很难相信,四十枝谷穗竟然能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会种遍全国,但事实就是如此,由不得别人不信。
此时这些大车刚好推到众人眼前,平民百姓们亲眼看到这些饱满的谷粒和谷穗,欢呼声近乎直冲云霄。众人疯狂的涌向大车,想要验证自己是否眼花。看到的仅是错觉。
围观的百姓几乎全部涌上去,那些军士已经快挡不住众人的热情。后面黑压压地人群都没有看到具体情形,听说亩产十石的谷物就在眼前,所以更加急切的想要去见证。朱浩见场面有些不受控制的迹象,忙对身边的几位侍卫吩咐两句。这些维持秩序的有一半都是破晓军中的,要是误伤百姓或被百姓误伤都不是他想看到地结果。
接到他的吩咐,那些推着车的军士纷纷爬上车去。将黄绸上摆着的谷穗大把大把的抛向人群。汹涌的百姓们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被飞向他们地谷穗所吸引,纷纷争抢着抛洒而来地穗子。
有个身穿麻衣、普通农人打扮的中年汉子幸运的接到一支谷穗,手忙脚乱的扯下几粒谷子直接塞进嘴里大嚼,而后竟然操着一副扬州人的口音嚎啕大哭道“是谷子,是谷子!真的是谷子啊!”
手机的镜头清晰的把这些他所看到的令人感动和振奋的画面记录下来。留待以后去回味。
几十车顶上黄绸上摆着地谷穗被全部抛完之后。那些军士已经将大车推了回去。此时喧哗地声音已经小了很多,但大部分普通百姓都已经泪流满面。这大车里承载的不光是谷物,还是大隋三千多万黎民百姓生的希望。
朱浩用精神力将手机托到十余丈的空中,从俯视的角度对准他和高台上的杨广,然后一撩下摆衣襟,带头朝着高台上感慨万千的杨广跪拜道“谢陛下恩赐!”
这清越而响亮地声音同样清楚地落入所有人耳中,下面的百官和将士们立刻跟着跪下高呼道“谢陛下恩赐!”
下面三十万百姓亦回过神来,跟着跪成一片,以自己平生所能喊出地最大的声音高声呼道“谢陛下恩赐!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台上的杨广同样是心潮澎湃,一个人的诚心不一定能打动一个人。但数十万人的诚心绝对可以感天动地。这不仅是感激。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是朱浩第一次对杨广下跪,不管是否最后一次,但至少是面前这位颇受争议的皇帝最大程度的给了他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杨广频频双手下压示意众人起身,但“万岁、万岁、万岁”的声音从未停歇或减弱半分。杨广在众人的呼声中走下高台,高台旁不远处还有一处蒙着红布的东西。杨广略带着一些感伤,因为这样的场景令人无法不感动。
录像从此处打断,朱浩又抓紧拍下三十万百姓以及将是百官们下跪高呼万岁的盛况。这时杨广已经朝他走过来了。
“王弟。你要给朕看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众人的喧哗声中,杨广的声音几乎被完全掩盖。朱浩是通过杨广的口型判断出他所说的话的。朱浩收起手机,含着笑意指向高台下被红布蒙着的那里道“就是那个,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工具。与马车的功能差不多。如果陛下有兴趣的话可以坐上去试试!”
红布下是随着朱浩一起穿越而来的车子,被掩藏在那个无名山谷两年多,朱浩终于再次将它起出来。不过仔细检查之后,这车子却给了他一些以前刚穿越时未发现的大惊喜。两年多以前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因带着寇仲、徐子陵、傅君三人逃离宇文化及的追杀,所以并未仔细看这车除了外形之外的变化。后来想想,山路崎岖,路上有很多的时候和树枝这样那样的障碍物,车子急行一晚上居然没有抛锚没有伤及底盘,更没有因为后来的滂沱大雨而陷入泥潭中开不动,坐在车上还未感受到多少颠簸。
如果是山地车的话,这样的情形还可以接受,但是朱浩仔细想想,自己那个不破的破车子的底盘似乎没有那么坚固。因为找不到原因,所以朱浩理所当然的将这种变化归咎于穿越。毕竟当时已经二十多岁的朱浩以这里人的眼光来说经脉早已应该闭合,但是他的经脉还如同最适合练武的十二三岁地孩子一样柔韧。
起出车子的时候,朱浩曾小心的验证它的外壳的坚固度。当时他是把手掌轻轻贴在车子顶棚上慢慢下压,缓缓在手掌上灌注真气提升力道以验证它到底可以多坚固。事实结果证明这车子的顶棚在承受了他八成半功力的按压才有微微地变形的趋势。这个数据看起来不是很离谱,不过如果是这样的一掌拍在五百斤重的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