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时光里的欧洲 >

第29部分

时光里的欧洲-第29部分

小说: 时光里的欧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最远的角度旁观,这一次革命是整个群体的崛起。通常将他们称作资产阶级,但他们不仅是只有资产而已。他们远不仅是商业家和新兴的富人,因为商人和富人从古希腊到古中国从不缺乏。他们也不仅是新教的信徒,因为新教在其发源地德国和低地国家并没有如此的力量。他们是一群目光清明、内心笃定的精力旺盛的人,他们不喜欢疯狂的神迷状态,也不喜欢保守的温顺,他们习惯于按事实和逻辑看事情,因规则而行动,他们在辩论中达到目的,相信人的追求和人的限度,他们对实际经验的重视远远超过先验灵知,他们喜欢理性、理性,还有理性。
  这是一群为现代世界制定出原则的人。是他们让英国的革命与历史上千千万万次暴力的起义不同。他们不只是追求王位与势力,还寻求制定出新的让每个人理性接受的制度法则。他们为一切寻找原理。因为力,所以运动。因为权利,所以法律。因为契约与合作,所以有国家。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这样一群特殊的喜欢理性思辨的人们,人类的历史还会在反复无常中徘徊到什么时候。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历史上从不缺乏流血冲突、推翻政权、权力斗争,然而能将这一切转化为新时代的,只有科学革命那一百年的英国。
  只有这时,才理解牛顿和洛克的历史意义。
  【旅游指南】
  剑桥
  交通方式:
  由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乘火车,一小时左右可到剑桥。在剑桥可完全步行。
  推荐景点:
  ·剑桥:整个学校是一座小镇,有着最古典而优雅的校园,潺潺康河穿城而过,可以撑船。国王学院:由亨利六世1441年建立,因最漂亮的哥特式礼拜堂而出名。三一学院:院墙下有传说中的牛顿苹果树,小教堂有知名校友雕塑。
  ·伦敦:
  1。威斯敏斯特宫,国会:威斯敏斯特宫历史上既是国王宫殿,又是议会所在地。每年的开放日,可以参观宫殿,上、下议院。两院不仅结构不同,陈设装饰也大相径庭。讲解员不仅讲解建筑,还会讲解议会的传统和趣闻。
  2。伦敦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现代社区巴比肯建筑群内,免费开放,以实景展示方式讲述了伦敦从古至今的历史,包括维多利亚时代的街巷。
  3。国家画廊:位于特拉法加广场,馆藏丰富,包括多位历史名人肖像。可以在这里看到全欧洲各个时期的名家名画,包括伦勃朗、范戴克和霍尔拜因等低地国家名家之作。有一幅画家怀特所画叫做《空气泵中小鸟的实验》的画,是工业革命时代普通人精神的最好体现。
  4。大英博物馆:英国强盛时期的最好见证,不过不是以英国器物著名,而是以古希腊埃及典藏珍宝著名。这既是掠夺,也是保护。正如工业革命,既是剥削,也是发展。
  推荐阅读:
  《利维坦》
  '英'利维坦(1588~1679) 吴克峰译
  《利维坦》可以说是为一切现代革命铺路的书。霍布斯是一个奇人,他在牛顿尚未出世的年代就已经开始试图用机械原理思考世界。
  霍布斯将国家形容为一个由众多个体组成的有生命的怪物,主权者——这个由他创造的概念——就是这个怪物的头。尽管霍布斯赞成君主一人统治的观念让后来的很多哲学家不满,但他还是开创了许多个第一:第一次提出自然的战争状态、国家的起源、社会源于契约、法律的意义,所有这些都被后世的思想家沿用至今。国家作为一个怪物,开始升腾。
  “放弃或者转让权利,以约定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或者简单地讲,契约就是权利的相互转移。
  “在这一自然法中,包含着正义的源泉。正义的本质就在于遵守有效的契约。
  “这个统一于一个人格中的群体就是国家……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产生,或更恭敬地称其为人类的上帝的诞生。”
  《政府论》
  '英'约翰·洛克(1632~1704) 丰俊功译
  洛克写文章没有霍布斯那么有趣。他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简单直接。他采纳了前人许多优秀见解,将它们统筹为合乎逻辑的政治体系,罗素批评他没有新见解,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道理的。社会契约和法律约束的概念在《利维坦》里已经讲过,自然法曾由阿奎那给出,只不过洛克用天赋权利的理性代替了阿奎那所说的认识上帝法则的理性。
  洛克是成功的,他所在的时代刚好是克伦威尔革命之后,资产阶级兴起的时代,和平的改革将王权政治顺利改造为富有约束的现代国家,而洛克的学说也随着伏尔泰的宣讲和美国革命传遍世界各地。他不是一流天才,却是理智和宽宏的典范。
  “理性就是自然法,它向愿意遵守理性的全人类传授着这一真理,即人们生来就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者是占有别人的财产。
  “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可以执行自然法,这样所有人就都有权力去惩罚那些违反自然法的人,从而阻止违反自然法行为的发生。
  “人的自然自由是指,在自然状态中,只遵守自然法规则……社会中,人的自由是指,除了立法机关根据全民委托制定的法律外,不受任何其他法律的约束。”
  《启蒙的时代》
  '英'以赛亚·伯林(1909~1997) 孙尚扬、杨深译
  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他出生于俄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前往英国,进入牛津大学。他在政治哲学上的贡献是开创了一种自由多元主义的路线。
  伯林的写作有着非常好的文笔,并不华丽,却将历史上激动人心的东西描述得清楚恰切,如果想知道一个时期或一种流派的思想,读一读伯林总不会错,也许是最好的哲学入门。《自由及其背叛》、《浪漫主义的起源》和这本《启蒙的时代》都讲述了那一个世纪集中而特色鲜明的思想家,既是哲学,也是历史。《启蒙的时代》讲了洛克和之后八位重要作者,勾勒出18世纪独特的群像。
  “18世纪的哲学家们试图让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不可改变的物理定律,从而把哲学变成一门自然科学。
  “最需要的乃是一种可靠的发现答案的方法,而举世无双的牛顿先生已经运用过与这种描述相符的一种方法,如果他的效仿者遵循同样的箴言,也将在人类精神领域里获得并不亚于牛顿的丰硕成果。
  “18世纪天才的思想家们的理智力量、诚实、明晰、勇敢和对真理无私的热爱,直到今天还是无人可以媲美的。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妙、最富希望的乐章。”
  维也纳·古典主义·公元1791年
  维也纳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精致有余,沉厚不足,让人们深刻记忆的常是其宫廷的一面:华尔兹舞蹈、茜茜公主、金色大厅,好像维也纳的特征就是高雅的王子公主在宫殿里跳舞。这一面是真实的,也是美丽的,可是这一面不能代表维也纳的全部。
  维也纳内心深处的精髓是悲伤与深刻的艺术。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孕育过如此多的伟大音乐家,这些音乐家并不都走在灯火辉煌的舞厅中,他们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孤独的街巷默默探索。能在维也纳宫廷演出的音乐家只有寥寥几个人,他们也并不都境遇优越,在贫苦中度过岁月的往往是伟大的人。他们住在城市平凡的角落,在灯火辉煌外完成自己的作品,舞台上的一刻映照出舞台之外长久的黑暗。他们将音乐推向顶峰。
  他们的探索有着独特的维也纳的气息:深刻、内省、复杂,对精神内心的探求极为重视。维也纳的艺术是音乐,这是所有门类中最具有个人性和内心性的艺术。它不同于外向的绘画,用色彩传达激情,也不同于静默的雕塑,让一切清晰可辨,更不同于神话和戏剧,用外在的角色表达外在的历史。音乐是精神性的,传达的是理念的完美和内心深处的思量。即使音乐表达明暗、图景和冲突,也是发生在精神世界的抽象表达。这是音乐的气质,也是维也纳的气质,是它的文学、心理学、哲学的气质。这种特征不引人注目,但却有深沉恒久的烙印,直抵心头。
  维也纳是极美的城市。每一个石缝里都有音符存在。
  【永诀,贵族不再】
  1791年,世界响起告别的弥撒。
  这一年是告别之年。在维也纳,海顿和莫扎特作最后的诀别。在巴黎,凡尔赛的路易合上中世纪的幕布。
  1790年12月15日,海顿从维也纳启程,前往伦敦。他受伦敦一位剧团经理之邀,前去演出并作曲。临行的时候,他去看望莫扎特。海顿本希望莫扎特能与自己同行,但由于经济缘故,莫扎特不得不留在维也纳。莫扎特经济困窘,健康状况也相当不佳。海顿陪他一整天,两个人谈话,都有些不舍。他们都能感觉一种送别的气氛,只是没想到这是一场相互送别。海顿比莫扎特大24岁,如父亲如师长,他爱这个孩子,爱他的天才。
  在这一年,维也纳延续着哈布斯堡王朝最后的辉煌。王宫里彻夜笙歌,王宫外讲求情调,宫廷雇用着世界上最好的乐师,召开最好的音乐会。市民阶层兴起,富裕、闲暇而有品位,他们性情欢愉,夜晚喜欢涌入音乐厅,表达自身富足的满意。歌舞升平,美酒佳肴,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有人注意一个穷困天才的独自死亡,没有人能料到另一个国度的暴风雨会带来世界怎样的天翻地覆。
  这一年,哈布斯堡王朝延续着神圣罗马帝国最后的辉煌。这个在公元962年即已建立的千年王国即将走到尽头。神圣罗马帝国号称继承罗马帝国衣钵,由德意志和奥地利地区多个诸侯王国组成。其中七个主要王侯为选帝侯,与教皇一同选出帝国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在动荡不安的整整一千年间始终是欧洲的重要力量,它虽然没有变为英法那样的统一民族国家,也没有生气蓬勃的意大利城邦富有,但它是欧洲贯穿始终的正统王朝,势力与所有人抗衡。它能影响英王婚事,能干预法王继承。没有人会想到它的结束。哈布斯堡王朝是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它是帝国的顶点和终点。
  结束哈布斯堡王朝的是法国革命和随之而来的拿破仑征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妹、法国最美丽的王后玛丽·安东瓦内特从巴黎出逃,在边境被发现,随后被囚禁。1793年,玛丽和丈夫一起走上断头台。神圣罗马帝国因此成为法国革命最坚定的反对者,与英国和普鲁士共同组成第一反法同盟。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功,成为第一执政官。1804年,拿破仑加冕。1806年,拿破仑战胜第四反法同盟,夺下德意志大部分地区,威逼利诱迫使神圣罗马帝国中16个成员邦国脱离帝国,加入他所创立的联邦,随后,他写信逼弗朗茨二世退位,亲自终结了这段长达844年的帝国历史。
  1791年,这悲剧的结局还未曾到来,维也纳还沉浸在自身的顶点,享受欢快的艺术氛围,哈布斯堡的荣光还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哈布斯堡家族,这个凭借联姻几乎统治全欧洲的家族,在兴盛的顶峰几乎送出了欧洲每个国家的国王与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