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130部分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30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这件事的关系不甚清楚,但薛国观临死前的话牵涉到它的一个成员。 10 
  月,刚好在一个月后,周延儒回到北京当首辅,东林集团对这个任命出了力。 
                                                                    ① 
        由于周延儒在崇祯朝初期对钱谦益的削职起过作用,东林支持他似乎令 
  人惊奇,但他的复职是朝中互相斗争的派别妥协的结果,他们试图解决他们 
                                                                                          ② 
  之间的分歧,使政府能全力以赴地应付威胁着王朝生存的军事和财政困难。 
  这个妥协失败了。它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某些理想主义的东林党人不能接受 
  用以维持妥协的实用主义的做法。1643年初,一些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企图赶 
  走周延儒;尽管他在以后几个月中继续受到皇帝的信任,但他的四分五裂的 
  政府在重重困难面前不能有所作为。 
        1641年初,张献忠在成功地侵入湖广之后受到一些暂时的挫折,但到年 
                                                                           ③ 
  底他已恢复过来,能和其他造反领袖一起进攻南直隶的西部。 1642年,他 
  攻下这个地区的庐州、桐城和另外几座城市。但每座城市都不能占据多久。 
  1643年初,张献忠把进攻南京的计划搁置起来,引军向西进入湖广,使那里 
  的政府很快瓦解。一座城市接着一座城市向他投降,包括省城武昌,它是1641 
  年7月15日在短时期的围攻之后陷落的。张献忠有在武昌建立政府的念头, 
  但官军从东边迫使他向南转移。10月初,他夺取长沙和衡州,随后几个月, 
  他进入广东北部和江西中部,官军再次迫使他后退,1644年初,他回到湖广 
  西北,考虑再次入川。 
        同时,李自成在北方取得更大的成功。到1641年秋,许多独立的造反领 
  袖归顺李自成,在这年最后三个月里,他袭击了河南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 
  区,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抗。然后他向北移动,在1642年1月中旬包围开封, 
  这座省城是他在1641年想夺取而未取得的。2月中旬,他把注意力转到这座 
  城市南边和东边靠近山东的地区,在这里停留了几个月,击溃地方防御,积 
  累力量,在5月再次包围开封。这次围攻持续了将近5个月,围攻结束时城 
  中有几十万人死亡,有的死于饥饿或疾病,其余的死于穿城而过的洪水,因 
  为造反者在10月初挖开了黄河上的几处关键堤防。由于开封破坏得很厉害, 
  李自成没有在这里久留,便转向更有希望的地区。到11月,他回到开封西南 
  60英里的南阳附近。 
        政府很快从陕西调来一支军队,这使李自成感到意外,他于是调头向东, 
  歼灭了河南残余的少数官军,消除后顾之忧。然后进入湖广北部。1643年1 
                                                                  ① 
  月,他轻而易举地击败明将左良玉(1598—1645年)指挥的纪律败坏和完 
  全丧失士气的军队。左良玉和他的人马沿汉水流域溃退,李自成占领了战略 
  城市襄阳。在随后几个月里,李自成除掉了造反队伍中潜在的竞争者,巩固 
  了自己的势力,建立起政府的框架,代替明朝的统治。襄阳改称襄京,给这 
  座城市增加了帝王气氛,在传统的官僚机构中任命了新的官员,李自成暂时 

⑤ 关于这次袭击,见帕森斯:《农民起义》'418',第38—39 页。 
① 薛国观传见《明史》'41',253,第6537—6541 页。 
② 黄道周传见 《明史》'41',255,第6592—6601 页,和《清代名人传略》'271',第345—347 页。 
③ 杨嗣昌传见 《明史》'41',252,第6509—6521 页,和《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538—1542 页。 
① 阿济格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4 — 5 页。 

… Page 395…

  忍住没有称帝,而是称新顺王。 
        但他一心一意要推翻明朝,1643年夏末,他回到河南,准备进攻北京。 
                                                                             ② 
  首先,他必须对付总督孙传庭(1619年进士,死于1643年),他曾在1642 
  年在南阳打败过他。自那时以来,孙传庭在陕西建立起一支可观的军队。虽 
  然他怀疑实行进攻战术是否明智,但还是服从了京师来的命令,在秋末渡过 
  黄河进入河南。在这次对造反军作战的初期,孙传庭相当成功,使北京的军 
  事策划者很高兴。但后勤以及其他的问题,使他不能继续进攻,到11月初, 
  他开始全面撤退。李自成追赶他,通过潼关进入陕西,11月中旬,孙传庭在 
  一次勇敢的最后抵抗中被杀。1643年11月22日,李自成占领省城西安,并 
  在两个月内控制了该省的绝大部分。他现在的事是向北京进军了。 
        他这次进军像过去许多次那样,得到满族人的威胁的帮助。满族人迫使 
  明廷把人员和物资调往东北前线,而不能用来对付陕西和别的地方的造反 
  者。1641年9月,总督洪承畴(他是在1638—1639年冬从西北调来抵御满 
  族人入侵北直隶和山东的)企图援助在锦州附近被围的明将祖大寿,但在山 
  海关东北 100英里的地方落入皇太极设下的圈套。一切救援的企图都失败 
  了,在1642年的3月和4月,这两员明将先后投降。1642年4月8日锦州 
  陷落后,明朝在长城以北的防御实际上崩溃了。 
                                                                         ③ 
        1642年夏末,皇太极在与明廷的秘密讲和失败之后, 派他的哥哥阿巴 
                           ④ 
  泰(1589—1646年)和其他将领乘胜进入中国东部,远至南直隶北部作战。 
  这次战役持续了将近七个月。当它结束时,明廷在许多地方的控制受到严重 
  削弱;无数官员和地方领袖在战斗中被杀或自杀。单是阿巴泰一人据说就攻 
                                                                ⑤ 
  下了94座城镇,俘虏360000人,夺得大量战利品。不管这些数字怎样被夸 
  大,无庸置疑的是,北直隶、山东和南直隶的破坏,使明朝丧失了免于失败 
  的机会。 
        这次战役也导致了首辅周延儒政治生涯的突然而可耻的结束。1643年5 
  月,当满洲军队从山东北移,对北京构成威胁时,周延儒自请去京师东边几 
  英里的通州督师。皇帝立刻接受了他的请求。他去通州显然是决定与敌人交 
  战,如果情况变得绝对必要的话,但是由于满族军队撤到了长城以北,通州 
  没有什么战斗。尽管这样,他仍然声称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于6月下旬回到 
  北京,大受奖劳。20来天以后,皇帝知道了这次“胜利”的真情,将他罢官。 
  这年的晚些时候,他以贪污罪被捕,于1644年1月15日赐死。 
        这时朝廷面临的形势非常暗淡。一位作者对此作了贴切的描述: 
            1644年初,军饷欠款已经达数百万两,而从南方来的税款只有几万两。国家的粮仓现在实 
        际上空了。没有足够的大米充军粮,户部就买杂粮凑数。当北京被围时,驻军已有五个月没有 
        发饷。执行任务的军队没有炊事用具。每个士兵领到100枚铜钱,由他们自己买吃的。士气和 
        纪律涣散到这种地步,一个将军报告说:“你鞭打一个士兵,他站起来;但与此同时,另一个 
                                                                                            ① 
        又躺下了。”王朝快完了,这是不令人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它竟然直到那时还没有完。 

② 关于条约,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7 页和第1372—1373 页。 
③ 《清代名人传略》'271',第216 页。 
④ 例如,见李文治 《晚明民变》'334'第124 页关于这一点的简要讨论。 
⑤ 张献忠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37—38 页。 
① 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564—565 页关于这个决定的讨论。 

… Page 396…

                                  顺朝过渡时期 

       对当时生活在中国的许多人和以后的大多数历史学家来说,明王朝的结 
  束是在1644年4月25日午夜刚过不久,当时崇祯皇帝在一个忠心的太监陪 
  同下,爬上御花园里的一座小山,自缢于寿皇亭。① 
       49天前,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顺。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军队横扫山 
  西,进入北直隶北部,到4月24日,就在北京郊区扎营了。崇祯皇帝拒绝逃 
  往南方和以他的名义在那里组织抵抗运动,最后企图打扮成太监逃出皇宫。 
  这个企图失败后,据说他就不太高贵地去寻死,临死前把眼前的这场灾难归 
  咎于几乎每一个人,就是不归咎于他自己。他的一些大臣表现得要高贵一点, 
  他们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以自杀来报答皇帝和王朝给予他们的恩惠。 
       1644年4月25日早晨,李自成的士兵终于在京城的街道上出现,他们 
  以值得注意的克制态度执行他们的任务。对老百姓施加暴力是不予宽恕的, 
  抢劫者被立即处死;当李自成在午后到达皇宫时,城市已笼罩在一片平静气 
  氛中。这种纪律和秩序主要归功于从前的明朝官员和儒生顾问,他们是在李 
  自成在西北最后几年的战斗中参加进来的。这些人下决心帮助他建立一个名 
  副其实的新王朝。任何有损于李自成威严而合乎情理(如他们所认为的)地 
  接替皇位的事情,都在禁止之列。 
       当李自成知道崇祯皇帝死了时,他似乎真的感到悲伤。弗雷德里克·韦 
  克曼认为,这是因为他“感觉到了在中国的政治看法中弑君者可怕的负担, 
  他可能还认识到篡位者很少能长久在位,通常要被一个对推翻前皇室没有责 
                   ② 
  任的人所接替。这可能说明为什么李自成一再推迟他的登基仪式,而宁愿保 
  持顺王的头衔,这是1643年他在咸阳自封的。 
       无论李自成对登基有什么疑惧,组织与充实他的官僚机构却不能等待。 
  虽然大多数重要职位由1644年以前投奔他的人担任,但由于他自己的队伍中 
  缺乏合格的人员,他不得不从一开始就从成千留在北京的明朝官吏中选用有 
  才能和专长的人。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使人困窘的安排。李自成从前的许 
  多反政府宣传,曾直接指向北京的当权者,他和他的助手都不想原谅或忘记。 
  由于这个原因,挑选出来为新政府工作的人,大多数是低级官僚,至少从理 
  论上说,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制定导致明朝覆灭的政策。 
       在没有在顺朝政府中得到职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