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25部分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25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名称一直保持到永乐帝在50年后把它正式定为帝国的首都时为止。 
        当北伐正在进行时,在南方进行的军事活动使明朝的力量扩大到了广 
                                                                                       ① 
  西。福建也在这时被李文忠 (1339—1384年)——朱元璋的外甥和养子— 
  —所平定;汤和先前的战斗为李文忠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应天 (皇帝已给它更名为南京)和开封(现时被称为北京),皇帝着 
  手整顿道教和佛教组织。在他登极的第一个月内,他就建立了两个宗教管理 
  机构。这就是善世院和玄教院,每院由一名有学问的僧人或道士掌管。9月 
                                                                            ② 
  18日,他新封原来的天师张正常(1335—1378年)为大真人。皇帝显然不 
  喜欢一个宗教的领袖拥有超过天子的名号,现在这个封号实际上是把他贬损 
  了。他坚持认为,“天师”的名字意指“上天的师傅”,所以这个称号被认 
  为是目无君长的。 
        据认为,实际上有一个时期有人曾经想把开封当做北方的京都,所以关 
                                                           ③ 
  于明代的建都于何处的问题一直争论了20年。 1368年他第二次出巡到此 
  地,于9月26日离开南京,10月7日到达开封。他在此地一直呆到11月11 
   日,然后南返。他往后的北方之行没有越过开封,因此他生平也从未涉足于 
  中国北方。这次开封之行是他要协调他的主要将领们征讨山西、陕西和蒙古 
  的军事行动。他们的直接军事目标是山西的太原和大同:这个地区主要尚在 
                                             ① 
  忠于元室的扩廓帖木儿的统治之下。扩廓帖木儿实际上是一个汉人,名王保 
  保(1375年死),他由显赫的乃蛮家族当作蒙古人扶养长大,这时统带着大 
                                  ② 
  兵,足以威胁北京的安全。由于他是元朝勤王军中最有威势的军人,他必须 
  尽早被明军消灭。这是1368年皇帝开封之行的主要目的。 
        在皇帝离开南京的时候。有人在南京城外钟山上的大禅宗佛寺举行了法 
  事活动。高僧梵琦(1296—1370年)参加了这项法事活动,其目的主要是超 
  度在历次征战中归天的亡灵。这时也向活着的人们散发钱财。对于忠贞不屈 
  的军人和一般平民因战祸之苦所受的冲击,皇帝是感同身受的。这是在洪武 
  之年由皇帝倡导的几次大规模佛教法事活动的第一次;须知,皇帝本人原来 
  就当过小行童。③ 

① 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881—887 页;《明史》'41',126,第3741—3746 页。 
②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44—45 页;《明史》'41',299,第7654—7656 页。 
③ 见法默:《明初两京制的演变》'156'  (马萨诸塞,坎布里奇,1976 年),第40—42 页以下。 
①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724—728 页。 
② 又见本书第1 章有关段落。 
③ 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423—425 页。 

… Page 79…

        徐达和常遇春在1368年末积极投入战斗。常遇春在11月攻下了保定(今 
  河北中部的新镇)和真定 (今河北西部的正定)。同时,另一员安徽骁将傅 
  友德 (1394年死)于12月在徐达和常遇春的指挥之下也率军攻占了平定, 
  它恰恰位于山西境内通往太原的干线上。虽然傅友德也是安徽人,但他从来 
                                                                                             ④ 
  不是圈子里面的人物,因为他从前为朱元璋的对手明玉珍和陈友谅出过力。 
  但是,他确实给皇帝立过很宝贵的军功。这一次的战斗就是为了征服扩廓帖 
  木儿尚在盘据中的太原创造条件。徐达本人于12月13日离开北平前往保定, 
  以监督入侵山西的军事活动。到了12月26日,他已通过真定并拿下了赵州 
    (今石家庄东南之赵县)。两天以后,他派傅友德带兵前往平定。太原在1369 
  年1月9日陷落,扩廓帖木儿逃往甘肃。山西被认为不久即可被平定,因为 
  傅友德已派一支军队前往石州 (今山西西部之离石),同时冯胜也向南开进 
  了平阳。可是,山西北部的重镇大同直到1369年3月3日才被常遇春所攻占。 
        1369年初,皇帝采取步骤把皇帝的权力扩展到精神领域内。2月7日, 
                                                 ① 
  他封赠了全帝国境内的所有城隍神灵。这些被称为“城市之神”的神灵们都 
  由皇帝授予封号,也有正式的朝廷品级。各地县令们都应该向这些神灵定期 
  上供,以期能得到神明佑护,趋于繁荣昌盛。 
        在蒙古人的大都陷落时被明军俘获的元朝官员都被带到南京来朝见新主 
  人,皇帝亲自接见了他们。这些官员中有在1364做过元朝翰林学士的江西人 
                               ② 
  危素(1303—1372年),和也是翰林学士的福建人张以宁(1301—1370年)。 
  ③这两个人都被安置在南京的翰林院内。危素在抢救濒于湮没的元朝实录和把 
  它们保存下来用于将来编修元史方面发挥了作用。作为一个文人,他很被洪 
                                                               ④ 
  武帝看重,所以皇帝要他给凤阳的皇陵撰写碑文。与此同时,他又被轻蔑地 
  看做是元朝的变节者,所以在1370年屈辱地被罢了官。他的情况表明,明朝 
  的开国之君同知识分子的关系有时是困难的。 
        1368年末,皇帝命令宋濂和金华的另一名文人王祎(1323—1374年)带 
                                                                  ⑤ 
  领一些官员纂修元史;他们在1369年3月开始工作。 危素也参加了这个班 
  子。这项工作匆忙地于1370年完成,其间有过短暂的停顿,因为编修者要等 
  待把蒙古最后的统治者妥懽贴睦尔的完整的实录送来。 
        为了表示他的真诚,皇帝在1369年3月25日亲自去先农坛行籍田的祭 
  典;先农是一位传说中的古代皇帝,被认为是农神。这个礼仪的程序和内容 
  都是经过官员们详细讨论后制定的。犁地时用两把包裹着天青色粗丝织品的 
  犁和四头披天青色布的牛。此后在他再度举行籍田礼时,他已经登上宝座20 
  年了。这个礼仪在1369年举行时之所以这样受重视,部分原因是它曾在蒙古 
  人统治时期被废弃过。① 

④ 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466—471 页;《明史》'41',129,第3799—3803 页。 
① 泰勒: 《明太祖和城隍神》'504',载《明代研究》,4 (1977 年),第31—49 页。 
② 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464—1467 页,《明史》'41',第7314—7315 页。 
③ 见《明史》'41'本传,285,第7315—7316 页。 
④ 危素的《皇陵碑》,见郎瑛(1487 年生)的《七修类稿》'304'  (1566 年以后撰,重印本,北京,1961 

年),第114—116 页。皇帝后来不喜欢这篇碑文,把它重新改写了一遍。后一种碑文见《七修类稿》,第 
117—119 页。 
⑤ 关于王祎的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444—1447 页;《明史》'41',129,第7414—7415 页。 
① 龙文彬:《明会要》'364'  (1887 年;重印本,北京,1956 年),1,第122—123 页。 

… Page 80…

       1369年春,徐达仍留在北方统带准备进入陕西的部队;这个省在明代包 
  括今天的甘肃在内。平凉、庆阳和宁州周围的地区位于今甘肃东部,在它和 
  今西安以北的陕西地区的战事都打得很激烈,终洪武之世迄未完全平息。为 
  了到达这两个地区,徐达在4月初统兵越黄河在蒲州(在今永济附近)进入 
  陕西。他派常遇春和冯胜先进入西安,他本人则于4月12日抵达。尽管元朝 
  勤王军在城破之时还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但陕西从技术意义上说被认为已经 
  平定。元朝在陕西的主要军事领袖是河南人李思齐(1323—1374年),他最 
  后也归顺了明朝。皇帝写了一封信劝李思齐不要保卫蒙古异族;但是,李思 
  齐最初对此置之不理,仍然效忠于元朝。他从西安逃到了陕西首府正西面的 
  凤翔,但在这里被常遇春和冯胜所追击。4月18日他被赶出凤翔,把他的军 
  队撤往临洮(在今甘肃甘州之南)。 
       徐达此时离开西安前往凤翔,把指挥权交给了耿炳文 (约1335—1404 
  年);耿也是一个濠州老乡,很久以来就一直是朱元璋安徽帮中的一员。① 
  耿炳文在1390年以前一直做陕西的秦王左相都督佥事,徐达沿渭水移师到巩 
  昌(今陇西),所需粮秣由耿炳文从西安发送。巩昌正在临洮的东南,李思 
  齐已在这里集中了他的军队。同时,冯胜军围临洮,在5月21日终于使李思 
  齐投降。5月23日兰州也被徐达的一名部将所攻破,使徐达能放手改攻靖宁 
  州 (今平凉)。靖宁于6月8日失陷。在此后三个月时间中,徐达在今平凉 
  附近的许多重要城市转战不休,其中包括北面环河河畔的庆阳。几座城市已 
  被攻下,但它们后来都变成了已“投降”明朝的原来元朝官员的叛乱策源地。 
  因此,它们又必须重新被攻取。但是到了9月22日,当徐达降伏了庆阳的时 
  候,陕西大部分 (包括今甘肃在内)已在某种形式下全归明朝所统治。 
       在徐达在陕西取得上述胜利之前,常遇春将军已经奉旨北进,参加攻打 
  开平之役;此地是元朝夏宫上都的所在地,位于蒙古。1369年7月20日常 
  遇春攻克上都,但他不久在8月9日去世,这使皇帝极感伤痛。常遇春没有 
  捉住元朝统治者,后者逃往更远的北方,即蒙古旧都哈尔和林。但是,常遇 
  春一直深入蒙古内地,后来率军往东追到日后被称为满洲的地方。他的死使 
  皇帝很伤心,以致他在8月25日闻讯后为之辍朝。当常遇春的遗体运往南京 
  实行国葬时,皇帝出城去龙江——长江上的船坞和京师的军港——以会合送 
  葬的行列。10月10日,皇帝召唤徐达和汤和两位将军回南京参加常遇春的 
  备极哀荣的丧礼。 
       扩廓帖木儿仍然是使朝廷严重关切陕西和山西的原因,因此当徐达和其 
  他主要将领奉召回南京参加常遇春的葬礼时,扩廓帖木儿乘机骚扰平凉和兰 
  州。兰州顶住了1370年1月末对它的围攻,因此扩廓帖木儿未收复尺寸之地。 
  但是,这个地区还是极其不稳定。其结果是,皇帝在1370年不惜花费大量资 
  财去摧毁扩廓帖木儿和元朝在西北的其他捍卫者。 
       在皇帝关于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