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94部分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94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丢掉了他们的职位,所有年资浅的官员都被褫夺官阶,贬黜为民。他们的 
  刑罚从来没有被减免。在其后的每次大赦中,皇帝都把这些官员特别排除在 
  外,任何为他们说话的人都立刻受到惩罚。① 
       紧接这次清洗的最后阶段,关于帝国对吐鲁番的政策的争论又重新开 
  始。1528年晚期,满速儿的一个将领牙兰要求在明的地区内避难,他的要求 
  得到允准。满速儿提出,如果朝廷同意将牙兰交还给他惩处,他便交还哈密 
  城。同时,他请求恢复互市,1524年当他入侵甘州时,互市中断了。再次出 
  任兵部尚书、负责西部边境事务的王琼谋求恢复互市,得到皇帝的亲信张璁 
  和桂萼的支持。他的反对者认为,我宽恕而彼不正式赔不是,这只能助长这 
  些西部民族的傲慢,引起更多的麻烦。王反对说,蒙古部落已集中力量袭击 
  北部边境。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立即稳定西部边境的事态是明智的。尽管 
  皇帝怀疑满速儿的意图,他还是被说服,恢复了他的通贡权利。因此,西部 
  边境的战况多少平静了些,朝廷腾出了手来对付蒙古人,1528年以后蒙古人 
  开始沿着北部边界更加频繁地进行袭击。 
       在1528和1529年期间,大学士们继续争夺权力。首辅杨一清在一切问 
  题上都不肯听从张璁的指挥,他们之间的裂痕扩大了。张和桂受到滥用权力 
  的指控。1529年9月,两人都被免职,但是他们在朝中的支持者继续攻击杨。 
  霍韬(1487—1540年)指控杨收取他举荐在皇室任职的太监们的贿赂,并说 
  他勾结朝廷官员们诬告桂萼。当这些陈述被证实时,张和桂恢复了职务,而 
  杨被允准致仕。 
       张和桂于1530年控制了内阁几个月,但他们得意的时间不长。在严酷的 
  夺权斗争中,桂萼疏远了他的同僚,既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也丧失了他自己 

① 朱厚熜一般或以其年号称为嘉靖皇帝,或以其追諡的庙号称为世宗。这个年号出于《尚书》的一段话。 

周公 (周代创建者武王〔公元前1027— 公元前1025 年在位〕的兄弟)在他的《无逸》中引述商殷统治者 
武丁 (公元前1324— 公元前1266 年在位)的范例:“无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嘉 
靖”一语被选用来批评前代的普遍状况,也表示对新皇帝及其朝廷的期望。见李雅各: 《英译七经》'309' 
 (1870 年;第2 版,牛津,1893 年;重印,香港,1960 年;重印,台北,1969 年),Ⅲ,第466—467 页。 

… Page 284…

对政治的兴趣。他于1531年2月致仕,死于第二年。当张璁婉言拒绝为皇帝 
实行朝廷仪礼的种种改革时,皇帝很快找到了一个愿意这样做的人。1531年 
以后,他把皇帝的恩宠丧失给了夏言(1482—1548年)。但是,在他因身体 
不好于 1535年致仕以前,他仍然断断续续地执政,仍然能够影响朝廷的政 
策。 

                               大礼的变化 

    尽管皇帝在1524年结束了关于他双亲尊号的一切争论,但有关他们的礼 
仪的争论仍在继续。现已接近 20岁的皇帝用种种计谋试图提高他父亲的身 
份。1524年春,他提出为他父亲的神主立庙。这个想法最初于1522年提出, 
当时国子监的一个监生提议,应当在北京建立这样一座庙。1525年,同一个 
人响应皇帝的建议,提出皇帝父亲的庙应当建在太庙内。这两次,皇帝一点 
也没有得到对建议的支持。当他在1525年坚持这个论点时,礼部提出一个折 
衷方案,应当在邻近太庙的地方为他父亲建立一座单独的庙。这个方案得到 
了他的赞同。1525年夏,这座庙已在建造中。礼部甚至没有尽力去找一个合 
乎正统的先例来支持这项建议;选取的一个先例并不合适,只不过是为了装 
装门面。 
     1525年5月,皇帝威胁着要就请求把他父亲的神主安放在太庙的一份奏 
疏自己作出决定,即使整个朝廷都反对。他没有得到一点支持,便转向另外 
的计谋。10月,他坚持要改变刚刚完工的他父亲的庙的神道。他要求通过太 
庙院落的正门出入,而不是通过侧面的入口。1526年11月,他命令他父亲 
庙里的献祭要在太庙献祭的同一天进行。每一次他都一意孤行。朝廷在次要 
的事情上对他让步,但在把他父亲的神主安放在太庙这个问题上,舆论却坚 
决反对他。他让事情停顿下来,改而注意其他的朝廷礼仪。 
    在1527至1531年之间,他常常由皇后陪同亲自主持每一次大礼。开始 
的时候,大学士张璁使他对朝廷礼仪不会造成损害的细节发生了兴趣。1528 
年,皇帝重新颁布并分发了关于官员正式服饰的有说明的手册,1529年,他 
改变了朝臣的正式服饰。1530年他仍然提出要改定主要的大礼。大学士张璁 
以及以前支持他的其他官员都不愿贯彻他的建议,并提出相反的忠告。皇帝 
坚持要进一步讨论,并在朝廷发现夏言是一个代言人。夏从理论上把皇帝的 
宏大计划解释成王朝复兴的一个方面,表示赞成。以前支持皇帝的霍韬仍然 
反对,在几个方面批评了夏。夏驳斥了这些反对的理由,再次赞成皇帝的建 
议。 
     1530年4月6日,皇帝赞扬了夏的看法,命他就朝廷事务直接上报皇帝。 
4月7日,他逮捕了霍韬。4月8日,礼部上报了朝廷的舆论:192名官员赞 
成某种形式的分别献祭;206名反对;198名完全没有意见。皇帝立刻批准了 
夏言对天、地、日、月的四种单独献祭的建议,命令有关的尚书们与夏商议 
细节。 
     1530年12月,皇帝在南郊新的圆形祭坛主持了首次对天的献祭;1531 
年6月,在北郊新的方形祭坛主持了对地的献祭。1531年8月张璁被免职。 
他由于不肯在这个方案中合作,失去了皇帝的恩宠。 
     孔子(他于738年获得了王的身份)的献祭和封号于1530年11月改定。 
皇帝要停止用帝王对天献祭的礼仪来献祭孔子,他还要废除所有曾经授予孔 

… Page 285…

  子及其门徒的贵族的荣誉和称号。他不喜欢当他在孔庙主持仪式时,不得不 
  在孔子像前行礼;他认为皇帝在王前下跪是不适当的。他再次一意孤行。对 
  孔子的献祭简化了,完全和帝王的献祭分开,孔子的爵位被取消。1530年晚 
  期,他把对以前的帝王的献祭和皇帝对天的献祭分开,并为这种典礼建立了 
  专庙。这些以及其他的改变,由于使皇帝的献祭和其他一切典礼在性质上有 
  了差别,全都提高了皇帝的身份。 
       皇帝于1532年停止主持对地的献祭,于1533年停止主持对天的献祭。 
  在他统治的随后33年中,他再已没有参加这两种献祭。他对朝廷礼仪的兴趣 
  和使他的父亲身后成为正统皇帝的计谋始终联系在一起。在重定大礼中,他 
  不能为他的父亲获得其中的一个位置,他因而失去了兴趣。 
       1534年9月,他又提出了重新布置北京的太庙问题。南京的太庙在8月 
  焚毁,接着朝廷奉命讨论应办事宜。夏言知道皇帝想的是什么。他建议重新 
  安排和太庙有关的所有位次,放弃重建南京太庙的想法,在北京举行所有重 
                   ① 
  要的祖先献祭。在这个新的安排中,每个皇帝都将有一座单独的庙。新建筑 
  群的工程于1535年春开始,九个新庙于1536年12月完工。开国皇帝和他的 
  祖先的神主留在中央向南的庙里,而其他皇帝的神主被安放在较小的庙里, 
  这些庙排列在中央那座庙的前面,向东和向西。他在10月已经更改了他父亲 
  的庙的名称,他父亲的庙仍然和这些庙分开,以便符合用于新的太庙建筑群 
  的名称。他现在只需把他父亲的神主送入太庙了。 
       1538年7月,他在一个退职的地位较低的官员的建议下,恢复了一种古 
  老的仪式,以便他父亲能够在一种对上帝的献祭中祔祭,就像本朝最早的两 
  个皇帝在皇帝对天、地的献祭中祔祭一样。这个建议的提出者是丰熙 (1468 
  —1537年)之子丰坊(1523年中试),丰熙领导了1524年8月朝臣的抗议, 
  此前一年在谪戍中死去。只有属于皇帝世系的人才能在这种对天的献祭仪式 
  中配享。自古以来已故的皇帝就作为配享的人包括在最重要的献祭仪式中, 
  以敦促受祭者享用祭品。这种新的仪式也应当每年秋季在所有帝国的行政地 
  区中举行,在那里,皇帝的臣民都将供奉他,正像他供奉上帝一样。 
       1542年,他干脆以这种新的仪式代替在南边祭坛举行的皇帝的献祭,又 
  制定另外一种对天神的献祭,这种献祭代替在北边祭坛举行的献祭。在皇城 
  的西苑内修建了两座新殿以举行这些新仪式,自此以后他便在这两座殿内献 
  祭,他已故的父亲配享。皇帝借助于恢复这些仪式,实现了他的两个目的。 
  第一,他给予他的父亲一种只给予已故皇帝的礼仪方面的职分,由此确立了 
  一种把他父亲包括进皇帝世系的托词;第二,他制定了一种对皇帝的崇拜仪 
  式,这有利于提高他自己在整个帝国的威望和权力。 
       皇帝使他的父亲这样暗暗地挤进了皇帝世系,于1538年10月给予他通 
  常留给一个朝代的次要的或辅助创业的皇帝的谥号。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首 
  先必须给予永乐皇帝一个新谥号。他通过把永乐皇帝的谥号由太宗改为成 
  祖,给予他以给予开国皇帝的相同的礼仪身份,开国皇帝也具有“祖”的谥 
  号。他这样做,便暗暗地认可了本朝的另一个皇帝在和他所具有的同样基础 
  上 (弟接替兄),在名义上继承了皇位,并建立了在位皇室的一个并列的支 
  系。他用这种方式把他自己和永乐皇帝相比,借以避免对他的行为的一切批 

① 嘉靖皇帝1524 年他16 岁时的书法样品,见《明太祖世宗御笔》'393'  (上海,无日期)。 

… Page 286…

  评,因为那时没有人会怀疑永乐皇帝的正统性。         ① 
       他父亲作为皇帝世系的一个成员,他的神主便应入太庙。皇帝让它安放 
  在他的伯父弘治皇帝的庙中,并排列在他的堂兄正德皇帝的神主之上,尽管 
  他的父亲事实上曾是正德皇帝的臣子。他在17年之后终于让他的父亲像太庙 
  中所有其他皇帝一样成了一个皇帝,除了一个细节——他父亲的庙仍和其他 
  的庙分开。 
       1541年4月30日,在一场凶猛的暴风期间,太庙院内发生了一场火灾, 
  所有九座新的祖庙都被烧毁。只有分开的皇帝父亲的庙未被波及。他的下一 
  个策略的舞台布置好了。1543年12月,他下令依照原来的布局(1535年他 
  改变了原来的布局)重建太庙,以便包括他父亲神主在内的所有神主都能一 
  起竖立在一个庙里。新建筑群于1545年7月竣工,他于8月7日规定了神主 
  的排列顺序。第一个皇帝的神主被安放在庙的中央,向南,其余的在它前面 
  排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