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35部分

汉献帝新传-第35部分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Q蚵砺浚夯焊谋渑┟裰谎淼淖龇ǎ淙患改昴谖薹ù偈拱傩掌虺耘H舛皇侵砣猓脖匦氤て谥葱邢氯ィ暇挂成系钠钊肥档贾潞喝说纳硖迩慷纫酢

刘协让凉州商人从乌恒、匈奴和西域引进多种易产奶的牛种,在陇西牧场培育专门用于产奶的母牛,当然这个过程可就很漫长了,欧洲牧民从开始培育到真正诞生荷兰荷斯坦奶牛,中间历经两千余年,虽然在有意识的培育下,只需要几年就可以大量出现产奶不错的母牛,但形成一个品种则至少需要三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时间。

PS:其实乳牛的原理就是让母牛一直保持在产奶期,母牛在生小牛之后将有八个月到一年的妊娠期,这段时间都有奶,至于怎么保持在产奶期的办法很简单,找个种牛就可以了。

南方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有天气较为阴凉的新野、汉中的部分地区推广养殖奶牛,刘协也尽自己所能,教牧民们制造奶酪,刘协所教的办法是瑞士早期所用的小牛胃酸液发酵的八个月酿制法,方法被襄阳商社掌握后,又进一步改进,加入过滤的办法,使生产出来的奶酪更精细爽滑,保存期也更长,可以大规模的售卖。

南方大部分地区推广的是大豆和油菜,由粮种司和襄阳工院负责在楚地的大豆中选择比较好的种类推广,而豆腐、豆皮等豆制品在十多年后也慢慢从刘协的口中变成了现实,最重要的就是豆浆的出现,其实这个时候的豆浆更接近以前老北京的豆汁,也算是牛奶最好的替代品了。

大豆的种植在楚地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高产,在豫州南部和南阳、汉中推广非常适合,在其他地区则相对要差一些,长江南线的百姓更多还是采取农渔结合的方式,而汉中、南阳和豫州南部则是农畜结合,毕竟大豆的枝叶和豆皮都比较适合喂养牛马。

这个时候大汉百姓所种的油菜属于中国本土品种,和后期中国所种的引进品种相比,产油量低很多,其实此时大汉百姓用油量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荤油,菜油相对较少。

大豆和油菜的榨油技术推广之后,相应得也减少百姓对猪肉熬出的荤油的需求量,使百姓更热衷蓄养可耕可产奶的牛和马。

在长江以南地区,很多地方采取是一年两稻模式,而不是刘协主推的稻麦两熟制,在两季稻期间正好可以种一季油菜,虽然产油量不大,但整体还算是对农业有一定的推广。

在教习商社制造奶酪之后,考虑到粮食产量过大,适当应该通过深加工提高粮食消耗,刘协正式将白酒蒸馏酿造法传授给宜昌商社和巴蜀商社,并让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雁掌握葡萄酒的发酵酿造技术,让治略台在凉州推广葡萄种植,此时西域一带已经有数百种葡萄,比较著名的是无核白、马奶子、木纳格、田红、喀什哈尔和索索。

这几个品种有欧亚大陆品种,也有中亚本地品种,但都属于西域很早掌握的几个品种,西域百姓种植的也非常多。

刘协搅尽脑汁也没有想起法国十六世纪中叶如何用红葡萄和黑葡萄酿制香槟的方法,至于白兰地那也是凉州不可能酿制的酒,只好将无核白、马奶子等白葡萄品种酿制香槟的办法说给皇甫雁。

对于葡萄搭架、嫁接等种植方法,刘协也教给襄阳工院,其实具体的做法,刘协也不太清楚,都是以前读书时候积累的一些书本知识,他做得也就是说个大概模式,让工院自己细细捉摸,待工院掌握之后再向凉州派出六十余名大匠和学士指导当地种植葡萄,对葡萄酒的储存和密封工艺,刘协也将自己知道的信息都口授给工院和皇甫雁。

第五卷 三年会战 第十五章 新楚内治(三)

为了加速葡萄酒的出现和推广,刘协让治略台拨调五千万钱给皇甫雁成立凉州酒社,又拨调三千八百万钱给工院用于研究葡萄的种植技术和葡萄酒酿造工艺。

刘协没有想到,他为了扶持凉州农业而做出的调整,竟然让欧洲葡萄酒业在未来的十多个世纪都处于非常狼狈的处境,直到法国白兰地的出现,才使欧洲的葡萄酒业拥有和大汉葡萄酒业平等对话的资格,而凉州出产的葡萄酒,尤其是凉州酒社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在六世纪中叶分化出的皇甫葡萄酒社和大汉皇室葡萄酒社,更是长期占据世界顶级高档葡萄酒市场。

到了六世纪初期,凉州的葡萄酒业已经出现了以无核白和马奶子按三七比例为原料酿造的白马香槟、以木纳格和田红为原料酿造的木纳格红葡萄酒、喀什哈尔干红和索索葡萄酒四大著名葡萄酒。

到了二十世纪末,在凉州金威发现了三千多桶的产于公元十六世纪中叶的索索葡萄酒,更成了世界上身价最高的葡萄酒王。

中国政府将其中一桶储存在刘协的帝陵中,以感谢刘协为中国带来了这一份特殊的荣誉。

然而荣誉不仅于此,刘协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在整个楚地推广农场制,采纳的正是后来共和国所用的农垦制度,将楚地官田分成一千多个农场,在治略台下设置农垦司,通过农垦司在长江以南推广农渔结合和稻麦两熟制度,对汉中、南阳、汝南、寿春则推广农畜结合和稻麦豆混种制,在凉州和西域推广农牧结合的方式,主要农业经济作物集中在棉花和大豆。

和后期共和国所用的农垦制度一样,刘协的农场分为军垦和民垦两种,不同之处在于刘协并没有将农场划归朝廷直管,而是将管理权限交付百姓,并让商社和农场之间的合作加深,决心用市场主动引导农场的种植物。

自此之后,和商社经济一样在中国经济长期占主要地位的农场经济正式出现,在未来数千年中,中国经济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是热衷社会分工作业和技术化革新的农场、商社两大经济组织形式。

随着襄阳矿社的出现,铁矿在襄阳矿社以煤精为基础,直接大规模锻造成钢锭,然后分销到各地铁匠铺,这样的模式导致了铁器生产成本的降低,大部分百姓在农耕中广泛使用铁具。

在刘协的引导下,商社的大规模扩张,大量北方流民直接成为长工,在商社打工,集约化的生产和木制机械的使用,促使商社的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其中麻绢、铁器、陶瓷、面粉等日常商品降价最大,楚地最初的自耕自补、自坊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受到了影响,百姓们不再自己纺织,而是将麻、丝、稻麦售卖给商社,再从商社购买现成的货物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

为了促进城市建设,刘协将金陵城内部的土地大规模租售给东南商社,让东南商社根据城市规划自行建设房屋,然后统一对外销售,这使得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房地产商。

由于东南商社垄断了整个金陵城建设工程,可以说在短短半年之间资产上涨百倍,而吴家虽然只分利十分之一,仍然一举成为江东首富。

吴家一夜暴富的神话导致了大量商人开始涉足这个行业,糜家、蒯家、蔡家、张家、黄家等楚地诸大豪门纷纷出资进入,为了避免张昭和蒯良出现徇私的局面,刘协最终安排黄家和蔡家成为国商,其他都定为民商。

刘协思考一段时间后,规定以后的大量城市改建工程、水利灌溉工程,甚至是军事设施的建设都包给各大商社,但所有工程必须分包给三家或三家以上,总之谁建的好,谁的机会就多,在刘协心中,这也是依照市场竞争的原则办事。

按照后世的经济原理就是投资导致相关行业的产值增加,导致就业率的增加,最后促使消费增加,提高经济增长率。

随着这道律令的下发,刘协同时批复了上庸、襄阳、新野、长沙、淮安、南昌、会稽、江夏、武昌九个城市的扩建工程,长江、襄江、淮河这三江沿线,以及白马、太湖、云梦泽和鄱阳湖周边的十五个新水利灌溉工程,整个计划在五年内完工,其中三分之二的资金由治略台和各郡太守府向襄阳银庄贷款所得,日后再依靠楚地赋税和各郡赋税归还,这也使得楚地的经济发展从最初的积累到投资,改成从投资到收益的模式。

这次楚地改建的五年工程将会使各大商社都能够赚足钱,当然也会促使整个楚地农民大量流向商社。

当农民流向商社之后,人均土地占有率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导致牛耕和马耕的推广,进一步提升生产力。

毫无疑问,经过刘协主导的更细致的楚地新治之后,楚地进入了一片特殊的繁荣中,大规模的商业投资和工程投资,农业技术的全面提升,引发了新一轮楚地经济增长。

可惜的是,一些刘协都没有发觉的危机正隐藏在繁荣表象之下,随时准备咬断新经济的命脉——金融体系。

经济的发展和提升是有它的客观规律的,擅自改变经济的轨道,让经济实现跳跃式提升的代价是巨大的,也是很危险的。

不能指望荀彧和张昭去发现这种危机的存在,即使他们发现了,他们也没有能力应付这样的危机,一个站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半垄断半市场主义的经济模式是注定不稳定的,市场给与刘协的选择只能是更激进的再进一步,或者倒退回最初的开始。

这是刘协自己酿造的苦酒,他必须孤独的一个人饮下去,甚至是带着一丝悲壮和无奈,像赌徒一样全力一搏。

第五卷 三年会战 第十六章 曹操初败

初泰五年夏末,曹操和刘备在黄河一带已交战两年有余,时公孙瓒灭了刘虞,南下相助刘备,使得刘备腾出大量兵力对付曹操,胜利的天平开始慢慢倾斜。

楚地扬州境内的山越已经在孙坚和黄忠的清剿下,渐渐不再对楚地构成威胁,袁术大部人马在张勋带领下投降刘协,袁术仓皇逃至涂中,因无粮而降。该是发力的时候了,刘协暗暗对自己说道。

刘备夺下白马之后,曹操三夺未果,秋初之时,复征调三十万大军,与刘备展开白马之战。

操聚兵于东郡濮阳,夏侯惇领十万大军为先锋,围攻白马,久攻不下,操谋士刘晔造霹雳车,操连夜督造十余台,尽毁白马城防。

时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两线,白马正为与其中,贾诩献计于平丘堵黄河北线,待水位升高之后可一举淹没黄河两线之间的土地,操若进驻白马则大军尽淹。

刘备认为此计有伤天德,不愿采纳,陈宫谏道:“历经三年大战,严津、平丘、白马一带早无百姓,范和济北虽有百姓,然在下游,尚可在水淹之前离去,故此计难伤百姓!”

刘备遂用之,新投刘备的军曹从事司马懿复道:“需派人赴济北提前调动百姓北上,以免百姓继续南投楚地,再于汾水拦河蓄水,可同时放水淹沛城和彭城,水地泥泞,骑兵难以长驱直入,既可灭夏侯渊之部,亦可阻止刘协乘机南上占据徐州。”

PS:为了促使本书的人才对抗和南北对决,司马懿和诸葛亮悉数提升三岁。

刘备大喜,道:“备所惧者,正是南方刘协,若他不能北上,操指日可灭!”

大军按计行事,张飞让出白马,曹操挥师北上,夺下白马。

而刘备军中,贾诩与关羽在平丘填黄河北线分支蓄水,司马懿和管亥在汾水上游拦江蓄水。

操在黄河南线分支驻守,并未察觉黄河水位下降,至秋末,天忽降大雨,黄河、汾水暴涨,贾诩未料到秋末会有大雨,黄河北线猛然泛滥,冲破堤岸向南线涌去,黄河北线改道向南尽淹白马、济北等地。

南线受北方水线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