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好孩子是教出来 >

第12部分

好孩子是教出来-第12部分

小说: 好孩子是教出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平静地与孩子谈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孩子这样做的坏处。要让孩子设身处地体会到不受
别人尊重时的感觉,要让孩子知道,开玩笑要讲究场合,要有分寸。要给孩子讲清,叫别人外号、围观,本身就是不太文明的行为。
有教养的孩子应该同情别人,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给孩子平静地讲一点道理,孩子们会
改正不良的习惯的。

许多爸爸妈妈听见孩子说第一句脏话时,都表示不可置信,“哪儿学来的?”在孩子说第二句、第十
句……之后,不论是动辄教训、还是无可奈何,却依旧苦恼着他的口出秽言越演越烈。不过,若是认真地问起孩子,这些话是什么意
思,他却不一定答得上来。令孩子乐此不疲的,其实是因为这些词汇可以用来代表某种挑衅、隐晦的模糊意味,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还能挑起其他人的情绪。脏话的力量确实具有某种吸引人的地方。

当孩子口出脏话时,爸妈也无须反应过度,冷静以对
才是最为重要的处理原则。坚决表明反对的立场。如果不能接受孩子说的话或不能容忍孩子说话的语调,父母应立即向他表明立场,
比如对孩子说:“我们应该尊重别人,我们从不像你刚才那样说话。”

不妨先询问他是否真的懂得这些不好听的话有什么
意义?他真正想说的是什么?他知道这些语汇其实是不尊重、不成熟的行为吗?三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跟他讲道理了。只要能耐心
向孩子说明,他就会信服你。运用解释与说明,是为孩子传达正面、澄清负面社会价值的好方法,并将适当的说法和伤害性的用语并
陈,让孩子放在一起思索。在讨论过程中,尽量让孩子理解,这些粗俗不雅的语言,为何不被大家接受?它们传达着什么样侮辱的意
味?也让孩子体会,听者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是如何的感受不被尊重?父母们应分清指责的对象是粗鲁的语言而不是孩子。告诉孩
子父母指责的是他刚才所使用的粗鲁的语言,并不是说孩子就是坏人,同时要给孩子重新选择的权利。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一定
要像刚才那样说吗?”如果孩子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父母应表示感谢,以实际行动教孩子尊重别人,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怎样说。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克制自己的怒气。小孩子在生气、失望或是感到无人疼爱时就会说脏话,表现得粗野无礼,这种极
端的情绪通常不会持续太久。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最好先克制自己的怒气。当上述的招式用尽,却仍然无效时,建议你使用最后绝
招——来个“相应不理”,让孩子无法感受到引人注意的乐趣,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就会渐渐消失不见!

尊重是可以培
养的——即使是对那些已经养成粗鲁习惯的孩子也是如此,下面是一些可能有指导意义的原则。

你是家长,要使孩子了解
到家长与孩子不是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成人必须经常地立下一些孩子不可以抗辩,必须遵守的规矩。

1.不要每次都解释。
你不必给孩子十个道理来说明为什么你这么做,当然,有时是需要解释一下你的做法的理由,但是,不要老是和孩子协商,记住,你
是在做决定,不是在做交易。

2.记住谁是权威人物。你必须记住,你是对孩子负有无可争辩的责任的爸爸、妈妈,你不是
他的同伴,要使孩子知道吵闹不会导向成功。

3.尊重你自己的隐私。不要以为你有责任把你生活中的一切细节都暴露给孩
子,比如,你不必告诉孩子你以前曾离过婚,也不必告诉孩子你刚和爸爸吵了架,为什么吵架。

4.合理的限制不会压制孩
子的天性。在家里无法无天的孩子很难适应外部世界的限制,相反,权威能使孩子感到安慰——虽然有时孩子会不遗余力地反对它。
权威使孩子感到家里有人掌着舵,有比他们更成熟更有能力的成人帮助他们处理问题。

5.要求孩子用尊重的语气讲话。许
多孩子在冒犯了家长以后会感到内疚,如果你对孩子的粗鲁语言不作出反应,过了一阵子孩子就会习以为常,不再在乎他的语言是否
会伤害你。

6.让孩子看到后果。比如说,在孩子的粗鲁行为发生以后,你可以说:“你对我的不尊重使得我们今天买东西
的时间延长了,所以你今天晚上说的时间就得减少。”或者说,“因为你的态度问题,今天晚上你不能玩游戏,也不能看电视”。   


 7.明确地表示你的信念。在家里反复地强调“我不认为打人是个好办法”、“我不认为我们可以伤害别人的情感”、“做了
错事以后要道歉”。

8.要获得孩子的尊重,自己先要尊重长辈。我们得承认,并不是所有的长辈都值得我们的尊重,但是
当成人分开地贬低长辈的时候,孩子就得到了可以挑战权威的信息。

第二部分自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1)

如果要你列
出一张孩子必会的事情的清单,你可能会开列得很长。但在这张清单中,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最重要的。有
什么样的习惯就决定了孩子有什么样的命运。自控会帮助孩子约束冲动,三思而后行,从而教会孩子抓住情绪的缰绳,形成良好的习
惯。

自控能力低下的孩子容易遇到危险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诱惑,而自控能力弱的人往往
不知不觉陷入其中,从而使自己陷入危险中;自控力强的孩子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出有利于自己和符合社会需要的行动。

  
  如果与孩子们坐在一起,问他们说谎、偷窃、欺骗或杀人对不对,绝大多数的孩子会强调地告诉你那是错的。但是要孩子们用他们
自己的头脑和心去辨别是非,他们也就只能做到如此了。因此,这些孩子中能有几个孩子会出去不做他们刚刚告诉我们不对的行为呢


最近一项权威调查最后公布的报道足以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汗颜了: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的问题在近20年里从1.4
%增长到9.2%。与以前的几代人相比,现在的孩子更加冲动和不听话,更加容易发脾气和付诸暴力,更加焦虑和胆小。而且,他们
低下的自控能力显然阻碍了道德成长。

有一项关于自控能力的合作研究,研究者向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出示两种玩具
:一辆大的救火车和一辆小卡车,问小朋友:“你喜欢哪一辆?”小朋友表示喜欢大的救火车。然后研究者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到屋
子里面去工作,如果你要玩那辆大的救火车,就要等老师做完事回来后才能玩,要坚持15分钟。如果等不了,就按铃,老师听到铃声
就回来,可是你就不能玩大的救火车了,只能玩那辆小卡车。

实验结果表明,我国幼儿等待的时间不如澳大利亚小朋友长
,能坚持15分钟的人数不多。结论:中国幼儿表现出的自控能力较弱。

自控既是意志的表现,也是情绪智力的表现。孩子
的情绪自控能力是指孩子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特别是对不良情绪加以调控的能力,如愤怒、烦恼等。从总体上看,幼儿情绪
的自控能力较弱,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所以外界的各种刺激都极易使他们兴奋,难以自制。另外,不良的家庭教育
方式,如溺爱或放任以及父母本身缺乏自制等,也会导致幼儿自制力差。

自控能力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或约束行为上的冲动
,这样他就能真正地做自己心里明白的、道德上正确的事情。自控能力会促进孩子养成坚强的品格,不过分沉溺于享乐之中,而时刻
表现出应有的责任感,更能让孩子警觉到自己行动中潜在的危险后果。

而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在成长中很容易受到不良影
响与侵害。一旦有害的念头或是想法闪进了这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的头脑里,就有可能诱发孩子们一时冲动,横冲直撞,惹是生非。
而且,因孩子自控力弱所发生的惨剧真是数不胜数。

2004年7月22日,就读于顺义二中的14岁少年小斌(化名)因沉迷网络
游戏而与父亲发生争吵,之后离家出走,在网吧中生活了17天。期间,父亲几次劝其回家而未果。

在网吧的17天里,这名
少年依靠向网友出售网络游戏装备维持生活。在网上,他曾经试图在一款网络游戏里,与一名从未谋面的网友在网上举行婚礼。最终
,由于“新娘”的犹豫,婚礼“流产”。之后,这名少年在父亲的劝说下回到了家中。

这名少年说,父母平时忙于生意,
很少跟他聊天。他的同学则说,在现实生活中,他沉默寡言,但在网络世界里,他很活跃。由于将过多的精力投入网络游戏,他的学
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2004年12月11日,同类的事件在另一处更加变本加厉地上演了。

因沉迷于网络游戏,
北京朝内南小街一名15岁少年与母亲发生争吵,随后冲入厨房打开煤气阀门,并推母亲出门,将自己反锁在家中。

母亲不
停地哭喊,但少年坚持着拒绝开门。邻居报警后,110民警通知小区物业切断了煤气总阀。随后,赶到的消防员破窗而入,将少年安
全救出。

11日上午9时许,小凡(化名)正在家中玩网络游戏,母亲黎雪(化名)看到后便劝其不要再玩。见小凡不听,黎
雪只好告知他,再玩就没收电脑。

黎雪说,此前,她曾多次规劝儿子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但屡劝无果,只好以没收电脑
相“威胁”,然而,儿子对此作出的反应令她始料未及——小凡冲入厨房,迅速把煤气阀门打开。随后,他把母亲推出门外,并反锁
了房门。

黎雪说,在此前母子间关于网络游戏的争执中,小凡曾告诉她,有一名同学因家长不让他玩网络游戏而打开煤气
以示威胁,想不到儿子这一次竟真的效仿。

屋里的煤气味不断透出门外。焦急的妈妈一边踢门,一边哭喊。但屋里的孩子
始终拒绝开门。此间,听到哭喊声的邻居纷纷出门。随即,有人打电话报警。消防员破窗救出孩子。

这位伤心的母亲说,
儿子小凡是在家中买了电脑并装了宽带之后才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的,很快便沉迷于其中。而此前小凡一直是个乖巧的孩子。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翟静教授认为,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成瘾不仅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关,同时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网
络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和家庭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11-18岁年龄段的男孩正处于心智成长期,往往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沟通,同
时,其承受能力和自制能力还都不强,一旦遭受挫折,便容易产生厌学和逆反情绪。而网络上带有赌博、打杀内容的游戏往往能使人
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并能寻求到升级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很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其中。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控能力
弱惹的祸。

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良的影响无处不在,诱惑的陷阱无处不在,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这样才
能保证孩子不仅明白和理解正确的事情,并能选择做出正确的行为。

第二部分自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