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147部分

中国皇后全传-第147部分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子弘时已经8岁,并非没有子嗣,无需偷换别人的男孩。再说,这时雍正才34岁,正当壮年,其妾耿氏正怀胎五月,不可能急不可待地抱养别人的儿子。而且正是这位燕北老人,在他的书中又写道:“世宗肃俭勤学,靡有声色侍御之好,福晋别居,进见有时。这年夏天,世宗病,嫔妃多不愿往,钮祜禄氏奉王妃之命,旦夕服侍,连五六旬,疾不愈,遂得留侍,生高宗焉。”这和前面与陈家换子的说法自相矛盾,证明此说不可信。弘历为钮祜禄氏所生是无疑的。

弘历自幼聪颖过人,深得祖父康熙帝和父亲的喜爱,他的生母也因此倍受恩宠。雍正即位后,钮祜禄氏被封为熹妃,又进为熹贵妃。

弘历立嗣以后,又得母以子贵,雍正临终留下遗命,封为皇后。高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居于慈宁宫。

皇太后钮祜禄氏在乾隆朝生活了40余年。乾隆帝非常孝敬自己的生母,对母亲的话惟命是听。一次,太后偶然说起顺天府东有一废寺,应当重修,乾隆立即派人修整。

乾隆为一代风流皇帝,一生中经常巡游各地。他出巡时常常奉太后以行,她曾随乾隆帝3次南巡、3次东巡、3次到五台山。每次出巡,必兴师动众,修桥铺路,修葺行宫。所到之处,地方官民列队跪伏迎候,好不气派。

每遇太后生辰万寿之日,乾隆都亲率王公大臣奉觞称庆。特别是乾隆十六年太后60大寿、以及此后的70大寿、80大寿,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在她回宫所经的十几里路上,张灯结彩,几十步搭一个戏台,南腔北调,优伶毕集,轮番演出。以彩绢做高山,锡箔做海湖,一个寿桃竟有几间屋子那么大。乾隆帝知道母亲喜欢江南风光,还特地在万寿寺旁仿造了几里路长的“苏州街”,奉迎母亲穿行于其间。每次寿典所进寿礼,更是不计其数。先进皇上亲制的诗文、书画,再进如意、佛像、冠服、簪饰、金玉、犀象、玛瑙、水晶、玻璃、珐琅、彝鼎、瓷器、绮绣、书画、币帛、花果等,各种外国珍品也无所不全。

太后为天下母40余年,乾隆帝以天下养之。时值国家全盛,钮祜禄氏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公元1777年正月,钮祜禄氏死去,享年86岁。葬于泰陵东北,称泰东陵。后上谥号为:“孝圣宪皇后”。

第三百八十章 年氏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贵妃

姓名:年氏

生卒年:?~1725年

婚配: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封号:贵妃

封妃时间:公元1723年

子女:三子(均夭折)

谥号:敦肃皇贵妃

湖北巡抚年遐龄的女儿、雍正朝重臣年羹尧的妹妹年氏,早年侍胤禛于雍邸为侧妃。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年氏生下了雍正的第7个儿子福宜,但未满周岁就夭折了。六十年十月,又生第8子福惠。雍正元年五月,又生第9子福沛。但都相继夭亡了。

年氏进雍府较晚,但却得到雍正的喜爱,有专房之宠,故连生三子一女。雍正元年,被封为贵妃。年氏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地位呢?一方面当然是她独有可爱之处;另—方面,也与她的哥哥年羹尧不无关系。

雍正初,年羹尧与隆科多以拥立有功,倍受雍正恩遇。年羹尧的文韬武略,都深为雍正帝所赏识。尤其是他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率军平定青海叛乱以后,雍正更是兴奋异常,将年羹尧视为自己的“恩人”。雍正晋封年大将军为一等公,加太傅。年羹尧的父亲、儿子也被加官封爵。那么,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深得雍正恩宠,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是由于雍正对年羹尧宠异非常,以致使他权势炳赫,几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年羹尧依恃功高、皇帝宠信,行事不知检点,做出种种越权枉法的事情来。同时,他的趾高气扬也引起雍正另一部分亲信的不满,这些人不断向雍正耳中吹风,似乎天下恩威不自上出,而雍正也成了年羹尧的掌中玩物了。雍正疑心大作,他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打击年羹尧了。

公元1725年,雍正公开罪责年羹尧。

年氏为此忧心不已,她为哥哥的不检点而不安,也为世态炎凉而感到可畏。时间一长,她就病倒了。雍正帝不忍在年氏垂危的关头雪上加霜,虽早已决定要整治年羹尧,但也不便在年氏病危之时动手,那毕竟是他专宠多年的贵妃啊。

这年十一月,年氏病危,雍正加封她为皇贵妃,并表彰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她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面前小心恭慎;朕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年氏一病不起,于当月死去。一个月后,年羹尧被赐死。

年氏死后,谥曰“敦肃皇贵妃”。乾隆初年,使其从葬于泰陵。

第三百八十一章 耿裕氏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贵妃

姓名:耿裕氏

生卒年:公元1689~1784年

婚配: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封号:裕妃

封妃时间:公元1723年

子女:皇五子弘昼

谥号:纯悫皇贵妃

耿裕氏出生于中等官吏之家,姿容秀丽、聪颖过人。耿氏初为格格,在雍正帝为雍亲王时,入雍亲王府,为雍正侧福晋(即侧室偏房妻子)。后胤禛即位为世宗,耿氏于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被封为裕嫔,后晋封为裕妃。

耿裕妃生活在清朝最繁盛时期,她应该算是一位很幸运的妃子。她在宫中深得雍正喜爱,常有专房之宠。后为雍正生下聪颖伶俐、虎头虎脑的皇五子弘昼,深得雍正喜爱,并于雍正十一年封弘昼为“和亲王”,又让其与弘历(后为乾隆皇帝)共同主持苗疆事务。

耿裕妃始终对雍正至尊至爱,她对雍正勤政好学、不喜声色犬马、坚决整治贪官污吏非常支持,又对其日常生活十分关心体贴,还常陪雍正饮酒,以解雍正繁忙劳累、处事忧烦之困。后弘昼不幸死去,她大度节哀,又在乾隆盛世平安愉快地生活了近20年。

公元1784年耿裕妃寿终正寝,终年96岁,乾隆帝为其上谥号为“纯悫皇贵妃”。

第三百八十二章 富察氏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皇后

姓名:富察氏

生卒年:?~1748年

婚配: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737年

子女:二子(永琏、永琮)

谥号:孝贤纯皇后

公元1727年,乾隆帝为皇子时,封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富察氏为嫡福晋。

公元1737年,乾隆帝册立富察氏为皇后。

富察氏是个注意节俭的人,她当皇后13年,从没佩戴过珠宝玉饰,只用通草绒花做装饰品。每年新春正月,后妃们都要做荷包献给皇帝。别的妃嫔都用金银丝线,做成的荷包金光灿灿,非常华丽,唯独富察氏用鹿羔绒毛制作荷包敬献皇上。富察氏这样做,是想仿照清朝在关外时期的样式,以此提醒乾隆帝不忘祖宗。乾隆帝很敬重她。

但尽管乾隆帝表面上很敬重富察氏,内心里却不以为然,他另有一番情趣,依然挥霍奢侈。乾隆帝大修避暑山庄,所费亿万,大修圆明园,也不下亿万。圆明园里奇珍异物,令人目眩神迷。

乾隆帝口口声声要节俭从事,但并未从事节俭。皇后富察氏再三提醒劝谏,也不起什么作用。

公元1748年,富察氏随同乾隆帝东巡。三月,途经山东德州,准备乘船返回北京。有人说,乾隆帝对当地妓女非常眷恋,富察氏劝谏乾隆帝要自重,爱惜身体。这下可惹恼了乾隆帝,不仅责骂富察氏,还动手打了她几个耳光。富察氏气恼之下,便跳河自杀了,回京后只说是病死的。富察氏投河自尽,只是一种传说。她实际上的确是病死的。刚到德州的时候,她就得了感冒。适逢当地又连日春雨纷纷,天气格外阴冷。她感冒没好,又劳累过度,转成肺炎,不治而死。年37岁。生有永琏、永琮二子。

富察氏死后,乾隆帝很悲痛,昼夜兼程返回北京,将富察氏殡于长春宫,服缟素12日。

在皇贵妃高佳氏死去,上谥以“慧贤”时,皇后富察氏曾对乾隆帝说:“我他日期以‘孝贤’,可以吗?”于是,此时遂谥富察氏为“孝贤纯皇后”。

乾隆帝悲痛之余,亲自为孝贤纯皇后撰写了碑文。字里行间情切意深,表达了乾隆帝对皇后的思念和敬重。乾隆帝还写了一篇《述悲赋》,追忆、评述了孝贤的一生。

公元1752年,孝贤纯皇后葬于孝陵西胜水峪。后来便在这里修建了裕陵。

第三百八十三章 乌喇那拉氏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皇后

姓名:乌喇那拉氏

生卒年:?~1766年

婚配: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750年

子女:二子(永璂、永璟)

佐领那尔布的女儿乌喇那拉氏原为乾隆皇帝的侧室福晋。公元1737年,被封为娴妃,公元1745年进为贵妃。富察氏皇后死后,她进为皇贵妃,管六宫事。于公元1750年,乌喇那拉氏被册立为皇后,成为乾隆帝的第二位皇后。

乌喇那拉氏个性很强。她也时常劝谏皇帝不要太奢侈挥霍,可乾隆帝依然如故。公元1765年,乌喇那拉皇后随同乾隆帝南巡到杭州。杭州地方官为迎驾,用彩绸、彩布搭建彩棚、点景,设立香案等,造成巷舞街歌的喜庆气氛。并雇下昆腔、京腔、秦腔、梆子腔、二簧腔等戏班子迎驾。御驾光临时,纷奏杂鸣,好不热闹。这份热闹再加上杭州的美景,使乾隆帝不愿回京城。乌喇那拉氏便劝乾隆帝不要过分迷恋,应早日返京,却遭到乾隆帝的唾骂。她一气之下,就把自己美丽的头发全部剪光,以此来表示不满。乾隆帝认为她剪掉头发违背了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大发雷霆,下令让乌喇那拉氏先返回京师。乌喇那拉氏回京后,心情郁闷,长久不能恢复,病死于公元1766年,有永璂、永璟二子。

满人御史上疏请求仍以皇后礼葬乌喇那拉氏,乾隆帝不同意,诏曰:“无发之人,岂可母仪天下哉。”命按皇贵妃仪礼治丧。

公元1778年,乾隆帝东巡。有一个叫金从善的人上书,首及建储,次为立后。乾隆帝谕曰:“那拉氏本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涵不行废斥。后以病死,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况自是不复继立皇后。从善乃欲朕下诏罪己,朕有何罪当自责乎?从善又请立后,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下令诸大臣议从善之罪,坐斩。从此,乾隆帝不复立后。

第三百八十四章 魏佳氏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皇后

姓名:魏佳氏

生卒年:公元1727~1775年

婚配: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封号:皇后

子女:四男二女:皇十四子(早殇)、皇十五子颙琰(嘉庆帝)、皇十六子(早殇)、皇十七子永璘,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

谥号:令懿皇贵妃(追谥为: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原为汉族,姓魏,后入满洲旗,改姓魏佳氏。魏清泰之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第三位皇后。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即嘉庆帝)生母。

乾隆帝曾经有过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是富察氏,卒后谥“孝贤纯皇后”;第二位皇后是乌喇那拉氏,得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