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曹操与献帝 >

第8部分

曹操与献帝-第8部分

小说: 曹操与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举实有乘机排挤打压杨太尉之嫌。夫天下者必有制衡,无制衡则权倾。重臣间必互有制衡,无制衡则君危。臣忧社稷,冒死一奏。”
赵彦话出,百官震惊。荀攸、郭嘉等人要出班奏辩。曹操示意他们不必兴师动众。
汉献帝不动声色看着曹操:“丞相有何要奏?”
曹操从容说道:“自臣护驾迁都许都以来,屡有人说臣独霸朝政一意孤行,无所制衡,此言大谬。实臣无一日不如履薄冰。制衡臣的岂止是在朝的诸公。北有袁绍将兵百万觊觎许都,陛下曾先封臣为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袁言耻于在臣下,臣又将大将军位让于他。他仍不满,从不亲自朝觐,其称王之野心昭然于天下。淮南袁术早已获先王玉玺密藏不献,僭号称帝更是公然叛逆,实属猖獗。江东孙策早已自称为王,眼中更无大汉天下。诸如此类,天下各路诸侯之野心每日都在制衡臣。现朝上诸公都在,若有一人能代我领兵执政,除暴安民,卫社稷、护宗庙,臣即刻解甲归田,交出大权。”赵彦冷笑道:“丞相说远了。自古以来言过其实者有,远交近攻者有。”曹操说:“赵彦拿我与杨太尉之间事做文章,究竟是我曹某挟嫌排挤杨太尉,还是你挟私心挑拨大臣之间不和呢?此前袁绍与杨太尉有仇隙,曾亲笔密信于我,望借我之刀杀杨太尉,我曾将信转杨太尉阅并呈陛下。我如远交袁绍近攻杨彪,岂不早就趁机下手?”
赵彦说:“此一时彼一时也。”
曹操说:“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袁绍又把曹某看成了他篡权窃国的障碍。据说正设法派人暗里疏通杨太尉等,以离间我二人,想我与杨太尉都不至于上此当。”杨彪站在那里,眼珠转了转没有言语。曹操却对赵彦说:“敢问赵议郎,你是不是与袁绍、袁术等心有灵犀?”赵彦急了:“丞相不可凭空捏造,血口喷人。”曹操冷笑一声:“凭空捏造?你说昨夜许都聚众豪饮比比皆是,而我曹某独取杨雕酒楼,如此,请你把昨夜这比比皆是的聚众豪饮之人一一报来。”赵彦一时语塞:“卑职……”曹操说:“报不上来必是凭空捏造。”赵彦说:“吾不曾……”曹操说:“你不曾捏造为何不报,或是有意掩瞒?”赵彦仍尴尬。曹操说:“或是你也参与聚众豪饮,知法犯法。”赵彦还想分辩。曹操说:“又说比比皆是,又说我曹某专拣杨雕而去,你这凭空捏造,妄论是非,莫说挑拨大臣之罪,连欺君之罪都有了!”
汉献帝这时为赵彦解围道:“赵彦敢直言还是对的,‘比比皆是’说可能有些想当然了。赵彦,不是丞相言过其实,可能是你有些言过其实。丞相息怒,言者无罪。”曹操冷笑一下。赵彦却又亢言再奏:“臣还有再奏,曹丞相方才还奏言许都太守孔融有失职罪、渎职罪要处罚,臣以为这都是曹丞相用人不当所致。孔融乃一代大儒,有经天纬地之才,栋梁之材而做椽木实不当也。孔融即使替丞相任大司徒也必胜任。而委其任许都太守,实是既损人又坏治。所损之人,孔融也,所坏之治,许都之治理也。”汉献帝说:“还须再说明白。”赵彦说:“许都太守是个火坑,都说这是落头之职,前几任太守无一得善终。京都如此是非,谁在这里都不好干。再说孔融本如方才所说,经天纬地,委此任,如让孔子做庖丁,大材小用。曹丞相本该总百官,用人不当,不罪己而罚人,实不可取也。”汉献帝说:“丞相又何言?”
曹操说:“夫用人者有三,用人当,事有成,赏之再用也;用人不当,事不成,罚之去之也,免其职也;用人大有当但小有不当,事有成败,赏其成罚其败并教导之也。孔融自小神童,满腹诗文,清高风雅,实是一代风流。但为政则文才有余而见识不足,纵横论说有余而务实干练不足,实非许都太守最佳人选。但当时无胜任者,只能暂委其代领,也是望其历练之意。有失职渎职处还当处罚。”
孔融这时从容奏道:“丞相励精图治,在下实为钦佩。昨夜许都街头有抢夺民女案,实杨雕之罪也;又有夜宿街头之饥民,皆为融之失职也。唯聚众豪饮一事,臣以为丞相亲定之禁酒令实无必要。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尧不饮千盅无以成其圣,说以酒乱国而禁酒实无此理。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何不禁婚姻也。总而言之,丞相所制禁酒令可废除也。”曹操不为所动,厉言道:“正值天下战乱,民不聊生,为官吏者禁聚众豪饮,此令绝不可废。待天下安定,五谷丰登时,可再议废立。现今还有妄议者,罪加一等。”
一言九鼎,孔融顿时无话。朝廷瞬间寂静。
汉献帝这时端起茶杯,起身围着宝座踱了踱,又非常笃定地落座,挥手道:“既有禁酒令,杨雕犯禁受罚还是理所应当的。至于禁酒令废立之事,今且不议。另杨雕抢夺民女也实为理法所不容,加罪也是应当的。又孔融是否失职、渎职,丞相总百官,要追究也是权限之内的。然朕今日要别开生面。自古以来逢建元改元之大吉天下都必行大赦,朕因丞相征徐州凯旋心生喜悦,昨日是董妃生日又添一份喜悦,此双喜虽不足以成大赦天下之理由,但可行一特赦。杨雕犯禁酒令已行杖一百,余罚可免;抢夺民女罪也一并赦免。所抢民女如丞相所说被安置许都太守府等待出庭作证,也着即释放。朕亲赐锦缎五十匹予母女二人以示抚恤。孔融失职、渎职之罪也一并特赦。丞相看如何?”汉献帝不动声色地看着曹操,没等他回答,又问杨彪:“太尉呢?”杨彪立刻叩谢:“皇恩浩荡。”汉献帝又问:“诸卿呢?”
曹操这时已经奏道:“陛下此旨正合臣意。”
汉献帝意外了,问:“怎讲?”曹操说:“臣于公不得不办杨雕,于私又碍于与太尉之旧情,此两难之一也。臣于法令不得不严治杨雕之罪,于情势又不得不避与太尉相争之嫌,此两难之二也。陛下之特赦实解臣之两难。”汉献帝瞄了曹操一眼,没说话。曹操接着说道:“杨雕已受杖刑,法令之威已树,惩前毖后已然有效;陛下特赦又昭示皇恩浩荡,此实两全其美。另陛下特赦之宽仁偶尔为之,数年不过一二次;而臣执法则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坚持不懈。所以陛下特赦虽以仁示天下,并不碍臣执法治国之始终如一。”汉献帝有些尴尬地哈哈笑了:“丞相凯旋之日即微服出行,勤政如此实在可嘉,甚合朕心,即日一并嘉奖。”略停又说:“古来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吏,不察吏无以为安民之本。丞相行察吏之责,乃国之大幸。另议郎赵彦敢于直谏直议,精神可嘉,实为丞相察吏之不可缺,朕拟提拔其任光禄大夫,加俸至二千石,丞相以为如何?”
曹操一扫庭上诸大臣,明确道:“陛下今特赦,虽免罪但未免嫌。赵彦今日庭上所奏,虽不获挑拨大臣之罪,但难免挑拨大臣之嫌,虽不获凭空捏造之罪,但难免凭空捏造之嫌,虽不获包庇之罪、妄言之罪,但难免包庇之嫌、妄言之嫌。今虽不论罪,但嫌不可除。提拔万万不可。古来直言而忠诚者有,而大伪若直的妄谏者亦不乏其人。”汉献帝稍有些尴尬:“丞相或言重了。”赵彦奏道:“臣今冒死谏议,无邀功求宠之心意,但有被杀被戮之预备。”汉献帝帝王气派地一挥手说道:“这一点卿可放心。自古以来讲武死战,文死谏。丞相这个肚量还是有的。丞相,我看你可以给赵彦一个免死牌,免其后顾之忧。若连赵彦这样一个犯颜直谏者你都能容下,那就真可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了。”
汉献帝没想到自己脱口而出这四句诗。
曹操也未料到。
众大臣并不知二人之间的这一点微妙。
曹操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实是臣在一首诗中所写,并未曾外传,不知陛下如何知晓?”汉献帝笑笑说:“丞相华丽之章,何能不天下共享?”曹操说:“臣是以周公自励,对忠诚耿直之士,必然吐哺而待之。但依法行诛,免死牌不可设。臣依法诛百人而不惧,不依法刑一人而有怯。赵彦只要不犯法令,尽可直言。但若犯法,无可幸免。凡谏议之官,仗理直言而言事有中,该奖;仗理直言而言事不中,无罪。无理亢言而乱朝政者,该贬;结党营私而妄言者,必杀不赦。”
曹操声音虽不高,但权势威严,朝廷一片肃杀。
汉献帝一时无话,赵彦一时无话。众人也都一时无话。
孔融这时从容地奏道:“臣有奏。”汉献帝反应过来:“卿讲。”孔融转向曹操道:“赵彦讲许都太守一职是落头之职,实非妄言。数年来已有三任许都太守被斩,贪赃受贿自不可赦,但还有四任太守被贬被刑,罪名不一,或失职或渎职之类。非诸官不想有为也,实京都重臣贵戚云集之地,掣肘多,委曲求全难以周旋也。融趁今日陛下已特赦,即向丞相请辞。许都太守之职在下实不能担。”汉献帝居高临下打量着曹操。孔融又添一句:“融数月来已是勉为其难,丞相要求过严,着实无以胜任。”汉献帝看着曹操说:“丞相,这可是个难题啊。”
曹操说:“操以丞相府之名已下过进贤令,凡为官吏者人人有进贤之责。进贤有功,不进贤失职,进奸有罪。臣还准备发求贤榜,求贤任许都太守。许都太守本二品以上官位,为不拘一格用人才,求贤榜将明示全国文武官员,凡七品以上者皆可揭榜应聘。一、如通常太守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劝民农桑,赈救乏缺;二、清廉奉公,严惩吏弊;三、一年之内许都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要立军令状,不合此三条,轻者罚,重者诛。凡揭榜自荐者皆到丞相府由臣亲自面试。任太守期间,将由御史台属下诸御史并同光禄大夫、谏议大夫、议郎等组成监察会议,监察其执政,有违法乱纪者即弹劾之。”汉献帝转了转眼珠说道:“许都太守已诛三人,贬四人,孔融又辞职。今丞相如此苛求,恐难以有人敢揭榜就职。”曹操说:“秉以公正,赏罚分明,臣信天下必有肝胆相照者来应聘助我。即日即发求贤榜,张贴于丞相府及六部,并八百里加急发往各州郡。发榜后限期十日,十日内若无人揭榜应聘,或应聘者被臣面试选定后不能善始善终大治许都,臣不仅将办他的罪,还将罪己并辞去丞相一职以谢天下。”
汉献帝说:“丞相此话可比军令状,一言为定。”
曹操说:“君前无戏言。我不拘一格用人才,上天必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不负天下人,天下人必不负我。”

汉献帝精心安排午宴准备款待刘备。他把这看成一个重要的部署。
刘备还未到,他亲自调试宫女们的歌舞。两排宫女身着舞装齐整而立。他一挥手:“跪下。”她们便都双膝落地,上身挺直地跪坐在那里。奏乐的宫女斜列于一侧,一宫女用竿挑着《君子好逑图》轴画站在一旁,两个手捧花瓶的宫女侍立轴画两侧。汉献帝指着《君子好逑》图训导宫女:“再给你们讲一遍,这是《诗经》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白吗?你们都是窈窕淑女,是君子眼里可喜可爱的美人。要唱出舞出这个味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什么意思?你们左右采着荇菜,舞蹈要舞出在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