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狂侠天娇魔女 >

第139部分

狂侠天娇魔女-第139部分

小说: 狂侠天娇魔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人的内功如此裸湛,不但在她之上,只怕笑傲乾坤与武林天骄比起此 
人,也是颇有不如,喜的是,这人既然暗中指点她的路径,想必不会是敌人了。蓬莱魔女在 
惊喜之外,更有几分奇怪,猜不透这个陌生人怎会知道她是要寻觅翠寒堂?蓬莱魔女无暇仔 
细推敲,当下就依着那人的指点走去,果然见到了荷塘。 
  荷叶田田,莲花朵朵,恍如翠盖红裳,微风吹过,一水皆香。蓬莱魔女暗自叹道:“此 
地当真是仙境一般,这皇帝老儿也太会享福了。” 
  忽听得轻拢慢捻的琵琶声起,抬眼望去,只见翠寒堂外,临湖的一面平台,摆看堆满香 
花鲜果的几案,有个男子坐在当中,两个宫娥模样的女子随侍左右,其中一个手抱琵琶,正 
在开始调弄。 
  蓬莱魔女心道:“这男的想必就是皇帝老儿了,亏他还有如此闲情逸致。”琵琶声初起 
如“间关莺语花底滑”,瞬息一变而似“幽咽流泉水下滩”,颇出蓬莱魔女意料之外,心 
道:“怎的这乐声如此凄苦?” 
  手持拂尘的那个宫娥说道:“皇上,这首词是谁做的?良辰美景,奏此凄凉曲调,是不 
是有点杀风景了?”这男子果然是南宋的天子赵构,他叹了口气,说道:“你不必管,朕叫 
你唱,你就唱吧。” 
  那宫娥轻启朱唇,配合着乐声唱道,“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 
妆,艳溢香融,羞煞蕊珠官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 
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干山,知他故宫问处?怎不思 
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声声凄楚,赵构泪滴衣襟,蓬莱魔女也不禁心酸泪咽,想道: 
“他在金虏南侵前夕,听他爹爹这首以血泪写成的亡国之词,看来倒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并 
非全然糊涂。” 
  原来当年“靖康之耻”,徽钦二帝给金人掳去,(宋徽宗赵佶是赵构的父亲,宋钦宗赵 
桓是赵构的哥哥。)宋徽宗擅长文学,这首“燕山亭”同,就是他在被押赴燕京途中,自往 
“北行见杏花”而作的。这首词非常细致地描写了他的亡国哀思。初见杏花,就想起宫女, 
于是拿宫女来比杏花,都是“易得凋零”的。 
  从宫女想起故国故宫,想凭双燕将这重重离恨寄回故国,可惜双燕是“何曾会人言 
语”。其实,即使双燕会人言语,但“天遥地远,万水千山”,它又怎知故宫何处?再想起 
“故宫”不能再回去了,连梦也恐怕梦不到了。当真是回肠荡气,不胜凄恻之至。 
  这首词写在二十年之前,宋徽宗早已死了,在金国统治下的沦陷区,这首词早已在汉人 
中私下传诵.但在江南则还是知者无多,更没人敢拿来演唱。蓬莱魔女心想:“这皇帝老儿 
若是稍有心肝,听了他爹爹这首词,也该奋起抗敌。” 
  琵琶嘎然而止,两个宫娥都是大为惶恐地望看赵构。 
  赵构深深呗了口气,说道:“朕今晚在翠寒堂听你琵琶,乐声是欢快也罢,凄凉也罢, 
朕都算得是享尽了帝王之福了。只怕他日羁身异域,举目无亲,北国风沙之中,只能听胡雁 
的哀鸣。”那两个宫娥惶然伏地,说道:“陛下何出此言?”赵构将她们拉了起来,缓缓说 
道:“这首‘燕山亭’词是太上皇北狩途中的御制,(按: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女,当时宋人 
的谈话或文字纪载,为之隐讳,美其名曰‘北狩’。)有人抄了一份给我。如今金主完颜亮 
扬言要到临安来度中秋,胡马窥江,战云已布,朕恭聆上皇御制,能不兴悲?” 
  蓬莱魔女心道:“原来这皇帝老儿乃是恐惧自己陷于父兄同样的命运。他不恩报仇雪 
耻,却畏敌如虎,可堪浩叹!不过,只要他懂得伤心,也还不算是十分糊涂的昏君。”她在 
感慨之中又有几分奇怪,“是谁将他爹爹首流亡词草抄来给他?朝中的文武大臣,未必有这 
么大胆?嗯,抄这首词给他的人也真是有心之人!” 
  那两个宫娥面面相觑,不敢言语。有个小太监上来俯伏说道:“陛下今晚到哪座宫中安 
歇,还是传哪位贵妃娘娘到翠寒堂来,夜已深了,请陛下降旨。”赵构叹口气道:“朕哪还 
有心思作乐?今晚朕留宿翠寒堂,什么人都不宣召,你们也不要来唠唠叨叨了,让朕安静一 
宵。”那小太监大气也不敢透,应了一声:“是!”便退了下去:赵构道:“你门吩咐小宫 
娥给我焚香备茶。 
  朕今晚在书房独宿。你们也无须伺候。”那两个宫娥道:“早已安排妥贴了,夜已三 
更。皇上龙体要紧,有什么奏章,明日再看吧,请陛下早些安歇,”赵构道:“好,你们倒 
很会体贴朕,但也不必你们多话了。这就进去吧。” 
  那两个宫娥陪着赵构进去,之后出来了两个侍卫,在翠寒堂外面站班。蓬莱魔女心道: 
“皇帝老儿今晚独宿翠寒堂,这倒是个难遇的良机。”当下折了手指般大小的一节柳枝,用 
重手法掷入荷塘,发出轻微的声响,那两个侍卫耳目灵敏,听得声响,赶忙到塘边来看,笑 
道:“原来是风飘落时。” 
  蓬莱魔女乘他们注意分散的时候,早已绕过荷塘,以绝顶轻功,悄无声地进入了翠寒 
堂。翠寒堂中的御书房有灯光透出窗纱,蓬莱魔女很容易地就觅到了所在,她伏在屋檐的凹 
槽中,以“珍珠倒卷帘”的身法,足尖勾着锗角,看进屋中,只见赵构果然是独自一人,在 
书房里负手徘徊。忽地自言自语道:“是打呢,还是不打!打了兵败被俘,只怕连一个‘归 
命侯’都做不成!但若不打,束手就擒,那更是要与爹爹同一命运了。” 
  赵构自言自语了一会,忽地打开抽屉,拿出了一张羊皮,羊皮上有点点斑斑的血渍,又 
自言自语道:“这的确是我哥哥的笔迹,唉,真想不到他死的这么惨!”他唉声叹气,脸却 
殊无悲戚之容,眉宇之间。似还隐有喜色。 
  蓬莱魔女眼光锐利,她在窗纱上用指甲刺穿了一个小孔,愉窥进去,赵构背向她坐,那 
张羊皮书却正好对着她。上面写的字虽是看不分明,但却可以看得出前面几行歪歪斜斜的字 
迹,鲜红刺目,乃是血写的草书,后面有十几行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乃是墨写的楷书,显 
然不是同一个人的手笔。蓬莱魔女怔了一怔,随即恍然大悟,“是了,送这张羊皮书给他的 
人,也定然是抄他爹爹那首词给他的那个人了,这人在他哥哥的血书之后,又续写了那么一 
大段,告诉他哥哥是怎么死的。” 
  原来赵构的哥哥,就是宋钦宗赵桓,他与父亲徽宗赵佶一同被金人所掳,赵佶年老,经 
受不起折磨,在被囚之后的第五年,(南宋绍兴六午,金熙宗天眷元年)病死“五国城”。 
赵桓却活到六十二岁,一直在过了三十多年的囚犯日子之后,其时已是完颜亮做了金国的皇 
帝,完颜亮生性残忍,在正隆六年,有一天忽然想起这个被囚了三十多年的未帝,将他捉 
弄,竟然要这个六十三岁的者头,到校场去与另一个被囚的辽国皇帝耶律延槽赛马,完颜亮 
命手下用箭先后穿过耶律延槽与钦宗的心胸,钦宗坠马死,金主不准收尸,用马蹄践踏到泥 
中,作为葬礼。 
  宋高宗赵构有个心病,既怕金国兴兵灭他国家,但另一面又怕诸将北代成功,将他哥哥 
迎接回来,那时他皇位不保,是以最如意的算盘乃是与金国讲和,佐他得以在江南偏安,当 
初他以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后来又听从秦桧的主意,将岳飞杀悼,就是由于这个心 
病。 
  如今他知道哥哥确实已死,他的心病已经消了。想起他哥哥死得如是之惨,虽则遂了自 
己的心愿,却也不由得兴起兔死狐悲之感,思念及此,心意立决,猛地击案叫道:“金虏欺 
我太甚,哼,哼,看来是非和他们一折不可了!” 
  蓬莱魔女停了他这般言语,心头大喜,正想趁此机会,就进去把辛弃疾的奏折给他,并 
向他进言。忽听的赵构“咦”了一声,又自言自语道:“这并不是奏折呀,怎的也放在这 
里?”在书案上拿起了一本小册子米,看了一眼,惊诧之极,喃喃说道:“孤臣耿仲遗书? 
这耿仲是什么人?怎的我不知道!奇怪,他的遗书怎么混在我案头的奏折之中?” 
  蓬莱魔女曾见过耿照父亲的遗书,当初耿照与玉面妖狐同在一起,被蓬莱魔女所擒,蓬 
莱魔女就是因为搜出这份遗书,而知他是忠义之士的。这时从窗孔恼窥进去,只见皇帝手上 
捧着的那本小册子,果然是和那份遗书一式一样。耿照的父亲名叫耿仲,这名字从皇帝口中 
念了出来,更是不会假了。 
  蓬莱魔女喜出望外,心道:“这份遗书到了皇帝手中,这可就更好了。且不要骚搅他, 
待他看完了这份遗书,我再把辛弃疾的奏折送进去。” 
  赵构聚精会神地看了几页,忽然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那本小册子跌落地上。蓬莱 
魔女正自觉得有点奇怪,“好端端的怎的突然打起瞌睡来了?他看了这份遗书,应该惊心动 
魄,分外精神才是。” 
  心念未己,忽觉一缕幽香,沁入鼻观,蓬莱魔女吃了一惊,只听得“蓬”的一声,已有 
一人破门而入,哈哈大笑。闯进御书房的这人,正是曾和蓬莱魔女两度交过手的番僧竺迪 
罗。 
  这迷香乃是江湖上常用的“鸡鸣五鼓返魂香”,虽然厉害,却是无毒。蓬莱魔女内功深 
湛,这种无毒的虽然厉害也还不是十分厉害的迷香,却迷不到她。只是因她刚才全神贯注, 
观察皇帝的动静,却没提防竟有敌方高手突如其来,如今这竺迪罗已进了御书房,皇帝也已 
在他掌握之中,蓬莱魔女可就不便轻举妄动了。 
  蓬莱魔女心念电转:“这厮用无毒的迷香,看来并非想刺杀皇帝,且看他如何?”只见 
竺迪罗站在赵构跟前,将他摇了一摇,赵构熟睡如泥,毫无反应。竺迪罗笑道:“你这昏君 
在这翠寒堂中倒是会享清福。此时我要杀你,易如反掌。只是我主公吩咐,说正因为你是个 
昏君,就不许我杀你。这真是莫测高深,但主公既然这样吩咐,我只有依命而行。哼,哼, 
就让你这昏君多享凡年福吧。”他咕咕哝哝,看来是因为他“主公”的这个吩咐,以至他不 
能杀掉大宋皇帝而震惊天下、深感遗憾。 
  竺迪罗不解他“主公”的用意,蓬莱魔女却是一怔之后,立即明白,“这皇帝老儿一向 
是对故求和的,敌人知道他并无大志,只恐刺杀了他,假如换了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更是对 
他们不利。 
  这皇帝老儿倘若知道敌人是因为如此这般而不杀他,也当惭愧?可是敌人已不是想刺杀 
大宋皇帝,却又派这竺迪罗进宫作甚?” 
  蓬莱魔女这疑问立即得到解答。竺迪罗放开了赵构,眼光一瞥,看见地上的那份“孤臣 
耿仲”的遗书,登时又哈哈大笑起来!正是:心怀故国多奇志,一片孤臣孽子心。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风云阁 扫校  潇湘书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