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重生之仙欲 >

第693部分

重生之仙欲-第693部分

小说: 重生之仙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能呢!三哥你也知道小弟我命犯桃花,女朋友多了也不方便,杜丽在台东,邓琪在东港,去了邓琪那边,怎么也得过台东看看吧,唉!男人真不该花心,还是三哥看的透彻!”杨靖如此一说后,让何建军都有些哭笑不得了。

“滚你的吧!别拿我跟你比,你到好,事业、爱情双丰收,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你们老杨家也就你一个人花心吧!还好意思跟我比,你父亲在欧洲做的不错,老爷子很满意,不过当今那位就有些不高兴了。

这段时间老跑首长那边去,你们也别怪首长,在国家大是大非面前,首长还是分得清轻重的,毕竟人家现在是一把手,你们把人家的光全给占完了,难道还不兴人家暗地里说你们几句?

老杨家和老李家联合起来的实力,就连首长都有些头痛,你们再这么下去,也别怪首长心中不痛快了,东南省省委书记的人选首长已经定下来了,周林可以上,但是省长这个位置,必须让出来,这是首长的底线。

另外南方不少省份的领导干部都会作出调整,这些有发展经济经验的干部,到北方去指导工作,帮助内陆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级别不会调低,他们走后,可以适当的提拔杨家嫡系上来,这样既能让现在那位心安,能够让东海派和共青系心安,对你们杨家也有好处!”何建军小声的这么跟杨靖一说后,杨靖心中顿时一惊。

他万万没想到何建军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跟自己说这么大的事情,首长要动老杨家的人,这是肯定的事情了,暗地里走不通了,干脆就光明正大的调动了,而且何建军今天跟杨靖吹风,担保是受到首长的许可,否则不可能这么跟杨靖说话。

“我说三哥,您这不是为难小弟吗?这国家干部任命是中央的事情,我这个街道办主任,怎么能够管这么大的事情,再说了干部班子大调整,也不可能一撮而就,缓冲时间总是有的吧?

先不说南方的领导到北方去,能够不能够镇得住底下的人,就是北方那些省委领导到了南方,又适应不适应南方的经济发展,千万别因为这么一调整,反而把华夏大好的发展前景给搞的一团糟,那可就有些不太好了。

而且老杨家就5个人,我、爷爷、爸爸、算上我姑姑和妈妈,再没别人了,您可别告诉我,我父亲还有兄弟姐妹吧!”杨靖这话说的就有些不太地道了,不过现在大家既然已经把话说开了,自然就不用管对方的脸面了。

把南方富裕省份的省委领导,调换到西部省份去,这可是变相的贬职啊!目前南方杨家嫡系谁不是省委常委班子成员?都是手握实权的大佬,去了北方,然后让老杨家另外选一两个干部,提拔上副省级来,不占据常委的名额,这样的提拔有什么用?

不说这些干部去了北方,被共青系以及东海派的人掣肘无法开展工作,就说北方那些矿山,出的事情难道还少了?随便抓点什么事情,都可以让杨家的嫡系下课,这样的买卖是个人也不会答应了。

何建军听到杨靖的话也没生气,笑着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杨家的势力是到了一个瓶颈了,也触及到了首长以及中央领导的底线,不得不作出部分调整,你也知道这几年来首长力挺海涛书记,可是担着很大压力的,现在海涛书记仅仅用8年的时间,从一个地市常务副市长,升到政治局常委。

坐着火箭都没他这么快的了,难道现在让老杨家做出点牺牲就这么困难吗?而且这次首长亲自来舟桥街道办,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哪怕那些人现在受到了委屈,也能从你身上看到希望不是?”

杨靖知道何建军说的是事实,如果上面真的要调整干部,那么即使反对也没有用,提前告诉自己,只怕也是首长不想让杨家有所反弹,真的因为派系问题,导致国家打起内战的话,那就不是首长愿意看到的事情了。

前来舟桥街道办视察,也说明首长还是力挺杨家的,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因此杨靖相信首长离开后,自己的工作调整马上就会过来,也算是对老杨家的一项弥补。

“多谢三哥提醒,杨靖知道了!等我父亲回来,我会跟他提一下!如果三哥有需要调整的班子成员名单,最好能够提前通知一声,这样的话我们也好做准备!”杨靖这话一说出来,就相当于服软了,何建军闻言大喜,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郑西言见到杨靖和何建军再次聚在一起谈笑了,知道事情已经办成了,心中不由的松了一口气,本来上面想动杨海涛的事情,被两位老同志无意间给说漏了出去,然后被杨靖从容化解了这个危机,并且让杨海涛大涨国人颜面。

现在动杨海涛显然是不行了,那么动不了杨家的人,动杨家的嫡系总没关系了吧!只要把这些在南方根深蒂固的本地派领袖调到北方去,剩下的这些人群龙无首之下,杨家的势力将会大打折扣,这个目的达到了的话,军中的调动也会开始。

杨家和李家的势力必须要遏止,虽然不能一撮而就,但是温水煮青蛙,只要几年的时间,就能慢慢的把杨家的势力消弱一大半,到那个时候,就算杨海涛做了一把手,想要在全国一呼百应只怕也难了。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杨海涛如果凭借此时杨家的势力以及李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做了主席的话,只怕不会是国家的福气,杨海涛年纪太轻了,而且没有经历过战火,和平时期的领导人缺乏杀伐果断的勇气。

主导经济发展或许还行,如果被人家一挑衅就有可能把华夏带入战争的深渊,这是首长所不能见到的事情,那么既然国家需要杨海涛这个人,在培养他的时候,就尽可能的减弱他周边影响。

使得杨海涛上位之后,旁边还能够有人掣肘他,让他在华夏搞不成一言堂,这样的话才能够保证华夏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当然这些东西杨靖是理解不了的,也不愿意去想这个事情。

橄榄绿灯具厂的食堂还是当年十年浩劫时期那个模样,周林和田汉声对这里没有印象,不过周杰倒是比较熟悉这里,毕竟他在舟桥街道办也有不少年了,辖区内的一些单位还是有印象的。

两名厨师也是请到部队退伍回来的炊事兵,现在国家走的是市场经济,军队大裁军那么多人下来,安置工作早就成了问题,这两位小伙子在家里呆着也不是个办法,因此被橄榄绿灯具厂请回来做了食堂的师傅。

帮忙的还有两位军嫂,4个人到也能够伺候的到全厂一百多号人了,毕竟这里上班是两班倒,不需要全天工作,一个班次也就几十个人,有四个人在厨房忙碌足够了。

首长带着数十名从燕京过来的随行人员以及东南省的二十多名干部,坐在这个不算太大的食堂,满满的坐了几桌,看着端上来的食堂饭菜,首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菜没有特意往好的做,都是些比较平常食堂大锅菜。

白菜、白萝卜、豆腐,蘑菇、红烧肉之类的菜相当朴素,但是分量却很丰富,一个白菜都给炊事员做了三种做法,一大桌子菜,就那么几个种类,看的首长满心欢喜,年纪大了平日里吃东西也有保健医生安排,还好东南和川渝都是吃辣的,首长也能吃辣,倒也不用刻意去准备什么。

在场的领导山珍海味都吃多了,当年十年浩劫的时候,什么菜没吃过?现在回味一下当年贫苦日子倒也不错,周林和田汉声跟首长坐在一桌,同座的还有首长的女儿,首长的保健医生、橄榄绿灯具厂两名职工代表,机要秘书以及国务院的几位同志。

至于杨靖和何建军这些人都没资格跟首长一起就餐,只能坐在其他的桌上,这个食堂不大,虽然不能一次性容纳200人就餐,但是一百多人还是没问题的,那些下班了准备吃饭的橄榄绿灯具厂的职工,此时纷纷就坐在食堂的大圆桌上,看着前面的首长,各个不敢动筷子吃饭。

见到这个情况后,首长笑呵呵的起身说了几句话后,吩咐大家开始吃饭,众人这才吃起来,杨靖从没有跟领导在食堂吃过东西,不知道里面的情况,不过跟杨靖坐在一桌的都是从燕京过来的干部,这些人级别最小的都是副厅,不少都是副部级领导,在这个上面杨靖当然不敢逾越。

等到桌上官职最大,资历最深的那位干部首先动筷之后,大家这才纷纷吃起来,何建军虽然是首长的私人秘书,但是在这个场合也是要遵循潜规则的,不能因为他是首长的亲信,就不尊重老同志。

“三哥,首长明天就去安南了,那边可比东方市要好太多,到时候可别去了那边,就忘记我们东方市做的工作了哦!”杨靖在饭桌上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领导都纷纷笑了起来。

安南市是杨海涛书记做出来的华夏样板城市,不敢说世界独一号,但是在华夏来说,安南确实是绝无仅有,名声传遍全国,在场的领导大多都到安南去过,感受过安南政府班子成员的那股实干劲。

“说起安南我也有8年多没去过了,当年跟着首长第一次南巡,那还是我第一次见海涛书记,没想到8年后,安南这个内陆的小城市,竟然发展成为华夏经济样板城市,一个破旧的小山城,发展成为副省级经济大市。

各项指标都超过东方市甚多,简直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奇迹啊!不过听说安南市领导们都比较抠门,那些到安南去学习交流的同志,还得自己找招待所,自己联系吃住有这么回事吗?”何建军听到杨靖说起安南,自然知道杨靖的意思,笑着问道。

“三哥,这个可就要那边的领导给解释解释了,我是东方市的干部,又不是安南的干部,不过我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时候,也到那边去交流学习过,吃住问题安南政府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执行的,四菜一汤绝对不会少。

至于住的问题,那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只不过现在不少人都过多了好日子,在安南受不到好的接待,自己不愿意住政府宾馆,吃四菜一汤罢了!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在安南我也是自己在外面找宾馆住,吃也是在外面吃,到不是安南政府宾馆就不好,只是一个人住在宾馆里面,有些害怕!”杨靖这话一说,在场的领导都笑了起来。

杨靖说的事情他们也都遇到过,这一桌职务最高的是一位国务院的领导,正部级待遇,到安南去过一周,住在竹园山庄,没到安南宾馆去住,看过那里破旧环境的领导,只怕都不大愿意住在宾馆里面。

(感谢书友‘就是想看很邪恶的主角’的打赏支持!您的支持是对随风码字最大的鼓励和肯定!感谢书友‘独孤鸟’砸出月票支持随风!非常感谢!

求票求订阅!手中还有月票的大大,请多多砸票支持一下!有能力订阅的大大,也请订阅正版支持!谢谢大家了!)

 第七百零四章 安南的独具一格

第七百零四章 安南的独具一格

“有这么夸张吗?这么说来明天我们在安南也没地方住了?听说安南城市建设比东方市可好多了,国际机场都修建起来了,难道还没点钱把政府宾馆给搞好点?”何建军常年跟着首长,哪能不知道安南的情况,不过杨靖要这么说,他当然要配合了。 //

怎么说刚才杨靖的退让,已经让杨家付出太多了,如果在安南这个问题上,再出了什么问题,只怕杨家真的会有所动作了,要知道杨海涛现在在华夏官场乃至民间的声望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