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401部分

兵临天下-第401部分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璟点点头,“我刚刚得到消息,巴蜀使者已经到房陵县了,除了正使法正外,还有副使王累,法正是东州士,但王累却是巴蜀本土系,一向主张闭户自守,反对刘璋与荆州修好,我们必须要此人相信,荆吴谈判不成功的原因,是我们在观望江东内乱,企图趁乱谋取江东。”

    贾诩欣然笑道:“我想张纮一定愿意配合我们布下这个迷局。”

    张纮这一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高兴过,当他代表孙权在荆吴合约上签下了自己名字时,他激动的泪水竟忍不住涌了出来。

    这个合约的签署,也就意味着吴侯最大的软肋不存在了,孙贲将无从指责吴侯的惨败,也意味着江东在最危险的分裂边缘停住了。

    虽然江东军船不能出现在芜湖以西的长江水道上,但荆州同意,江东官船可以正常巡视,当然,荆州的军船也不能越界。

    而荆州方面代表刘璟在合约上签字之人,是荆州长史徐庶,不过他们签署并不是最终合约,而是只是一份意向书,或者叫做谈判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在几个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而正式合同要在一年后签署,当江东把豫章郡和蕲春郡交付给荆州时,这也是孙权的一个要求,过早地签署正式协议,他同样会遭到孙贲等人的攻击。

    意向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张纮收起协议,对徐庶和贾诩拱手笑道:“公事结束,我们再谈谈私事,就是关于荆吴两家联姻之事,这也是关系到两家未来的大事,吴侯希望能尽快操办。”

    徐庶和贾诩对望一样,两人都笑了起来,徐庶说道:“虽然联姻之事我家主公还没有正式答复,不过我们荆州内部都一致认为,孙刘联姻并不是州牧个人私事,正如张公所言,是事关荆吴未来的大事,所以我们同意联姻,另外,我们再商讨一下细节问题,谁做媒人?在何处成亲?双方的排场等等,希望能尽量详细周到,这样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张纮和鲁肃商量了一下,虽然说吴侯主张把妹妹孙尚香嫁给刘璟,但这只是意向,婚姻是否最后成功还要过吴老夫人那一关,甚至还要尚香公主本人同意,现在各种细节倒一时不好决定。

    张纮便歉然笑道:“我现在只能把联姻意向定下,具体详细安排我还需要回去再商议,我建议荆州派一名联姻使与我同去江东,我们在京口商议婚事,徐长史以为如何?”

    徐庶笑了笑道:“这个没有问题,我回去和州牧商量一下。”

    这时旁边贾诩又提醒道:“明天我们会在州衙继续谈判,最后要谈判破裂,双方不欢而散,这是我们事先的约定,张公可别忘了。”

    张纮默默点头,虽然合约已签署,但他还要配合荆州做一个迷局,他想了想又道:“既然是不欢而散,我们打算明晚就离开襄阳返回江东。”

    黄昏时分,几艘五百石的客船缓缓停在襄阳码头上,在第一艘大船船头,站着满面春风的司马懿,他从成都北上,经汉中取道上庸,再乘船来襄阳,一路虽然爬山涉水颇为辛苦,但比起他这次巴蜀之行的收获,这点辛劳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在第二艘船上站着两名文士,左面是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身材中等,容颜清瘦,此人正是这次出使襄阳的正使法正,而旁边身材瘦高者则是副使王累。

    王累官任益州从事,年约四十岁,身材瘦高,神情严峻,不苟言笑,是一个很难打交道的人物,在巴蜀也以刚正不阿著称。

    刘璋虽然同意法正为使者出使襄阳,但法正毕竟属于东州士,刘璋并不放心,从平衡利益的角度出发,他又任命属于巴蜀本土系的王累为副使,两人一同前往襄阳议和。

    虽然目的是来议和,但王累的使命却恰恰相反,他要找到刘璟企图西进巴蜀的证据,以劝说刘璋断绝和荆州的关系。

    当船只缓缓停靠在襄阳码头,等候多时的刘璟率领荆州文武高官迎了上来,司马懿快步下船,深施一礼,“微臣司马懿参见主公!”

    刘璟拍拍他的胳膊笑道:“这次巴蜀之行,仲达立下了大功,我心里很明白,我们等会儿再详谈,先给我介绍两位巴蜀使者。”

    司马懿会意,连忙给刘璟引荐两位刚下船的使者,“这位是益州参军法孝直,这位是益州从事王公宪,都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前辈。”

    尽管刘璟和法正已见过两次面,彼此间早有了默契,但在王累面前,他们还是俨如初相识一般,法正连忙上前,深深施礼作揖道:“法正久闻州牧乃天下英雄,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也!”

    “法参军客气了,刘璟不过是得父辈之荫,替天子治理荆州,实乃庸碌之辈,怎敢妄称天下英雄,惭愧!惭愧!”

    说着,刘璟的目光又转向王累,笑眯眯问道:“这位就是以刚正清廉闻名巴蜀的王公宪么?”

    王累心中鄙视法正的媚谄,他微微施礼,不冷不热道:“在下正是王累,奉刘州牧之命出使荆州,还望楚侯多多协助,早日完成公务。”

    刘璟又向两人介绍了荆州文武高官,众人一一见礼,刘璟见天色已暗,便呵呵笑道:“大家都是汉臣,为天子做事,没有什么不好商谈,两位贵使一路辛苦,请先去驿馆歇息,我们明天再谈公事。”

    刘璟又让蒋琬带领两人前去贵宾馆休息,他这才给司马懿使个眼色,众人返回了州衙

    官房内,众人一一就坐,贾诩先给司马懿介绍了和江东的谈判情况,这时,刘璟笑道:“我对这个王累倒很感兴趣,仲达不妨给我说一说此人。”

    司马懿欠身笑道:“若要说王累,必须得先说说巴蜀本土系的派别关系。”

    “我洗耳恭听!”

    司马懿稍稍整理一下思路便道:“东州士系很简单,就是荆州派和三辅派,荆州派以董和为首,三辅派是以庞羲为首,相对而言,巴蜀本土系就复杂得多,简单来说,分为成都派、蜀北派、巴郡派和绵竹派。”

    司马懿喝了一口茶,又继续道:“成都派是以张松、张任为首,蜀北派是以吴懿为首,巴郡派是严颜为代表,绵竹派原是王商为首,王商前年去世后,黄权便成为绵竹派的首领,这个王累是王商族侄,他也属于绵竹派,不过因为黄权实际上是巴西阆中人,王累不承认他为绵竹派,两人矛盾很深,所以绵竹派又分为绵竹王派和绵竹黄派。”

    司马懿说到这里,众人都笑了起来,这个关系确实很复杂,但司马懿却摇摇头继续道:“巴蜀本土派的复杂并不仅限于此,刚才只是地理环境形成的派系,但最近因为刘备和主公的缘故,巴蜀本土派系又纷纷站队,很快形成了拥刘派,比如张松;还有保守派黄权、张任和中间派吴懿,这却是以利益来划分。”

    刘璟有点听懂了,这才是和他们有关联的的派系划分,他沉吟一下问道:“仲达在信中说到的云绍,也在这三个派系中吗?”

    司马懿笑道:“他是特例,他只是益州的爆发户,还没有资格成为益州士族,派系之争也没有他的份。”

    刘璟点了点头,“仲达请继续说下去!”

    ∷更新快∷∷纯文字∷

江夏 第461章 尔虞我诈

    法正和王累都安排在贵宾馆,不过和江东使者不同的是,法正和王累各住一间院子,两人相距甚远,这样安排主要是方便法正和荆州的私下交流。

    王累是一个古板而拘谨之人,他入住后,第一件事就是将三名侍女打发走,连管事也不准进入院子,他只用自己的两名随从,或许可以说是他的谨慎,他很担心管事和侍女都是荆州安排的内应。

    其实王累也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刘璋给他们的使命是和荆州修好,共同拔除刘备在巴东的据点巫城,同时为荆蜀两位州牧的初次会面打下基础。

    王累也很清楚刘璋的心思,他是想挑起刘璟和刘备的火并,然后巴蜀得渔翁之利,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如果刘璟和刘备的实力相当,或许会打得两败俱伤,可事实上,两者实力相差太大,刘璟轻而易举就可以灭了刘备,可他偏偏不灭,这明摆着是要利用刘备这颗棋子。

    其次刘璋还想套亲戚,两人见面结盟,然后就以为刘璟会看在兄弟感情的份上放过巴蜀,如果刘璟有这么好说话,他早就接受曹操的建议当襄阳王了。

    王累不由低低叹息一声,刘璋作为堂堂州牧,居然还有这么幼稚想法,让他感到十分沮丧,有时候他也希望巴蜀能换一个明主。

    但刘璋虽然有点昏庸懦弱,但总的说来还是很不错,至少巴蜀民众在他的无为治理之下,还能安居乐业,百官属僚也不用担心他会严厉凶残地剥夺家产和性命。

    如果巴蜀换了一个强势而野心勃勃的君主,恐怕巴蜀就会成为他争夺天下的基石,税赋会加重,粮食被掠夺,壮丁被征兵,巴蜀人民平和自在的生活将一去不复返。

    而刘璟恰恰就是这么一个强势而富有野心之人,他如果入主巴蜀,巴蜀必然会才成为他的粮草和税赋重地,巴蜀人民必将蒙受痛苦和剥削,这是王累绝不愿看到之事,他宁可选择刘璋为主公。

    可是刘璟的手已经伸进了巴蜀,司马懿出现在成都本身就说明了刘璟对巴蜀的关注,可惜刘璋根本看不见危险在眼前,还想来占荆州的便宜。

    王累心烦意乱,将脸深深埋进手掌之中,这时,他的一名随从拎着一壶刚煎好的茶进来,一边倒茶笑道:“真是巧了,刚才遇到了隔壁院子的管事,聊了几句,先生猜猜隔壁住着什么人?”

    王累一怔,他知道隔壁院子住了客人,但什么他不知道,不过能住贵宾馆的人,必然不是普通人,王累顿时生出一丝好奇心,问道:“隔壁是什么人?”

    “听说是江东长史张纮。”

    ‘张纮!’王累一阵惊喜,竟然是名满天下的张纮,那是他少年时代便景仰的名士大儒,居然就住在自己隔壁,王累心念一转,忽然明白过来,这必然是张纮代表江东来荆州谈判,他心中兴趣更浓了,又问道:“有没有说张长史什么时候离去?”

    “好像今晚就走,管事已经去替他安排船只了。”

    王累想了想便起身道:“我去看一看!”

    他负手慢慢来到隔壁院门前,只见院子里灯火辉煌,几名下人正在搬运箱笼,看样子是准备离开了,王累走进院子笑道:“请问张长史可在?”

    从一只大箱子后站起一名老者,他打量一下王累,笑眯眯问道:“我便是张纮,请问这位阁下是?”

    王累连忙拱手行礼,“学生蜀中王累,久闻张公儒名,特来拜望!”

    ‘王累?’张纮仰头想了想,忽然笑道:“你可是益州从事王公宪?”

    “正是学生!”

    “既然是益州从事,怎么会在襄阳?”

    “学生是奉刘州牧之命出使荆州,就住在隔壁。”

    张纮呵呵笑了起来,“原来是益州使者,倒也巧了,还好。。。我正要离去,不过有点时间,不妨到房中一坐!”

    这时,鲁肃快步走进院子,躬身道:“长史,船只已经准备好,请上船吧!”

    “稍等一等,我刚遇到一个小友,想和他谈一谈!”张纮意味深长地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