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综]夫人神算 >

第86部分

[综]夫人神算-第86部分

小说: [综]夫人神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陵王从容地笑了笑,目光在他们的面上停留片刻,又掠过了那些人的腰间,忽然吩咐道:“将他们兵刃缴了。”

亲卫们齐齐应了声是,如虎狼般蜂拥上前,将跟前那些人的兵刃一并缴了来。

一时间咒骂怒斥之声四起,兰陵王置若罔闻,等那些兵刃都缴了来之后,便亲手将它们一一削断了。他的佩剑削铁如泥,做起这些事儿来很是得心应手,丝毫不顾那些人铁青的脸色。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兰陵王又抬了抬手,便有一位年长的亲王来到了跟前,面色不愉地望着他。这位亲王是兰陵王的长辈,也是掌理宗正寺的族亲,刚刚才被亲卫们强行带了过来。

兰陵王开口道:“陛下既殁,朝中当另有一位新皇主持大局才是。”

亲王眼皮跳了一跳。

兰陵王续道:“太上皇自禅位后,便久居道观不出,今早更是被这些叛臣所拘,迄今仍在别苑昏睡。叔祖——”他略略扫了身旁的亲卫一眼,表情似笑非笑,“便请叔祖主持大局罢。”

亲王蹬蹬后退了两步,骇然道:“你、你——”

难道他不打算自己主持大局么?

亲王反反复复地看了兰陵王一眼,却发现这位晚辈神情淡淡的,眉宇锋锐如剑,隐隐带着些许凌厉的威势。亲王皱了皱眉,又扫了身旁的那些降将叛臣们一眼,道:“这是你的原意?”

兰陵王笑道:“自然。”

“唔……”亲王沉吟片刻,微微颔首道,“那便如此罢。”

留下一半亲卫随亲王主持大局后,兰陵王朝最开始的那位亲卫点点头,跟随他一同出了城。城门外的守军已离开得差不多了,里里外外都是他的亲兵,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颇有几分威势。他策马出城,在亲卫们当中略略找寻片刻,果然看见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在那些如狼似虎的亲卫们中间,他的王妃显得太过娇小了。

兰陵王眼里多了些笑意,眉宇间的锋锐之意也渐渐地褪去了一些。他策马上前,将亲卫们团团护住的王妃抱到马上,低声问道:“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却无半分责备之意。

他的王妃有些紧张,攥着他的手,示意他的低下头,随后在他的耳旁轻声道:“昨夜我又做了一个梦。长恭,在那些降臣当中,可有一人蓄了络腮胡子?”

兰陵王细细回忆片刻,轻声道:“唔。”

云瑶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她捏着他的手心,一字字郑重地说道:“你知道我的梦境时常会成真。长恭,我梦见他身上带着淬了毒的弩,那张弩很小,可以被扣在手心里——”

“大王!!!”

一骑白马从城中驰骋而出,马背上的护卫面带焦急之色。他一口气来到兰陵王跟前,无视了兰陵王怀里的王妃,急急脱口而出道:“有人身上藏着弩/箭,欲取太上皇性命——属下是说,大王前脚出了城门,太上皇后脚便醒了,如今正在殿前主持大局,但怎料却被一支弩/箭所伤,御医正在诊治。大王,呃,大王?”

护卫一口气说完那番话,却发现兰陵王无惊无怒,唯有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他低下头,发现他的王妃有些不安,还轻轻攥了一下他的衣袖。

兰陵王低低地道了一声无妨,随即便抬了抬手,示意身旁的亲卫们上前,原本轻松自如的神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且冷肃的表情,“回皇宫。”他沉声吩咐道。

周围的护卫们齐齐道了声诺,紧紧护卫在兰陵王的身侧,随他入城。

城里的状况,比兰陵王所设想的要糟糕得多。

或许是因为太上皇忽然出现的缘故,城里的气氛隐隐变得活络了一些。御医们的诊治结果也已经出来了,太上皇所遭受的不过是皮肉伤,那道弩/箭虽利,上面却不曾淬毒。兰陵王低头望了王妃一眼,心里倏然一紧。

不曾淬毒?

刚才阿瑶明明说……

但他来不及思虑太多,便带着王妃和侍卫们一同来到了宫墙前。宫墙前依然站着那些昔日的降将,一个个垂头丧气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兰陵王的记忆力极好,略微一眼扫去,便看出里面少了一个人,但少的那一个人,却不是络腮胡子。

在电光火石的刹那,兰陵王隐约看见,那些人隐约泛起了一点幽蓝光芒。他下意识地抽剑一挡,耳旁听见了叮的一声,一支细小的泛着幽蓝光芒的弩/箭掉到了地上,明显是淬了毒的。

降臣当中忽然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每个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大好看。

“搜,给我仔细搜!”一位校尉大声呼喝。

那些降臣们被狠狠按压在了地上,身上的每一寸角落都被仔细搜了个遍。亲卫们的脸色都有些不大好看,一个个紧绷着脸,将降臣们身上的东西,不管是玉佩、珠串还是扳指,通通丢在了地上。

忽然之间,兰陵王感到怀里一沉,他的王妃软绵绵地倒在怀里,脸色苍白如纸,冷汗涔涔落下。

“阿瑶?”他攥住她的手腕,低低唤了一声。

云瑶没有听见。准确地说,她现在耳旁嗡嗡的低鸣,仿佛有一万只蜜蜂在耳旁飞舞。她感觉到有人攥住自己的手腕,反反复复地掐着自己的穴位,但脑子里一直昏昏沉沉地醒不过来,就像是——被靥住了一样。

她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这应该是她所应验的,最后一卦了。

卦象成真的那一刹那,她便感觉到了灵魂深处传来的裂帛声,清晰无比,一声声地刺着自己的鼓膜。她的手背上隐隐变得滚烫,仿佛有些微弱的甘泉水,在一遍遍地流过自己的四肢百骸。她想要呻。吟出声,却犹记得这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便生生地忍住了。

他反反复复地唤着阿瑶,但是她却没有听见。

兰陵王闭了闭眼睛,伸臂将她抱在怀里,朝旁边的亲卫点了点头。

亲卫会意,将面前的那些降臣们都带了下去。那位亲王脸色有些难看,但却并未多说什么。毕竟刚刚要不是兰陵王动作够快,现在已经是一具躺在地上的尸体了。

兰陵王调转了马头,朝自己的府邸驰骋而去。

————————————

云瑶这一昏迷,就是整整三天。

三天三夜的时间里,她听不见任何东西,看不见任何事物,周遭尽是白茫茫的一片,如同弥漫着亘古不化的雾,又仿佛天地初辟的那一刹间。她低低地呻。吟出声,便感觉有人将自己抱在了怀里,轻轻拍打着她的脊背,如同安抚婴儿一般。

她无意识地攥住了那人的手,断断续续地说着什么。

她又开始做梦了。这一回依然是皇宫,依然是漫天的大火,兰陵王腰悬长剑,伫立在大火蔓延的宫城前,目光深邃且暗沉。她悄无声息地走上前去,双臂环抱住他的腰,轻轻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兰陵王一动不动,干燥温暖的掌心覆在她的手背上,反反复复地摩挲着。

宫墙里传来三下连续的叩拜声,还有断断续续的、宦官宣读旨意的声音。她低低地呜咽一声,全身都变得滚烫如烈火,手背上的淡淡纹路蔓延到了全身,又蔓延到了他的身上。

“长恭。”她一字字道,“我愿将我的性命,与你共享。”

兰陵王低下头,脚边躺着一支细小的、泛着幽蓝光芒的细小□□。

她闭上眼睛,攥住手心里宽大的手掌,一字字地重复道:“吾与汝共存。”

低低沉沉的声音在她的胸腔里回荡,仿佛来自于亘古不变的遥远记忆,亘古不变的血脉与大巫。她反反复复地重复着那句话,在黑暗中看见了一片细碎的星光。她知道那是世人的灵魂,她不在意,因为最炽烈的那一团光芒,正在她的身旁,暖融融地驱散了一切黑暗。

他握住她的手,沉沉笑道:“这是情话么?”

是。也不是。

她微微动了动嘴唇,发不出半点声音。淡淡的微芒从她的身体里蔓延开来,逐渐将他们包裹在一起,如同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温暖且又宁和。她微微地挣扎片刻,终于睁开了眼睛,望着身侧形容憔悴的年轻郡王,轻轻抚上了他的面容。

“你多久不曾歇息过了?”她低语。

“不久。”他丝毫不介意自己形容颓/靡,“不过三日两夜罢了。”

☆、99|99

001

自从那三天两夜过后,云瑶的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她的身体变得轻盈了许多,不再是先前那副沉重、笨拙、连训练马术都要三个月才能初见成效的样子了。早年间,由于继母给她用过一些虎狼之药,她的身子一直有些乏重。即便后来被调理好了,也依然残留了一些后遗症。但现在,这些后遗症全都不见了踪影。

与之相对的是,兰陵王忽然有了预言的能力。

虽然这种预言的能力,比起云瑶的预言梦来,还处在微乎其微的阶段,但委实可喜。

云瑶猜测,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在那一日的誓言之下,她与兰陵王之间,共享了一部分的生命。她的生机勃勃来源于兰陵王,而兰陵王的预言能力,则来源于她自己。

虽然他们用了一些时间来适应这些变化,但适应之后,便仿若重获新生。她彻底摆脱了身体上的苦恼,而兰陵王则因为那种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预言能力,拥有了一种野兽般敏锐的直觉,这种直觉令他在战场上如虎添翼,再没有人能撼动他半分。

即便是重新登临帝位的前太上皇、现任皇帝陛下,也无力撼动他半分。

兰陵王虽然名义上被他削了兵权,但他手里的那支私军,一早便已经脱离了朝廷,成为北方第五郡独立的一部分。兰陵王身为郡守,自然将这支军队牢牢地掌控在了手里,谁都撼动不得。

皇帝在无可奈何之下,默许了这种超然的存在。

在历经上回的劫难之后,皇帝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连带着朝政也不大愿意理会了。除了偶尔宠幸宠幸后宫嫔妃、读读经书修修佛理之外,极少出现在众人面前。再加上兰陵王日渐势大……咳,有人在私下里谣传,兰陵王手中攥着的,不仅仅是北境第五郡,而是整整五个郡,不过这都是谣传,谣传,连皇帝陛下都漠视了的谣传。

不过,在兰陵王重回边疆的第二天,皇帝陛下便泄愤似的,将牢狱里的人杀了个干净。

不管什么降臣、叛将、内奸、细作……但凡那一日惹得皇帝不愉快的,参与了那场惊天之变的,手底下沾着前太子兼皇帝的血的,全都被皇帝杀了个干净。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替儿子复仇。

不过不管怎样,那位前太子兼皇帝,永远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与此同时,远在西面苦苦操持局面的另一个大将军斛律光,也怒意勃然地回到了邺城。

当初的那一杯鸩酒,不仅仅赐给了兰陵王一个人,也赐给了斛律光。但斛律光毕竟是皇帝的岳泰,比当时的兰陵王要更有底气一些,怒气冲冲地摔了杯子,回邺城讨公道来了。

但迎接斛律光的,却是邺城里一大片的断壁残垣。

任这位大将军再怎么想,也没想到短短半月之内,朝野倾覆,风云突变,太上皇禅位和新皇登基在一夕之间发生,新皇又在一夕之间命陨当场,而原本被削去兵权、赐死于牢狱的兰陵王,居然带着自己的亲卫控制了邺城,将局面又逆转了过来。

简直是骇人听闻得可以。

但由于兰陵王主动退回北境、叛臣被太上皇一举诛杀、太上皇迫于无奈(孩子都太小了)重新登基为帝,朝野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复昔日的风起云涌。

至少在斛律光眼里便是如此。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