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易经密码2万灵之源 >

第34部分

易经密码2万灵之源-第34部分

小说: 易经密码2万灵之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刚跑了几步,忽听身后响起一阵杂乱的枪声,其中还混杂着金坤的怒骂声。钟伟国在女儿的背上推了一把,命令她继续往前跑,然后冲金坤大声呼喊:“别和他们纠缠,快撤回来!”
  金坤回应了一声,他没时间选择有利的爆破点,只好把炸药包扔进石门的空隙处,又向石门里开了几枪,转身猛跑。
  当金坤追上钟伟国时,身后响起了猛烈的爆炸声,回头一看,石门两侧的墙壁坍塌下来,但却没能将通道彻底堵死。
  金坤打算跑回去再炸一次,却被钟伟国拉住:“你现在过去太危险了!不如这样,把外面的石阶炸掉。”
  正说着,通道的坍塌处钻过一个黑衣人,金坤抬手就是一枪,那人应声倒地。折回去重新爆破肯定来不及了,也只能采取钟伟国的策略。于是,二人钻过石门,加速登上了石阶。
  跑到台阶的中部时,金坤取出两个炸药包,快速设定下爆破时间,然后一口气冲到台阶顶部。金坤让另外两人继续往前跑,他则关掉手电,躲进了黑暗里。
  这时,石门里钻出三个黑衣人。他们先是迅速分散开,端着步枪各找掩护体,看到石阶后,其中一个冲石门后喊了声暗语,接着,三人呈防御阵形冲上石阶。
  金坤并没放冷枪,因为他心里有数,这三个家伙不等跑上来,就会被炸飞。他现在最担心的是,炸药包能否把石阶彻底炸毁。
  三个黑衣人登上四五级石阶,发现了放置在石阶中部的炸药包,但已经晚了,两个炸药包同时爆炸。
  震耳欲聋的爆破声响彻耳鼓,金坤本能地捂着耳朵后退了几步,不等爆炸声散去,他就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石阶的中段被炸毁了七八米,但这种石阶不同于写字楼里的那种,它不是悬空建造的,而是依附于地势之上的。不过,炸毁处形成了七八米长的凹坑,估计神秘组织也很难爬上来。
  他吁出一口气,转身向通道里跑去。


第八章 伏羲氏浮雕 万灵之源
  1
  金坤一直跑到“十字路口”,才追上钟伟国和易小甜。钟伟国向他询问爆破结果,他就做了“OK”的手势,喘着粗气问:“我……我们进哪条通道?”
  钟伟国指了指左侧的通道:“‘银玉尸衣’就藏在这通道尽头的石室里,不过……”他突然打住不说,紧张地向通道里望了一眼。
  “不过什么?”金坤发现他脸上笼罩着一层阴霾,眼神也充满了不安,仿佛这条通道里藏着一群恶鬼似的。
  钟伟国举起手电,对准通道口顶部:“你看,这上面有几个古文字。”
  金坤抬头去看,上面的确刻着两排古文字,就问道:“这些文字什么意思?”
  没等钟伟国开口,一直保持沉默的易小甜嘴唇颤了颤,吐出了九个字:“擅自闯入者,必死无疑!”
  “擅自闯入者,必死无疑?”
  金坤用疑惑的语气重复了一遍,随即笑道:“呵呵,不就几个破文字吗,至于把你俩紧张成这样?”
  “关键是,我们第一次路过这里时,并没有这九个字。”钟伟国严肃道。
  金坤仔细一回想,第一次路过“十字路口”时,的确没看见这些古文字。这九个古文字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一股寒意爬上了金坤的背脊,他打了几个冷战,自我安慰似的分析道:“或许是我们上次路过时太匆忙了,所以才没看到。”他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太牵强了,因为他们上次路过“十字路口”,曾仔细观察过每一条通道,如果刻有文字,绝不可能注意不到。
  钟伟国并没反驳,而是叮嘱道:“这通道挺诡异,我们进去后要加倍小心。”说完,他第一个走了进去。
  金坤拉了拉满脸不安的易小甜,紧跟着走了进去。走了一段后,三人心中的不安渐渐云消雾散,因为这通道与其他的没什么不同,也没遇到什么诡异的东西。一切非常的顺利,他们拐过三个弯道,又向前疾行了十分钟,手电光就扫亮了一扇巨大的青铜门。
  青铜门左右各一扇,紧紧闭合着。每扇门的表面都凹凸不平,似乎铸有图案,但由于生满了厚厚的铜锈,所以很难看出本来的样子。
  “门紧闭着,我们怎么进去?”易小甜道。
  “肯定有机关控制,我们过去找一找。”钟伟国招呼二人走过去。
  三人围着青铜门找了半天,也没能找到机关。钟伟国又拿出兽皮,但建筑图上并没标出开启青铜门的机关。
  易小甜仰望着巨大的青铜门,沮丧道:“这青铜门都锈成这样了,就算是有机关,也早就锈死了吧?”
  “实在不行,就把青铜门边上的石墙炸开!”金坤说着,从背包里取出最后一个炸药包,开始寻找合适的爆破点。
  钟伟国在石墙上敲了敲,回声有些空洞,立刻制止道:“这石墙不能炸!”
  “为什么不能炸?”金坤质疑道。
  “你听,声音很空洞。”钟伟国又敲了几下石墙,道,“很明显,这石墙是中空的。我在古墓里曾遇到过类似结构的石墙,这里面十有八九灌着毒石粉,或者是混着剧毒的水银。一旦炸开石墙,我们必死无疑!”
  金坤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幸亏钟教授经验丰富,不然我们就中了古人设下的机关陷阱。他收起炸药包,郁闷地叹了口气,道:“这可如何是好?炸也不行,机关还找不到……”
  话音未落,青铜门突然发出一连串“吱嘎”的响声。
  这突然响起的诡异声音,吓得易小甜发出一声尖叫。
  金坤也吓得几乎跳了起来,抬头再看青铜门,只见原本紧紧闭合的两扇门,正缓缓向里拉开……
  十几秒后,两扇门之间拉开了一道半米宽的缝隙。
  金坤的头皮都快炸开了,浑身布满了冷汗,心想我们也没找到机关,这青铜门怎么自己打开了?
  他瞪大惊骇的眼睛,死死盯着黑漆漆的缝隙。这道缝隙刚好允许成人侧身穿过,仿佛藏在门后的幽灵知道他们要进去,特意敞开了一个门缝。
  “真他娘的邪门了!”
  金坤暗骂了一声,却忽然想起了刻在通道口顶部的九个古文字——擅自闯入者,必死无疑!
  这九个如咒语般的古文字,让他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但一想到“银玉尸衣”就在这扇门的后面,心里立刻涌出无比强大的勇气:“就算是必死无疑,老子也要闯一闯!”
  金坤抹掉脸上的冷汗,快步到青铜门前。他没有直接钻进去,而是举着手电往里面照了照。洁白的光柱先是扫到了左侧墙上的浮雕,浮雕无比巨大,几乎占据了整面石墙。他来不及细看,又向其他方位照去,正对面的墙上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手电光照不到尽头,不知通向何方。
  钟伟国和易小甜紧跟着走了过来,易小甜踮起脚,看到通道后惊诧道:“奇怪,这不是一间密室吗?怎么还会有通道呢?”
  金坤的手电又仔细照了一圈,没看到人影,也没看到任何异物。他瞥了一眼正对面的狭窄通道,心想进入这座古墓后遇到了太多诡异的事情,应该拿到“银玉尸衣”,立刻离开这里。于是,他招呼二人进入了石室。
  三人依次钻了进去。钟伟国走到中央,环视着空荡荡的石室,他认为地面和墙壁上,可能设有暗格或暗室,就开始在地面和墙壁上敲打起来。
  易小甜走到狭窄的通道口,向里面望了望,却忽然听到了几声微弱的声音,像是有人在里面窃窃私语。她吓得心“突突”直跳,屏住呼吸仔细去听,但那声音却悄无声息了。她不敢在通道口逗留,紧走几步来到钟伟国身边,一起敲击墙壁。
  三人在石室里敲了半天,也没发现暗格或暗室,他们的目光最终锁定在巨大的浮雕上。
  三人快速走到浮雕前,仰望着浮雕看了一阵,才发现这是由三幅叙事浮雕组合成的巨大浮雕。第一幅浮雕描绘的是“人首蛇身”的妖怪与“龙头马身”的怪物激战的情景。两个异类在一条大河的上空腾云驾雾,打斗得十分激烈。浮雕的雕刻手法很高超,两个异类打斗时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都雕画得相当逼真,极具动态的视觉效果,仿佛正在三人眼前打斗一般。
  “人首蛇身”的妖怪抽出了宝剑,上下挥舞,渐渐占据了上风。“龙头马身”的怪物眼看不是敌手,就向大河的方向逃走。前者加速追上,骑在后者的背部,试图挥剑斩妖。后者立刻求饶,并拿出一块玉板递了过去……
  金坤看到浮雕上的玉板,立刻联想到在“龙马”雕像的背部发现的玉板,惊诧道:“天呐!这不是我们找到的那块玉板吗?”
  钟伟国点点头,表情平静地说道:“这幅浮雕描绘的内容,就是‘龙马负图’的传说。”
  “嗯?那个传说不是和伏羲有关吗?”金坤皱了皱眉,疑惑道,“可这上面也没有伏羲啊?”
  “有!手持宝剑的就是伏羲。”
  金坤先是一愣,随即惊讶道:“啊?伏羲是个妖怪?”
  2
  “伏羲当然不是妖怪。”钟伟国解释道,“不过在上古传说中,伏羲确实被描绘成‘人首蛇身’的形象。”
  金坤很不理解古人为什么要把伟大的人刻画成妖怪的形象,就追问了一句。
  “其实,伏羲的‘妖怪’形象,与上古时部落的图腾崇拜有关。”钟伟国想了想,讲述道,“史学专家推测说,伏羲本姓风。而在《说文解字》中,对风的解释是‘风动虫生’。再看甲骨文的卜辞,‘虫’字和‘巳’字是同一个字,而‘巳’就是蛇,由此可见,风和蛇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在上古时,人们的姓氏大多与部落的图腾有关,甚至直接来源于部落图腾。因此,风姓部落的图腾可能是蛇。伏羲氏人首蛇身的传说,就是从他的部落图腾演化而来的。”
  “这么说,古人把伏羲刻画成‘人首蛇身’的形象,其实是把他神化成整个部落顶礼膜拜的神灵?”金坤总结道。
  “嗯,差不多吧。”钟伟国又补充了一句,“据说,伏羲是道家的真正创始人,而‘道’字从象形字的角度分析,正酷似人首蛇身的形象!”
  “这其中的学问还真不少。”金坤感慨了一声,走到第二幅浮雕前。
  第二幅浮雕描绘的是伏羲坐在一座高山的顶部,双手捧着玉板,周围的天气很糟糕,狂风肆虐、雷电交加,但伏羲丝毫不为所动,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玉板,好似入定一般。
  虽然这幅浮雕的内容很简单,但金坤看了好一阵,也没太看懂浮雕要表达的意思,就转头向二人询问。
  “这幅浮雕表达的主题,应该是伏羲发明先天八卦的过程。”易小甜皱紧两道细眉想了想,讲出了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上古时,人们对大自然一无所知,碰上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天气,非常害怕,也非常困惑。而伏羲天生聪慧,立志要解开这些疑惑,于是就经常来到卦台山,也就是浮雕中的这座山顶。伏羲坐在卦台山,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还研究鸟兽的纹理和足迹,他感觉这些自然现象中隐藏着某种规律,但钻研了许多年,却始终无法解开自然的奥秘。”
  “哦?那伏羲最终是怎样解开自然的奥秘,并发明出八卦的?”金坤追问道。
  “史书上没有记载,只有几个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的神话传说。”易小甜顿了顿,用非常严肃的语调说,“现在,有很多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