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25位商业领袖 >

第27部分

25位商业领袖-第27部分

小说: 25位商业领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真可怕,即使只是国内运输,我们都无法按时收到货物,运送时间居然如此不可信赖和不可预测!”     
    尽管弗雷德·史密斯常常为了收不到货物而狂怒,他在办公室大喊:“应该有人能对此事负责!”但他发现自己能做的也仅仅是“大发雷霆”而已,因为没有人或者部门会为此事负责。    
    现实状况正如他在1965年的学期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没有人把注意力放到这个问题上,大家已经习惯了航空工业的工作效率和运输水平。邮局不是为了负责运输中转而设置的;地面运输速度就更慢了;而航空公司的确能帮助运送一些货物,但这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因为飞机是为了运送乘客而飞行的。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心急火燎的客户自己来机场送货和接货,这就是史密斯看到的“联邦快递”的机会:快递业务。1971年,27岁的弗雷德·史密斯开始真正实施“隔夜快递”服务的创业梦想。    
    他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政府的调控政策。美国民航管理委员会规定:满载的运输机载重量不能超过12500磅。可弗雷德的猎鹰式喷气机在满载之后是25000磅,远远超过规定的限制。这就意味着取消限制之前,根本不存在隔夜送达货物的可能。     
    但是正如史密斯后来在美国“大企业家联合会”上发表讲演时,告诫创业者的那样:“成功的秘密之一就是对自己的创意必须无限执着和狂热。因为只有你自己的激情才能振奋别人。”    
     史密斯不顾学者和商人对公司前景的耻笑,开始着手公司的筹备:建立货运队、营运中心、散布25个都市的营运点,以及几百个员工的培训等等,凭着坚韧不拔、近似偏执的精神,他得到了投资集团的青睐,并在律师的帮助下,说服了政府取消政策限制。    
    1971年6月28日,“联邦快递”公司正式成立,它的总部设在小石城旧址,写着“欢迎顾客光临”的大标语悬挂在公司办公室里。    
    就这样,看上去完全不可能的任务在史密斯手中得以初步解决,一部传奇般的创业史就此展开。    
    举步维艰    
    公司正式成立以后,弗雷德·史密斯便积极努力地争取第一个大客户,寻求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签订服务合约的机会。为了这第一笔业务,他使尽了全身解数,耗费了无数个夜晚,通宵达旦地研究,不知在纽约与华盛顿之间跑了多少个来回,拿出几百个小时与那些“官方的人”解释、沟通、协调。    
    在弗雷德·史密斯看来,自己提供的隔夜传递可以为对方节省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方根本没有理由拒绝这种服务,他坚信这笔生意肯定能做成,甚至连公司的名字都定为“联邦快递公司”。在与联邦储备系统进行谈判的同时,弗雷德·史密斯就已经信心十足地向泛美航空公司购买了两架装有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达索尔特鹰式飞机。    
    他信奉圣哲柏拉图的话:如果善用财富,则会为人类带来无穷的福祉。弗雷德·史密斯个人投资35万美元,并有家庭信托基金一笔36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做了担保,把购得的客机改装成货机以适用于运送包裹。    
    可是,弗雷德·史密斯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周以后他得到的却是联邦储备系统拒绝接受“隔夜快递”服务的消息。负责监督联邦储备系统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正式通知联邦快递公司,拒绝联邦快递公司为联邦储备系统提供“隔夜快递”服务的申请。理由就是联邦储备系统下属的个别地区的银行不同意弗雷德·史密斯的建议。    
    长期以来,联邦储备银行系统内部,各地区的银行自立山头,靠多年的苦心经营才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用飞机连夜快递银行票据虽然可以为系统节省时间与金钱,但却阻塞了太多人的财源,有许多人就是靠原来的工作流程生存的,如果要采用新的方法传递票据,这些人的既得利益该怎么办?    
    用飞机为联邦储备系统快递票据的计划彻底失败了,特地购买的两架飞机被闲置在机库里动弹不得,刚刚建立起来的联邦快递公司和年仅27岁的弗雷德·史密斯面临着首战失利的沉重打击。    
    的确,像隔夜送达包裹的速递业务确实应该由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航空公司、货运公司或者美国邮政管理局来尝试创立,他们在航空货运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又拥有运送货物的飞机,但他们不愿意冒风险去损害自己的利润率。像联合航空公司货运部就是在连续赔掉了近2000万美元之后,才放弃了货运而转向能够赚钱的客运业。联合包裹运输公司、埃默里货运公司、飞虎运输公司这些本应该开创隔夜快递服务的大型货运公司,却对那个没有出现的市场过于畏惧。这些老牌企业,不仅没有参与隔夜快递服务的创立,而且断言,弗雷德·史密斯一定会失败。    
    天生冒险狂    
    初战失利后的联邦快递公司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联邦储备系统的回绝,弗雷德·史密斯的朋友、竞争对手和传播媒介都认为他把继承的财产用于搞联邦快递公司的冒险简直是疯了。《赢得创新游戏》一书中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    
     “每个人都对弗雷德·史密斯说,他开创隔夜运送包裹的速递服务是疯了。他们说,这种服务没有市场。民用航空委员会决不会批准这个项目。他不可能找到可靠的送货员。此外,如果这种服务有市场,主要的航空公司或许早已经这么做了。”    
    “弗雷德·史密斯并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反对声吓退,他以一个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杰出企业家的胆识和方式继续实现他的目标,正如他自己讲的,他必须创新,哪怕只是为了生存。”    
    1972年到1973年初,弗雷德·史密斯投资75000美元组成了由专家、飞行员、技师、广告代理商等组成的高级顾问小组,再次深入地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对市场潜力更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他们明显地发现,新兴技术的兴起,使美国传统的工业重镇日趋没落,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工商业中心;往昔那种一次托运就是几百公斤、上千公斤,从这一工业区到另一工业区的旧的货运传统正在改变。而现在托运的东西是小件包裹,但比以前更讲究时效。人们托运的东西,小至一个开关,一个橡皮管或是一张设计蓝图。    
    弗雷德·史密斯根据再次调查的市场情况重新制定了营业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却证明了他的大学老师在他论文中提出的观点:“提供这种服务所需的巨大资金是任何新创办公司都难以承担的。”新的营业计划比原来的计划复杂得多,所需资金投入量也很大,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运输工具——飞机和汽车,还要在全国建立服务网、开通多条航空线。    
     此时的弗雷德·史密斯表现出了一个企业家不可多得的胆识,毅然决定把自己全部家产850万美元孤注一掷地投入联邦快递公司,然后,他竭尽全力对华尔街那些大银行家、大投资商进行游说。    
    弗雷德·史密斯对快递公司市场精辟、独到的分析以及他的努力、自信、非凡的领导能力,特别是他破釜沉舟地把全部家产投在联邦快递公司的勇气和冒险精神,给这些私人投资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包括万仓保险公司、花旗风险资本公司在内的几家大公司先后向联邦快递公司投资。很快,他筹集到了9600万美元,创下了美国企业界有史以来单项投入资本的最高记录。    
    史密斯赢得这么高的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他的市场分析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也不是风险投资家想从中获得奇迹般收获,而是由于他的个人魅力的关系,许多参与投资的风险投资家说,我们投资是看中了史密斯这个人,他一定能成为一个难得的创造神话的伟大企业家。    
    在获得风险投资之后,弗雷德·史密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购买了33架达索尔特鹰式飞机,因为这种飞机体积小,不需要向民用航空委员会申请执照,咨询公司还向他提供了一大批熟悉空运业务的管理人员。    
    一切准备就绪,1973年4月,联邦快递公司正式开始营业。史密斯一开始计划向25个城市提供服务,但令人失望地是,第一天夜里运送的包裹只有186件。在开始营业的26个月里,联邦快递公司亏损2930万美元,欠债主4900万美元,联邦快递处在随时都可能破产的险境,公司的早期支持者打起了退堂鼓,不肯继续投资。


第四部分第2节 痛苦是如此之深

    这是联邦快递公司最为艰难的时期,正像弗雷德·史密斯自己讲的那样:“世上没人能知道那一年(1973年)我所经历的事情,那一年给我的痛苦是如此之深,我所承受的压力是如此之大,所发生的事情是如此之多,所进行的旅行是如此忙碌,与投资银行家、通用动力公司以及孟菲斯的上百位不同人物的会晤是如此频繁,同时我还得努力管理一家公司。”    
    在企业初创最艰难的时期,史密斯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对前途的无限信心和十足的勇气,以他超凡的领导者的魅力,吸引着联邦公司的雇员,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交给公司,同弗雷德·史密斯一起同舟共济渡过难关。    
    1973年7月,弗雷德·史密斯到芝加哥筹集资金,试图从通用动力公司争取到一笔急需的额外投资,但遭到了拒绝。弗雷德·史密斯在失望中只得返回孟菲斯。就在他沮丧地等候一架从芝加哥飞往孟菲斯的飞机时,竟一时冲动登上了前往赌城拉斯韦加斯的飞机。他想去那里试试运气。    
    随身携带着几百美元的弗雷德·史密斯在赌桌上玩起了21点纸牌游戏,结果赢了2.7万美元,这是他个人戏剧性的风险投资之一,投入的是几百美元,赢回的是2.7万美元,他把赌博赢来的钱用来给工人发薪水。    
    为了抵偿公司的债务,他卖掉了自己的私人飞机,甚至,他居然伪造律师签字,从家庭信托基金中提取本属于他两个姐姐的钱。他的两个姐姐知道后勃然大怒,1975年1月,将他送上法庭。这是他个人戏剧性的第二次风险投资,投入的是他自己被审判和关入监狱的危险。    
    在庭审中,他承认自己伪造律师签名获得银行贷款的事实并为自己辩护说:“当时我觉得我就是史密斯企业公司,这是明明白白的事。而且我觉得,我的两个姐姐也是这么认为的。”1975年12月,史密斯被宣告无罪。    
    为了改善经营情况,弗雷德·史密斯竭尽全力争取客户,开拓市场,为得到美国邮政总局的合约,联邦快递公司在西部开辟了六条航线,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他把价格杀得很低,以致使人怀疑是否还有利润。    
     而弗雷德·史密斯却着眼于更长久的利益,他认为尽管这笔业务并没有很高的利润,却可以用来充当公司的门面,公司可以借这笔业务向外界表示:“看啊,连邮政总局的合约都能拿到手,对联邦快递公司的服务还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