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寒门闺秀 >

第244部分

寒门闺秀-第244部分

小说: 寒门闺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杨彦终于掀开了红绸。
离得近的便依稀看到那放在花凳上的,是两张颜色流动自然、晶莹剔透的琉璃做成的巨大的荷叶,似随风翻卷,形态极为逼真。荷叶中间立着一支含苞未放的俏生生的水晶莲花,以碧玉为荷杆,略有弧度,姿态娴雅,与下面的荷叶看起来极为自然,好像一副立体的画。
在远处烛火的照射下,水晶做成的花苞折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还微微闪动着,琉璃的荷叶也发射着一道道五彩的光晕,在昏暗的大殿里异常显眼,仿佛带着几分仙气一般。
百官们也暗自惊叹,这朵水晶莲花还真是好看。只是,为何要雕琢成含苞未放的样子呢?要是盛开的,岂不是更好?
“嗯,果然漂亮!父皇很喜欢。”皇帝捋着胡子道。可以摆在他寝殿龙床外的几案上。
皇帝他正要吩咐点上灯,不想杨彦上前一步,笑道:“父皇,您先别急,这是一盏水晶莲花灯,待儿臣点上您再看看!”
“哦?”
“水晶莲花灯?”
“居然是灯?”
大殿里,几乎所有人都期待起来。
他们就说嘛,太子殿下出手,怎么可能这样简单?
杨彦从内侍手里取了一支蜡烛,点燃了水晶上的引线。
这时,奇迹发生了——
只见原本的水晶莲花花苞竟然层层展开,每一层的花瓣里面都有一点烛光。霎那间,花骨朵变成了盛放的水晶莲花,纯净的水晶花瓣上无数个反射面都反射出一道道光芒来,那璀璨耀眼的光华几乎要灼伤人的眼睛,映照得下面的琉璃荷叶也通透闪亮起来。
花叶争辉,一个明亮耀眼,一个五彩流光,仿佛仙境里的仙花仙草。
远远望去,这盏莲花灯好似黑夜里天空中最明亮的那颗星辰。不,就算是最明亮的星辰,也比不上眼前这朵莲花灯耀眼夺目。
与此同时,众人似乎闻到一股淡淡的荷香,耳边也隐约听到一阵悦耳的音乐,待要细听,却又听不清楚。
皇帝的眼睛亮了,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就连安然和杨彦见过这效果的人都忍不住惊叹这朵莲花灯的美,更遑论其他第一次见的人。
就是安王自己,也因为震撼,一时怔然。
杨彦适时道:“儿臣惟愿父皇身体康健,笑口常开!”
“好!好!”皇帝回过神来,连赞两声好,满脸激动地看着站在灯后面的杨彦,朗声道,“太子孝心可嘉!堪为天下表率!”果然,只要老三出手,定然是非同凡响啊!
百官们跟着齐声恭贺。
随后,大殿里的灯烛又陆续点起来,皇帝吩咐华恩总管将这盏灯送自己寝殿里去,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莲花灯被送走,荷香便慢慢淡了,之前那隐隐约约的乐声也消散了,仿佛那荷香和音乐都是由莲花灯带来的。
独孤太后见了,也是喜欢得不行,只可惜这是太子敬献给皇帝的寿辰贺礼,她不好意思讨要。但她已经想着,等明年五月自己生辰的时候,是不是也暗示太子送自己一盏这样的莲花灯。
皇后见太子又出了风头,心中暗恨不已。总想着找个什么由头,落一落太子和太子妃的脸面才好。
“太子可真是心思巧!”皇后强笑着称赞了一句。
就在皇帝以为皇后总算看清了形势,打算缓和与太子的关系时,就听皇后又咄咄逼人道:“都说太子和太子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尤其这文才十分相配。本宫早听人说过,太子妃有大隋第一才女的美名,更有甚者,说太子妃诗书画三绝,那是上下五百年前所未有无人能及的。这字和画都看了,不如太子妃再给我们展示一下诗才如何?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不如太子和太子妃一人当堂写一首,今后必然也是一段佳话。”
皇帝一开始还以为皇后是称赞安然来着,不想她却是有意刁难太子夫妻两个。可惜,皇后话已经出口,前面又有那么多的溢美之词,太子和太子妃要是不应下,只怕以前积累的好名声就要大打折扣了。
大殿里一时间安静了一下,只有后面乐工们依然弹奏着喜庆的音乐。
七步成诗?还要夫妻各一首?这也太为难人了吧?可是这话不能说,一说,不就是怀疑太子和太子妃名不符实?
自然,杨彦和安然都不能推却。
夫妻两个无奈地站起身来,躬身向帝后二人行礼道:“虽然儿臣不敢自称才比子健,但既然母后如此看重儿臣,儿臣与太子妃也只能勉为其难应下来。一时之间要是作得不好,还请父皇母后不要笑话儿臣才好。”
皇后面上冷笑一闪而过,曼声道:“太子别担心,母后就出个简单的题目好了。不如就以梅花为题如何?”历来写梅花的诗最多,要是太子和太子妃的梅花诗不能压过前人的,也讨不了好彩头,这才子才女的名声必然要受影响。
一时间,众人都猜到了皇后的用意,不禁暗叹皇后心思歹毒。就是独孤太后也不赞同地看了皇后一眼。如今太子名分已定,又确实博学多才,现在与他为难,并不能伤其根本,却弄得怨恨更深,何苦来哉?
独孤太后暗自摇头,不知道李皇后为什么就看不明白。身为皇帝原配的皇后,只要不出大错,以后就是太后,即便是惠妃这个生母,以后也不过是二后并立,仍然会以皇后这个先皇原配为尊。现在做这些,除了让太子更恨你,更恨李家,有什么用处?
“太子,太子妃,你们是不是也走几步?”皇后催促道。
杨彦和安然对视一眼,眼中都不禁有些笑意。梅花诗,他们会的那可太多了,只希望两人不要写重了就好。
杨彦朗声道:“笔墨伺候!”任谁也能看出他的自信来。
这样的宴会,史官是需要全程记录下来的,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随即,就有内侍抬着一张长长的书案来,上面摆放着两套笔墨纸砚。
第162章 安然醉酒
没过一会儿,安然就写好了。见她搁笔,几乎所有人都期待着。
华恩总管亲自接过来,放到了皇帝的桌案前。
太后和皇后也都忍不住靠过去看。
只见皇帝微微一怔,而后眼中便闪现出无限惊喜;太后眉头微挑,带着几分讶然,随即唇角就浮现出几分笑意;而皇后却双眉微蹙,面色也不大好看。她很想挑剔几句,可是纸上那四句诗让她无可挑剔。
纸上写着四句诗,字迹圆润漂亮,而那短短的四句诗却更加令人惊艳。
安然写的是宋朝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虽然前世小的时候跟着哥哥背了不少古诗,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能完整记得的不过都是那些有名的优美的。而这首雪梅诗,尤其是她喜欢的。
皇帝看完,不禁双眼一亮,看着安然的神情真真是如获至宝一般。
“好诗!好诗啊!皇后先前那话没错,太子妃这诗书画三绝,可不就是前后五百年前所未有吗?依朕看,别说前后五百年,就算是前后一千年,也找不出太子妃这样的才女来。”
皇帝的赞誉伴着太后的眼中的惊艳和皇后难看的脸色,让大殿里的百官极其家眷们都好奇得跟猫爪似的。太子妃到底写了怎样一首诗啊?
这时,皇帝仿佛听到了百官的心声,将诗递给华恩道:“念给百官们都听听!”
“是!”华恩总管接过太子妃的诗作,高声朗诵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朗诵完毕,他还将手中的诗作给蜀王和襄王看了几眼。
随着华恩总管朗诵完毕,百官们在心中默念一遍,也不禁拍案叫绝!前人写过的梅花诗上百,却没有哪一首能比得上太子妃这首诗的。太子妃之才果真是惊才绝艳啊!
太子妃与太子殿下,真真是绝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配!
对了,太子殿下的诗写好了没有?
百官们这才想起太子殿下也在写呢!这么多年来,太子殿下的诗作虽然不是很多,但哪一首不是堪称经典?特别是那些边塞诗,激得无数男儿心中热血沸腾,不但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在军中拥有极高声望,甚至令很多读书人都弃笔从戎奔赴边关。
杨彦也已经写好了。不过,他自然要留些时间给安然,抢风头也不能跟自己媳妇抢。直到百官们赞叹过后,想起他来,他才将自己写好的诗送到皇帝案前。
杨彦写的这首诗明显要长得多,皇帝先匆匆看了一遍,赞了一声“好”,而后又细细地看了两遍,再赞一声:“好诗!太子这首诗,堪为咏梅之千古绝唱!”
太后静静地看了一遍,很快又看了一遍,而后细细品味着,最后点头附和道:“太子的文才果然不凡,皇后说得不错,才比子健!不,以哀家看,曹子建可比不上太子!不但比不上,还差得远了!”
当然,太后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杨彦这首诗,而是想到杨彦的才智武功,那是曹子建绝对比不上的。毕竟,曹子建光有文才,最后却是个失败者,而太子杨彦却无疑是最后的胜利者。独孤太后可以遇见,大隋在他的治理下,定然会开创一个新的盛世。这样的太子杨彦,哪里是曹子建能比的?
可是,太后因为这首诗想了这么多,百官们却不知道。他们只是震惊,这得怎样一首诗才能换来独孤太后如此赞誉?要知道,独孤家可是安王的支持者。
而皇后的脸更黑了,她直直地瞪着皇帝手中的诗,仿佛想要用目光瞪出一个洞来。她不住地问自己,这怎么可能?这两个人怎么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写出这样好的诗作来?写诗怎会如此容易?
看着皇后那难看的脸色,百官们不禁在下面与周边的同僚及身后的亲眷们窃窃私语。
刚刚太子妃那首诗就已经让他们惊叹万分了,太子这首诗比刚刚太子妃那首还要好?
咏梅之千古绝唱?这是什么样的赞誉?
百官们一个个都双眼放光地望着皇帝。皇上啊,您看完了倒是念给我们听听啊!太子殿下到底写了什么?到底怎么个好法呀?
皇帝又看了一遍,这才有些恋恋不舍地拿给华恩道:“看他们一个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你给他们念念吧!”而后,他嘴角微扬,带着几分讥讽和嘲弄看了皇后一眼,低声道:“皇后,太子和太子妃的文才,可当得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皇后嘴唇微微颤抖着,好半天才说出一个字:“……是。”
这时,华恩总管已经拿着杨彦写的诗,站出去高声诵读道:“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御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是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而林逋就是那位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
百官们听完,有那些记性好的便记住了,那些记性不好的,忍不住起身对着华恩总管抱拳鞠躬道:“还请华恩总管再念一遍!”
华恩总管便含笑再念了一遍。如此,大部分朝臣们都记了下来,没记住的问问周围的同僚,也大致记下来。而后,大臣们也一遍遍地在心中默诵着,一如之前皇帝那般,越念越觉得这诗好。
“太子殿下之文才惊艳,果然名不虚传!”
“如此惊世之才竟然出自皇室,真真是前所未有前所未见啊!”
“我大隋有太子殿下,乃是大隋之幸,百姓之幸啊!”
……
因为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儿媳都给自己长脸,皇帝今晚特别高兴。而皇后受不了皇帝的嘲讽和百官打量的眼神,早早地告退回宫去了。现在,伴着太子太子妃的更上一层楼的名声,是皇后不自量力自取其辱的笑话!
襄王见到太子和太子妃被人当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