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窑窕淑女 >

第152部分

窑窕淑女-第152部分

小说: 窑窕淑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这才扯着吉祥的衣裳,“你这死丫头,还不快去给奶赔罪。”

吉祥立刻收了声,麻利地收拾地上的簪子手镯,朝杨氏奔过去,扶着她到凳子上坐下,又乖巧地给她捶腿,剥着桌上的花生给她吃,把杨氏伺候得舒舒服服。

后来还是萧老爷子知道此事后,狠狠地教训了吉祥一顿,罚她挨了几下戒尺,并让刘氏把东西归还了。

下晌,范氏以为老宅里的要回去,提前把准备的礼拿出来,要给他们装上牛车,谢氏却拦着她,朝刘氏住的房间张望了一下,说,“老二家的有事相求,说是明儿才回去,可能是今天这一闹,不好意思开口。”

范氏猜疑了一下,刘氏求她肯定没好事,问了问谢氏是什么事儿,她好先盘算盘算,有个底。

谢氏摇了摇头,说她旁的没提,只说要住到明儿才回去。

一大家子人要留下来过夜,范氏只好先去张罗着晚饭。

饭桌上,刘氏很不好意思,有杨氏在场,心里有了底气,才讪讪然道,“嫂子,吉祥这丫头性子野,在家里就是被老二惯坏了的,这事啊嫂子你别往心里去,回去我再好好收拾她。”

范氏旁的没有多说,却只是说,“小娃子,哪懂得这些,那镯子那么大,她也戴不了,只是觉得好看,往后好好教教就是了。”

刘氏忙点头称是,抿了抿耳间碎发,讪讪道,“这事啊我往前也多过一回嘴,不过这次不是为别人,我想着老二在家也没啥事,又没有一门手艺,家里头人多,平时的吃穿用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老大家的铺子越做越大了,用的都是外人,总归是不太放心儿,我想着让老二过来,给大哥嫂子分担分担……”

萧玉珠很是惊讶,一向啃老的大叔也要出来做工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管事





第二更,求订阅,要是手里有推荐票,也扔偶两张,感激不及。

******

只不过老宅里,出了萧景天就没有别的劳动力,萧老爷子和杨氏两个,老了想干也干不动了,家里的活计全落在刘氏身上,她一向是好吃懒做的,她下边还有三个小的,最小的闺女才半岁,还没断奶啊,她怎么会让萧景天出来挣钱?

再说,老宅里田地多,自家的好几亩好田也给老宅里的种上了,光是整饬好田地,就够他们一屋人吃喝的,平时养一群鸡,下了蛋换钱,多的粮食用来养几头猪,卖了也能换不少钱,开销是足够了,说不定还能致富呢。

刘氏打的什么算盘,她就真的想要萧景天出来,那家里的活计大多落在她的头上了?

萧玉珠诧异地看了一眼刘氏,侧头见范氏想要说话,扯了扯她的衣裳,打了个眼色,范氏才道,“老二家的,你家里几个小的还小,真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家里没有一个劳力,那怎么行,你又何苦让他出来做工?把家里的田地整饬好了,亏不了你们,比什么都强。”

刘氏笑了笑,“嫂子说的极是……只是家里人多,老的小的加起来七八口人。”说着小心地抬眼看了杨氏,见她只是默不作声,才继续往下说,“光靠那十来亩田地是不够的,遇上个丰年还好,要是像去年那样的年景,全家都要喝西北风去,我自是要为一家人打算,我想着让老二农闲的时候过来帮衬帮衬,也能得几个余钱,手头能宽裕点,两个老的跟着我们也能少遭些罪。过上好日子。”

刘氏话里话外地透着“她孝敬公婆,要改善家里的吃穿用度,不能再穷下去”,抱怨着老大家富有,对几个兄弟不管不问,连老子老娘都不管了。

范氏想着两位老人跟着老二日子越过越穷,老了没享福不说,尽受苦。心里不好受。她总归是大儿媳妇,虽然平时的衣裳料子余钱没少给,但看到老宅里的光景,她这个做儿媳妇的,能帮的自然会帮。

范氏想了想,“只是铺子里头的活计又重。他不一定能干得来。要说庄子上是缺人手,他要是看得上那点长工的工钱,那他就来吧。”

刘氏的脸立马沉了下来。杨氏原本是半闭着眼睛,只顾着吃菜,这会是瞪大了眼。把筷子往桌子一摔,“老二家的好心过来求你,你却给了这么一条路子,到哪都是种地,又何苦跑老远上你这来种。你们大宅子住着好衣裳穿着,让老二家日子过不下去,你们也心安!”

范氏气得不轻,她原本也是好意,想给老二寻一条门路。

萧玉珠赶在范氏开口之前,笑着对杨氏道,“咱家养的人都不是吃闲饭的,要是想过来当个管事的,可真没有,奶,你也知道,我爹还每日在柜台前站着呢,他的腿之前受过伤,他这个掌柜的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是不想种田,那就去店里端盘子,每月还有两三两银子的工钱。”

“那可不行!端盘子哪是你大叔能干的活,被人呼来唤去的,让人家看笑话!”杨氏气呼呼地瞪过来。

萧玉珠轻松地笑笑,“那这样说来,还真没有管事的位置,铺子里头我爹管着,庄子上是做了陪嫁,启哥儿说了算的。”故意抬眼看了杨氏和刘氏,“是不是我爹娘不给大叔一个管事的当当,你们今天就不答应了?”

刘氏一听每月有三两银子,觉得去店里干也不失为一桩好差事,再说,那段家后生不就是从端盘子干起的,后来还不是得了个庄子,虽然比不得女婿,毕竟是自家兄弟,老大家的也不会亏待了他,说不定能捞不少好处。只是杨氏狠狠瞪了她一眼,让她别打岔,她只好低着头暗自盘算起来。

杨氏摆出她当家做主的架势,正襟危坐着,直盯着老大媳妇,让她表个态。

范氏拉了拉还想继续往下说的玉珠,道,“这事啊我还得找孩子他爹商量商量。”

杨氏轻轻嗯了一声,“要是商讨好了,给个明话,别让人两头等着。”

范氏强忍着点点头。

以前在萧家村,老二老三没娶亲的时候,杨氏不算是恶婆婆,对老大家也算好,没想到越活越回去了,自家是分出来的,也没得杨氏多少好处,这几年衣裳节礼的没少给老宅里送,要说现今出息了,也是一家人辛辛苦苦挣的,没得她半点功劳。老二家就更不用说了,不给人添乱就是好的了。

晚上,范氏同萧景土商讨老二要过来做工的事。

萧景土也是有心想帮,毕竟是亲兄弟,他也不能光顾着自己,得给人留些脸面,只是管事的位置还真没有……

范氏也很是为难,骂了两句,“我看这事啊是老宅里的早编排好的,要给咱们下套呢。明着是要求咱们给条门路,实则是硬要弄个管事的当当,想着不干活还能得工钱,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你就少说两句!”萧景土也感到很头痛。

萧玉珠在旁边听了一会,劝道,“他要管事的,咱就给他按个名头,只是这管事的也没有不干活的道理。爹不是一直想找个人,帮着去江东运鱼虾,这活计不重,又只耗半天功夫,只是起得早了些,时辰上有些颠倒,实则也是一门不错的差事。”

范氏觉得行,这段时间去江东运鱼虾都是萧景土和吴七两人去的,天还没亮就走,当天上晌赶回来,刚好能赶上中午的正餐,只是来回这样跑,他还要照顾着店里头,应付不过来,让老二去跑跑也好,老二是个活泛性子,这种外头的路子,他应该能做得过来。

萧景土想了想,也觉得再好不过,只不过给按个什么名头,才能打消旁人的疑虑。

萧玉珠连名字都想好了,眨了眨眼,“就叫‘运输总管’!”。挂上一个总管的名头,这回老宅里的该松手了吧!

第二日,萧景土便把差事当着杨氏和萧老爷子的面,同老二萧景天一说,让他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就来。刘氏一听是个总管,顿时觉得脸上有光,杨氏眯了眯眼,觉得还算满意,这才没有再唠叨。

老宅里的走了,范氏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要不是因为是玉翠的大喜日子,她定是不会任由人对着她指手画脚。想到明日玉翠就要回门,她的心里才好过了许多。惦记着成亲后,段光启和玉翠还得在庄子上住,让玉珠跟着萧景土去庄子上走了一趟,把两间屋子收拾出来,添了些起居物件儿过去。

萧玉翠回门日回来,范氏见她脸上红润有光,气色好,一看定知道这门亲事错不了,段光启对人不错,是个知冷知热的。

段光启一来,被萧玉涵拉着上正厅,同萧景土说话去了。

萧玉珠见了容光焕发的萧玉翠,为她感到高兴,范氏抓着玉翠,问她在段家这几天过得好不好,萧玉翠抿了下耳旁鬓发,有几分羞意,却掩饰不住眉眼间流露出来的幸福,看得人松了口气。

范氏又问婆婆对她好吗?有没有给她立规矩?因送嫁的人回来,在她耳边说了两句,萧玉涵也亲眼见到了些什么,她有些知觉。萧玉翠微微笑着,显得极为腼腆,“往后我又不同他们常住,自是要分出去的,家里人口多,小孩子就有五六个,都快住不下了,她自是想早点盼着我们能分出去住,能腾出地来,妯娌几个对我也算好,这几日能忍就忍了,她毕竟是我婆婆,我得敬她三分。”

萧玉翠不好说得太过,背地里说婆婆的坏话,启哥儿娘是个什么样的人,范氏也是清楚的,正色道,“等过一段时日,就回庄子上来,看她还敢拿捏你。娘就是担心你性子软,事事被人压一头,你在家里哪受过这种苦?”叹了口气,“罢了,既是嫁了人了,只要咱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也不怕被人说不是。”

萧玉翠点点头,“女儿晓得了。”见玉珠仔细盯着她看,脸红了些,轻推了她一下,“看什么呀,不认识了?别忘了,我可永远都是你的姐姐。”

萧玉珠抿嘴道,“我觉得姐和平时不一样了,哪里不一样,又说不上来。”

“你这丫头,只不过梳的不是姑娘家的发式,哪里还有什么不一样。”范氏强忍着笑,点了玉珠额头一下。

萧玉翠头上梳的是圆髻,插了两根碧玉簪子,一身大红衣裙,一副新媳妇的打扮,显得整个人端庄秀雅,同她姑娘家的样子,是有些不同。

范氏像是有**的话要说,笑着把萧玉珠赶出了房门,惹得玉翠坐在床边,红了半边脸。

萧玉珠望着紧闭的房门,笑着摇摇头,看情形一定是询问**的问题吧,不听也罢。走到正厅这边,翁婿两个已经就着一碟花生米,两碟凉菜,开始喝上了,连萧玉涵的脸都是红扑扑的,估计也喝了两杯。

腊梅娘和腊梅知道新娘子今日回门,过来瞧瞧,送了两碗热乎的豆腐脑过来。萧玉珠在豆腐脑上淋了红糖水,拿上几个小碗,给正厅了送了一大碗,让他们自个舀着喝,给房里送了两小碗,刚送了进去,就被人赶了出来。

过了好大一会,萧玉翠才红着脸出来,见了腊梅,脸红得不行,拿出准备的一样点心,分给人吃,才收起来腊梅打量的目光。

第一百九十六章 烧鸡





过了二月二龙抬头,萧景天果然来了,背着卷好的铺盖拎着个包裹,随身衣物不多,范氏把他安置在潇湘记的后院,单独给了他一间厢房住着,两个活计王三吴七是合住在一块的,就着隔壁,也好相互照应着。

萧景天性子活泛,没来两天就和两个伙计混熟了,只不过王三吴七知道他是掌柜的自家兄弟,对他还是有意疏远,不好走得太近了。

刚开始这几日,萧景天不识路,萧景土让吴七带着他跑了几趟江东,到了第四日,他就能一个人应付了,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