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129部分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12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寒门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不赦免李傕郭汜,贾诩也是董卓旧部,王允会不会赦免他?难说,所以贾诩是为了自保而劝李傕郭汜攻打长安,换了郭嘉,在同样处境中,八成也就这么做了

而贾诩在长安中不知多少次拦着李傕郭汜大开杀戒,又因李傕郭汜攻打长安时邀羌胡部曲的首领们做助力,许诺给他们皇宫中的美女,贾诩眼看那些首领们要进宫抢掠后宫嫔妃侍女,于是用计劝退了羌胡首领们

贾诩离开长安的原因很简单,不是李傕郭汜对他不好,而是长安的局势,让他感到了危机

从前长安是李傕郭汜樊稠三人相互牵制,三人鼎足,局面是平衡的,因为二人相斗,第三人就起了关键的制衡作用,相互忌惮,反成微妙和平局面,可李傕杀了樊稠之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变成二虎相争,那就是不死不休了,形势一发不可收拾,贾诩为求自保,辞官遁走

选择来益州,是因为郭嘉如今已经是益州牧,天下人无论谁投效郭嘉,不存在大是大非的挣扎,只有郭嘉值不值得投靠,才士之辈能不能一展所长这样的考量

最关键的是益州太平,在益州可安枕无忧,贾诩出身卑微,他也能够去刘表那里避难,但刘表未必会用他,相较而言,他相信同样出身寒微的郭嘉,因为郭嘉在益州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了他的用人是能者居其任

“使君为在下开脱罪责,诩感激不尽”

贾诩苦笑连连,长安朝廷的文武百官背地里如何议论抨击他,他不用猜也都知道,却很少有人能设身处地为他想一想,乱世求得自保,也有错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

郭嘉不为贾诩辩解,功过是非他没有资格来品评,他说的话都是在开解贾诩罢了

“丈夫,自黄巾之乱起,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枭雄并起,依你之见,汉室,还有希望吗?”

换个话题,让贾诩不要沉浸在长安旧事

贾诩这回拿起酒杯一饮而下,爽快地吐出口酒气,胸中郁结散去大半,道:“能为汉室拨乱反治的人,从先帝殡天到今日,只有三人,却都自误而亡第一人,何进,第二人,董卓,第三人,王允”

郭嘉再次为贾诩满上酒,笑意淡淡道:“汉室分崩之兆早已显露,州牧权重总领军政,已如往昔周天子分封诸侯,黄巾之乱,各地豪杰公然募兵,以公利私,养兵自重先帝殡天,何进身为执掌天下兵马的大将军,却只顾朝堂争权夺利,他却看不到,若他能一心为公,在诸侯割据初期时号令诸侯一同平叛剿匪,不但可扫平黄巾,还能趁机削弱各地诸侯,廓清四海后,他何进想要的功名利禄,唾手可得,以至流芳百世”

贾诩端起酒杯朝郭嘉一敬后满饮下去,在郭嘉想要给他倒酒时抢先给郭嘉先倒满酒杯

“使君所言不虚,何进自误是因私心,董卓自误是因野心董卓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可他的确有机会做大汉人人敬重的忠臣英雄,他秽乱宫闱,擅自废帝,枉杀朝臣,又无视百姓死活,这是自寻死路,众叛亲离啊”

贾诩的话让郭嘉情不自禁点头赞同,董卓败亡,究其根本原因,是董卓把所有阶级都得罪光了,他擅杀权贵,得罪了士族,他无视百姓死活,又得罪了平民

譬如高祖刘邦夺天下,立足关中要与民约法三章,遍收民心后来进一步摧毁奴隶制,解放奴婢,以及轻徭薄赋,得到了百姓拥戴,天下,不是光靠打仗打出来的

第九十一章特殊来客

第九十一章特殊来客

 第九十二章 贪生怕死

/ //第九十二章贪生怕死

郭嘉与贾诩在凉亭对饮,推杯换盏,畅所欲言中伴随着豪放大笑声

酒逢知己千杯少,郭嘉与贾诩一见如故,畅谈之中相互能跟上对方的思维,各抒己见,乃人生乐事

他们都没有再品谈王允自误,因为相互都明白,王允落得被灭门的下场,不是因为王允有私心,有野心,王允是忠臣,但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三公又如何?平天下治乱世,所需非常之人

“使君在益州休养生息,是在静待天时?少字”

贾诩摸清了郭嘉的脾性,言谈并不避讳与保留

指着贾诩摇头轻笑,郭嘉敬他一杯,饮罢之后点头道:“的确如此,先生应该明白,当年我入益州既是逼不得已,又是形势所迫,如今嘛,形同困兽,天时不现,寸步难进”

贾诩抚须浅笑,说:“只需使君雄心不减,十年之内,必出益州”

悄然摇晃着酒杯,郭嘉没有接话,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良机出现,只需不被风花雪月磨平了斗志,他就不会满足屈居益州一隅

“先生日后有何打算?若有志为官,益州府随时恭候先生”

郭嘉目光温和地望着贾诩

贾诩面不改色,心中却在苦笑:与这年轻的人主谈天论地,有时也暗藏机锋啊

如果郭嘉真的有心要贾诩出仕为官,那就不会出口问,间接任命就是,贾诩接受还是拒绝,那是贾诩的选择

可是郭嘉恰恰把这句话说出来了,贾诩要是应承下来,不免落了下乘

贾诩能够理解郭嘉,因为郭嘉选才用人是通过科举,假如间接任命贾诩进入益州府为官,会落人口实

一句从郭嘉口中说出来带着招揽之意的话,实则拒人千里,贾诩怎会品不出这个意思?

沉默中,贾诩表情如常,心中却已打算转道去别的诸侯帐下了,他纵然惜命,却也不是安贫乐道的人,满腹才华也想有施展的机会

难道等到明年益州科举吗?贾诩已年近四旬,不想浪费一分一秒

“先生,若无意仕途,我倒是有个不情之请”

就在贾诩沉默时,郭嘉却又浅笑着说了一句话

心思一转,贾诩有些明白郭嘉的意图了

郭嘉想要他的投效,但也要名正言顺

“哦?使君请讲”

贾诩想看看郭嘉有什么折中的法子

郭嘉转头命下人去将郭烨带来,不多时,满头大汗的郭烨昂首挺胸,步履稳健地来到凉亭外,瞧他喘着大气的样子,先前应该是在练武

“先生,这是我的长子,名叫郭烨,我想请你做他的先生,我平日公事繁忙,疏于管教,这孩子如今中规中矩,太过老实,我担心他日后吃亏,所以想请先生教导他”

贾诩没想到郭嘉竟然给他这么一个差事

这个差事说好不好,说不好却又极为令人羡慕

问题是郭烨不是郭嘉的嫡子,贾诩去当郭烨的老师,日后要是郭嘉不喜欢这个儿子,贾诩的处境岂不是很尴尬?

不过贾诩也知道郭嘉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喜欢郭烨,也断然不会让他来教导郭烨

而且,做了郭烨的老师,等同就是给郭嘉效力,没有实权和官位,能不能参与机要在模棱两可之间,关键是郭嘉的态度

郭烨小小年纪,神色之间不骄不躁,作为郭嘉长子给贾诩行礼时极为郑重,眼神清澈,丝毫没有敷衍与虚假

初次见面的印象,贾诩对郭烨十分满意,仔细思考之后,他同意了郭嘉的提议

作为郭烨的师长,贾诩能够居于幕后,不致成为焦点,所谓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贾诩要施展才华,但也想低调

现在,贾诩明白了郭嘉的意图,教郭烨虽不是幌子,但也不能说目的单纯,多的,是希望贾诩作为一个隐于朝的幕僚

想通了这些,贾诩觉得郭嘉是个妙人,还真把他的心思揣测得一清二楚,他要低调,郭嘉不给他显赫的官职,他要施展才华,郭嘉将他留在身边

至于金银珠宝之类的俗物,郭嘉自然不会优待贾诩,贾诩也不会张口索取,大家都是明白人,心照不宣

“使君美意,在下却之不恭日后必定悉心教导大公子';》”

贾诩给郭嘉拱手一礼,郭嘉却摆手道:“既然先生愿教他,那就不但是他的尊长,还是他的师长,日后他若恶劣难教,但请告之,我不会让先生为难”

“烨儿,过来拜见先生”

让贾诩教导儿子并非是郭嘉灵机一现,他不断在找一个合适的人来教导郭烨,文武兼修是才能,但为人处世要靠心机

防人之心不可无,太正直的人在小人面前会吃亏,所以郭嘉希望儿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要学会防人和揣测旁人心思

蔡琰教不了,虽然她是才女,但她还是小看了人心,她看得清大局,却总忽略细节

蔡邕教不了,他能够把郭烨教成君子,想要在尔虞我诈的世界生存,光靠浩然正气是不够的

至于手下戏志才,徐庶,秦宓,法正等人,都有要职在身,郭嘉也不想加重他们的负担,何况他们有的自己也有孩子

看破世态炎凉,揣度人心十拿九稳的贾诩是一个好人选,至于贾诩会不会把郭烨教成一个小狐狸,郭嘉并不担心,因为怎么教,教成什么样,精明的贾诩应该能够掌握住度量

作为郭烨的师长,贾诩能够随便出入郭嘉府邸,间接的就是郭嘉的幕僚,需要用他的时候,郭嘉不会忽视他的存在

妥善安排了贾诩后,一切按部就班

夏日酷热,郭嘉想在府中建个泳池,但为免落人口实带头享乐,于是只好折中把浴池稍稍扩建

沸在浴池清水中,郭嘉趴在石壁边上,闭目想着心事

房门被人推开,进来一人,郭嘉扭头望去,只穿着轻薄纱衣的蔡琰赤着莲足慢慢走来,粉色衣衫下诱人的娇躯若隐若现,清美的面孔带着淡淡的笑意

蔡琰步入浴池,走到郭嘉身后,悄然捧起郭嘉的头发,动作温柔地为他梳洗

“夫君给烨儿请的先生好似也没什么本事嘛”

蔡琰的口气带着些许调皮,她知道郭嘉不会请一个没用的人来教导郭烨,可她观察了一段时间,发觉贾诩教郭烨的东西和她教的没什么分别

“这你就别操心了,他本事大着呢烨儿能学到他三分本领,我就心满意足了”

郭嘉仍旧趴着,他还年轻,但和蔡琰早过了**的激情期,现在有点儿相濡以沫携手未来的感觉

梳洗完头发,蔡琰前身隔着轻纱贴住郭嘉的后背,伸手用力在他双肩上按摩

“夫君可知道近日城中来了一位夫君绝对想不到的人”蔡琰俯**,悄然咬住郭嘉的耳垂

郭嘉疑惑地睁开眼,嗤笑道:“天下名士那么多,谁来成都都足够让我不测的了”

蔡琰身子一撤,继续在郭嘉肩上用力按摩,浅笑道:“那妾身就给夫君提提示,这人,是女子,夫君认识”

这下郭嘉还真就被勾起了好奇心,他除了当年想见识见识甄姜时辰意翻墙入院,再无主动猎艳之举,身边娇妻美眷众多,多半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至于其他女子,他还真没招惹过,终究是乱世,要是太平盛世,他估计也就立志做个浪荡公子';》哥了

“猜不到我见过无数女子,可记在心里的,屈指可数”

蔡琰嘻嘻一笑,继续卖关子

“那人可是乔家姐妹';》的旧识,大乔小乔都要叫她一声姐姐”

郭嘉撇撇嘴,道:“乔公生前在扬州也是知名的大户人家,大乔小乔认的姐姐,我怎会认识?”

手上动作停下,蔡琰缠到郭嘉背后,贴住他的面颊,柔声道:“扬州之北,兖豫之东夫君还猜不到吗?”

郭嘉情不自禁皱起了眉头,转过身揽住蔡琰的腰,二人紧紧贴在一起,额头相抵,郭嘉有些惊讶地问道:“糜贞?她是一个人来的?”

郭嘉认识,大小乔叫她姐姐,又在徐州,郭嘉只能想到糜贞

可糜贞不可能独自来成都

蔡琰的指尖在郭嘉胸膛上悄然划过,显露玩味笑容道:“夫君难道就不认为糜贞是来寻情郎的?”

郭嘉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