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138部分

混在东汉末-第138部分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一人抄一部分,最多一两天就能重抄一本出来。不过,一想到以后要和赵云挂上钩,眼下这事却不能说得太轻松,要不然这面子就不值钱了。他故意眉头一挑,犹豫了一下,最后咬咬牙,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我去请示一下师兄,尽量满足你的心愿,万一不谐,请子恒也要谅解一二,如何?”
    赵毅大喜,连忙向后退了一步,躬身致谢。

第076章 赤子之心难长保
    “德然!”毛嫱出现在门口,对刘修招了招手,同时欠身对赵毅施了一礼。赵毅连忙还礼,脸上却露出一些尴尬之色,嚅嗫道:“德然,如果不方便,千万不要勉强。”
    刘修不以为意,摆摆手笑了一声:“我尽力而为吧。”和赵毅告了别,跟着毛嫱进了屋,一进门就看到卢敏脸色不太好,不由得一愣,连忙走过去问道:“师兄,怎么了?”
    卢敏说话之前先看了一眼毛嫱,毛嫱点了点头,有些责备的说道:“你怎么能答应赵毅送他《东胡志》?”
    刘修这才有些会过意来,看他们这样子,大概毛嫱把他叫进来就是想阻止他的,只是没想到他已经答应了,这才有些生气。他有些不解,却没有争辩,只是静静的坐着,等着。
    卢敏眉梢颤了颤,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德然,按说这部《东胡志》是你一手整理出来的,你想送给谁,我无权过问。”
    刘修连忙摇头,卢敏这句话说得有些重了:“师兄,我没有这个意思……”
    毛嫱要直接得多:“你怎么这么傻?费了这么多心力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嘴一张就送人了?你知道这可能是目前世上对东胡了解得最充分的一部书吗?只要你放出风声去,花钱来求抄一份的人能挤破你家的门。”
    刘修这才意识到这部书居然这么珍贵,想想也是,这年头书都是靠抄写,得之不易,而且可能也没有人像他这样结合了好几个人的经验,做过系统的整理,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看卢敏,又看看毛嫱:“师兄,我……我是觉得赵毅他们确实是有心杀敌的,所以才……”
    卢敏抬起手,打断了刘修的话:“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胡人的形势,可是你要知道,那个谢广隆是个马贼,他随时都有可能回到草原上去抢劫,如果这部书落到胡人的手里,你知道会是什么后果?这里面不光有草原上的地形,还有幽州诸郡的形势、居庸关的地形,一旦胡人突破了居庸关,那将是什么后果?涿郡甚至包括整个河北都有可能面临胡人铁骑的冲击。”
    卢敏非常生气,语气也跟着重了起来,要不是毛嫱在旁边,他很可能怒斥刘修的随意。
    刘修挠挠头,趁着卢敏喘气的功夫,把刚才赵毅托他向卢敏请求的事情说了一遍。卢敏听了,还没来得及说话,毛嫱却冷笑一声:“德然,你心地善良,不知道人心的险恶,当然了,我也不是说赵毅就是恶人,但是那个谢广隆呢?你以为他真的是因为一片忠义才不做马贼的?你知道那些年檀石槐在草原上崛起之后,多少马贼被他们剿杀,又有多少人被追得无处藏身?公沙太守把他放在居庸关,就没有他的考虑吗?”
    刘修大吃一惊:“你们怀疑……”
    “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何况是这些唯利是图的马贼。”卢敏不容分说的说道:“向公沙太守建议的事,我可以去办,但是你不要完全相信他,一旦出了事,不是你一个人承担得起的。我们这次能成行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千万不能节外生枝。”
    刘修无法反驳,如果谢广隆真如毛嫱所说,只是被鲜卑人追得活不下去才到上谷来的话,那把这部《东胡志》送给他的确不太合适。不过,赵毅不是胡人,他家是常山大族,应该不会这样吧?
    “常山赵家我知道,应该不会出那样的人。”毛嫱询问了一下卢敏的意思,最后打了个圆场说道:“你把草原上的部分抄给他,幽州的部分就不要抄了,我相信赵毅能理解的。”
    刘修把目光投向卢敏,卢敏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略作思索,又沉声道:“你自己抄,不要让其他人代劳。”他看了刘修一眼,又解释了两句:“既然你要卖赵毅一个人情,干脆就做得彻底一点。另外,除了刘备和张飞两人,其他人面前也不要多说什么。”
    “为什么?”刘修这次是真的不明白了,防着谢广隆还有点道理,为什么连涿县一起来的人也防着?
    “你真是什么也不知道。”毛嫱又好气又好笑,伸手弹了一下刘修的脑门:“幽州的大户有几个和草原上的人没有生意来往?”
    刘修大吃一惊。不过,毛嫱就是涿县的大户,想必这句话不会无的放矢,他虽然觉得很震惊,可是想想,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前世的时候,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许多天天嘴上喊着爱国的人,不是早就把国籍改成了他们最“不耻”的外国籍了吗。
    果然利益才是一切。
    刘修心情非常不好,没有心情再争论什么,他点了点头,便退了出来。卢敏见了有些担心,毛嫱却只是叹了口气,她也不知道怎么去劝解,卢敏的身份背景和她不一样,在这件事上很难说到一起去。
    “德然的心思还是太单纯了,就像一匹素一样。”
    “赤子之心,难能可贵,可惜难以长保。”卢敏无来由的叹了一声,有些黯然。毛嫱欲劝,张了张嘴,却也只能跟着叹了一声。是啊,道德和现实总是那么遥远。她突然转过一个念头,觉得自己的感慨有些莫名其妙:这刘修跟道德扯得上什么边啊,他是个有劣迹的无良少年啊。
    两天后,刘修把亲手抄的经过删减的《东胡志》交给了赵毅,本来以为赵毅会不高兴的,没想到赵毅喜出望外,对他的解释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好象早就料到了似的,反而很感激的说道:“德然,你放心,这部书我绝不会给其他人看一眼。”
    刘修笑了:“那倒未必,你弟弟子龙总不会有问题吧。”
    赵毅一愣,随即欣喜的哈哈大笑,拍着刘修的肩膀道:“德然,子龙如果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将德然引为知己的。德然如果有空到常山,无论如何一定要来我赵家作客。”
    “那是一定的。”刘修挤挤眼睛,半真半假的说道:“你们赵家是几百年的将门,我怎么能不去沾沾名将之气?说不定到时候还要向你们兄弟讨教一些武艺呢。”

第077章 戟与矛
    “武艺?”赵毅忽然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蒙德然赐书,无以为报,我教你几式矛法如何?”他好象生怕刘修说他市侩,又赶紧解释道:“不是我先前舍不得,实在是我赵家的矛法有些古怪,一般人学了反倒不美。”
    一听说能学到赵家家传的矛法,刘修欣喜若狂,他现在步下功夫已经大有长进,步射也有了几分功力,但是敦武没教他马上功夫,公孙瓒又走得急,他还没来得及向他学习骑矛怎么用,如果能学到赵家的矛法,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事先说明一下。”赵毅见刘修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笑,连忙解释道:“我家这矛法其实并不是纯粹的矛法,而是戟法,只是现在的戟已经和秦以前的戟大有区别,有很多精妙之处可能用不上了。我家是敝帚自珍,一直不舍得丢弃,所以和常见的矛法比起来,有些……怎么说呢,有些难学。”他笑道:“曾经有个西凉人千里迢迢来求学,只学了几天,就说我赵家的矛法是祭器,更适合在大祭上表演,不实用,半途离去了。”
    刘修忍不住笑了,还真有这样的笨蛋,居然说赵云的矛法中看不中用。
    “那西凉人叫什么?”
    赵毅想了好半天,终于想起来了:“好象……叫张济。”
    刘修的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张济?这名字很熟啊,对了,好象董卓手下的大将,据说武艺相当了得,他的侄子张绣更牛逼,号称北地枪王。他……在赵家学过武艺?
    赵毅见刘修一脸的惊讶,推了推他:“德然?”
    刘修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打岔问道:“你刚才说这是戟法?戟法和矛法有什么区别吗?”
    赵毅得意的笑了:“当然有区别。相对于戟法来说,矛法简单多了,只有刺、挑、拨、砸等几种,而戟法还有削、剁、啄、勾种种精妙的手法,只是现在的戟已经和矛差不多,那些手法大多用不上了。”
    赵毅见刘修还是一头雾水,便取过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古戟和现在常用戟的草图,详细解说了一下,刘修这才有些明白。赵毅说的古戟是那种带侧刃的戟,现在的戟却只是比矛多了一个刺,其实作用和矛没什么大区别,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法也要简单得多,很多古戟上的用法确实用不上了。
    “既然古戟有那么多的精妙技法,杀伤力远大于矛,为什么古戟却失传了,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刘修不解的追问道。
    赵毅一笑:“古戟虽然精妙,但是也非常难练,一来是戟头要重很多,没有足够的臂力很难做到如意,二来那些特有技法要求颇高,如果练得不好,不仅妙处挥不出来,反而会耽误攻击的效果,这也就是张济说这种武艺是祭器的缘故。”
    刘修若有所悟的点点头。
    “德然,学不学在你,我不强求,说实话,现在能真正用好这种戟法的的确不多了。”赵毅很坦诚的说道:“我建议你学步戟可能更实用一些,河间张家就是只学了步戟,他们家的大戟士现在可是有名的河北精兵。”
    刘修一扭头,哈哈大笑:“那可不成,我是步戟、骑戟都要学,一个也不放过。用不上就用不上,至少也是原汁原味的啊。我既然文习古文经,武当然也要习古戟,你放心,我学好之后,特意去打一柄古戟,到时候上了战场,往外一挑,就那么特别。”
    赵毅忍俊不禁,和刘修相视而笑。
    接下来的几天,赵毅向刘修传授了他家传的戟法,刘修现这古戟的用法古然复杂,没有长时间的苦练很难掌握其中的精髓,而且对臂力、眼力的要求都非常高,仅是辨别戟援的方向便不是一个容易的事。矛柄是圆的,不存在方向的问题,戟柄却是扁的,要在动作之中通过戟柲的手感来分辨戟援的朝向,实在是个不低的要求。
    另外戟头也要比矛头重上一倍左右,步戟还好一点,双手执戟,戟杆也就是一丈左右,操纵起来虽然有难度,总不是遥不可及,可是骑戟的戟柲长达两丈,戟柲又是有弹性的积竹柲,晃晃悠悠的,这时就能明显感觉到戟头不容易受控制,戟援长不过一尺,要想用援刃推杀或勾杀敌人,这就需要非常精确的距离控制。
    如果再考虑到制造这种戟头的工艺复杂程度和成本,那就能明白这种古戟的消亡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不过刘修没想过做将军,也不需要训练大量的将士,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虚荣心——这古戟法不仅招式精妙古拙,就连姿势都讲古礼,看起来古意盎然,十分有派——倒也不用担心这些区别。
    戟法很复杂,纵使刘修有出常人的眼力和臂力,又有着不怕重复再重复的毅力,他依然花了很长时间才初步掌握了赵毅讲解的要领。不过,赵毅却对他的进步赞不绝口,说他简直是神,假以时日,追上赵云应该不成问题,这话说得刘修不免有些自鸣得意。
    卢敏在居庸关呆了近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