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411部分

混在东汉末-第411部分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走出几步的刘修停住了脚步,转过身,平静的看着他:“我们是并肩战斗的战友,在凶险的战场上,我们能把后背交给彼此,难道还比不上一匹马?”
    “大人……”吕布惭愧的低下了头。
    大帐内,关羽已经被脱掉了重甲,医匠正在检查他的伤势,他的左肩有一块非常大的瘀青,其他的还好,不过是受到重击之后麻木而已,很快就能恢复。关羽已经知道刘修救了他,而且为了平息吕布的怒气,他又把自己的坐骑送给了吕布作为补偿,感激不已。一看到刘修走进来,他连忙撑着身子要坐起来行礼。
    刘修按住了他,坐在榻边,拍拍他的手:“云长,不管怎么说,你今天是败了。”
    关羽满脸通红:“关羽无能,令重甲士蒙羞了。”
    “不。”刘修摇摇头:“这只是你们两人之间的私斗,和列阵而斗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无声的笑了笑:“十个重甲士列成小阵,能对五十骑,可是一个重甲士要面对五骑却根本不可能。别说是吕布,就是普通的五个骑士你也对付不了。你以为所有的骑士都是北军的那些人?”
    “在战场上,一个人的武勇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团结,只有团结,才是战无不胜。”
    关羽沉默了片刻:“多谢大人教诲。”
    刘修看着关羽,知道他此刻未必能全听得进去,但是这次多少会给他一些教训,让他不再逞个人英雄主义。
    帐门一掀,吕布走了进来,见刘修也在,他站在那里有些不好意思。“大人,我……我给云长送些伤药来。”
    关羽想起吕布暴怒之下要杀他的那一幕,不由得脸一冷,用右手拉上衣襟,掩住了伤口。刘修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拍了拍他。关羽碍不过刘修的面子,只得说道:“多谢吕长史。”
    吕布听出了关羽语气中的冷漠,也有些尴尬,他走到关羽身边,看了一眼关羽的脸色,小心的问道:“没伤着吧。”
    “一点皮外伤,没什么大碍。只是伤了吕长史的马,真是不好意思,还连累得大人要把坐骑送给你。”
    吕布抓抓头,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好啦,你们都消消气。”刘修沉下了脸,不高兴的说道:“云长,不是我说你,奉先虽然有些鲁莽,可是他现在来看你,就还把你当自己人,你又何必拒人千里之外。要是这样,将来到了战场上,我能放心的让你们一起作战吗?”
    关羽不吭声了。
    刘修示意吕布坐下,缓和了口气:“奉先,你虽然赢了,可是也赢得惨烈,这还是没有弩阵配合的情况下,如果有弩阵,你还能这么轻松的接近他吗?这足以说明重甲士面对骑兵的时候有相当大的优势。”
    吕布点点头,他对骑兵作战的特点非常了解,真要在战场上遇到这么强悍的步卒列成的战阵,骑兵冲锋也很难捍得动。不过,他还是有自己的看法:“大人,重甲士是强悍,但是他们的移动速度慢,除非是对方不得不攻,否则他们随时可以撤走,重甲士根本追不上,在草原上,还是骑兵的威力更大。”
    “你说的很有道理。”刘修赞许的点点头:“没有一个兵种是能百战百胜的,所以才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把不同的兵种组合成一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吕布和关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目前要解决重甲士移动速度慢的问题,我有一个方案,那就是给重甲士配三马,减轻马的负重,保持体力,同时还要改进战甲的结构,让穿戴更方便,一旦与敌人相遇,能以最快的速度准备战斗。”
    “大人,为什么不给战马披上重甲,这样又能发挥骑兵的速度,又能增加战马的防护能力。”吕布忽然说道:“以鲜卑人的武器装备,只要装备半甲,我们的骑兵就是无敌的。”
    刘修眼前一亮,思索片刻:“好主意,只是……我们暂时没钱了。”
    吕布长叹一声,耸了耸肩。
    “不要沮丧,以后等我们有了钱,我们会建一支这样的重甲骑兵。”刘修安慰道,“打仗嘛,打的就是钱,有钱好办事。”
    “唉,钱都被那些世家抢走了,要不然哪轮到鲜卑人嚣张。”吕布拍拍大腿:“要是现在像孝武皇帝那时候有六十万边军,鲜卑人还不吓得屁滚尿流。”
    “会有这一天的。”刘修从容而坚定的说道。
    ……
    清晨的杨树湖雾气缭绕,湖岸边的杨树上顶着白色的霜花,这是其他地方不怎么容易见到的景相。北方地区普通干燥,霜和雾这种东西很少能见到,明朗的天气里,天空总是那么蓝,那么远。
    刘修在湖边练拳,他练得很慢,身上似乎背着一座沉重的大山,有些不堪重负。他仔细揣摩着每一个拳式,回想着昨天救关羽时突然展现出来的无以伦比的迅捷。他原本站在人群的后面,可是在那一刹那间,他似乎很轻易的就穿过了人群,冲到了吕布的面前,随意的一挥手就推开了他。
    不仅当时其他人觉得不可思议,到现在为止,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是今天早上他怎么也无法重现那一幕,无论他如何竭尽全力,他还是做不到。
    那似乎是另一个境界,他只是偶尔碰到了一下,见识到了其中的玄妙,却无法再次跨入。
    不远处,张鲁兄弟正和吕布的闺女吕小环一起练武,张鲁、张卫学的是虎形,由许禇直接负责指导,吕小环练的却是鹤形,由卢氏指导。与张鲁他们注重于技击和修习不一样,吕小环更看重鹤形如舞蹈一般的优雅和飘逸。
    “要再轻盈一些,要想像自己就是一只鹤,双翼乘风而起,翱翔在九天之上,身边有白云飞过,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天空。”卢氏一边说着,一边做了个示范,展开双臂上下摆动,长长的衣袖如流云一般展开,用一个脚尖着地,另一条腿高高抬起,衣袂飞舞,飘飘欲仙。
    “哇,夫人好好看!”吕小环拍着手叫了起来,兴奋得眉飞色舞:“我也要学,我也要学。”
    刘修也不禁看得一愣,不由得停了手上的动作。卢氏穿了一身很合体的白色丝质道袍,除了衣袖和衣摆很宽松之外,其他的地方非常贴身,现在她为了模仿鹤舞,上身尽力前倾,绷紧了衣服,丰满的酥胸和挺翘的臀部曲线更加突出,在优雅之中更有几分说不出的性感和妖娆,看得刘修不由得一阵心猿意马。
    “身子一定要尽量的舒展开来,这样才能起到抻筋拔骨,行气导引的作用。”卢氏纠正了吕小环几个动作,抬起头看了刘修一眼,走了过来。刘修连忙扭过头,佯装只是碰巧看了一眼,并不是故意的,只是心里有些发虚,脸上有些发热。特别是一想到如果不是他一直静不了心,卢氏现在就要和他合体双修了,他就更觉得心里呯呯乱跳,手上的动作也有些走形。
    “大人,你怎么了?”卢氏站在三步开外,疑惑的看着他。
    “没……没什么啊。”刘修不敢看她,都快三十步的人了,皮肤还是细腻如少女,配上那掩饰不住的成熟风韵,双重诱惑具有更强的杀伤力,运动之后脸上的红晕和起伏明显的胸口无不在冲击着刘修脆弱的心脏。
    卢氏抿嘴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方手绢走了过来,递给刘修,俏然一笑,伸手在唇上横了一下:“擦擦吧。”
    刘修一愣,一手接过犹有卢氏体温的手绢,下意识的在唇上擦了一下,顿时吓了一跳,手绢上一片红。他略一思索,顿时老脸通红,红得像雪白手绢的血,心里暗自叫道,这下丢人丢大了,居然流鼻血了。
    他拿着那方手绢,手足无措,连鼻血都忘了擦。卢氏笑了笑,走过来,接过他手中的手绢,一手抚着他的额头,让他把头仰起来,一边很轻柔的给他擦。卢氏比刘修小大半个头,刘修虽然仰起了头,她还是不得不踮起脚尖,尽量的靠近刘修。刘修为了让她能够得着,尽力向后弯腰,又有些紧张,身体很快失去了平衡,手在慌乱之中按上了一个绵软的地方。
    卢氏吓了一跳,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鹿似的向后跳了两步,刘修没有依托,双手划了两下,扑通一声仰面摔倒在地。旁边的虎士连忙赶过来扶他,一看他的脸,都吓了一跳,手忙脚乱的用袖子去帮他擦。
    “大人,你这是……”
    “天太干了……天太干了……”刘修掩饰着干笑了两声。虎士明白过来,飞奔到湖边浸淡了汗巾,敷在刘修的额头上,又给他擦干净。等到鼻血不流了,刘修这才坐了起来。
    卢氏局促在站在不远处看着刘修,刘修也不好意思看她,假模假式的盘起腿,做出一副准备静坐片刻的架式。卢氏犹豫了一下,走了过来:“大人,我给你诊诊脉?”
    “呃……有劳夫人。”刘修卷起袖子,把手伸了过去,脸却偏到了一旁。卢氏也不看他,伸出三指搭上,过了片刻,她收回手,轻声说道:“大人,你思虑过重,不宜静坐。”
    刘修有些意外,随即又点了点头,自从听过贾诩的那个建议后,他一直在犹豫,权衡着其中的利弊。贾诩的计策是好,可是代价很可能就是几万将士的性命,这让他很难做出决策。
    “静坐,是要排除所有的心思,倾听天地深处的大音。大音希声,就像是湖水深处鱼儿呼吸的声音,就算是风平浪静也未必能听得到,更何况大人此刻的情绪焦虑如沸汤呢?强行入静,有害无益。”
    刘修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她应该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那她说自己情绪焦虑如沸汤,难道是说自己心中的欲念?
    卢氏仿佛看懂了刘修的心思,她淡淡的一笑:“大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人不仁,则以肉身为刍狗……”
    刘修很意外,前面两句他知道,是《老子五千言》里的话,可是后面一句是哪儿来的?
    “大人忘了吗,老君说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身体只是我们修炼的炉鼎,元气才是我们需要的金丹,如果丹成,白日飞升,羽化登仙,还要炉鼎干什么?出道无家,便是此意,七情六欲,既有元气不纯,又有炉鼎材质不佳,正如铁质不纯的刀易折断一样,材质不佳的炉鼎也容易炸鼎,修练武道,顾然有培炼元气的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在锤炼身体这副炉鼎,不过是夯实道术修炼的根基,心意的锻炼,才真正跨入了道术修炼的门槛啊。大人醉心于拳技,却忘了炼心,这才是你一直静不下来的原因所在。”
    “心意?”
    “对,意者,心音也。”卢氏伸出一根如玉葱般的手指,指了指刘修的心窝,“你此刻心跳如鼓,岂是心平气和之时,又如何能听得真正的天籁之音?”
    刘修似懂非懂,心意不就是思想嘛,这应该是大脑的功能啊,怎么扯到心脏上去了,难道有个心字旁就和心脏有关,这是不对的。
    “难道考虑事情不是用大脑,而是用这里?”
    “不。”卢氏很严肃的摇了摇头:“大人精通古文字,难道不知道思字是上囟下心吗,囟门不正是在头顶?人真正的心思是心和脑一起完成的,只有那些肤浅的念头,才是由大脑独力完成的,要不怎么叫不用心呢。”
    刘修一愣,这字还可以这么解释吗?不错,甲骨文中思字的上面确实不是田,而是囟门的囟,囟门也就是头顶骨的缝,人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