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627部分

混在东汉末-第627部分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扶想起来了,他刚到洛阳的时候,张超的确向他请教过学问,那时候张超还在司徒府做个书佐,不过不久张超就被外放永昌太守,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怎么,你这是?”
    “闻说车骑将军入益州,我特来请见。”张超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其实他到这里来,是刘修派人请他来的,他接了书信后,日夜兼程赶到这里,就是知道刘修眼下无人可用,估计是要授他以重任,不过这些没有必要对董扶说。
    董扶也是个聪明人,嗯哈了两句,就没有再说什么。张超快步进了中庭,刘修一看到他,就起身迎了上来,拉着他的手哈哈大笑:“子并,一别多年,过得可好?”
    “好。”张超也不客套,一入座,就从怀里掏出一叠厚厚的纸推到刘修面前:“将军,这是我收集的关于盘越国、天竺国的资料,以及疏通西南商路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刘修大喜,成都是大汉西南通往外国的一个重镇,他要想在益州兴工商,这条商路是重中之重,所以早就派人告诉张超,让他留心这方面的事。他接过来翻了两页,随即又合上了:“子并,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交给你。”
    “将军请说。”
    “我要赶到鱼复去一趟,成都没有可以信任的人镇守,我不放心。我想请你留在成都一段时间,暂任车骑将军府长史,与荀文若同级……”
    张超一抬手,打断了刘修的话:“将军,你放心的去鱼复,我会守好成都,至于什么级别之类的,并不重要。”
    刘修笑了,他就知道张超可信,所以还没进成都,他就用六百里加急的驿书通知张超赶来。张超是二千石的太守,让他辞了永昌太守,暂任千石的车骑将军府长史实在有些委屈,所以他特地说明和荀彧同级,不料张超根本不在乎这些,直截了当的打断了他的话。
    “如此,就拜托子并兄了。”刘修随即拿过一片名单,上面有他列好要用的人,包括一些原益州刺史府的,也有一些是巴郡的名士,主要是阆中豪强,这些人支持了他,他不能一点回报也没有。张超一一看了,最后说道:“将军,董扶在外面。”
    “董扶?”刘修眉头一皱,他对董扶印象非常不好,已经有意赶他回家,张超突然提起,他倒有些不好直接拒绝。
    张超从刘修的脸色看出了他的心意,想了想,又道:“董扶是益州名士,不少人都是他的学生,将军如果不用他的话,只怕……”
    “子并,有件事,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刘修把董扶以益州有天子气的话劝刘焉入益川的事说了一遍:“陛下、大将军、骠骑将军和三公都知道这件事,你觉得我还能用他吗?”
    “有这样的事?”张超愣住了。董扶善谶纬,说出这样的话很正常,可问题是这话私下里说说没关系,落到了朝廷耳朵里,那形同谋逆,刘修如果还用他,那和刘焉有什么区别?他犹豫了片刻:“那将军如何让他知难而退?”
    刘修也有些头疼,如果董扶有自知之明,就应该自己辞官,不要来丢人现眼,可是他居然还大模大样的摆出一副名士的派头来请见,这可有点不知趣了。可是董扶是广汉名士,在三蜀地区甚至整个益州都很有威望,如果不让他知难而退,直接就这么回绝他的话,只怕益州的士人又会误解,将来要招揽人才的时候就会多生枝节。巴出将,蜀出相,他出身武人,对武人的吸引力很大,但是对文士的吸引力一向有限,再让董扶在里面搅一棍子,那可就更难了。
    “这事你别管了,我自己处理。”刘修想了想,觉得不能把这个难题留给张超,得罪名士就得罪名士吧,反正他在名士的嘴里也不是什么好鸟。
    张超不再多问,接着开始听刘修介绍要处理的事务,他们一谈就是一个多时辰,才算把大致事情交待完。张超不走了,就在府中住下,立即开始处理公务。
    刘修换了一身衣服,从侧门出了中庭,绕了个圈,又进了前院,见院中空荡荡的,只有一个老头孤零零的坐着。他问了一下旁边的胥吏,知道这位就是大名士董扶,便东张西望的看了两眼,然后蹭到董扶身边,打了个招呼:“茂安先生?”
    董扶瞟了他一眼,不认识。刘修在洛阳的时候,董扶先是在董重府中,后来做了侍中也没什么正事,很少在宫里呆着,大部分时间住在太学,刘修的名声如雷贯耳,却没见过刘修本人。见这么一个身材健壮却多少有些举止轻佻的年轻人问他,心里有些不悦,只是哼了一声,算是回话,连问一下对方是谁都懒得问。
    见董扶这副表情,刘修放心了。“闻说董先生善谶纬,不知道对天下大势,有何高见?”
    董扶眉头一皱:“你是洛阳人?”
    刘修笑笑,他的口音的确是洛阳的口音。他笑笑:“不错,我是跟着车骑将军的,在洛阳的时候,听人说刘焉入益州,是听了先生的一句话,说是益州有天子气,不知是不是有这回事?”
    一听说是车骑将军府的,董扶的神色缓和了些,他咳嗽了一声:“不错,的确有这回事。”
    “那现在刘焉中风了,先生这是不是……有些走眼啊?”
    董扶老脸一红,随即又抗声道:“那是刘焉自已没运道,与老夫何干?”
    “听先生这意思,你还是坚持这句话?”
    “当然。”董扶抚着胡须,傲然一笑,“纬书传自圣人,历代以来,无不应验,老夫精研多年,自问有所心得,要不然岂敢胡乱说道。你既是车骑将军身边的人,就应该劝劝车骑将军,这天意不可违,顺天应人,方是正理……”
    刘修打断了他的话:“你这是劝车骑将军自立吗?”
    董扶语塞,半晌才道:“这些你不懂,我还是和车骑将军面谈。你既然是车骑将军身边的人,还劳烦你去通禀一声。我见了车骑将军之后,自然承你的情。”
    刘修点点头,起身走了,他进了中堂,坐在案前,叫过鲍出,对他说了几句,鲍出愣了一下,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快步来到了前廷,走到董扶面前:“可是董茂安先生?”
    董扶一阵激动,“是不是车骑将军要见我?”
    鲍出摇摇头:“不,车骑将军不见先生了,他有句话,要转告先生。”
    董扶一愣,不高兴的沉下了脸:“什么话?”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道不同,不相与谋。”鲍出强忍着笑,一本正经的说道:“先生,你请回吧。”
    董扶沉吟片刻,恍然大悟,老脸顿时臊得通红,匆匆起身,掩面而去。

第498章 刘表的担心
    江陵,荆州刺史府。
    纪灵占了鱼复的消息不仅让刘修非常头疼,就连刚刚收到消息的刘表也非常挠头。荆州富庶,有地有人,袁术想要占领荆州全境,他也想夺回南阳,占荆州自立,两人断断续续的已经打了两年多,襄阳一带一直没有消停过。如果不是袁术两面受敌,主要兵力被牵制在颍川和臧旻交战,他承受的压力不大,恐怕汉水防线早就被突破了。现在袁术出奇兵,派人占了鱼复,从鱼复可以顺江而下,随时攻击江陵,他即将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困境。
    刘表非常紧张,刘焉占了益州,他紧张,刘修要进益州,他更紧张,而袁术占了鱼复,他觉得自己头上就像悬了一口刀,这口刀随时都可能落下来,斩了他的首级。他认识刘焉,也和刘修共事过很长一段时间,更了解袁术这人是个什么货色,不管是谁在益州,他都不得安生,但两害相较取其轻,这三个人中,他还是宁愿刘焉在益州,至少对他威胁小一些。
    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蔡瑁和蒯良并肩走了进来,拱手施礼:“使君。”
    “快请坐,快请坐。”见到这两人,刘表松了一口气,连忙请他们入座,上了酒,然后把刚收到的消息说了一遍。“纪灵在鱼复,随时都有可能东下江陵,大军主力在襄阳,江陵兵力不足,我请二位来,就是想商量一下如何防守。”
    蔡瑁和蒯良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色。袁术的人突然出现在益州?怪不得刘表要把他们两人紧急召过来,特别是蔡瑁,他可是率领荆州水师在襄阳作战,担负着守护汉水的重任,对战局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使君的意思,是想调水师来江陵?”蒯良问道。
    “正是如此,子柔以为可行否?”
    蒯良缓缓的摇了摇头:“把水师调来江陵,阻拦纪灵问题不大,可是使君想过没有,纪灵只是一只奇兵,他要在鱼复站稳脚跟还需要一段时日,短期内对江陵造成威胁的可能性并不大。”
    刘表眨了眨眼睛:“子柔的意思是说,我们暂时无需在意?”
    蒯良点点头,又摇摇头:“是的,对纪灵无需在意,我们要考虑的倒应该是车骑将军刘修。”
    “刘修?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刘表不以为然的笑了起来,抚着胡须笑道:“刘焉的重兵在汉中,他根本无法前进一步,纵有一些乱军响应,迟早也会被刘焉平定,我看他这个战无不胜的名将这次要尝尝败绩了。”
    蒯良无声的一笑:“使君如果这么想,可能大祸很快就要临头了。”
    刘表有些不高兴,笑容变得不自然起来。“子柔以为他很快就能进汉中?”
    对刘表的不快,蒯良并不在意,蒯家虽然没有像蔡家一样和刘表结亲,但是他和兄弟蒯越一文一武,在荆州举足轻重,刘表要想在荆州立足,就不可能离开他们的支持,适当的让刘表知道一下他们的实力非常重要,没有必要惯着他。
    “从关中进汉中,子午谷也好,骆谷也罢,都是刘焉肯定要派重兵守护的地方,刘修暂时不能从那里进兵,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我想刘修不会考虑不到这些。但他还是出兵了,大军一动,每天的耗费不是个小数目,对于刚刚起步的关中来说,更是一笔不能不计算的付出。以刘修用兵的习惯,他会做这样徒劳无功的事吗?”
    刘表收起了笑容,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说,刘修这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疑兵?”
    “我觉得很有可能。”蒯良道,“明知道没用,偏偏还要做,如果说只是壮壮声势,好像不太符合刘修的习惯。既然如此,我们只能猜测他在虚张声势之下,还隐藏着真正的杀招,而这个杀招到目前为止,我们连猜都猜不到。我们猜不到,刘焉也可能猜不到,越是猜不到,就越有效果,要不怎么才叫奇兵呢。”
    刘表想了想,突然说道:“那你说,最近广汉一带的乱民,会不会和他有关?”
    “我觉得有可能。”蒯良想了一会,“刘焉太急躁了,他刚刚入主益州,便割断了和朝廷的联系,这显然不是老成之计。益州人还没有完全依附他,在他和刘修之间,肯定有人会选择刘修,那些乱民,焉知不是如此?益州从来没有出现过太平道,这些黄巾大概和太平道也没什么关系,只是借黄巾之名掩人耳目罢了,说不准就是刘修安排策动的。”
    “可是,些许乱民,能成什么大事?”刘表想了很久,还是摇摇头:“我觉得这就算是刘修安排的,只怕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只要他的主力无法入汉中,仅凭这些乌合之众,根本动摇不了刘焉。”他摆了摆手:“我们还是考虑一下如何防备纪灵吧。”
    蒯良眉头一皱,欲言又止。他是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