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671部分

混在东汉末-第671部分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笑笑:“将军,其实这还是将军新政的功劳。人皆趋利。如果没有利益,那些人也不会这么顺从。同天下之利,方能并天下之力,臣不过是顺天应人,追随将军骥尾而已。”
    刘修大笑,指着王允道:“你们看,你们看,这个并州人也会阿谀奉承了。”
    李儒躬身道:“将军。臣以为子师之言句句是实,并无阿谀之意。他说的话,也正是我们的体会。将军的新政既不损害大族的利益。又适当的倾向普通百姓,反对者极少,而拥护者极多,这是任何一个新政都无法媲美的。益州能在两年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和益州原本殷实当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将军的新政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减少了阻力,让新政得以顺利进行,无须大动干戈,这可旷古未有的。”
    刘修摆摆手。示意李儒不要再说了。不过,他觉得李儒是真正说到了要点。历来改革是最难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人改革都着眼于重新分配现有的财富,这种方法肯定会触犯既得利益者,引起强力反抗,就算是以政府的武力作为后盾强制推行。最后也很容易造成统治阶级的离心离德。变法中,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但他本人最后却被杀了,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人虽然死了,新法却被保留了下来。而后世的很多改革者却是人亡政息,王安石也好,张居正也罢,都不外如是。
    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扭转历史的车轮,可不仅仅要有强大的力量,更多的是智慧,刘修亲身经历过改革大潮,也了解历史上那些改革家的悲剧,当然会在这方面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
    “我马上要去荆州征战,这一战,估计要两三年的时间。我不在成都的这两三年,你们几位要互相协助。”刘修看看眼前的这几位,心里非常高兴。李儒是刺史,但他是新人,张超和王允都是他幕府中的老人,由他们控制实权,制衡李儒,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妥善的安排。阎忠和长公主坐镇成都,再加上天师道帮忙稳定人心,益州的形势又是处于上升阶段,在短时间内应该还不会出现严重的矛盾。
    听完了汇报,送走了李儒等人之后,刘修翻看着钱粮和兵册,对阎忠说道:“先生,这次要烦请你坐镇成都了。”
    阎忠点点头:“请将军放心,忠一定竭尽所能,让将军无后顾之忧。”
    “这个我是放心的。”刘修合上册页,“只是凉州军士不愿远行,我不想过早的动用他们。请先生留意一二,做好准备。”
    阎忠躬身应命。刘修这次出兵只征调了凉州的汉七营一万余人,羌七营一个也没动,其他两万多人全是益州军。刘修的理由是羌人不适应内地,让他们短期参战还行,长期离乡作战,军心难免不稳,所以让他们先做好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再投入战场。但阎忠清楚,刘修这是要把大部分的战功让给益州人和并州人,不想让凉州独大。
    阎忠可以理解,反正凉州汉七营也是凉州势力,他们骁勇善战,又以骑兵为主,到了战场上必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至于羌人,不参加就不参加吧。势力讲的就是平衡,一家独大了也未必是好事。
    正月末,刘修一切安排妥当,离开了成都城,登上了江边已经等待多日的龙吟号战舰。这是一艘如同一座小城般的战舰,长三十丈,宽十三丈,有三层船舱,载千人,每层船舱边都有木墙垛,看起来和一座三层的小城一样。
    水师都督甘宁带着他的锦衣卫,得意洋洋的站在舷边,恭敬的伸出手:“将军。请上船。”
    “兴霸啊,你现在是越来越有钱了。”刘修瞟了一眼他身后的那些锦衣少年:“我跟你站在一起有压力啊,显得很寒酸。”
    甘宁讪讪的笑了笑:“将军,我这也是打肿脸充胖子啊。你也知道的。我现在那点军俸可全被他们穿在身上了。将军,你看是不是给我机会多打两仗,立功挣点赏赐?”
    “你少和我哭穷。”刘修笑骂道,他顿了顿,又道:“你那些兄弟的家属抚恤,我接过来吧,全由你担着。你的确扛不住。”
    甘宁的眼神一闪,没有吭声。那次为了阻拦吴雄而战死的兄弟的家属,他一直在照顾他们的生活,为的不仅是对死去兄弟守诺,更重要的是让现在这些活着的兄弟无后顾之忧,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上战场的时候能不惜生死。可是这样做的负担也的确很重,他的俸禄全花光了不说。还要从家里拿钱来补贴。
    刘修要把这个担子接过去,当然有替他减轻负担的意思,但更多的恐怕还是不希望他把自己的力量培植得太大。私家部曲超过了一定规模。向来是个很招人忌的事。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舍不得。然而他从这次刘修派严颜而不是他这个水师都督先去荆州闻出了一点味道,现在刘修再一次提出这个要求,他如果再不答应,刘修会不会从此冷落他?
    甘宁犹豫了很久,躬身应诺。
    刘修无声的笑了笑,大步上了船,登上最上面的飞庐,远眺大江。江面上战船如织,遮云蔽日。蔚为壮观。刘修油然想起了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王浚下益州是三国归晋,而他现在下益州则是阻止了三国争霸。少了这近百年的互相屠杀,大汉的元气未伤,北疆的胡人就没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那场近三百年的浩劫应该能避免了吧。
    接下来,应该就是化国为家了。刘修端坐在舱中,看着远处的重重桅影,想起洛阳传来的消息,不禁冷笑一声。
    “出发!”刘修摆了摆手,下达了命令。隆隆的战鼓声响起,直传到天边,最前锋的战船接到了命令,扯起缆绳,升起了一张张帆,遮住了四野的碧水青山。两岸来观看的官员和百姓们一看这副阵势,不禁齐声欢呼。欢声沿着渡口延伸到两侧很远的地方,如天际之雷,和战鼓声遥遥相应。
    看着前面的战舰依次起动,甘宁下令收起跳板,解开缆绳,拉起铁锚,升起船帆,准备出发。正在这时,岸上的人潮忽然一阵骚动,分开一条通道,数十骑飞驰而来,为首一骑冲到岸边,忽然一勒缰绳,战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马上的骑士高声喝道:“国师夫人到——”
    刘修心中一动,转过头,目光穿过窗户向岸上看去,只见卢夫人手中牵着张卫的手,从马背上飞身而起,白衣如雪,衣袂飘飘,如同天外飞仙,越过近十步的距离,轻盈的落在了飞庐之外,面不红,气不喘,缓步进了舱,向刘修躬身一拜。
    “楚国师卢雅,向将军报到。”
    刘修欠身致意:“夫人心魔已去,可喜可贺。”
    卢夫人淡淡一笑,将有点紧张的张卫推到刘修面前:“小儿崇敬将军,希望能追随将军建功立业,还望将军恩准。”
    刘修看看张卫,张卫今年已经十五岁,按现在人的说法就算是成年了。他从小就跟着母亲修行,身体素质非常好,武功也不错。不过天师的称号将由他的兄长张鲁继承,他最多只能做一个治头大祭酒什么的,如今想弃道从武,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好啊,庞德和阎行外任之后,我身边只有孟达,的确有些忙不过来。你就先在我身边呆一段时间吧。”
    张卫大喜,连忙拜谢。卢夫人也非常高兴,能在刘修身边做随侍亲卫,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会低,刘修身边的庞德、阎行都先后外放,一出去至少是个校尉。现在阎行作为前锋副将,和水师副督严颜一起,已经赶往荆州,这一次战斗结束就应该能独领一军了。更让她满意的是,刘修把张卫留在身边,方便他们母子经常见面,又显示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这让她非常安心。
    “多谢将军。”

第549章 山雨欲来
    “这竖子究竟是怎么回事?”袁术将手中的书札砸在案上,又用力的踩了两脚,红着眼睛大骂道:“我这儿都顶不住了,他还推三阻四的,想看我笑话吗?”
    早在刘修出发之前,去年冬腊月中,水师副督严颜和监军司马阎行就到达了荆州,在江陵短暂停留了数rì之后,他们随即又赶到了江夏,和荆州水师都督蔡瑁合兵一处。孙坚得到消息之后,不敢大意,立刻用快马将这个消息送到合肥,对袁术说,益州水师已经到达荆州,虽然还没有看到刘修的战旗,但是他赶到荆州是迟早的事情。他即将面对益州军和荆州军的联合攻击,以他现在手头的一万兵根本不够用,请袁术立刻安排人支援。
    袁术接到消息后,也有些紧张。不过他并不意外,从刘表被荆州大族挤走这件事上,他就猜到了刘修即将亲自参战,而不是派一两个部将来这么简单。他立刻把消息转达给袁隗,请他通知袁绍加大攻击曹cāo的力度,减轻他的压力。
    袁术虽然狂妄,可是他和刘修并肩战斗过,知道刘修手段的厉害。他没有把握在面对刘修的时候还有余力来对付曹cāo,如果被两面夹击,他肯定是死路一条。
    可是袁绍回复的消息让他非常失望,失望得以至于恼火。袁绍说,他虽然拿下了半个幽州,可是公孙瓒和刘备还在辽西,他们无时不刻不想着卷土重来。黄巾大帅张燕又在真定屯田,时刻威胁着他的后路,他不能不防,最近收到消息说,北中郎将赵云正在调集并州铁骑,包括朔方太守吕布在内的骑兵都在征调之列,估计很快就会东下冀州,冀州现在是三面受敌,情况并不比袁术容易。这种情况下。他也是步履维艰,能勉强支撑就不错了,哪里还谈得上主动攻击曹cāo啊。
    袁术根本不相信袁绍的说辞,冀州的实力如何。他一清二楚,袁绍手头可调动的大军至少在十五万以上,区区两万并州铁骑就让他这么紧张?你手里还有两万幽州铁骑呢。
    袁术认为袁绍这是在见死不救,想借刘修的刀来杀他,除掉他这个劲敌后,袁家的实力只能归于袁绍一人。
    袁术非常愤怒,亲自赶到汝南面见袁隗。这事儿没法整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袁绍还打他的小九九?刘修是朝廷最后的倚仗,关东大战这么多年,刘修一直用各种借口置身事外,养jīng蓄锐。如今他手握三州,又居高临下,出手必然是雷霆一击。胜败在此一举,袁家全力以赴都未必能够挡得住他,如果还各有心思。那就不用打了。
    袁隗也很紧张,他知道袁术这是在借机指责袁绍,但他也知道袁术说的话大部分都没问题。刘修出击,其蓄积了数年的实力一旦全部放出,必然是全力一击。袁家能不能挡住这次攻击,直接关系到袁家的成败。
    袁家败了,刘修将无人能敌,可是如果刘修败了,那天下就再也没有人能挡得往袁家。
    “你安心的守着江夏,本初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有数。”袁隗平静的说道:“他不会看不出这里的凶险,更不会借刘修的刀来杀你。”袁隗看看袁术:“首先,他要杀你,根本不需要借刘修的刀。其次,现在还不是杀你的时候。”
    袁术哑口无言,随即脸涨得通红。他从袁隗的语中听出了浓浓的不屑。
    “那好,我去和刘修拼命。我倒要看看,如果我死了,他能不能一个人挡得住刘修。”袁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