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291部分

葬明-第291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会死的更惨一些。

琢磨清楚了这件事之后,于是一些胆大的村民便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凑到刑天军部众那里,有的人伸手帮忙去照料一下伤员,有的人去抱柴禾,帮忙烧火煮肉做饭,也有人去领了些粮食,招呼女人过来拍饼子或者是煮饭,渐渐的村民们也认命了,眼下他们唯有相信这些贼人们的话,跟他们同舟共济,指望着贼人的援兵来,他们也能逃过这一劫,否则的话,他们肯定是也要被官军冲进来杀光,然后被官军拿去了人头邀功请赏去。

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脑袋成为人家的战利品,仅仅是为了一条活下去的念头,也逼迫着这些村民们暂时和这些贼人们站到了统一战线上。

第三卷 蛟龙入海 第九十七章 定策解围

黄昏来临之后,石井村周围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一队队巡营的官兵不断的在村外巡查,生怕村中的这伙贼人趁夜突围逃窜,而村子里面的人也默默的端着碗,大口的吃着,平日难得吃上一口的肉,现在大块的摆在他们面前,虽然吃起来还是一样的香,但是所有人的心情却都很沉重,因为在他们看来,弄不好这就是他们一生中最后一顿饭了,明天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恐怕就是他们命丧此地的时候,所以所有人都不做声,只是低头闷吃,就连村中那些村民们,也都默默的聚在一起吃着这顿有生以来肉最多的一顿饭,暗自为自己的命运担心,只有没有一点心机的小孩子,第一次这么大口的吃上肉,相互之间嬉笑打闹着,而他们的父母却暗自垂泪;人群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情绪。

一群乌鸦不知从何处闻到了空气中的血腥味,渐渐的汇聚在了石井村上空,并且开始一支支的落下,试探着落在了村口那些被官军丢下的尸体之间,试探着开始在尸体之间来回走动,看看有什么危险没有。

等它们发现没什么危险之后,便开始跳上一些尸体,用力的啄了起来,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乌鸦也开始落下来,争食起了这些官兵们丢下的尸体,但是对于这样的场景,官军那边虽然看着不舒服,但是也没敢过来抢他们袍泽的尸体。

因为这些尸体正处于村中贼人们鸟铳的射程之内,万一抢尸不成,再挨了贼人的枪子儿的话,那就更不划算了,只能白白给乌鸦们再送一盘大餐。

而对于这些乌鸦争食官兵的尸体,罗立和他手下的部众们也没心情去管,反正不是他们的弟兄,乌鸦们爱吃就让他们吃去吧!

倒是后来张焱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派人架上了两门炮,对准村口开了两炮,巨大的炮声将正在争食尸体的乌鸦惊飞了起来,炮弹散落在村口的地面上,也没打死几只乌鸦,反倒是惊了村中的人们一下,罗立和兵卒们纷纷抓紧了武器便要跳起来准备,生怕官兵们趁夜发动进攻,一旦是那样的话,他们肯定是撑不过这个晚上的,所以都慌忙爬起来,做好了接战的准备。

但是一看之下,众人都破口大骂了起来,原来官兵是用炮在轰乌鸦,闹得大家都紧张了一把,于是便又都坐了下来。

而于此同时,肖天健也率部赶至了山口,远远的停驻了下来,王承平立即便率领手下,将出现在他们周边的几个官军的夜不收给清理了一遍,并且抓回了一个活口,夹在马背上给带回了军中。

王承平和手下人的表现也确实让肖天健他们信服,这帮人的骑术很是精湛,到了平地上之后,如同蛟龙入水一般,来去如风,即便是石冉这个斥候队的哨将,也不得不表示他对王承平的佩服。

被抓回来的官兵的夜不收架不住刑天军的严刑拷问,立即便招供了出来,说出了他们的来路还有石井村那边的情况。

原来这支官军乃是从太原府调过来的一路卫所军,是受了洪承畴的命令,准备前往河南围剿变民军的,因为洪承畴催的急,他们大年初九便从太原府出发,一路上拖拖拉拉的走到了这里,而这个率队的张游击家也在绛县,于是便率部绕道,想回家看看,结果便碰上了正在这一带打粮的罗立这帮人马。

这个张游击立功心切,心想如果能在到河南之前,便剿灭一路杆子的话,大大小小也是个功劳,肯定能获洪承畴洪大人的关注,为以后他升官铺平道路,总兵他可能不敢想,但是他不介意升格当个参将什么的,所以便追着罗立赶到了这里,把罗立这伙人给堵在了石井村之中。

听罢了官军还没有打下石井村的消息之后,肖天健这才放心了许多,而这个官军的夜不收也说了,张焱下午的时候便已经下令停止进攻石井村,打算明日一举拿下石井村,根本没有预料到这伙被堵在石井村的杆子,居然还会有一支援军来救他们。

肖天健一挥手,有人过来把这个夜不收拖了下去,二话不说便一刀斩了,然后他招过阎重喜、石冉等人开始商议如何救出罗立一伙人的办法。

以王承平的想法,就是明天一早,趁着官军不备,他们一起突然从官军后面出现,以他们斥候队的近百名骑兵为先锋突击官军的后部,肖天健领兵再直捣官军,如此一来便能把官军击溃,救出石井村的罗立等部众们。

对于王承平的这个建议,基本上几个部将们也都同意,虽然他们兵力没有官军多,但是贵在刑天军训练充足,作战经验也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以他们的兵力想要击溃这支官军,应该不成一点问题,而且这么做也稳妥一些,危险性对他们来说很小。

但是肖天健皱眉默不作声的思考了半天,最终却否定了王承平的这个提议,对他们说道:“不妥!我们眼下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跟山西官方作对,而是暂时隐伏于阳城一带,你们说的办法确实比较稳妥,而且打散这路官军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打散了这路官军对咱们以后有什么影响你们想到了没有?”

众人都摇摇头表示没有想到,肖天健苦笑了一下之后,对他们说道:“刚才那个官军的夜不收可是说了,这支官军可是太原府都卫指挥使司的兵马,我们如果真的明目张胆的过去,一举将他们干翻的话,那么你们想想看,山西布政司难道还会注意不到我们吗?

所以这一仗如果能不大打的话,还是不要大打比较好,我们不求多杀敌,只要想办法救出罗立他们就行,最好还要制造一个假象,让他们误会我们并没有多少兵马,还把我们当作是一支普通的杆子或者是马贼最好!

这样的话,这张游击即便是吃了点亏,估计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报上去,只要他麾下损失不是很大,他便会想办法按下这件事,省的因为这件事丢官罢职,如此一来,我们既能救出罗立,又不会招致官府的大举报复!

另外我可以告诉你们,现如今闯王高迎祥他们大股的义军已经齐举到了河南,恐怕很快便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到时候朝廷和周边的几省官府肯定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河南,我们千万不要当出头鸟,反倒把山西的重兵吸引到咱们这儿了!这一次我们应该是有机会能尽量把事情不闹的那么大,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既然肖天健把话说的都这么明白了,那么阎重喜王承平这帮人还有什么听不明白的呢?于是都纷纷点头表示清楚了,在大战略上,他们远没有肖天健这个后来人对于眼下全国的大势清楚,所以在整体考虑上,这些人眼光肯定比不上肖天健,但是对于肖天健眼下隐伏阳城积蓄力量的想法,他们也都同意,毕竟他们也知道他们就几千人,如果正面和山西这边的官军对抗的话,他们的实力还太小了一些,所以眼下肖天健说要隐真示假,他们也没什么可反对的。

于是众人又开始商议了起来,最终还是肖天健提出了一个意见,众人商议了一番之后,表示可以,于是肖天健一挥手道:“那么就这么说定了,大家开始休息,今天白天弟兄们走了上百里路,也都早都累坏了,利用这个机会,赶紧睡觉养足精神!等到我下令之后,开始行动!”

众将立即接令,便开始下去安排了起来,一队队刑天军的兵将们便隐入到了山口一侧的林中,纷纷就着凉水啃了些饼子,便倒在地上和衣裹上了一条棉被,挤在一起呼呼的睡去,只有值夜的兵将们抱着武器蹲在林缘处盯着外面的动静。

为了避免被官军的夜不收们发现他们的形迹,刑天军连篝火都没有点,就这么一起挤成一团,睡在了冰冷的林中的树下,但是白天长途急行军确实把他们都给累坏了,即便是很冷,这帮刑天军的将士们也都很快便鼾声大作的睡熟了过去,这么长时间的锤炼之后,大部分兵将的神经都已经变得很大条了,明知道可能就要上阵了,可是却少有人再跟以前刚刚入军时候那样,整夜睡不着觉了。

第三卷 蛟龙入海 第九十八章 夜袭1

而就在距离石井村数里地之外的一片丛林中却是一片寂静,到了四更天之后,便被一声声的呼唤声打破,夜哨走到人群之中,轻轻的将一个个士卒晃醒,包括肖天健在内,很快树林便复活了过来。

肖天健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站起来活动了活动有些冻麻了的腿脚,又在铁头的帮助下,将他的那身鳞甲披挂在了身上,用力的系紧了索带,伸手从树旁抓起了他的长枪,抬头朝着树林上的天空看了一眼,天空有一层薄云,遮挡住了皎洁的月色,只能使少量的月光透过云层洒落在这片大地上,使人的视力不能及远,但是多少还能看清楚脚下的情况。

“真是老天作美呀!幸好还有一层薄云!呵呵!”肖天健用力的舒展了舒展身体,检查了一下浑身上下的甲胄和武器,铁甲在冬夜之中,触手冰凉,寒气更是直接可以透过内层的棉袍,深入到人的肌肤,甚至仿佛要冻透骨髓一般,不过也使得穿戴者能很快将睡意一扫而空,抬腿走到了林缘,朝着石井村方向望去。

不多时阎重喜等人都聚到了肖天健的面前,对肖天健禀报道:“将军,人手都准备好了,请将军下令!”

肖天健点点头道:“很好!就按照计划行动吧!”说着他便接过铁头给他递过来的一块白布系在了左臂上面,而林缘处有人开始将一块块白布分发到了不少人的手中,而这些人也都纷纷将白布系在了自己的左臂上,虽然夜里视线不好,但是这块白布却可以让人一眼分辨出谁是自己人。

不多时二百余黑色的人影悄然便走出了树林,仅凭着天空中微弱的月光摸黑朝着石井村方向快步行去,所有人都没有举火,并且默不作声的跟在各自的军官身后,身上的甲胄也尽可能的扎紧,刀枪也尽量不碰触到身上的甲胄,避免发出任何不必要的声音,只能在近处听到他们脚踩在枯枝败叶上的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即便是如此,也让人听得心情很紧张。

而石冉则和王承平等骑兵以及斥候,摘去了马颈下的铃铛,给战马带上了笼头,使得战马无法发出嘶鸣声,他们同样纷纷跃上马背,也朝着石井村方向缓缓的行去。

虽然这个时代的北方人多存在夜盲症,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症状较轻,加上刑天军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着军中粮食的供应,同时也不定时的会有肉类供应给兵将们食用,营养条件相对普通百姓要好出不少,所以现在刑天军之中部分人的夜盲症已经不医自愈了。

而今晚的行动正是选出了军中眼神最好的一部分人参加,所以黑夜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成为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