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汉 >

第293部分

恶汉-第293部分

小说: 恶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对典满而言,就是这样的情况……

“小满,今天的功课是否已经做完了呢?”



典满闻听,轻轻摇头,苦着脸说:“二叔。可不可以不要做功课啊?每天听那位胡先生讲课,我都难过的要死。还要我练字,您看我这手,是能练出好字的手吗?”

胡先生,就是杨彪黄宛所推荐的胡昭。

这胡昭果然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说,而且脾气非常的古怪。

被晏明史涣强行绑到了安定之后,也不吵也不闹,居然画了一副董俷地画像,挂在自己住所的墙上。

每天早起时。拿着棍子敲打画像。

晚饭时,就用小箭向董俷的画像投掷,每次正中画里董俷的要害时,就会饮一觞酒。

喝醉了就指着画像臭骂。

一开始,典韦等人是无比恼怒,沙摩柯有好几次拎着宝剑要去杀胡昭。却被薰俷拦住。

杀不得胡昭,沙摩柯就去骂胡昭。

可怜沙沙这辈子没有受过如此痛苦地事情。他骂来骂去就那么几句,反倒是人家胡昭坐在厅堂里,喝一口酒,回一句骂,从中午骂道晚上,没有一句重复的言语。

而且骂人不带脏字,时不时的还引经据典。

最常用的话就是:“回去好好看看书。然后接着来。”

每次,沙摩柯被骂的是掩面而去。不过第二天,肯定跑过来再接着对骂,再掩面而去。

如此日复一日。已经成了汉安大都护府的一道家常便饭。

对骂五十天,沙摩柯没有一次胜利。唯一地收获就是,脸皮越来越厚,骂人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薰俷就是放任不管,有时候沙摩柯和胡昭对骂,他和典韦还会在一边旁听。

用典韦的话说:长学问,太他娘的长学问了。怪不得沙沙最近牙尖嘴利,有这壶老酒垫底,他还怕个谁?

其实,董俷生气不生气?

要是不生气,那才怪。那胡昭骂人很阴损,是拐着弯儿损人,连带着薰俷祖宗十八代,能在不知不觉间一个个的问候过来。有好几次,董俷可真的是动了杀心。

但是羊续地一席话,却让董俷心动。

“吴忠侯你用强在先,孔明现在是和您耗着。您要是杀了他,不但平白给了他一个好名气,你自己还要背负一个擅杀贤士的恶名。吴忠侯,忘记你当日的求贤说吗?有一些人就是这样,你越是生气,他越是高兴,你不理他,当笑话听,他自己骂不出东西的时候,也就自然消停了。嘿嘿,不过这家伙的确骂的精彩,老朽还打算让我那犬子旁听一下,长长见识呢……吴忠侯,这可是考验你耐性的机会。”

妈的,你儿子长见识,我却要在旁边被骂。

不过羊续这一席话,倒是让董俷消了气。有时候还拉着蔡》听,嘻嘻哈哈地若无其事。

如此持续了两个月,胡昭也骂累了!

有一日,文姬牵着三岁的董冀从胡昭门口过去,被胡昭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引起了兴趣。

就拉着两个小孩儿,一会儿诵读诗经,一会儿讲解尚书。

这胡昭的学问,可以用博古通今四个字来形容。文姬在蔡地熏陶下,本来就精于诗词歌赋,连带着还能写出一手令董俷都感到羞愧不已的好字。这一下,可对了胡昭的胃口。而薰冀,别看只有三岁,却喜欢听胡昭讲解春秋、战国策之类的故事。

用胡昭的话说就是:“竖子不义。”

管他义不义,反正董冀就是喜欢听……

所以每天都会让姐姐带着他听故事,连带着,也学会了诗经。楚辞,还能背诵一两首。

这件事很快就被都护府中地其他小孩儿知道。

大到十四五的典弗典佑,小到比董冀还要小的典存典见,都跑过来喊着要听故事。

黄忠的儿子黄叙,刘望的两个女儿……

一群小孩子天天堵在胡昭的住所,唧唧喳喳。让胡昭不得片刻地安宁。

后来索性开始讲学,是很正经的讲学。

听的好,回答的好,就可以听他讲春秋史记中的故事。

薰俷很赞成胡昭这么做,甚至有时候还让蔡》:

如今听说可以配备,顿时喜出望外。

“主公放心,十天之后,请主公检阅……”

“北地、石城可有消息?”

从文臣一边,站出了一个青年,和董俷年纪差不多,相貌很清秀,带着一股子大家气。

此人姓羊,名衜。

是羊续的儿子,如今在董俷帐下担任门下督的职务。

但实际上,他甚至没有法正的权利大。羊续是要表明一个态度:你好好为弘农王做事,我也会倾力助你。而董俷让羊衜担任门下督,也是要告诉羊续:请你好好地帮我做事,我绝不会亏待了你的家人。二者很有默契,谁也没有捅破窗户纸。

而法正由于正和董铁操办技击营的事情,大多数时间不在都护府内。

所以,书佐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由羊衜来担任。

他站出来,拱手道:“吴忠侯,北地、石城两地军报三日一送,昨日刚接到最新的军报。石城已训练出八千精兵,而张郃庞德二位将军在北地,也已经整备完毕。”

“做的好!”

“另外,徐晃将军在军报之中,请求将军为石城军赐名。”

赐名?

这可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这军队之名,犹如魂魄。起的好,对于士气有着很大的提高。就好像巨魔士,背嵬军。

薰俷在起这两个名字的时候,都用了心思。

沉思片刻之后,董俷道:“公明性情沉稳,撼山易,撼公明难。有他在,可解我后顾之忧。芳,你立刻命人赶制一面大,书不动如山四字,赐军名为解烦军。”

“喏!”

众人沉吟片刻,一起哄然叫好。

羊衜不禁暗自点头:只此一来,徐晃必然会为董西平效死力。这吴忠侯,可不是一个莽夫。

“既然为公明赐名,那么北地一军……”

薰俷挠了挠头,沉声道:“兵法有云:兵无选锋则北,又说兵以治为胜。百万之众不用命,不如万人之斗。万人之众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奋。并不贵多,在于精。令明骁勇,义善战,都是我帐下选锋之士。故而北地一军,我赐名为选锋。”

选锋军?解烦军?

法衍等人大声叫好,而董俷麾下将领,莫不是红着眼睛,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至此,汉安军以下两支最为重要的人马,就在此定名。

薰俷命众将整备人马,同时又让法衍、羊续等人尽快为他拟出一个条陈,出兵朔方。

这一次,董俷的对手不再是他所熟悉的三国英雄,而是一群胡人,异族。

而其中最让董俷感到忧虑的,莫过于韩遂的那一支兵马。韩遂狡诈如狐,数次死里逃生,足以说明他的能力。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能打起小心,迟早会吃大亏。

另外,朔方胡人的援军,也是董俷所忧虑的一件事。

鲜卑有吕布牵制,可是朔方西北,尚有北匈奴余部,若不能妥善处置,后患无穷。

南匈奴部若向北,则会进入鲜卑的保护区域。

于扶罗这个人性子高傲,不会寄人篱下。最有可能的,他会向西北逃窜。南北匈奴合并,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有一支人马卡在往北匈奴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要阻止北匈奴南下,另一方面要挡住南匈奴向西北溃逃。

实际上,这一支兵马是要面临两面夹击的窘境。若非信任的人,不可能担当此任。

薰俷沉思许久,连夜写下了一封书信,命龙骑十二,连夜赶往张掖。

也只有此人,可担当重任。

薰俷长出了一口气,为即将到来的一场苦战,感到了莫名的激动。终于,开始了!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二六0章 江东起风波

延城,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如玉外的动人美丽。

这里是张掖的郡治所在,原本只是一个小镇。

不过,陈到占领张掖之后,发现这里正好位于张掖的中心,从武威过来,必须要经过一条长长的狄道,据说当年张出使西域,也正是从这条狄道通往了西域。

居延城北,是张掖属国的治地。

而在西面,却是一片平坦肥沃的土地,雪山之水化作溪流,浇灌于广袤的塞上土地。只要守居延城,就可以抵御住来自北匈奴和武威两面的攻击,是后方平安。

一匹快马,沿着狄道疾驰而来。

马身上滴着如血的汗水,骑士一路高呼:“朔方八百里加急,朔方八百里加急!”

这是董俷和贾诩订下的暗号,只要说出这句话,就能知道信使的来历。

今日担任居延城巡守的人,是韩德。

闻听之下先是一怔,旋即脸色大变,快马迎上前去,“我是韩德,可是朔方急报?”

在许多人的眼中,张掖是被一群羌人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