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汉 >

第469部分

恶汉-第469部分

小说: 恶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有许褚曹彭为夏侯说话,曹操这才收回命令,打了夏侯二十军棍算作了事。

当然,曹操也舍不得杀了夏侯。

“诸公,偃师被攻取,三关守将反叛,虎牢关失陷……雒阳战局,可有挽回余地?”曹操稳住心神,尽量把语调平缓。

可谁都能听得出来,他此刻的内心,并不平静。

鲁肃说:“袁绍董联手,首尾夹击于我。如今偃师又失,主公当做一取舍才是。”

“取舍?子敬不妨明言。”

鲁肃命人取来了地图,上面绘出青州兖州冀州和京兆的地形。

“董既然夺取了雒阳,怕也是到了极限……雒阳一战。本就是他为汉帝挽回颜面的一战,故而打到现在这个地步,怕是很难再有作为。而袁绍失了并州大部,老家冀州已经在董地虎口之下。必然会不顾一切地寻求空间。纵深发展。”

曹操等人,微微点头。

“主公若想继续下去。就必须舍弃一方,连结一方。”

其实,在鲁肃说出取舍之道的时候,曹操等人都已经猜测出他接下来地意思。

只是这一番话,谁也说不出

取舍……说穿了就是向一方低头,向谁低头呢?

满宠道:“子敬,以你地看法,我们当取谁。舍谁呢?”

这句话,还真的难说出口。鲁肃做了个深呼吸。鼓足勇气道:“肃以为,当舍袁绍,去董。”

“为何如此取舍?何不舍董,取袁绍?”说实话,满宠与董有杀父之仇。可一晃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仇恨也慢慢的在淡化……满宠也知道。当初董杀他全家,完全是一个误会。说不上谁对谁错。

要责怪,就只能怪那太平道了……

但是让满宠向董低头,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情愿。

不止是满宠不愿意,事实上包括曹操在内地所有人,都不愿意去向董低头。

鲁肃苦笑道:“袁绍据冀州之地,钱粮广盛。虽屡遭董家子打击,可元气未伤。这些年,休看袁绍是连连用兵,可实际上他冀州本部人马并没有遭遇大地损失。即便是董攻入并州,袁绍部将高览,却抢先迁移并州百姓,带回了大部人马。

诸公,袁绍如今不敢和董为敌,可手中却是兵强马壮,定然不会舍了青州之地。若主公取那袁绍,除非舍了青州……而且,肃不敢保证,袁绍会就此满足。”

鲁肃这一番话,也实实在在的是说到了曹操等人地心眼里。

“但董却不同……雒阳大战本就是在无意中开启,他本身似乎也无意染指雒阳。之所以到目前的局面,完全是因为董要给那西汉王挽回颜面。雒阳大胜之后,他目的已经达到。同时在过去一年,他夺并州,抢幽州,也已经到了极限。”

“不错!”

荀攸站起来说:“据细作传来消息,董在关中行的是二十五抽一的征兵之法,并且赋税极低。此次雒阳大战,董甚至启用了刚建立起来的重泉渭南二地行营,而塞外作战,三十万乞活军更是耗费了无数钱粮,使得关中各地的兵力空虚。

同时,长安已经命令西域调拨人马和粮草,足以说明,董如今很难再展开大战。”

鲁肃感激的看了一眼荀攸。

“雒阳有八关拱卫,而如今董西平已经夺了其中六个关卡,虽唔进攻之力,防守却绰绰有余。相信,他现在也非常希望早一点结束这场大战,而后谋求时间,休养生息。所以,我们取董,就有足够地本钱和他讨价还价,谋求最大利益。”

曹操闻听,不禁沉思不语。

毫无疑问……

鲁肃的话,确实说到了他地心里。

满宠已经被说服了,可是还想再反击一下,“子敬说我们有本钱和他讨价还价,但不知是何本钱?”

鲁肃一笑,“冀州袁绍,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

曹操大笑起来,“子敬所言极是,那冀州的袁绍,如今的确可成为我们最大的本钱。”

沉吟片刻后,曹操说:“子敬以为,派谁前去议和为好?”

“久闻董西平是个极重情义地人,主公可以派重臣,但必须要是和董有交情。”

“哦?子敬可有人选?”

鲁肃点头道:“御史陈群,当为最佳人选。”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一八章 相邀

所谓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大概是目前雒阳局势最好的形容。

随着偃师这道联军的退路被封死,整个雒阳地区,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局势。

二十万大军无路可退,在踏白军和选锋军的联手打击之下,以雒阳为依托,被挤压在雒阳至北邙山一块狭小的空间中。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可说是饥寒交迫。

联军的情况,非常差……

可同样的,董想要一口吃下这二十万人马,似乎也不太可能。

虽说缺粮少衣,但周瑜夏侯渊毕竟不是普通的人物,仍在雒阳周围建起了一道又一道的防御线。如果董强攻,那么这一道道防御线,同样会令他损失惨重。

于是,在经过了近一年时间的对峙以后,董和联军再一次出现对峙。

这对于董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在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佩服,周瑜夏侯渊的韧性。虽然每天会有逃兵出现,但是在大局而言,依旧没有太大变化。

踏白军和选锋军,没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与此同时,远在塞北苦寒之地的幽州之战,却已经进入了尾声……

在贺齐郝昭的算计下,楼班与蹋顿反目成仇。双方在卢龙塞外发生了一场血战,结果是两败俱伤……苏仆延在这时候,做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投降!

他打开卢龙塞,放乞活军杀入辽西郡,将幽州斩为两段。

郝昭从代郡发动凶猛的攻击,与此同时鲜于辅在涿郡做佯攻姿态,牵制住了卫仇的兵马。阎柔在经过二十天的苦战之后,最终因粮草不济。麾下乌丸精骑出现波动,被郝昭设计伏击,三万精骑全军覆没,阎柔在亲兵的指挥下。退回辽西。

而卫仇也未能抵挡住韦端的攻击。右北平失陷,卫仇被典满俘虏。押送往长安。

虽然只解决了右北平和渔阳两郡,可事实上关中军在幽州的战事,已经趋于平缓。公孙度得知渔阳失守之后,病情加重,死于床上。阎柔带兵退向了乐浪郡。

就在董夺取偃师地同一天,贺齐攻入辽东。

不过,在夺取了辽东之后,贺齐并郝昭韦端联名上疏。请求暂缓对幽州的攻势。

因为望北郡,实在无法在支撑他们进一步的作战。

陈宫知道。幽州之战依靠着望北郡的支持,能打到这一步,已经是一个极限了。

要知道,望北郡新建不久,特别是在并州被收复之后。几乎承担了云中定襄两郡地物资供应。再加上新占领地幽州。费沃所做的,可说是超出了许多人地期望。打到现在这种程度。也实在是不能再去苛求什么,因为他们做的非常出色。

所以,幽州之战在孟春来临前,停止下来。

大批的物资粮草,从朔方、漠北涌入了并州和幽州,与此同时,关中也不得不面临物资短缺的局面,陈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向大西州的李儒请求援助。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各种情况表明,关中已经到了极限,根本无法继续打下去。

可是雒阳战事一日不结束,关中的压力就不可能得到缓解。陈宫清楚,顾雍清楚,董陈到,吕蒙徐庶都清楚。同样的,他们相信在荥阳地曹操,也很清楚。

“主公,如今这情况,想要一口吃下联军这二十万人马,怕是不太可能。”

徐庶和庞统已经抵达偃师,同时陈到张、麴义庞德四人继续对雒阳施加压力。

董坐在偃师的府衙大厅里,认真地听取各方的意见。

厅堂里挖了一个火塘,里面放着从西域运送来的火炭,吡啵的燃烧,发出声响。

“元直的意思是……”

“主公,因这一场大战,关中一年未有好好地休整。若不能在春汛抵达前结束这场大战,势必会耽误今年关中地农耕。那么来年,关中少不得要面临灾荒。”

庞统也说:“是啊,不管从那个方面而言,关中目前都不适合继续打下去。”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雒阳战局已经到了现在的地步,难不成就这么放弃吗?”

典韦忍不住嘀咕道:“这样做会不会太可惜了点?”

徐庶苦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地办法。毕竟我们的力量,还没有到那一步啊……漆侯,我也想尽快结束这战乱,我也想明天就攻占整个关东、江东……可是不行啊。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打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得,再打下去的话,恐怕……”

面对典韦,虽然徐庶也是董的近臣,却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说话。

典韦挠着头,“主公,你说该怎么办?”

董在这时候,却闭上了眼睛。他沉吟不语,心里面也是格外的犹豫,难以决断。

说实话,对于这种两难的选择,他真的是有些为难。

片刻之后,董细目微闭,手掌轻轻的搓揉面颊,“我们难受,曹操一定也很难受,对不对?”

“正是!”

“既然我们没有能力一口吃成胖子,那不妨细嚼慢咽。”

董站起来说:“我想起一句老话:我们今日大踏步的后退,就是为了明日大踏步的前进。元直、士元、子明、子山……你们认为,如果我们这一次放过周瑜,下一次再交锋时,可以取胜吗?”

徐庶冷然一笑,“能胜他一次,就能胜他十次,百次!”

“很好!”

董点头道:“既然这样,又怕他个鸟。该怎么办。你们立刻拿出主意,但不管是什么主意,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能吃亏。已经占领的地盘。必须寸土不让。”

“末将明白。”

董点点头。长叹了一口气,“如此的话。那么就准备派人往荥阳,和曹操议和。”

正说着话,有技击士跑进了大厅。

“主公,城外有一人,自称是主公故人,曹操的使者,要求见主公。”

董一怔,轻声道:“我在许昌还有故人吗?”

似乎是没有了吧。若说早先曹操那里还有一个郭嘉可以称之为故人的话。郭嘉已经死了,自然也就不太可能。再有什么人能被称作故人。如果有,那怕就是曹操了。

“那使者可有通报姓名?”

“来人说,他姓陈,名群……”

“陈群?”

董先是一愣,但旋即反应过来。“陈长文突然前来。不知会是什么事情呢庞统一笑,“主公先前也说。我们不好受,曹操定然也不会好受。”

“你是说……”

庞统点头道:“想来陈群到访,应该就是为了此事。不管怎么说,那陈群总归是和主公你有过交道。看样子曹黑子也很了解主公……不过,他来得也正是时候!”

董细目一眯,“士元计将安出?”

庞统嘿嘿笑了起来,在董耳边低声细语了片刻,说的董连连点头,眼中闪烁异彩。

“既然如此……那就依士元所说。大哥,你和元直代我出城相迎,就说我如今正在北邙巡视,不在城中。士元,你把你的计策告诉子山和子明,让他二人前去安排。”

说着话,董转身就出了大厅。

庞统把徐庶几人召集过来,轻声道:“陈群前来,必是为了议和之事。这件事情,谁先开口谁吃亏,谁愈是能坐地稳,所占得便宜也就越大。咱们就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大家都清楚了?”

徐庶等四人闻听,不由得笑了起来。

“士元,你这家伙,还真的是有几分急智。如此甚好,就依士元所说的行事。”

典韦和陈群没有见过面。

当初在颍川血战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