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汉 >

第63部分

恶汉-第63部分

小说: 恶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遇到这种天气,主人是想念姐姐了吧。”

“啊?董公子那么厉害,姐姐怎会被人害死?他没有报仇吗?”

“主人想报仇,可是却报不得!”

董铁把去年此时在金城的遭遇说了一遍,虽没有说韩遂的名字,却点出了那人名士的头衔。典韦不是很清楚,可典偱却很清楚。被董俷姐弟的深厚感情所感动,他突然拉住了典韦说:“我一直因为自己不能行走而自哀自怨,可现在看来,我又何其幸运?至少,你我一家人都在一起。好似董公子这样,实在是,实在是……”

典偱连说了好几个实在是,却说不出后面的话。

典韦一拍腿,大声道:“我典韦在此发誓,他日定随董兄弟踏平金城,报仇雪恨。”

董铁微微一笑,“那主人一定会非常开心。”

隐隐之间,典家老小和董俷的距离,又被拉近了些。

大雪封路,行路很艰难。

到达圉城的时候,一行人都是人困马乏。

董俷让董铁带着典家老小和刘氏一家在圉城的客栈中休息。他和典韦,来到了蔡邕府上。

乍见典韦,可真的是把蔡邕吓了一跳。

幸好有董俷那个丑劲儿垫底儿,而蔡邕的学养更是高深,故而脸上没有露出任何表情。

但心里却在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人诚不欺我!

落座之后,有家仆送来了温酒。典韦嗜酒如命,自然很畅快的喝了起来。董俷却神色严肃的把前往已吾前前后后的经过讲述了一遍,然后看着蔡邕在那里沉思。

黄劭在一旁倾听,开口道:“主公,太平道和官府勾结,早已经不是一件秘密的事情。这些年来,张角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其内,分八大弟子三十六渠帅,你说的那个李大目,就是张角手下的八大弟子之一。”

看起来,这黄劭是真心臣服。

董俷有个好处,他不信任你的时候,怎么做都是破绽。可如果他相信了你,就会立刻道歉,并委以信任。

当下起身,朝黄劭深施一礼:“黄先生,俷此前不信任你,非是你出身贫寒,而是因为你委身太平道。如今国家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内有党争、宦阉、外戚之乱,外有匈奴、鲜卑、羌人等异族窥视。似张角这等妖人,以邪教蛊惑百姓,满足其一己私欲,其心当诛,其心当诛!我等鄙夫寒士,应为国效力。哪怕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不枉来人世一遭。自乱家门,可谓雪上加霜,置我家国、百姓与何地?”

这话说的很直白,若按照名士的角度,一个字:俗!两个字:很俗!

但蔡邕却瞪大了眼睛,典韦停住了饮酒。黄劭更是匍匐到董俷身前,放声大哭说:“劭自幼家贫,故而心生不满。张角兴邪说,劭非但不阻止,反而与其狼狈为奸,实该万死!今聆听先生教诲,更有主公仗义斥责。劭非草木,安能不辨忠奸。愿效死命于主公麾下,他日若有违背誓言,天可诛之,地可灭之,人人可杀之。”

蔡邕非常快活的捋着胡须,连连点头:“贤侄,只今日一言,邕如醍醐灌顶,当真是爽快,浮一大白……哈哈哈!不错,想我等士大夫,世代受朝廷恩典,如今国难当前,却还在内斗不休。倒不如你这小子能看的清楚,邕是惭愧,惭愧!”

董俷扶起了黄劭,“好了,过去的事情,就当作是放了个屁,没有了。从今以后,你黄劭是我董俷的黄劭,而不是太平道的黄劭。黄先生,俷还想请教一些事情。”

“劭知无不言。”

“那太平道往日,是如何敛财?”

黄劭眼珠子一转,立刻明白了董俷的意思。他沉吟片刻后说:“主公,据劭所知,太平道往日敛财,大都是贩卖私盐,走私武器,还有是从信徒手中获得。虽偶尔会在边塞袭击一些城镇,倒也不是很过分。只是这一次,他们的手段过于暴烈。”

蔡邕的手一颤,一根胡子给揪了下来。

但他并不觉得疼痛:“黄劭,你的意思是说……”

“若劭猜测没有错误的话,只怕太平道起事,已经迫在眉睫!”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六十三章 再遇唐周

厅内一阵沉默,谁也没有说话。

董俷虽然早已经猜到了答案,可那也只是他的猜想。如今黄劭和蔡邕的看法和他相同,这不仅让他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黄巾之乱要开始了,真的要开始了!

“兄弟,你干嘛苦着脸?那太平道能怎样?趁他们没起事,咱们干掉他们的头目。”

董俷闻听苦笑,“哥哥,若我能知道张角三兄弟在何处,我肯定愿意干掉他们。可有一个问题,我们就算知道了张角在哪儿,又如何能接近他?他的守卫肯定森严,莫说杀他,我们两个就算是想要靠近都很难。如今之计,当设法一网打尽。”

黄劭摇头说:“主公,非是劭替张角说话。那张角也是心机深沉之辈,这些年来不但是结好朝廷中的大员,更安排了很多心腹在各地镇县担当官员。怕只怕,我们前脚动作,他们后脚就会知道。想要一网打尽,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董俷何尝不知道,这很困难。

可骨子里有一股子倔强劲儿,让他不愿意轻易的服输。

只是一帮泥腿子……这句话不是轻视,而是从评书中的说法来看,黄巾除了少数人之外,大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至于张角三兄弟,也只是有野心,而无才能的人。若他真有本事,黄巾起事之后,又怎么会出现各地黄巾贼如同蝗虫过境一样?不但是毫无章法,毫无军纪,烧杀抢掠起来,甚至比那些强盗还要凶狠。

连这些人都无法斗得过,将来还怎么和那些牛人斗?

目光扫过了正在闭目沉思的蔡邕,董俷灵机一动,心里面突然有了一番计较。

“伯喈先生!”

“恩?”

“如果您向皇上当面进言,外有大将军的帮助,能有几分把握?”

蔡邕沉吟了一下说:“五成,当有五成把握……阿丑,你的意思是要我回雒阳?”

“不,您不能立刻回雒阳,那样马上就会引起宦阉的警觉。依我看,您应该先去河东,再设法让我父亲入京。到时候,您随着我父亲一起回雒阳,秘密拜见大将军后,再由大将军设法带您去见皇上。同时外联清流名士,应该能一举拿下。”

黄劭的眼睛一亮,“主公此计甚妙!”

而蔡邕却不言语,上上下系的打量董俷,似乎是想要看穿他的心思。

“阿丑,你真是好打算啊!”

董俷知道,他存的那点小心思,肯定是瞒不过蔡邕的,当下挠着头,憨憨的笑了。

黄劭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但随即……

这真的是五大三粗的主公能想出来的计策吗?一箭双雕,这可是真正的一箭双雕。

在向皇上谏言的同时,由董卓带蔡邕入京,势必会提高董家上下的地位。

连带着,一些弱小的士大夫会认可董家,只要董家能照这趋势走,将来定能成为这大汉王朝中举足轻重的家族。最关键的是,想出这主意的人,不但勇武异常,年纪也仅仅十四岁。他的路还长,跟着他,前途定然是无限的光明……没错,很光明啊!

黄劭终于明白,蔡邕为什么会看重董俷。

这个主公丑是丑,丑的让人看了一眼就不想看。可这不恰恰是一种避人目光的方法?

蔡邕站起来说:“也罢,我在圉城说实话也没什么留恋。原想回家能清静一些,可没成想比之当初在雒阳还要麻烦。去河东很好,顺便去看看我那丫头……不过,你让我去董家,总要给我一个说法。阿丑,我且问你一句话,你可愿拜我为师?”

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好像澎湃的海潮,一波接着一波的袭来。

董俷前世,没有能获得进学的机会。重生在这个时代后,得到的教育机会更少。

成方是教他兵法,可也仅止于此。

如今,当世闻名的大儒愿意收他做学生?天,这可是在这个时代里最幸福的事情。

起身跪在蔡邕面前,董俷恭敬的说:“先生大才,俷能做个先生的小书童,就已经是三生之幸。安敢得先生如此厚爱,俷愿拜在先生门下,不负先生的厚望。”

“好好好……”蔡邕扶起了董俷:“只是你这样的书童,我却是不敢收的!”

言下之意是在打趣:你太丑了,带出去丢人。还是乖乖的在家里当我的学生吧。

一旁的黄劭,更露出了羡慕之色。

典韦鼓掌大笑道:“兄弟,恭喜你,恭喜你,来,我敬你一杯!”

******

蔡府的东西不算多,可是很麻烦。

主要是蔡邕的那是书简,多的让人看着就害怕。

足足用了半天一夜的时间,才算是整理完毕。整整二十口大箱子,装了六辆大车。

蔡府的下人,不愿意走的就遣散了,不过愿意跟随的,还有八九十人。

天亮之后,一行车马汇合了董铁等人。足足十几辆车,浩浩荡荡的就驶出了圉城。

待圉城官员反应过来时,蔡邕已经走远了。

董俷依旧是和典韦在后面压阵,看着长长的车队,不由得心中暗自叫苦。

我的个老天,这么慢腾腾的走,要什么时候才能到河东?不过,他也不能去催促,因为他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像蔡邕这种人,若非万不得已,定然不会弃了书籍。

蔡邕还没有收他做学生,说要到了河东,正式告之董卓后才会行拜师之礼。

古人对收学生,拜老师是很看重的。要知道天地君亲师,这老师可是列在了五常之中。特别是像蔡邕这种闻名天下的名士,要收一个学生,更是会非常的隆重。

反正,有得罪受!

圉城地处中原,交通发达。想要到河东,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董俷等人若是走颍川的话,定然会有很多应酬。所以一行人决定,顺着睢水出豫州,从东郡绕道,走河内而入河东。这样可以省很多事情,按照董俷推算,二十天后可到达河东。

一路闲话不说,风餐露宿。

天气很冷,风雪很大,却无法阻住车队的行进。

不过,不得不说,速度还是很慢。一天下来三四十里,最多五十里,走的董俷心急如焚。

过了睢水之后,眼见着就要到东郡了。

突然董铁派人前来报告,说是在正前方,似乎有人被追杀,正朝着车队方向过来。

董俷二话不说,催马向前冲去。

“巨魔士,接阵!”

成方等二十人立刻冲向了前方。另外三十人围住车队。而蔡府的家人,把车辆组成了一个环形的防御阵,从车上取出弓箭,严阵以待,目光灼灼的凝视正前方。

远处,雪尘滚滚,看起来人数应当不少。

董俷一马当先冲到了最前面,典韦却悄然无声,沉默的在他身后勒住了战马。

一骑当先,飞驰而来。

在他后面大约有二百多人。那人虽然骑着马,可路上有积雪,令他的速度放慢了很多。远远的看到了董俷等人,他不由得魂飞魄散。胯下的马突然一声哀鸣,马失前蹄,把那人甩了出去。也就在落马的同时,那人却看清楚了董俷的样子。

“少主公,少主公救我!”

这奇怪的称呼,着实让董俷愣住了。

少主公?难道是我爹的手下?再仔细辨认,董俷啊的一声惊叫。原来这个人他真的认识。谁呢?就是那个当初在临洮被他抓住,后来送往河东的太平教徒-唐周。

这货居然没有死?可他为什么叫我少主公?

不过,没有给董俷留下太多的考虑时间,他一磕马肚子,举起大锤,厉声道:“巨魔士听命,全部出击,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