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荣耀 >

第169部分

大宋之荣耀-第169部分

小说: 大宋之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能,但难度非常大,而且恶果同样非常严重。
    从情理上讲,赵桓是现在大宋的太上皇,金人将其放归,那肯定要礼待他,即使真的因为意外导致其在归途中死亡,那天下人也会议论纷纷,怀疑什么。原本虞允文还没想这么多,与王晨说话间往更深处去想了,越想越让他觉得害怕,也不敢隐瞒,将他的担心全部说了出来。
    王晨听了,也是吃了一惊,他也没想到问题会这么复杂。赵桓啊赵桓,你还真不如就这样死在金国,和原来的历史一样,你们父子两个皇帝都魂归异乡,那样天下“太平”,大宋也不会起乱,大宋军民能合力抗金。感叹了两句后,王晨也收起无奈,皱着眉头想对策。
    “彬甫,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此次北伐都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将太原、真庆府、中山府一线全部收复,不再让金人占领河北两路及河东路,以下一步的行动打好基础。也不能让太上皇的回归搅乱朝中形势,更不能让太上皇重登帝位。”王晨说着越加拧紧了眉头,非常严肃地对虞允文说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来,可以让太上皇回开封,但不让他对局势产生任何影响。”
    虞允文知道王晨这是拿结论来向他问询对策,也没马上回答,而是与王晨一样,皱着眉沉思起来。
    想了一下后,虞允文也马上想到了一点,“晓初兄,如果在太上皇归来时,金人让他诏告天下什么,那我们在接到他之时,一定要让他再下一份明诏,说此前的一切都是被金人所迫之故。金人现在不可能直接将太上皇送回京,必定要经过我几路大军的防区,他们应该将太上皇交给我们。如果这样,我们就可以想办法让太上皇如此表示。”
    听虞允文如此说,王晨眉头略展,点点头道:“如果太上皇真的向天下诏告什么,而且是对局势很不利,那我们接到他之后,必须让他改口。”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晨眼中起了杀气。



第一百四十六章 应对之策
    王晨眼中的杀意一闪而过,但依然被虞允文捕捉到,这让他心里忍不住跳了一跳。
    他也没敢问王晨什么,而是继续将自己所想的一些其他观点说出来。
    “晓初兄,我们接到太上皇后,肯定是要将他护送回开封。如果你同意,就让我率军士护送他回去吧!”虞允文说着意味深长地看看王晨,再道:“相信这一路回去,我肯定可以将太上皇照料的很不错,也不会让任何不相干的人接触太上皇。”
    听虞允文如此说,王晨嘴角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微微地点点头,表示认可虞允文的提议。
    见王晨对他所提的观点表示了赞成,虞允文继续替王晨出“馊主意”:“晓初兄,太上皇是从五国城到上京,得了金帝的特赦后才被放归。他从被押地五国城回南地,行程这么远,肯定非常辛苦,也会水土不服,说不定就病了,需要休整很长时间才能南归。现在已经是夏天,天气非常热,夏天时候不适合长途行进,我们可以建议太上皇先在北地暂时养身体,让他完全康复,并适应情况后再走。说不定太上皇在休养好了继续南归后,又会身体不适,需要进一步的休整。这样的话,今年之内他不一定能回开封。要是他回到开封时候,已经是明年,或者更迟,那北伐之战也结束了都不一定,晓初你作为北伐大军的统帅,也可以班师回朝。太上皇没办法对北伐施加不利的影响,待你这位一军的统帅率军回京,那要如何处待太上皇,你非常有话语权。”
    听虞允文如此说,王晨暗暗吃惊,想不到这个年轻小子,心机竟然这般深。能想到这么多“毒计”。不过这些计策还真的挺好,他喜欢。
    他也知道,小皇帝赵谌在即位后,挺是担心自己的父亲和祖父回来抢他的皇位,对此表示担忧过。王晨相信,小皇帝在知道自己的父亲回来是要和他抢夺皇位的那肯定不愿意赵桓回去。赵桓回去,父子两人肯定要相争,赵谌最能依仗的就是他。他也肯定一力支持赵谌,不然什么都没有了。
    在王晨的沉思中,虞允文继续说道:“晓初兄。相信你也知道唐朝安史之乱后,肃州皇帝李亨如何处待玄宗皇帝的。”
    一听虞允文说这个,王晨愣了一下。他很惭愧,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是如何对待唐玄宗李隆基的,他还真的不是太清楚。他对那一段历史也只有一些概念,细节什么的并不是很清楚。他只知道一点,李隆基最后是在孤寂中死去。结合虞允文刚才的话,他也大概想的出来李亨是如此对待自己的父亲李隆基的。不过他只是轻轻地回应了一句。“如何处待太上皇,那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
    虞允文也明白王晨不可能在这样的事上明确表什么态,毕竟现在两人身份不一样,作为王晨的幕僚和亲信。他可以说任何话,而数十万大军的统帅,王晨却不能畅所欲言,将他所有的观点都讲出来。但虞允文知道。王晨是赞成他的观点的。
    看到王晨神情舒展了一些,虞允文却又想到了另外一点他所担心的,赶紧说道:“晓初兄。我还有点担心,要是金人不愿意将太上皇交给你护送,而是交给折步帅,或者宗马帅,那如何是好?”
    听了虞允文所说后,王晨刚刚舒展开来的眉头又微微地皱在了一起,不过这次没皱多久,而是马上舒展开来,并以不可抗拒的口气对虞允文说道:“折步帅所行进的路线都是太行山径,非常难行,太上皇要回开封,怎么可以从那个方向走?宗马帅大军在东面,要以他的人马接应,距离也一样长。为了陛下的安全,为了对天下负责,护送太上皇回开封的事,必须由本帅亲自负责和布置。本帅会亲自挑选信任的将领及精锐的军士护送的。”
    “只希望金人不要在这些事上耍花招就好!”
    “金人不可能不耍花招的!”王晨看着虞允文摇摇头,“他们考虑肯定很多,对我军也会直接提出要求,但我们不能答应他们的任何要求。而且,从现在起,我们越加要小心谨慎。金军精锐也会尽数难下,接下来的战会越加难打。但我们必须要继续打胜仗,金人现在是疲于应付了,这半年多以来,我们在与金人较量中可是占了上风,军中‘恐金症’也没那么强烈了,而金人对我们,特别是对我们的炸药有畏惧了,一定要让他们对我大宋更害怕。”
    “晓初兄。。。。。。王殿帅,末将相信你一定能收复更多失去,能彻底击败金人!”
    “哈哈,我们一起创造奇迹,事在人为吗!”王晨伸出手,与同样伸手的虞允文用力地击了一掌后,哈哈大笑道:“上天既然给我们以这样的机会,那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握住,就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创造大宋新的历史吧。”
    听王晨这样带有煽动性的话说出来,虞允文也是充满了激情,他也马上表示,这辈子甘愿任王晨驱驰。
    接着两人又细细商量了一番接下来要如何应对的事,包括在行军打仗,及赵桓离开金人的护卫后要做的事方面。商量了大半天,虞允文才离开王晨的大帐。虞允文离开后,王晨心里的担心少了很多,并且越加有斗志。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大事注定没那么容易做的,而且风险会非常大。
    在这个君权至上的年代,要对皇帝做点什么,耍点手段,可不是一般人敢做出来。
    但王晨知道,自己必须要做这等逆天的事,不然世界会乱套的。
    他也在后悔,为何当日在金人大营时候,不一刀将赵桓杀了,这样可以让大宋少折点脸面,让金人少一些要胁我大宋的筹码,少生很多事。
    要是当日起杀心,王晨绝对可以将赵桓的死伪装成自杀,不会让人发现痕迹。
    现在有这样的后悔之心已经迟了,王晨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把这件事尽量去做好,不让赵桓祸乱天下,也不让自己的名声受损。
    王晨坐到案前,马上提笔写了一封密信,以暗语将情况告诉留在开封的亲信,再让亲信将这份密信翻译成文后亲自交给小皇帝赵谌。王晨在这封密信中将太上皇赵桓要回来,金人继续承认其帝位,这些事有可能带来的恶果,朝纲可能会起的乱,及他要赵谌做的事,都详细地在密信中交代。
    王晨知道,在消息传到开封的时候,他肯定还没回去,没有他在开封,小皇帝肯定会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应对,说不定会在众臣的逼迫下答应了什么不应该答应的事,甚至乖乖地让出皇帝的宝座,那一切都来不及。
    王晨告诉赵谌,有他在,一切都不要担心,只要我大宋继续北伐,金人会继续服软,说不定几个月后,他们就被打的乖乖将无上皇及其他被俘的人都送回来。金人被迫将太上皇送回来,也是因为我北伐大军连续取胜之故,不然决无这样的可能。
    王晨也告诉赵谌,这事在收到消息前也不要和任何人声张,连李纲和宗泽也不要说。
    随后王晨也给宗泽写了份密信,大概透露了消息,并将自己的分析告诉了宗泽,希望宗泽能站在大义的角度考虑事情,不要让赵桓回朝后给大宋添乱。王晨对宗泽的信任程度很高,远比对李纲的信任度高,他把宗泽当作一位可以依仗的前辈。这一切,与两人都是义乌人有关,当然最主要因素就是与宗泽在数次大事件中宗泽对他的态度及表现中得出这个老同乡可以很信任这个结论。
    王晨自己编了一套“密码”一样的东西,以此来写密信,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能破译他的密文。要是有人截获了这样的密信,没有密码的情况下,是没办法破译信的内容。
    随后他也马上下令,全军加快行进速度,争取早日抵达中山府和真庆府,他准备抢在金人援军抵达之前,就攻到这几座重镇之下,尽快夺城。
    金军主力休整的地方在其上京附近,距离真定府、中山府、太原的距离很远,至少有一两千里,虽然说因为情报滞后,打探到这些情况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些,金人已经西进南下,但他们要抵达的时间肯定不会很快,我大军距离这些重镇的距离近,肯定可以抢在金军精锐抵达前攻打这些城池,而且这样也可以避免与金军主力骑兵会战在旷野中。虽然说此前几战,我大宋军队在野战中抵挡住了金人骑军的攻击,并且在反击中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胜败也仅仅在一线间,如果没有火炮的助力,那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过金军的,骑军完全无法与其相抗衡。
    金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守城和攻城,避敌之长,攻其所短是任何一位将领都必须采取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张孝纯派来的密使
    王晨的命令下达后,全军也结束了松散的休整,除了一部厢军留守镇守夺回的这些城池外,所有禁军及一部厢军,继续朝北出发。
    他也将加快行进速度的密令传给折彦质与宗颖,并再次重申了一定要尽可能打击金军,决不与金人和谈的意思。金人在回撤时候,在河北、河东进行了血腥的屠杀,无数的百姓失去了性命,数不清的百姓被金人掳掠而去,这样的血仇,一定要用血来报,决不妥协。
    王晨也告诉军中将领,大宋与金国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最终的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决不与金人和谈,仗一直会打下去,直到最终将金人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