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荣耀 >

第252部分

大宋之荣耀-第252部分

小说: 大宋之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与西夏的纷争已经差不多有百来年了,面对实力并不强大的西夏人,大宋却一筹莫展,没办法彻底解除其威胁。
    原本党项人是一直附中原朝廷而存,但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后,双方关系正式破裂。大宋朝廷对李元昊自立称帝的行为极为愤怒,随后两国之间发生多次战争。
    但极度的崇文抑武导致宋军的战斗力下降,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这四大战役,西夏军队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歼灭宋军西北精锐十余万人。
    宋神宗时候,西夏政局内部动荡,宋神宗赵顼以为有机可趁,派五路兵马攻夏,准备收复灵州和河套。但并没取得什么战果,败多胜少,特别是灵州、永乐城两次大规模的战役,更是遭到了惨重的损失,累计损失将士及民夫六七十万人,耗费军费无计。
    最终大宋无奈地承认了西夏的建国,两国之间达成了和议。
    西夏人也在连年的战争中耗费了大部的国力,先后向大宋和辽国称臣,在夹缝中求生存。
    随后女真人崛起,而与女真人勾结的西夏趁机攻占了大宋的定边军,在女真人建金国,灭了辽国后,向金国称臣。金朝皇帝吴乞买在高兴之余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 、积石州等黄河以远的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王李乾顺,西夏领土也达到顶峰。
    从国土上来讲,现在的西夏是历史上最大时候,从其国力上来讲,也应该是这样。
    这些年,西夏国内政局还算稳定,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即使在金人南侵大宋的时候,他们也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没有派大规模的兵马攻打大宋,其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不过与金国及大宋相比,西夏的力量还是差了很多,据战前的侦察,西夏能战之兵只有五十万,再次动员能力也不大,而此次大宋出征的兵马,光正规的禁军军卫都有十八个,计有近六十余万人马,再加上辅助的厢军及民伕,总人数至少在百万以上。
    如果以兵力数量相比,西夏即使倾国力来战,也难以与大宋相匹敌。更不要说,大宋军队挟着大胜金军的余威,并且装备了更多数量的炸药,战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变化,让虞允文认为,此次王晨的目标肯定能实现。
    只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费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一两年有可能,三四年,五六年也不一定,毕竟要灭一个国家,难度还是挺大的。更不要说,金人与西夏人拉关系密切,西夏是向金国称臣,他们在国内有战争发生的时候,另一国是有义务率军支援的。
    除了这些力量影响外,还有蒙古人。
    蒙古人的力量正在强大,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塔塔儿部、蔑儿乞部、斡亦剌部、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等蒙古部落,还有蒙古化的突厥部落,他们的力量正在整合,是完全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现在的他们都敢于挑战西夏人和女真人,领地也在急骤扩张。
    我大样军队攻打西夏,除金人最可能出兵干预外,蒙古人也可能会插一脚,这些可恶的蛮人部落,是不允许汉人的力量再影响那一片区域的。
    还有吐蕃的力量。
    西夏现在虽然占据着青海的东北一带,但青海的西南方向大片土地,包括河湟谷地是被吐蕃人占领的,要想彻底控制青海,必将与吐蕃人起冲突。
    吐蕃人的力量虽然已经没有唐朝时候强大,但与西夏人相比,他们的力量还是相对强大。
    我大宋要彻底占领青海,再巩固一个好的牧马地,那与吐蕃人之间也可能暴发大规模的冲突,冲突的结果会如何,谁也没办法预料。
    牵一发而动全身呢!
    这些王晨自然也都考虑到了,在以往与虞允文及其他朝臣们讨论与西夏之间的关系,安排可能发生的与西夏人的战争时候,蒙古人的力量也都考虑到了。几路大军中,吴玠所领的人马数量最大,王晨之所以让吴玠二十万军队从西夏与金人接壤的一线北上,目的也是有防止蒙古人插一脚的意思。
    刘子羽的兵马,也是为了应付吐蕃人干预之用,川陕一带的禁军及厢军也继续在动员,一挨战事发生变化,后续人马将很快投入战场。
    燕云一带的力量也很强大,河北也集结了大量军卫,但这是为了应付金人之用,不过大宋军队数量庞大,动员能力很强,如果投入六十七万军队还不足以消灭西夏,那后续人马也将会陆续投入战场。
    作为王晨的心腹,虞允文对敌我形势都是挺了解的,但他对战场形势的变化并不是很乐观,还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谨慎。“殿下,我觉得,攻打西夏之战,很可能比我们预想的难度要大一些,毕竟战事不是发生在我大宋境内,没办法得到百姓的支持,所有军需物资及粮食,都要多后方运输,而西夏军队可以依其百姓获得这些。很多时候,百姓的支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战争的局势!我觉得,即使我大宋军队最终能取得胜利,也要费很多时间!”
    王晨却是相对乐观:“其实我最希望的是,经过几场战事后,打的西夏人损失惨重,狼狈不堪之后,逼迫他们臣服,先我大宋称臣内附,那我们就可以通过战争与和谈相辅的手段,慢慢占领西夏之地,最终彻底解决西夏的事务!”
    “相信一定会如涪王殿下的愿的!”虞允文知道王晨另有安排,心里也松了口气。
    随即两人就着地图讨论起战争开始后,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要做出什么样的应对。
    讨论了半天,也有了些定案。
    在将事基本讨论结束后,虞允文也问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晓初,这次为何又不让我上战场?”
    虞允文原本是请求再次率军出征,但王晨却将他召回到开封,这让他有点郁闷。
    他当然是想再立军功,以获得升迁的。
    “彬甫,你的妹妹觉得,你年岁不小了,该成家了,她也替你张罗了一门婚事,所以让你归来,”王晨说着,呵呵笑了笑,很神秘地说道,“具体什么情况,你去问你妹妹吧!”
    “啊!竟然这样!”虞允文惊呼了声,不过马上心生好奇,问王晨道:“若然她替我张罗了哪家的女孩?怎么事前一点都不告诉我?”
    “工部侍郎折可求之女,折月秀!”王晨说着,凑近了虞允文身边,小声地说道:“那个女孩我可是见过,与淑妃长的挺像,很不错的一个女子,和你非常般配,你见了,一定会喜欢上的。”
    “真的?”虞允文又惊又喜,折月茹他是见到过的,当日曾惊叹这个女人的英武和美丽,听王晨说,折月秀模样与折月茹差不多,同样的漂亮英武,如何不让他惊喜?
    “具体情况你去问你妹妹吧,人是她自己亲自挑的,她最有发言权!”
    “那好,我去问问若然!”虞允文说着,马上去找虞若然了。



第十九章 好事连连
    虞允文对自己妹妹安排的这桩婚事并没有持抗拒的态度。
    在和虞允文说白了这事后,挺着大肚子的虞若然也马上安排了两人见面。
    虞允文的高大英武让折月秀挺是满意,而折月芳的端庄美丽、英武灵秀也让虞允文挺是欣赏,两人差不多是一见钟情。很快,婚事就定了下来,准备在下半年完婚。
    而在忙完了虞允文的婚事后不久,虞若然也生产了。
    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虞若然第一胎生的是一个大胖小子,足足有九斤重。这不但让当了母亲的虞若然感觉到自傲,也让王晨欣喜若狂。
    他当爸爸了,他有了儿子,初为人父的兴奋、幸福感觉,简直没办法用言语来形容。
    王晨喜添嫡长子,也惊动了许多人,到府上来道贺的人不少,连皇帝赵谌,淑妃折月茹,及李纲、张浚、张所等重臣,都先后来祝贺。
    因为喜添贵子的喜悦,王晨在处理起事来更加的有精神,仿佛感觉不到累。
    前方所有送过来的战报,他都亲自过目,许多原本不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也去过问。他仿佛是被打了鸡血一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以王晨自己的说法,如果在特训队时候有这样的好消息传来,那坚持完成特训队的魔鬼训练,也完全不在话下,根本不会如记忆中那般痛苦。
    在李纲来祝贺时候,王晨请这位朝中最德高望重的老臣,为他的儿子取名。李纲也没推拒,为王晨的儿子取了王逸。
    虽然并不是很满意李纲替他儿子取的名,但王晨还是接受了李纲的好意,将儿子命名为王逸。
    在王晨大摆宴席。为自己的儿子满月庆生的时候,从北方传来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战报,暂时归到韩世忠部下的将领曲端,在府州以北两百里地。歼灭了西夏军队五千人。取得了攻击西夏之战的开门红。
    据传回来的战报中说,曲端所领的两个军卫。快速包围六千左右西夏军队,斩杀两千余人,俘虏三千余,逃走者不足千人。而曲端部付出的伤亡只有不到一千人。首战取得了胜利。而且还是付出极小代价取得的胜利,自然是鼓舞人心之举,朝廷马上下诏奖赏在此战中立下战功的曲端及其部将士。
    曲端部的首战告捷也让指挥正面作战的韩世忠少了些担心,他在命令麾下军队分头北攻的时候,亲自率军急袭灵州。
    灵州是河套一带的重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唐朝时候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时,唐肃宗李亨就是在灵武登基继位。使偏隅一方的灵州从此成为唐朝最大的军事重镇、平叛时期唐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灵州聚集的大唐军队最终平灭了安史之乱。但这个拯救了大唐天下的北方重镇,却陷落在胡夷之手百多年,成了西夏的翔庆军、西平府。收复了灵州。那河套基本就可以掌握,这是北攻西夏之战最重要的一场战役,韩世忠不敢有任何的大意,因此亲自指挥,并集结了十万兵马攻打,志在必得。
    因为大宋此次出兵没有任何的迟疑,从发布出征的诏令到攻击开始,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讯息的传递极度不方便,在西夏国内得知大宋将要征讨西夏时,大宋朝廷下达征战的诏令已经有两个月左右了。在西夏国内忙着战争动员,并准备派使团前往开封交涉时候,大宋军队已经攻入西夏境内。
    大宋一改以往的态度,以西夏袭扰、抢掠大宋边民的理由,快速发动征讨,这是任何一个西夏官员都没想到的。所有人都认为,即使大宋要对“大夏”发动军事攻击,那肯定会先下诏斥责,做足了表面文章后,再发布战争动员令,然后再举大军征讨,前前后后不花上半年时间是不可能派大军出征的。要知道,在金人南征的时候,大宋都没这么快速组织大军抵抗,更不要说是出国境征讨邻国。
    在接到大宋军队攻入其国内后,包括国王李乾顺在内的所有西夏上层贵族都被惊呆了,他们清楚,这是大宋蓄谋已久的入侵计划,不然几十万军队不可能这么快就攻入“大夏”境内,让他们没有任何充足准备的可能。
    在战事发生以前,西夏人虽然忧心忡忡于大宋军队陈兵十数万于两国边境,但在派出使团质问后,得知大宋并无主动入侵的计划,也为之松了口气。他们虽然在此后也进行了一些战争准备,但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大宋军队在北方冰雪还未融化之际的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