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368部分

调教太平洋-第368部分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舵,我们…。

“回去。”两个字还没说出来,桑普森就如同被卡住了脖子的公鹅般,眼珠子都突出来了,因为他看见远处硝烟弥漫中,一支由三艘大型军舰和两艘鱼雷舰组成的舰队已经显出了身影。

而且!

他们悬挂的是血云龙爪旗!

“轰轰轰……。”

身边的海面上,一股股比刚才更大的水柱冲天而起,每个有经验的水兵都知道,那是至少305毫米炮弹才能形成的巨大水柱!

桑普森已经来不及多想,就连远处两艘遍体鳞伤的英国巡洋舰也知道不可能取胜了,纷纷转向开始和对手拉开距离。

叶祖圭很快抓住了这个战机,命令两艘靖海级放弃缠斗,利用速度堵住荷兰巡洋舰的退路,同时终于赶来的特混编队两艘保卫级驱逐舰更是极速狂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冲刺而来。

桑普森也知道肯定是无法取胜了,正准备主动撤退,但远处忽然炸开的六团火球却让他再次定住了身形。

那去……,…!

上帝,那是什么怪物,居然在舰舶对敌时拥有六门纺毫米主炮!

“加快速度!该死的!”蝼蛇号拥挤而狭小的舰桥内,乔治舰上急的满头大汗,远处弥漫的硝烟让他两眼充血,很显然这是至少十艘主力舰交战时才会形成的浓烟。

而这片海域,能够爆发十艘主力舰的战斗,也只有荷兰和前往联络的两艘英国巡洋舰和他们的对手了!

可惜这艘哈沃克级鱼雷舰的桅杆实在是太矮了,无法看到两万多米外的战斗详情,所以乔治舰长只能跺着脚抱怨。

其实蝼蛇号已经很快了,这种排水量四百多吨的鱼雷舰可以飓出令人羡慕的刀节高航速,但在此刻所有人都觉得还不够。

十分钟后,当蝰蛇号率先冲进烟云时,所有人都被眼前一幕惊呆了!

只见两艘荷兰巡洋舰和两艘本国巡洋舰正在四处逃窜,而荷兰巡洋舰卡马乔号,更是如同一只被扔进了火海的破布娃娃,剧烈的爆炸从舰身每一处冲起,而在它身后远处,八门主炮竟然同时在一艘舰体上爆出团团火球!

那是什么!

 三四一 窒息

三四一窒息

“二十分钟准备。”

“保持高度一千米。”

“风速每秒2。5米。”

“解锁开始。”

薛慕华每喊一句,身边的电报员就按动一次发报键,或短音,或长音,或者是连续一组音符。

这是从海军协调舰炮中学来的办法,如果常规发报的话,一条指令往往需要敲击很多次,而且接收者还需要经过记录,翻译等工序,不仅费时而且费力,所以刚组建没多久的空军也学海军,把任务中的一些主要指令变成一组组音符,这样只要编队中任何一艘飞艇的无线电发报员听到音符,就知道要做什么。

当然,这只能用于一些常用而且简单的信息传递,复杂信息还是需要用老办法,一个个字符敲击出来。

作为空军司令,薛慕华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和海陆军并肩,甚至飞机成功试飞,并且在加速研究和改进后,他这位司令员也没觉得空军能达到独立成军的地步,但皇上却坚持要让空军单独成军,而且还提出了三年内组建五十艘飞艇,五年内投产第一批飞机的计划。

五十艘飞艇倒是没什么,采购数量上去后,单价也随之降低不少,仅相当于两艘靖海级造价,但五十艘飞艇的效用绝对超过两艘靖海级。

不过飞机的进展就不明确而且快捷了,但没想到首相府居然还是很爽快答应了下来,后来他才知道,之前大举出售飞艇技术时首相府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别说装备五十艘飞艇了,就算造两百艘也还绰绰有余。

皇上提出的空军计划已经过去了一年,所以这次来坤甸帮忙的,就是应运这个计划组建的空军第三大队,装备的也都是第二代飞艇。

其实这种支援任务还轮不到他一个堂堂司令员亲自出马,可谁让这次弹仓内的东西实在是太特殊,太重要,而且还那么危险呢所以他不放心,决定亲自出马带队

司令员亲自出马,自然没人敢在松懈,于是投弹手迅速穿好密不透风的橡胶防护服,又仔细戴上了防毒面具后,才小心翼翼开门钻入了弹药舱。

再来之前,他们每个人就都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还由一些化学专家专门解释这些东西的危险性,所以此刻大家都是谨慎谨慎再谨慎,生怕出一点点问题。

弹药舱内,一排排像油桶一样的储藏罐整整齐齐叠在一起,这些特制的储藏桶上,都有一个类似刻度盘的起爆器,起爆器连接着罐子中央的炸药。

投弹手小心翼翼将刻度盘扭了两圈正后,才将又小心的扭动了半圈,将红色指针对准了千米这个位置。

这是装备部根据海军刚研制成功的深水炸弹上的定深起爆器,又经过了上百次落地实验后,改进而来的空军专用起爆器。

刻度对应着高度,投弹时,只要一拉刻度盘上的螺栓,里面的发条就会自动启动,等到储藏罐降落到离地面二十米左右,发条正好工作完毕,带动储藏罐中心的起爆器点燃炸药,炸开储藏罐,里面的东西就会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覆盖大约一万平方米大小的空间。

投弹手认真的转动着起爆器,等到全部准备完毕后,便用力敲了敲舱门示意准备完毕,然后将一根粗麻绳扣在腰间,等待投弹时刻的到来。

编队前方,陪伴行动的两艘侦查飞艇内,张强和几位研究员正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记录着什么,即便是一艘又一艘飞艇传来准备完毕的信号,他都没有抬眼,依旧在认真计算覆盖率。

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知道那些特制储藏罐的东西有多么可怕,他恰恰就是其中一员,不仅知道,而且那些东西还都是他和伙伴们根据皇上一本笔记本研制出来的

一种基于芥子气之上的新式毒气。

它有个别名,叫“窒息”。

其实芥子气在这年头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东西,早在1886年,德国科学家迈尔就首次人工合成了纯净的芥子气。

但这次带出来的却与众不同,虽然它脱胎于芥子气,但“窒息”已经经过了再次合成,无论是毒性还是渗透速度都高了很多,而且它最大的特性就如名字一样,会很快作用于心肺神经系统,造成吸入者无法呼吸,最终死亡。

说起芥子气,就不得不提他在德国留学时,在著名化学家哈伯实验室实习时的经历,那个时候哈伯也曾经试图研究芥子气,但他后来的心思更多用到了合成氨上。

张强之前也没想到会和芥子气打交道,他回国后也像哈伯一样,一直在努力研究合成氨,而且还申请了专项研究资金,领导着一支多达五十几人的合成氨研究队伍。

受哈伯的影响,他最大梦想也是找到一种便捷且便宜的办法合成氨,用于生产出廉价化肥,取代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硝石和鸟粪肥田方式,造福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德国时,哈伯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工艺设想,等到他回国后也立刻按照这个设想继续进行试验,但没想到却卡在了催化剂和高压合成材料商,经历了上千次试验后还是失败了,最后他想到了找外援,于是就找到常林,希望能招募一些这方面的专家来一起研究。

可他没想到,常林没把专家带来,却把李大少爷给惹来了,不仅仔细了解了实验过程和流程,还提出了可以用含铅镁促进剂的铁催化剂,取代价格昂贵且数量稀少的锇,同时使用能够承受高压的低碳钢做反应管,并且在里面加入一层熟铁防止氧化的办法。

张强至今也不明白李默是如何知道这些办法的,开始时他还不信,但经过大量试验后他终于信服了。

当他将带着成功的消息告诉李默后,已经身为皇帝的李默立即让首相府拨款,在长春建立了第一家日产五十吨合成氨工厂,并在不久前顺利投产。

完成了合成氨后,原本张强是准备继续搞其他研究,却没想到这时李默居然带着他的笔记本回来了,询问笔记里记载的德国留学时哈伯对芥子气的研究心得,并表示想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研究这个。

由于芥子气是一种糜烂性剧毒气体,开始时张强也不太想弄这个,但最终还是接过了这个挑战。

李大少爷还给了他一本刚回到这个世界因为害怕时间流逝而遗忘,记载下来的化学资料,其实资料很粗糙,大都源自于他前世那位国防化学工程师的老婆,主要记载的也是关于沙林毒气的。

之所以李默会对沙林毒气有兴趣,完全是因为当初对麻教主没有驾驶农用飞机在东京上空播撒的怨念,当然也仅限于一些拗口的化学名称,至于加工合成流程之类的,则完全没有。

就是这样一本资料,外加几十位同样对化学狂热的年轻人,被安排到了位于马里亚纳群岛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的实验室中。

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在付出了几位实验员死亡的代价后,他们终于拿出了第一批合成毒气。

这是一种高窒息性,以芥子气为基,毒性更烈的新式合成化学毒气。根据实验显示,只要稍稍吸入过量,几分钟内就会造成心肺衰竭,呼吸困难,伴随着呕吐,皮肤红肿和急剧痉挛等症状,如果一个小时内不施救的话,就会彻底死亡,而外表看起了就像是被掐死窒息卷缩一团。

取名为“窒息”

不过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是万能的,和所有毒气相同,最大的对手依然是风和雨,所以要想获得使用最佳效果,还是要尽量在封闭或者风小的地方使用。

高坪正是这样一个精心选定的首次实战测试点,前期的侦查来看,此地背风环山,面积也只有十二平方公里左右,而且这段时间陆军的清剿和驱逐行动导致很多土著躲到了这里,人口大约在三万左右。

三万人,十二平方公里,八十吨“窒息”。

应该够了

“报告,张研究员,前面就是高坪了。”张强刚计算完,随行的士兵就已经递来了一个望远镜,张强道了声谢后,立即观察起远处地平线上的景象。

镜头里,三面环山的高坪已经被巨大的木栅栏堵住了入口,数以千计的土人战士拿着大刀长矛拥挤在入口处,而小镇和四周的山坡山,更是挤满了一群群的土人,他们根据自己原来所在的部落划分,从天上看下去一簇簇土人忙忙碌碌却泾渭分明。

土人们,似乎对忽然出现在头顶的小白点很好奇,指指点点说着什么,也有一些甚至和飞艇首次入北京城那样,误以为是神灵降临而顶礼膜拜。

当然,也有不友好的,只是距离实在是太高了,那些弓箭手也就比划了两下后便放弃了。几分钟后,当十艘更大的河马级飞艇从树梢和山峦间跃出了地平线,土人们终于色变了。

如此多,如此大的飞艇顿时引发了骚乱,大家纷纷向小镇中心涌去,而无数只围着树叶,赤luo着身子的土著战士抓起长矛和大刀对着天空用力比划着,似乎想驱赶走这些在头顶嗡嗡吵闹的家伙。

沿着峡谷口,十艘河马并列成排,努力地保持着匀速,当即将抵达木栅栏上空时,底部投弹窗几乎同时被打开。

将自己捆绑死死地投弹手们,用力拔出了起爆器开关后,再将储藏罐往投弹窗一滚,重达四百公斤的罐子立刻窜出飞艇的同时,起爆器内的发条带动齿轮也飞速旋转起来。

落地速度和时间都是事先计算和实验过的,几公里的高坪小镇并不太长,以飞艇的速度通过只要一两分钟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