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429部分

调教太平洋-第429部分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我将向刚刚创建的大中华皇家科学基金会(鄙视诺贝尔,李大少自己搞您,因为我觉得,是您!为人类打开了天空,让梦想自由飞翔!”

阿德尔呼吸急促,设计师们面色潮红,片刻的压抑后,仿佛整个草原都雷鸣起来,数以百计的航空专家和他们的学生技术员都欢呼起来,就连那些聚集在四周,为航空事业甘愿用生命做代价,凭借着勇气和智慧一次次试飞,一次次摸索,越挫越勇的数百位种子飞行员们也欢呼起来!

梁启超也被这股热风烫了一下,但更为李默那种似乎永远乐观,永远带着蛊惑般得话语叹服不已,把一架四年前的木头架子拿去展示,告诉世界新华的能力,却也同时收买了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的心!

这买卖,太值了!

“卓如,我看见你撇嘴了。”李大皇上威胁道。

“怎么可能,皇上您眼花了吧?”已经升任为教育部长的梁大人连忙正色道:“皇上,您刚才飞的真棒!”

“滚蛋,少来拍马屁!”李默呵呵一笑,结束了君臣间的小玩笑,问道:“卓如,工业大学,医学院、农业大学和技术学校的这些事情怎么样了?”

“都已经在筹备中,大学估计会慢一点,不过技术学校的最迟年底第一家就可以开办出来。”

“恩,要加快办,而且还要办好!”李默点点头,指着远处的飞机说道:“我们的技术能力还是差太多了,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太大,我刚才说它很完美,事实上它不仅不完美,而且离我的梦想还很远,我开始认为它至少能坐两个人,但现在看来还不现实。”

梁启超也知道目前的工业缺陷,好奇问道:“那皇上的梦想是那种飞机?”

李默眯起眼睛,没有正面回答,只幽幽说道:“卓如,如果我告诉你,未来的飞机应该能一次可搭载三四百人,可以从***一直飞到美国纽约,你信不信?”

“这……,这怎么可能!”望着远处一排排整齐的木头架子,梁启超瞪大了眼睛,哪怕是用尽了想象力脑海中也无法勾勒出那幅画面。

“没有不可能的事情!”李默笑道:“事实上阿德尔他们已经拿出了更好的设计,但由于一种新式发动机耽误了,才没法实现,而且耽误的原因不是设计,是因为那种发动机的加工要求很高,我们工人的能力还达不到!”

李默深吸了口气:“所以,您这位教育部长不能只把眼光盯在会做文章上,科技是民族的翅膀,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基石,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官员只是把这些东西梳理整齐的普通人罢了!”

“而教育,就是要培养出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技工,农技师等等人才,但却却不仅仅是这些!因为你们要做的事情很艰苦,因为你们要敢于砸烂延续了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的独木桥,把更多的人才引到其它的行业,教书育人,除了要为国家培养顶尖的人才外,更要普及一种观念,“职业无贵贱!”因为只有当三百六十五行齐头并进,这个国家才会焕然一新!”

“你的路很长,或许你这辈子都没法改变,但你们教育部必须把这种思维一代代的延续和植入下去!”

悠悠的话语,仿佛穿透了面前辽阔无疆的大草原,梁启超还是首次听李默如此详尽的阐述他心中的教育梦想,那句“职业无贵贱”,更仿佛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扇能够看到不一样天空的窗户。

看着梁启超似乎想得有些入神了,李默知道他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是否能发芽他无能为力,因为这种事情靠他一个人是没法改变的。

吱的刹车声,打破了梁启超的沉思,见到陈平脚步匆匆地走来,他连忙暂时避开,因为此时此刻,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你预计俄国完成准备要多久?”坐在车里,李默一边翻看陈平带来的文件,一边问道。

“这取决于西伯利亚铁路完工的时间。”陈平说道:“根据情报和派去的夜鹰现场观察,铁路已经铺到了海兰泡,最多再有半年就可以延伸到海参崴和双子城。”

“从欧洲的情报看,俄国国内正在加紧征集兵员,再加上将这些部队送达远东所要耗去的时间,我们预计俄国最晚会于明年八月宣战!”

“那就是还有十一个月?”李默抬起头,眼中锐芒一闪:“俄国海军怎么样了?”

“购买和建造的军舰基本已经到位,但最主要的五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估计还要一年才能完成,据情报现实,博罗季诺级再设计之初参照了皇太子号,是针对我们北极星级的,但由于公爵级的服役,沙皇认为火力不够,所以求助了法国人,在舰体中部烟囱之间增加了两门平行的210毫米舰炮,这样排水量也放大了一千吨,向一侧开火时可以拥有六门200毫米以上主炮。

此外,段飞的消息,上次您和麦克金森讨论过的快速级二级战列舰,也非常有可能落到俄国人手里,这样算来尼古拉一世就基本拥有二十八艘主力舰,再加上辅助巡洋舰,驱逐舰等军舰,他最终有可能向我们这里派来总数达到六十甚至是七十艘的舰队!”

“哼,好大的手笔!”李默冷冷一笑,问道:“那我们呢?”

“海军这边速度基本能赶上,前两艘战列舰下月就可以下水测试,后面两艘开工虽然晚了半年,但唐晓保障可以再明年三月交付,再加上测试时间,完全可以赶得上。

“四艘重巡的下月也可以陆续下水,我们准备把战列舰和重巡的所有海试地点放到小笠原群岛内,还计划对该海域试试***,禁止任何船舶入内,争取到五月再拿出来,那时候英国那六艘战列舰都建造了一半了,也没法停。”

“陆军方面,十五个步兵师,五个骑兵师已经全部完成组建撤回国内,吕宋、婆罗洲和关岛将由陆战队三师配合两个国民警卫队师驻守,檀香山和大夏由四师负责,一师和二师将全部进驻北海道,四国岛则继续由朝鲜军和我们共同驻守。”

“现在陆军唯一的问题是,步一师和四师正在换装改编,按照时间进度是够了,但是否能形成战斗力还难说。”

李默抬起头,一师和四师的换装他是知道的,而且这还是他一手推动的,根据计划这两个步兵师将首先改编为半机械化步兵师,为什么是半机械化呢?因为他目前手上只有装甲车和卡车,履带式战车虽然早就提出,但发动机和传动等问题还在解决中,是否能赶上还难说。

所以他一年多前下定决心,先用目前装备改造这两个师,为将来的全机械化做实验,不过虽然卡车和汽车都已经成熟,可以大规模生产,但价格却不便宜,加上那时首相府的资金还没有完全缓解,所以还动用了皇室基金,直到最近才有首相府接过来继续提供所需资金。

这是一次全新的改革,但两个师团是否能尽快形成战斗力,能不能把新式装备发挥出来都还是未知数,而且北方是高寒地带,冬季对车辆的影响会很大,所以能否发挥出预期效果还有待考察。

空军已经随着身后不断腾飞而起的战鹰一点点跃出舞台,对他们能在这场战阵中发挥多少作用李默心里没底,所以陆海军依然是这次战争的主力!

“你觉得俄国会归还帝力吗?“李默合上文件,悄声问道。

“不会,绝不会!”

陈平坚定地答复,让他深吸了口气,事实上很多人都因为历史上俄国舰队的拙劣表现误解了俄国军队,认为俄国就是渣,不堪一击。

但事实上俄国并不好打,以历史陆军的顽强,依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位后世被誉为***陆军之神,此刻正在新华某所监狱等死的大山岩阁下,也曾经撞得头破血流,丢下了近万精锐士兵的尸体,如果不是明石元二郎的天才手笔,或许谁胜谁负还真的很难说。

而且这个民族有着一种天生的粗暴甚至可以说野蛮,或许他们当兵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或许他们面对呼啸的子弹不敢抬头,但如果他们察觉到了你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他们就会立刻化为一头头可怕地棕熊,不顾一切的扑过来和你拼命!

这就是俄罗斯的性格,后世冷战时期和美国的危险游戏不下百次,面对更先进的美国军舰,还不是说撞就撞了?面对侦察机,直接用战斗机垂尾玩开膛破肚的游戏!面对水下的危险环境,一样挽起袖子追逐碰撞。

他们从不考虑后果,哪怕是核指针即将归零,还是一样呲牙裂嘴!

别以为这是红色苏联才能做出的事情,历史上的俄罗斯民族这种事情做的多了去了,要不然以俄国的国力,为何英法德等国看到他都头疼呢?

因为这是个野蛮起来更愿意用拳头说话的民族,尼古拉二世是残暴,是白痴,但他下令开战后,还不是有几百万连步枪都没有,拿着冷兵器的士兵冲向边界!他们或许是被逼的,或许是被强行拉来的壮丁,但他们可没有一触即溃,反而是很多人自发的用鲜血和身躯,硬生生的往子弹堆里冲锋!

这就是俄罗斯!

一个倔强无比,野蛮粗暴,令整个欧洲都头疼无比,也不太愿意招惹的国家!

对付这样的人,你只能更加野蛮,更加强硬,面对面的把他打趴下,打得他们失去还手之力,把强大和不可战胜深深地烙进他们灵魂深处。

这是新华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国战,之前的李大少爷说白了就是军阀,打输了也能回头再来,直到统一南方时才和英国海军拼了一把,但也仅仅是拼了一把。

但这次不同,这是两个国家的对抗,是地缘***冲突的必然后果,这个与新华有着万里国境线相交的国家,无论是不是沙皇当政,都会带给人极大地压迫感,此时他才能明白太祖为何在与苏联断交后如此紧张,甚至不惜与他口中的美帝国主义握手,为的就是抵挡那股来自北方的彻骨寒流。

这道边境线实在是太长了,长的令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即便在后世卫星雷达满天飞的年代,也是令人头皮麻烦,要不是北方牵制了共和国太多的力量,又何至于突破不了一个小小的第一岛链呢?

而现在,自己要面对的正是这道困扰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漫长边境线!

这是个好时代,后世的两大超级帝国都没有成型,无论是资源丰富制造能力超强的美国,还是地大物博,兵员众多粗暴而野蛮的俄国,都还是世界二等公民!

但这也是个坏时代,因为新华的力量还是太弱了,所以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可以被加注为用国运赌博的战争。

想到这里,李默深深地吸了口气,飞快的合上文件问道:“维特赫夫特你准备怎么办?”

“他既然喜欢帝力,那就好好待着吧。”陈平似乎知道李默会有此问,嘴角微微一翘,笑道:“我不会放他进来,但也不会去打搅他,因为他会在那里见证一场,世纪海战!”

“随你吧。”

李默瞬间明白了陈平的心思,笑道:“额外给你个任务,帮我您尽快再从军中和大学挑选三千人给薛慕华,他的空军也该是时候好好培养些人了!”

“是。”

陈平刚应下,李默便将文件塞回给他,蜷曲起身体,望着车窗外不时掠过的战鹰,仿佛看到了巨龙腾飞的画面,良久后才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般,扭过头,点漆般清澈的黑瞳中亮芒一闪。

“告诉李先生,即刻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告国民书。”

“西伯利亚,我们要回去了!”

 三九六 纷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