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715部分

调教太平洋-第715部分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像现在俄国的局势,只要有时间,趁着俄国内西北军推进到乌拉尔山毫无悬念,但胜利后呢?赔款,割让,民族问题,战后东西方冲撞等等,都将成为了一个长期问题。

从一开始,李默和总参核心人员就没把德国作为看成能够长期相处的盟友,东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差异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所以新华需要俄国,或者说苏联。

作为转世之人,李默最能体会百年国际关系中的微妙,历史上德国和俄国打了一战、二战,死伤千万,割地赔款从未间断,仇恨之深已经不用多说,可后世德国依然是能影响俄国政治走向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这就是地缘政治的影响力,也是每位杰出政治家所需要做的。

斯拉夫人的字典里充满了粗暴和背信弃义,和这样的民族打jiā道很让人头疼,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不仅仅是西方的敌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敌人,新华同样也不例外。

现在来看,俄国陷入内战几乎可以肯定,俄国临时政fǔ和保皇派倒向协约怀里只是时间问题,他们提早介入,使得白俄军实力飞涨远比历史强大,所以新华ā手已成定局,要不然列宁就会垮台,但要ā手到什么程度,如何让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都是问题。

新华不可能去联手想要继续战争的伪政fǔ,所以就需要列宁,更需要在战后给欧洲找个靶子,却又必须遏制红è;向东方蔓延,所以他才想出以半个西西伯利亚和大半个中亚作为缓冲区,只要能控制俄军队进入该地区的数量,那么失败后的俄国资本就有了个去处,不至于被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彻底绞杀,想后世那样需要几十年才能逐渐抬头。

但能事事如愿吗?

这或许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李默扭过头,拍了下身边的陈平,说道:“一会你给段飞发电报,让沈军在等等动手。”

“等等?”陈平有些诧异。

默点头道:“陆征祥发回来的电报说,列宁发动第二次革命已经势在必行,所以他才急着先解决我们这边,想带走我们手中的俘虏士兵增加实力。

现在局势不利于他,也是布尔什维克最困难的时候,斯大林这些人都是他手下的虎将,如果我们现在动手,就等于变相削弱了他的实力,在不直接派兵干涉的情况下,他就很有可能失败!

所以必须在等等,等到他真正的夺得了俄国政权,就清除掉这些人!”

“我明白陈平刚点头,车窗外陡然传来了一阵让人骨悚然的尖叫声,连他这位总参谋长都吓了一跳,禁卫们更是全拔出枪冲下了车。

“桀

天空中,一波波如夜枭啼空,又似鬼哭狼嚎的啸声,让所有人都感觉全身汗惊悸,只有李大皇帝嘴角一勾。

这玩意终于出来了!

车队快速驶入了试飞场,甚至还没等迎接的官员说话,李默就带着陈平走向了中央试飞区。

望远镜中,两架比暴风和龙牙明显小了一圈的战鹰缓缓腾空,在天空绕了几圈后,忽然压低机头向尽头一个靶标俯冲而去。

当最大俯冲角超过了后,连李默也不由捏了把冷汗,而伴随着俯冲发出的骇人尖啸,更是让一些人捂住了耳朵。

视线中,飞机减速板已经张到了最大,机翼甚至都有些弯曲,当两枚试验用模拟弹扔下后,战鹰才缓缓改出俯冲,翻滚着重新冲入了蓝天。

实验弹准确的落在了白è;方框内,从跑过去检查的工作人员距离看,散播点距离中央靶心白点都很近,这说明轰炸jīng度较目前的军方飞机有了大幅度提高。

虽然整个俯冲的过程很短,但李默等人还是看得心跳不止,熟悉飞行的他们都明白,那个犹如U字型飞行通道里充斥了多少凶险,需要用上多少新技术。

“皇上,冯工和薛司令来了。”

李默扭头看去,薛慕华和冯如已经结伴而来,见到前者后立刻笑道:“幕华你也在啊。”“幕华见过皇上,参谋长。“薛慕华敬礼后,才激动地搓搓手笑道:“最后一次试飞,心里有些没底,才ōu空过来看看。”。

李默可以了解此刻薛慕华的紧张,作为一款可以在这个时代实施jīng确打击的战术轰炸机,俯冲攻击机是海空军的重点项目之一,从提出开始三大航空集团就各自拿出了方案和试验机,最终经过近一年的试飞和改进,奉天飞机制造公司的方案最终胜出。

随着两架式飞机平稳降落在了跑道上,总设计师冯如立刻为大家介绍起来。

从外观来看,俯冲攻击机比空军和海军现在使用的攻击机小了一圈,但重量却没减少太多,这主要是为了强化结构造成的,同时为了确保飞行员在俯冲进入低空后的安全,座舱还首次使用了浴缸状的装甲防护设计,安装了2挺自卫用7。62毫米机枪,此外机翼也进行了修改,垂尾看上去大了很多,还安装了更大的减速板和测向仪。

飞机继续采用了三叶可调螺旋桨,而且由于这是一种海空联合研制的战机,所以发动机照例采用了两种不同型号,分别使用了最新的12缸V型液冷发动机和18缸星式风冷发动机,安装位置也显得更低,使飞行员有更好的俯冲攻击视野。

在携带一枚250公斤炸弹时,俯冲轰炸机平飞最大速度每小时230公里,作战半径可以达到370公里,设计最大俯冲角度为

俯冲轰炸机研制的困难程度超过想象,从设计立项开始到定型,总计损失了超过13架试验机和5位一级飞行员,造成这么巨大损失主要原因是很多人不明白剧烈俯冲对机体结构和飞行员的考验有多大,其中最关键就是这年头的飞行服和减压技术无法防止在大角度俯冲时飞行员出现“黑视”现象,超过6成的事故都和它有关。

直到不久前科技部和航空航天研究所结合了高度仪和测向仪,拿出了可以帮助飞行员自动改出俯冲的辅助纵装置,让飞机可以在达到危险高度前自动拉起,才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然苦难重重,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等待是值得的,根据实验来看,一架专职俯冲攻击机的轰炸效能是空军暴风四倍,更别提只能水平轰炸的龙牙鱼雷机了,所以它的定型才回把李默和陈平都吸引了过来,在近海缺乏基地的情况下,它们和航母是实施后羿计划的关键。

“冯工,这个就是发声装置?”陈平更好奇是安装在翼根部位的两个发声器,所以蹲下身子仔细看了起来,刚才就是它们发出了如鬼魅般的刺耳尖啸声。

“这是皇上的建议,根据我们测试,当俯冲开始空气通过这里后,它就会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尖啸声,我们找来了一些士兵测试,初次听到这个声音后超过5成的人都会不自觉的捂住耳朵,而且长此以往还会造成严重心理压力。

“那飞行员

“飞行员没问题,都有耳罩保护,而且试飞员们都喜欢这种尖叫,说迫不及待想看看敌人在鬼哭狼嚎的俯冲声中四散跑逃的场景。”薛慕华连忙说道,好似生怕陈平会下令拆掉这个小装置似的。

喜欢听?!

李默哭笑不得,不过他这个想法是受到斯图卡的影响,至于好不好用还需要战场来说话,倒是设计部还真有才,能够出这么难听而且骇人的发声器。

“呵呵,皇上您误会了,这可不是我们出来的,其实我们出的就像是大号口哨,实验过后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威慑力,所以就求助了一些民间音乐家,这个就是一位叫华彦钧的年轻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发明的多簧片发声器,不需要时还可以手动关闭。

“华彦钧,好嘛。”

李默暗暗发笑,瞎子阿炳和二潭映月不知道有没有了,倒是这个夜枭啼空,恐怕会让敌人记住一辈子。

也正是这个原因,海军俯冲轰炸机选了“夜枭”这个名字,倒是空军照惯例绝不和海军相同,薛慕华选了“狼嚎”这个名字。

“需要多久才能列装呢?”陈平拍了拍飞机,问道。

这个问题顿时让李默和薛慕华等人都竖起了耳朵,好飞机也需要更快速的部署速度,现在新华国内飞机制造压力很大,尤其是轰炸机和攻击机急缺,所以如果不能尽快制造出来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到后羿计划的展开时间。

“回皇上,我们采用了边试飞边开始备料的办法,目前订单已经分别发给了三家公司和零部件承包商,根据参谋部的要求,第一批全都是海军型,我们保证最晚2个月后海军就可以拿到至少96架,半年内jiā付360架,空军也可以拿到大致相同的数量!

此外这次参与试飞的15架将全部jiā给军方用于先期训练,这样等新飞机拿到后就可以节省时间。”

“办得好,能够提早想到,说明你们真的用心了。”李默夸奖了这位装备部负责人了几句后,走到陈平旁边轻问道:“元寿,2个月后,你准备让谁来先享受一下夜枭啼空?”

“96架,基本可以武装4艘航母,那么就该先解决一个了。”陈平微微一笑,双目深处jīng芒闪过:“澳大利亚大舰队!”

话语声中,3架夜枭再次腾空,刺耳的尖啸声伴随着发动机轰隆又一次响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新华终于要进入jīng确俯冲攻击时代了!RA!

 六七二 威廉二世的无奈

六七二威廉二世的无奈

黄色,尘土,只要睁开眼睛,面前就只有这两样东西。/

坐在车里,刘锦蓬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座环绕海湾旁山坳而建的城市,烟尘滚滚满目土黄,就仿佛看到了被孙大圣一脚踢翻老君炉后形成的火焰山,炙热的阳光烤灼大地,游目四周看不到一丝绿色,除了一间间低矮的房子和不知疲倦摇摆的油泵机悬臂外,再也看不到其它东西。

如果不看油泵,很难想象这里就是向欧洲提供了4成的石油,让欧洲进入石油时代,让白人有机会享受汽车,开着飞机甚至照亮夜晚的石油之都。

落后,还是落后!

年均输出过12oo万桶原油,天量资金的石油j易,为这个城市带来的却只有更加贫穷,满大街麻木而不知所措的眼神在告诉所有人,欧洲商人们需要的只是地下的黑金,而不是给当地居民繁荣和富裕。

这种场面让刘锦蓬觉得格外难受,因为在国内如今已经看不到这些场面,根据“土地保有和资源开采法”,任何得到许可在国境内开采矿土的企业都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当地经济和民生展,就连南洋岛屿省份都不例外,如果你不这么做,或者少报利润隐瞒,那么很简单,被抓到后罚款会让你瞬间倾家d产,牢底会让你坐穿。

这项法律以前很多人都不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也渐渐地接受了,尤其是一些省份在现了可开采资源后,当地省市的地方议会和居民往往会要求政fǔ选择声誉较好的大公司,这样就可以带动起经济和教育展,而不是仅仅成为世世代代的矿工。

这些事情让包括他在内的人懂了一件事情,不懂得回报社会的企业,是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迟早会被市场抛弃。

想到这里,刘锦蓬就不由暗暗佩服皇上,因为他正在为所有国民重新建立起一种规范,一种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原则,早期这些条条框框大家看不懂时就会觉得太严格,甚至觉得不近人情,但随着教育普及,随着国家法律逐渐健全,其中的好处开始逐渐被人了解,慢慢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国家和人文环境。

这就是规则!

而现在在巴库,他却看不到任何规则,杂1而随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