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枭 >

第340部分

大明枭-第340部分

小说: 大明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扫清障碍了,李定国作了一个斩草除根的信号,很快,从草丛里、树林里走出一个个黑影,这些隐藏黑暗中的“幽灵”在李定国的一个手令下,幽灵变成索命的无常,他们从抽出匕首,开始给倒在地上的洪承畴亲卫一一补刀,一刀在喉咙一刀在心脏,确保没有活口。
  这些亲卫不同倒下的老火头,他们只是中了蒙汗药,一时晕倒而己,为了预防在炸毁或逃生过程中把这些人惊醒增添麻烦,只要让他们变成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对待敌人仁慈就是对待自己残忍,李定国深知这个道理。
  看着手下在收拾残局,李定国心中可是无限感概:虽说平安到达这里,可是付出可绝对不少,从观察到确认目标,不知花了多少心思,中间多次讨论,前后否决了十多个计划,就是行动了也不是一蹴而就,中途数次遇险,好在平安渡过,但是个中艰险又有哪个知道?
  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寒冷彻骨,早虫叮蛇咬也一声不吭,不少人身上又红又肿,此外,那条水沟里有水,冬天泡在水里是什么滋味估计很少人能体会,晚上行动时,不少人的皮都浸得发白、松脱,虽说行动前服用了秘制抗冷的药丸,可是有二个体质差的,还是硬生生被冻死。
  可就是冻死,他们硬是一声不吭在寒冷中死去,李定国走的时候发现,他们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地握着刀柄,一副要拼命的模样。
  要是平时,李定国还得痛哭几声,为手下安排身后事,可现在是执行任务其间,只能恨下心,暂且把他们留在这里。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就在李定国还在怀念手下的时候,手下前来汇报道。
  杀三五十个不醒人事的敌人、再把手榴弹放进偌大的炮筒内真不费什么功夫,几十人不到一刻钟就完成了以上二个步骤。
  “都处理干净了吗?”李定国开口问道。
  “都处理干净了。”
  李定国点点头:“让第二队马上放绳,准备撤退。”
  “是,将军”那手下说完,然后小声说:将军,有件事小的不知该不该说。“
  “说”李定国简单直接地应道。
  那手下舔舔嘴唇说:“将军,这里禁地,所以我们暂时很安全,现在红夷大炮落到我们手里,兄弟们还找到他们存放的炮弹,打炮对我们来说小菜一碟,我们何不对着帅营放上几炮,把他们轰一轮再说,这样也好为死去的兄弟好好出一口气。”
  有炮、有弹、有人手,又在敌人猝不及防之下放上几炮,杀伤力绝对震撼,就是想想都兴奋,只要成功,日后也是骄傲的谈资,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不过只是沉思了片刻,李定国摇摇头说:“洪承畴率兵外出,不在营中,没了这条大鱼,其它人没有意义,一切以安全为第一,按原计划行事,二队把绳索连起来放设好,一队设置障碍,马上行动。”
  如是大汉jian洪承畴在营中,那么拼一把绝对值得,不过清军在深山被张锐打得抱头鼠窜,不得不调洪承畴去援助,因为洪承畴不在,这给李定国提供了不少便利,可是也正正是由于他不在,让他躲过了一劫。
  也不知这是李定国的运气还是洪承畴的命数。
  至于放绳,那是李定国一早设计好的逃亡路线,因为定军山西面很陡峭,好像悬崖一样,没人能爬得上来,也正是这样,清军在西面的防御也最薄弱,李定国让每个士兵都背着一捆粗大的绳索,到里连接起来,从山上垂下去,就在清军最想到不到的地方逃跑。
  只要下了山,夜鹰会在山下早早准备了马,上马扬鞭,最快速度逃离敌人包围圈,逍遥法外。
  “是,将军。”那手下只是一个小小的建议,决定权在李定国手里,李定国一旦决定了,他只能忠实地执行。
  这就是军令如山。
  二刻钟不到,二个黑衣人走到李定国面前,分别禀报各自完成了任务,李定国没有说话,来到那三尊红夷大炮,轻轻摸了摸那铮亮而厚实的炮身,眼里有些不舍之色,对一个士兵来说,没什么比好的武器更吸引了,明明抢到三尊非常珍贵的红夷大炮,可是没法把它运走,只能把它炸毁。
  多少有些可惜。
  事实上,红夷大炮长约一丈,重二吨以上,这在古代是一个巨无霸,李定国就是把它弄去了有心无力。
  只是犹豫了片刻,李定国很快就从遗憾中走出,亲手把三根半寸长的香点起,尾端和引线连起来,这是陆皓山所发现的“计时器”,一旦香燃到尾部就会点燃引线,从而炸毁这三尊对川军危害很大的红夷大炮。
  “撤!”做完这一切,李定国轻声下令道。
  一声令下,一众士兵拿出专门用于溜索用的牛皮手套,一个接一个地顺着那绳索往下滑下去,作为主将,李定国坚决自己是最后一个,等李定国向下大约溜下了三分二的时候,轰隆…。轰隆隆,先是一个巨大的爆炸声,接着接二连三地响起爆炸声,估计爆弹时李定国等人堆在旁边的火炮炮弹都给引爆了,那巨大的爆炸声让人感到地动山摇,那座巨大的定军山都要震塌一般。
  李定国顺利落到地上,扭头一看 ,只见定军山上火光冲天,在火光中不时又响起爆炸声,估计赶来查看情况的士兵中了自己特意下的陷阱,李定国嘴边露出一丝冷笑,打了一个撤的手势,带着手下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中………。(未完待续。。)


428 抵达陕西

  定军山上三尊威力强大的红夷大炮被毁,敌人竟然能绕过重重包围、神不知鬼不觉把大炮炸毁,又在二万大军的眼皮底下从容逃脱,消息传开,一时间轰动一时,上至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都在商谈这件事。
  红夷大炮啊,那可是攻城掠地的重器,曾在宁远城立下赫赫战功,在攻陷宁羌州城时,,满清为了炫耀武力,也把它狠狠地捧了一番,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了问题,简直就是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记耳光。
  为了维护自己尊严,满清给出的官方解释走火引起炮弹爆炸,普通人怎么判断就不知了,不过四川方面知道内情的人闻言表示很不屑。
  经历定军山一事后满清明显加强了防御,就是很多平日没人的地方也设了关卡人检验可疑人等,百姓们传得最多的是,在发生爆炸的第二天,定军山上连连响起惨叫的声音,那血腥味就是山下的百姓都闻得到。
  得知红夷大炮被炸的消息,还是在重重防御下被炸,这给士气刚刚有喜色的满清当头一棒,多尔衮更是暴跳如雷,亲自下令严查严惩,最后的结果是李定国没有再向汉中城的大炮下手,多尔衮除了在水沟里收获二具冰冷的尸首外就一无所获。
  李定国早早规划了撤退路线,几十人目标小,转移灵活,在清军反应之前就逃出重点防御区区域,至于汉中城的红夷大炮,只能望而兴叹,防守太森严,很难下手,也幸好没下手,像汉八旗大军陆续抵达,以汉中为中心拱卫,早早就像一个乌龟壳一样。就是得手也难逃脱。
  事实上,对陆皓山来说,破坏红夷大炮只是一种策略,川军有高炉炼铁技术,能炼出高品质的钢铁,自然能铸造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特别是子弹的出现,也促使传统炸弹向炮弹的转换,宁远城的红夷大炮的较早的一批大炮,最远射程大约三到四里地。但川军中所使用的填充式炮弹可以轻松打到五里地。
  从鸟铳到新式火铳,从铅弹到铁皮弹,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从实心弹到炮弹,更是科技的一个重大的飞跃。
  说是铲除威胁,还不如这是给李定国的一次考验,这是一个增加功勋和威望的方式,也是心理战的一种。
  就在多尔衮雷霆震怒、派遣军队四处搜捕潜入陕西的细作时,李定国得后手。直接率部往四川的方向赶,迎接直率大军出川讨伐满清的陆皓山。
  四川有足够的畜力,从成都到广元的高速公路也修筑了大半,粮草由沿途官府提供。就是粮草也用就近原则,由广元直接调度,这样一来,川军进展迅速。十二月下旬开始出川,次年一月中旬已经出了七丈关,正式踏上陕西的土地。
  古语有云。得定军山者可得汉中,得汉中则可得天下,从而点明定军山在陕西的重要性,就战略意义来说,应是得得陕西者得天下。
  就是地理单元来说,陕西可以说得天独厚,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间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岭山区,准确来说,陕西地形地理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渭河盆地和陕南中高山地形地理单元,像潼关、武关、大散关、金锁关、定军山等,极大突出陕西的重要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惊人的相似,就现在天下的势力划分,和当年三国何其相似,满清就是魏国,兵多将广,军事实力雄厚,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和野心;南明就像东吴,虽说有能力也有良将,可是境况越下,一年不如一年;四川就像当年的蜀国,有出川讨伐的决心,也有像诸葛亮一样妖孽的人物。
  这个妖孽的人就是陆皓山。
  相似的故事情境,不变的江山如画,出了七盘山,看到群山连绵不断,阳光照在这片古老、广袤的大地时,感到天是那样的的宽、地是那样的广,人站在天地之间是那样的渺小,迎面吹来的气息中都着一股年代的沧桑感,一想到自己将会征服这一片广袤的大地,陆皓山从心底里就泛起一股豪气。
  “大人”唐强有些不屑地说:“清狗自夸铁骑天下无双,又在陕西布下重兵,现在我们大摇大摆地进来了,他们连迎战的勇气都没有,说什么勇猛,简直就是笑话。”
  说罢,唐强有些得意地说:“想当年,诸葛亮七出祁山,可以说把什么方法都用尽也未能如愿,我们就这样大摇大摆出川,多尔衮竟然也不派人阻击和埋伏,只会龟缩在城中,就这胆色还想称霸天,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明知是来讨伐他们的,不计后续保障人员,十万人都不到,可就是这点人竟然吓得清军放弃很多小地方,集中在大城防守,说出去的话一点也不光彩。
  看到自己昔日闻之色变的满清敌人竟然这般不堪,唐强都有一种想欢呼的冲动。
  陆皓山则是一脸正色地说:“错了,他们不是怕,而是狡猾,嘿嘿,不简单,一举三得呢。”
  “大人,小的愿闻其详。”唐强一向虑头求教道。
  说起武艺,自然是曾为袁师亲卫队长更为优胜,在战场上也锐不可挡,但是说到动脑子,陆皓山不费吹灰之力就甩唐强九条街那么远。
  陆皓山冷笑地说:“很简单,一是粮草,现在黄河以北尽落其手,我们劳师远征,他们以逸待劳,粮草补给比我们容易,从四川运粮到这里,那可不容易,要不当年诸葛亮也不用费尽心思弄那些木牛流马了,也数次因粮草供给不足被迫后撤,战事越得越久,对他们越有利, 所以他们并不急着开战,这是其一。”
  “其二是他们吃准我们不能绕过他们,要进攻只能征服他们,很简单,这次我四川可以说倾巢而出,这样一来,四川内部防御就空虚了,要是我们绕过他们,满清马上就会抄我们老窝,所以说,他们就守在坚固的城池中等着我们前去送死,并不急着出击;第三,也是最后一点,清狗故意示弱,让我们都以为他们好欺负,掉以轻心,到时就打我们一个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