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枭 >

第87部分

大明枭-第87部分

小说: 大明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
  众人一时楞住了,怎么按天算的?
  陆皓山看出众人的疑惑,一脸正色解释道:“为什么是每天,那是因为这个小队长不是固定的,哪位队员觉得自己比队长更强,可以挑战他,只要把打现任队长打败,那么你就是下一任队长,第二天自动上任,当然,一个队二三十人,天天挑战小队长扛不住,规定每人每个月只能挑战一次,挑战首先条件是考核前绩要排在前十名,每个小队每天限二名挑战者,挑战的项目有枪术、射箭、跑步、举石锁和武艺比拼五项,挑战者有权挑选五项中的三项比进比试,每次比试都会有详细的评分,三项总分相加多者即为胜利者,积分相同算队长胜,好了,都努力吧。”
  话音一落,不少人恍然大悟,难怪小队长增加的月钱是按天计,不过算一下,要是一天50文,要是称霸小队长一个月,那岂不是一个月能拿到二两五钱的月钱?天啊,这可是一大笔银子,纠察员不少人的眼睛都亮了:当小队长,不仅威风,有钱拿,天天吃好的,不用考核,平日还不用做杂务,这日子过得也太舒坦了吧。
  于是,考核成绩第一的队员面露喜色,而一些有实力的队员,已经虎视耽耽看着队中暂代的小队长了,平日在一起训练,实力谁高谁低,哪个考核成好,众人都是心中有数,一时间,校场上的气氛都不一样了。
  “好了,继续训练,小队长即时上任,监督各小队的成员训练,挑战明天开始实拖,散了。”陆皓山摆摆手,表示散会。
  一句即时上任,一下子不少人目光开亮起来,一句话,那十名即时上任的小队长就多了50文的进帐,不用考核已经可以吃上甲等餐,于是,一个个昂首挺胸起来:
  “一小队的这边,都精神点啊。”
  “三小队的整齐点。”
  “我们八小队不能输给别人,都好好干。”
  几个胆大的小队长开始兴致勃勃地指挥起来,尝试一下来之不易的权力,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了:
  “神气什么,说不定明天就被挑下了。”
  “我们小队长射箭不行,哼哼,到时就选一项。”
  “对,凭啥他能当小队长,我不能呢,走着瞧。”
  。。。。。。。。
  正式挑战还没开始,现场已经充满火药味,不少队员战意十足,一旁经验丰富的袁三刚开始觉得陆皓山有些胡闹,就没看过这样练兵的,让下层官兵随意挑战上司的权威,不利于冶军,不过细想一下,这样也不错,激发他们的斗心,从“要我训练”到“我要训练”,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转变,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队友磨刀石,时刻督促着自己进步。
  不错,这个竞争机制一出,能让这些队员激发出更多的潜能吧,其实军人尚武,军中有了磨擦,很多主帅都主张用比武来解决问题,平时也鼓励士兵相互比试,增强战斗力。
  就在袁三想这些事情地时候,陆皓山突然说:“袁教官,这一批纠察队员,有什么好苗子没?”(未完待续。。)


109 争夺县丞

  “有二个小家伙表现不错,一个是羌族日渥不基,用我们话的来说就叫大山,身法灵活,还有一手好刀法;还有一个叫孙熊,是一个铁匠的儿了,据说五岁就拿小铁锤敲打,天生一股蛮力,这两人都是可造之材。”袁三毫不犹豫地说。
  虽说都是训练,在了解方面,陆皓山比不上袁三,主要是前面教的是基础,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来,训完又匆匆忙忙地走,不像袁三,直接和纠察队员吃住在一起,而袁三也擅长发现和挖掘士兵优点,这点陆皓山比不上。
  陆皓山点点头,也不作细问:“现在引入了竞争机制,是不是可造之材,很快就揭晓了,到时看看哪个能霸小队长之位最久就行了,是金子,早晚都会发亮的。”
  “那是,估计有得折腾”袁三苦笑一下,有些担忧地说:”最怕就是他们下手没个轻重,要是受伤就麻烦了。”
  “不”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比试时不能下黑手、死手,但不能怕受伤,比试时用真家伙,在武器上包上布条,受了伤不要骂他们,反而要鼓励他们要勇敢,让他们不怕受伤,束手束脚很难提高,让他们认真练,残了就给他养,伤了就给他医,反正我们有郎中专门护理。”
  先是把队员训练得绝对服从,再激发他们好战的因子,这是要把他们变成野兽般的“虎狼之士”,袁三还真想问:这仅仅是为了保护茶马交易吗?
  想归想,犹豫了一下。袁三还是没有问出来,作为一个下属。不应对上司的命令存在太多质疑,再说自己这位兄弟不同常人。说话办事都是三思而后行,年龄是比自己小,但在为人处世方面比自己还要老练几分,二人又说了几句,陆皓山就离开了,还要处理衙门的事务。
  决定跟随大队出发,首先要把衙门的事安排好,这样才能安枕无忧。
  在纠察队引入竞争机制后,反应很好。队员的积极性再一次提高,陆皓山规定挑战者可以从五项挑其中三项挑战,这样一来,又大大促进队员的多方面发展,鼓励实打,增强他们的对敌经验,陆皓山也看过挑战,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个都斗志昂扬。在竞争制度推动下,军中尚武成风,训练也就更积极了。
  陆皓山放权给私卫队,让他们负责教导。而自己偶尔出现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其它时间都在处理安排江油县衙的事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员的补充。蜈蚣岭一行,衙役“意外”折了十二人。按规定,这些空缺由亡者的家属补上。不过还是捕头的曹虎自然不肯再从其亲属中招人,原因很简单,这些人都是倒在自己人手里,到时一起喝酒不小心喝大了爆出来,那不是自个找死?
  经得陆皓山同意后,曹虎使出浑身解数,一部分家属没有适合年龄的人,就许个口头承诺先拖着,有合适的,都让他暗中破坏了,结果那空缺都便宜了他心腹的亲属,当然,他当中也没少使钱让那些亡者家属闭口,这可不是昔日,现在的县令大人很爱惜羽毛,要是办砸了,那再晋升一级就危险了。
  顺利过渡,陆皓山的心情不错,让陆皓山更高兴的是在五月中旬,刘金柱终于回来了,跟随他回来的,还有一个好消息:后患解除了。
  原来阿个死掉的陆文华人丁单簿,家中只有一个瞎了双眼的老母亲,因自幼贫苦,在亲戚中不受待见,亲朋戚友很少往来,陆文华就是当了官的消息,很多亲戚还没知道,那老母亲眼又瞎,耳又背,刘金柱把她送到一个隐敝的地方住下,买了个丫环伺候,可以说没了后顾之忧,此外,刘金柱还特地当年陆文华读书的地方,把他的关系和人脉摸了一遍,结果也不错,陆文华因为自卑和家贫,求学也没有什么朋友,喜欢独来独往,就是赴江油上任,竟然连一个送行的都没有,堪称奇葩。
  陆皓山闻言都忍不住大笑了一通,看来这个身份,自己可以大方用了,虽说吏部的官员发送官印时看过陆文华本人,不过吏部的官员每天不见和多少官员见面,哪里会在乎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再说现在动荡不安,皇太极都打到北京城了,谁会留意一个小小的知县是假冒的呢。
  后世的祖坟冒青烟啊。
  赵氏一族收购进展顺利、纠察队训练势头良好、消除了身世的隐患又解决了空缺,陆皓山决定着手处理县衙一早空缺的县丞一职,自己抛出这个诱饵很久,为了争这个县丞,县衙上下为了筹集新军所需要的物质,不少人把腿都跑细了。
  在五月下旬,也就是五月二十六这天,陆皓山在县衙的偏厅把县衙的大小官员、头目齐聚一堂,商议县丞的人选。
  这次参加会议的人不少,县令陆皓山,主簿张云辉、典史李锐、捕头曹虎、此外还有六房司吏、驿丞、训导、教谕、巡检等二十多人,可以说江油的头头目目都齐了,就是陆皓山的长随刘金柱,也位列其中,众人看到只是笑笑,并没感到意外,大多人都收到风,县令大人要安排亲信进来。
  这在官场是很常见的事,要是没安排亲信,那反而让人感到奇怪呢。
  众人一番行礼、谦让后,纷纷落座,静候县令大人发言,几个筹措物资出色的人,眼中都多了几分期待。
  陆皓山干咳一下,然后笑着说:“诸位,开门见山吧,此次开会的目的,诸位也知道了,就是决定的县丞的人选,前面已经提了,那个对纠察队的贡献最大,本官就在推荐信中写上他的名字,表现出色的,也会记上一功,作为晋升得年末分红的依据,为了公平起见,每个人的募集都公示于众,登记在案,哪位先开始?”
  说音一落,众人面面相觑,好像谁也不想起这个头一样,呼声最高的户房司吏周大源、捕头曹虎还有主簿张云辉都神色平淡地低头喝茶,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
  过了一会,驿丞赵高站起来向众人行了一礼,苦笑着说:“都说好戏在后头,赵某能力有限,贡献不大,就先站出来,抛砖引玉吧。”
  陆皓山对赵高点点头表示鼓励,很快,赵高就说了起来:“赵某仅为小小的一驿丞,能力有限,这次竭尽全力,筹得纹银二十两。”
  驿丞也算一个有油水的部门,陆皓山知道,赵高很有方法:朝廷一再缩减经费,平日带领驿卒养鸡种菜以节省开支,当然,也有公马私用,借放养为名租给有需要的人,用马替没牛马的家户口犁地,有时也替别人送一下私信等,这也算是便民,大家都是一只眼开一只眼闭,这次能筹得二十两,相当于县令半年俸禄,也很了不起了。
  “不错,赵驿丞辛苦了。”陆皓山点点头,赞了一句,回头让负责记录的书办记下。
  巡检王雄犹豫了一下,拱拱手说:“小的人微言轻,仅筹得十两银子,外加白米五石,请大人恕罪。”
  “王巡检何罪之有,这只是筹措,并不是摊分,多多益善,少少无拘,这年头,十两也不易了,请坐。”陆皓山微笑地说,那银子是筹来的,估计那米也不知是不是私下扣下的私货,不过这点陆皓山也不在意。
  王雄感激地行了一礼,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
  驿丞、巡检开了头,像典史、训导、教谕、税监等人也先后起来公布这次的筹款情况,少的十两八两,多的三四十两,税监是个肥差,就是没有灰色收入,逢年过节还是能收不少礼,捐也三十两两外加十条大肥猪,训导和教谕掌管县里的考试、祭祀、礼乐、旌表,只能拿着“呆出息”,陈规陋习被取缔后,呆出息也没得拿了,只能拿点润笔费一类,两人倒也风雅,来个合捐,两人合捐十五两,听起来好听多了。
  众人没取笑,都是在同一个县衙混饭吃,大伙都知根知底,其实绝大多数人都知这次没什么希望,不过县尊大人开口,大伙做一个陪衬的角色,真正有心想更进一步的,只有那么二三个。
  这次募集,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只有三个人还没有报,本县的财神爷、户房司吏周大源、捕头曹虎还有主簿张云辉,不用说,县丞一职多是在这三人中产生了。
  看到众人把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周大源眉色中带着几分得意地站起来,向众人行了一礼,这才笑着说:“周某不才,只筹得区区三百六十两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