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242部分

重启大明-第242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此之前,不论是被丁一这只蝴蝶扇动了的历史,还是原来的历史,景帝在此之前就试探过一回了,便是籍着石亨的推荐,企图对于谦儿子的封赐——刘吉现在还不是那个久经宦海的刘棉花,他看得还不够透:于谦不愿荫子而使皇帝生疑这还是次要的事,更重要的,是相权,无论如何,文官集团是不可能放手的,任用谁当官,是由文官集团推出人选之后,皇帝来履行程序上认可罢了。哪有由皇帝作主来任免官职?又不是梨园的戏台!若这么干,朝政势必又回到洪武、永乐年的状态,文官集团怎么可能退让?
    “先生何其太薄!丁如晋之功,安不得封侯!”景帝再次顶上去了。
    于谦这下就不说话了,因为丁一的功,要说封侯,真的是说得过去的,当然封侯之后的下场如何,那就得另说,但不论如何,景帝硬要这么说,的确也是没错的。
    而景帝话一出口,也就发觉失言了,要论丁如晋之大功,就不得不提他先在土木堡守望护英宗,再于猫儿庄护英宗杀出敌营的功绩,好了,那么又回到皇权的合法性问题上来,又要回到这份工作,到底是应该归他做,还是应该归还被他关在南宫的英宗做这个难堪的问题。
    沉默了良久之后,还是景宗先开口向于谦道歉:“朕失言,先生海涵。”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臣见之,亦仰之。”于谦不愠不火地给了个台阶景帝下台,毕竟在英宗这个大事件上,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锦衣卫于战事之中多有缺额,那五百军士便调入亲军,先生以为如何?”景帝便又退了一步。景帝,他真的很用心想打好这份工的,不行就退让。
    【事实上,在他后面的皇帝,凡想干好本职工作的,都这么试过,嘉靖的大礼议,也是同样的性质。其实真的争过来,也不见得好事,不是人人都有朱元璋和朱棣的本事,例如崇祯就成功了,也是工作狂,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于谦沉吟了片刻,点头道:“自无不可。”要论缺额,当然是有的,就算军户,也不见得家中就有丁壮可以袭职,所以皇帝这个要求,当然是合乎情理。
    景帝笑道:“如此,朕调派亲军赐丁如晋为亲卫,可有不妥?”他看着于谦又要喷了,连忙说道,“先生,此时丁如晋生死未来卜,多些人手帮忙总是好的,让他们作为如晋的亲卫,才会效死力啊……如晋此时于瓦剌人眼里便是大明军威之帜,安能教鞑子如意?”
    总不能不让皇帝支配他的亲军吧?就算大臣再希望皇帝当个废物,也不可能连亲军、内廷都去插手。不在于五百军士,而在于景帝怎么处理,他先调入锦衣卫再去安排,便不是想从大臣手里争相权,于谦何必又去喷他?
    于谦听他说到这地步,便也点头作罢。
    当于大司马辞出宫去之后,景帝长叹一声,冲着兴安太监说道:“恐怕,朕误了如晋。先前如晋说过一句元曲里《琵琶记》的戏词,‘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当时不解其意,今日才知忠良。”
    兴安听着不明所以然,怎么丁如晋成了忠臣?先前不是都归为英宗一脉,是因为景宗念着丁一敢跟他真话,才没下手弄死他的么?前日才凑齐了银子,交与那素缟堂去办,这下皇帝又说丁一是忠良……
    景帝并没有发现兴安微微抽动的面部肌肉,他自顾着叹息:“朕本以为,丁如晋是不食周粟,故之才以科举为名辞官的,今日方才知道,朕怕是错了啊。丁如晋若不以科举为名,就不能辞官,不辞官,安能不授爵?”
    这倒是实情,丁一如果在朝里做官的话,石亨这在土木堡里把军兵败尽,落得单骑逃回的都封伯了,就凭丁一在土木堡的战功,如何封不得爵位?再凭他迎回英宗——这可不是历史上一年后,也先无奈送英宗回来,而是生生从猫儿庄大营杀将出来的,如此安能不封侯?
    封爵,就无法回避过英宗这位囚在南宫的太上皇。
    于是景宗登基在法理上的合法性,将重新被提起。
    “爷爷,丁如晋不见得……”兴安忍不住在边上进言,但他没说完就被英宗打断。
    “你懂什么?传令下去,厂卫于南京人等,全力协助安全衙门办差,不得有误!若丁如晋有什么不测,哼,朕要这班奴才何用?”说罢景帝就拂袖背手而去,留下兴安在那里,不知所措。
    景帝不见得突然间就智商下降,也不见得他就真的觉得丁一完全是为了不让他难做,才辞官。而是在个人的喜好与皇权之间,他做了一个选择,正如英宗扶植默许王振,去镇压大臣,而压挤出大臣手里的相权一样,景帝认为,他同样也可以通过扶植丁一来达到这样的目的。(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幽怀恨无句(十六)
    如果在丁一听话的前提下,景帝也不介意给予他当初王振的权力。
    因为现在想要通过扶植厂卫里的太监或是锦衣卫头目,来跟大臣争权,是不可能的了,王振之威至今犹记,文官集团在这一点上面,是防得很紧的,除非景帝想跟他们撕破脸,否则的话想都不要想。
    丁一就不同了,他是士林中人,不会一开始就引起大臣的强烈敌意。
    而景帝也不怕丁一扶起来以后不听话,正如王振一样,没有英宗,他什么也不是。
    当丁某人站在整个文官集团的对立面之后,他若敢不听招呼,那景帝捏死他,要比现在容易一万倍——权力大、办事多,就意味着得罪人多、出错的地方多、要找由头发作也更为方便。
    帝王心术,便是如此。
    皇帝和大司马都点了头的事,那五百军士调入亲军的公文,当日就发往南京了,而这公文还没有出达南京的时候,厂卫监视雷霆书院南京分院的文书就先到了,说是丁一恐怕重创,无法视事。
    于是景帝派了太医,当即命其前往南京,并又派了太监,带了许多补品之类带去赐给丁一。
    又过了两日,丁一的奏折就上来了。
    于谦请景帝追回太医和赏赐,因为丁一又没什么事,根本就不必如此。
    景帝却拒绝,理由是丁一是为了大明而受的刺杀,身为皇帝,他不能让有功之臣心寒云云。于谦听着脸色有些不好看,当了二十年侍郎的于大人,什么宦海风浪没见过?景帝想干什么,于谦已猜到七八成了。
    但他所能做的。也只能希望丁如晋,足够明智,不要踩进这滩污水里来。
    这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事,现在的士林,可不比明末的士林。
    现在的文官集团还是很有点风骨的,例如敢于随驾亲征的首辅和尚书,他们会不知道在王振那个军事负分的家伙指挥下,会弄成什么样?就算他们不知道,不是还有数征安南的英国公张辅么?这怎么也是专业人士,就算没想到二十万大军全没。也该推算出惨败的下场。但首辅和尚书他们都没有如明末东林党的钱某人一样,嫌水太冷不敢殉国,他们仍是随驾而征最后殉国。
    丁一要敢踏进来,绝对是没有善终的,这不用大约和几乎。就是绝对。
    但于谦最终还是没有给丁一捎上只言片字。
    甚至他还告诉李贤和商辂,不要去提醒丁一这件事该如何选择。
    “让他自己去决断。他不是容城的丁秀才。他如今是名动天下的丁容城。”于谦用这个理由说服了李贤与商辂。
    他这么做不是无缘故的,因为现在丁一不论怎么干,只要他于某人在,总终还是能兜得回来的。但于谦不可能事事去为丁一保驾护航,所以让丁如晋自己去体会宦海凶险,不失为一个历练的机会。
    但对于丁一来说。他不是这么想的。
    “若真的出于师生情份,怎么也得提醒我一声。”他按了按桌上的两封信,那是李贤和商辂写过来给他的,笑道。“大兄二兄,终归还是写信过来,提点我要慎重,二兄狡猾些,说君恩如海粉身碎骨无以相报。只要我不太傻,总归还是能想明白的。我的好先生呢?嘿嘿!”
    进京路过南直隶的丁如玉,就和她麾下一同上京受赏的战士,宿在雷霆书院南京分院,她的凤翅盔就放在案上,一身的甲胄坐在丁一旁边,那如瓷娃娃一般脸上,略多了些风霜,眉目中更增了几分英气。
    她听着丁一的话,笑了起来:“这些,奴奴是不懂的,少爷却要想清楚才好。奴奴听说,英国公府那位,但是对这些颇为在行,要不,奴奴上得京师去,便去请教她一番?还是请她轻移玉趾,来这里跟少爷盘桓细谈?奴奴不在少爷身边,没人给少爷叠被洗脚……”
    “打住!”丁一受不了了,“求你了,如玉,你要不就把甲卸了,去洗个澡再说好不?要不你这样全身披挂,作小女儿状,我感觉再跟你说上两句,会精神分裂好吗?”丁如玉不单内着锁子甲,罩了战袍,外面又着将校齐腰山文甲、兽口吞肩之下是铁叶臂缚,下着铁叶战裙,脚蹬铁战靴,腰悬战剑、箭壶,摘了弦的长弓负在身后。
    就是丁一千百年后在博物馆里见着的万历年重甲军将的装束,似乎也没这么夸张,这是身披两层铁甲啊,随时要上马陷阵的作派,偏偏她摘下头盔露出那张瓷人儿也似的俏脸,口称“奴奴”,说话时还要吐个舌头鼓下腮帮子,丁一真的感觉要精神分裂掉。
    “少爷嫌弃奴奴了!奴奴不依!”她竟靠来抱着丁一手臂,撒起娇来,“奴奴要带兵嘛,总要以身作则的……”。
    这一撒娇,全身铁甲的甲叶“哗哗哗”地响,丁一真的感觉要疯掉了,气得捏住她那雪白脸蛋,对她说道:“我不管你是什么明威将军!少爷现就命令你,马上卸甲洗澡更衣再过来陪我说话!别给我扯什么要带兵,要不你带人宿到大营里去!”
    丁如玉吐了吐舌头,装出一副要哭起来样子:“少爷好凶……好吧,奴奴这就去更衣。”
    她很开心,看着丁一为她而着急的模样,这就是她要当官的根源,让丁一的眼光,停留在她的身上,让丁一的心思,花在她的身上。这是她的少爷,不与别人分享的少爷。她对刘铁说的什么容城的宅院现在比以前大了许多之类的,压根一点兴趣也没有,她少爷在的地方,便是她的家园。
    她走出了丁一的书房,凤翅盔抱在怀里,手扶在剑柄上,沉声道:“左右何在?”
    八位同样全身披挂着了两层铁甲的高大女兵躬身抱拳:“职等在此候命!”
    丁如玉点了点头,对那八名亲卫说道:“随本将来。”
    “诺!”
    一路之上,丁如玉不断下达着命令:“哨卫可已安排?”、“不得无故外出,违者立斩……”九人行动之间,甲叶“哗哗”作响,肃杀之气,便在这四月天也教人生出寒意来,若不看着面目,安敢信将军竟是女儿身!
    这是属于丁如玉的两天,她不是天然呆,并不需要丁一陪她去游玩嬉戏,她换上家常的衣裳,侍候在丁一身边,静静地看着丁一谋划着以后的进展,她也没有兴趣去发表什么意见,她甚至跟随丁一去国子监被邢学士考校。
    邢宽开始看着丁一带了一个俏丽书童同来,开始是有些不满意的,他又不是张和眼睛不好,邢宽一眼就看出丁如玉是女人了,只不过他也知道先前跟随着丁一的刘铁,又派出去任事,加上丁一遇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