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东突击营 >

第255部分

江东突击营-第255部分

小说: 江东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令官阁下,我担心现有的江防部队兵力不够。江东突击营的攻击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必须有更多的部队才能确保全歼他们。”福田道。
“好的,我从南京再调两个大队过去。”西尾道,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电话,开始调兵遣将,安排南京周边的日军部队开往指定区域。
“请转告带队的指挥官,一定要克制,不要打草惊蛇。江东突击营是非常狡滑的,一旦被他们察觉出我们有埋伏,他们就会跑到我们找不到的地方去了。”
“我会交代他们的。”西尾点头道,“福田君,这次如果围歼江东突击营成功,我会给你的情报部门记上首功的。”
“多谢司令官。”福田鞠躬道谢道,“其实,是不是能够记首功,我并不关心,我只是希望能够彻底消灭这支部队。此外,我们这一次通过破译敌军密码来进行作战,如果成功了,这个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福田君,你们是怎么做到破译突击营电报密码的,这种工作是不是很难?”西尾饶有兴趣地问道。
福田一男用鄙夷的口气说:“正常的破译密码,当然是很难的。但破译江东突击营的密码,我们并没有费太多工夫。江东突击营没有专门的密码设计人员,他们的密码是使用了过去中国的国防部在上海开办电讯培训班时候的教学密码改编的,这些教学密码并不是什么秘密,我们早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得到了。这一次,我让破译人员用教学密码的思路来破译江东突击营的通讯密码,结果一下子就成功了。”
“可惜了,战斗能力这么强的一支部队,竟然会在通讯密码上表现得如此脆弱,真是太让人觉得遗憾了。”西尾作出悲天悯人的样子说。
“司令官的这番评价,等我们生擒了罗毅之后,我会转告他的。我想看看他当时的表情如何。”福田得意地说。
此时的罗毅还丝毫也不知道自己部队的通讯密码已经被福田完全破译了,他仍然按照过去的约定,与远在浠春的许良清进行了定时的通讯,讨论具体的作战计划。殊不知,所有这些通讯内容都原原本本地落到了福田一男的手上,而四五千名日军正悄无声息地赶往当涂附近,构筑起一个严密的口袋阵,静等着突击营钻进去。
突击营急如星火地向当涂奔去,一天时间走了近20公里,这才在一个小村子停下来宿营,埋锅做饭。罗毅不敢让部队过于疲劳,尽管情报上说日军都开走了,但各种意外都是可能发生的。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注意保持部队的战斗力,渡江以及渡江之后的各种复杂情况,目前都无法预知,所以他必须让士兵们得到充分的休息。
“见鬼了,今天的行军怎么这么顺利。”苏晓峰随口对罗毅说。这一天行军下来,路上竟然连一支日军的小部队都没有遇到过,这的确有点反常。平常突击营行军,至少要有三四回要停下来躲避日军巡逻队的。
“顺利还不好?”乐家林反驳道,“晓峰,你真像罗子说的,有自虐倾向啊。”
袁静道:“乐乐,晓峰没说顺利不好,他只是说这种顺利不正常。”
罗毅挠了挠头,道:“是啊,晓峰这一说,我也觉得有点不正常,难道这一带的鬼子都到苏南扫荡去了?”
袁静说:“不至于吧,鬼子知道咱们在这一带活动,芜湖到宣城一线的鬼子还没撤呢,怎么可能把这一带的兵力全部抽空呢?”
“侦察员有没有报告什么异常?”罗毅问。
袁静道:“没有,一切都正常,周围没有发现鬼子活动的迹象。”
“这倒反而是不正常了。”罗毅道,“鬼子突然之间就消失了,难道还不算是不正常吗?”
苏晓峰道:“罗子,难道你又感觉到鬼子有圈套了?”上次他在新州的西江镇险些被日军包围,此后就多长了一个心眼,而且对于罗毅的直觉佩服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这一回的情形,让他想起了西江镇的事情。
“我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不太好的预感。”罗毅坦白地说,“也有可能是我过于担心了吧,鬼子怎么可能知道我们的行动计划呢?”
“罗营长,电报。”电报员走过来,递上一张电报纸。
“哪来的。”罗毅一边接电报,一边随便地问了一声。
电报员道:“不知道。”
“不知道?”袁静瞪大了眼睛,“怎么会不知道呢?”所有的电报都会有一个报头,说明发报人的信息,电报员在收报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份电报来自于什么地方了。
电报员说:“这份电报没有报头,不知道是从哪拍来的。”
“你确定这是给我们的电报吗?”袁静问道。电台的频率是有限的,如果两部电台的收发频率恰好相同,就可能会错把别人的电报收过来了,这种事情并不罕见。当然,一般情况下,错收了别人的电报是没什么影响的,因为各家的密码不同,只要密码对不上,自然就知道这不是自己的电报了。
电报员说:“这份电报很古怪,我们用我们的通讯密码去破译,第一句话是‘南京呼叫铜州’,可是从第二句开始,就完全对不上了,全部是混乱的字,好像是密码错了。”
“拿来我看。”袁静从罗毅手上接过电报,仔细一看,果然如此。突击营的电报密码是用四位数字代表一个汉字,电报上的第一句话的确是“南京呼叫铜州”,但到了第二句,按照密码对应出来的汉字就完全构不成一个句子来,一些毫无关联的单字组合在一起,根本无法理解。
“这是什么意思呢?”袁静嘀咕道。
“南京呼叫铜州?”罗毅在嘴里念叨着,“小静,会不会这份电报的确不是我们的,第一句只是巧合?”
袁静道:“这也太巧合了吧?走,我去给对方回一个,看看有什么反应。”
罗毅陪着袁静来到电台旁,袁静戴上耳机,手按着电键,按对方的发报频率回了一句:“铜州呼叫南京,请问你是谁。”
对方很快回答了:“南京呼叫铜州,别问我是谁,十万火急。”随后又是一串混乱的字,依然无法读出什么意思。不过,从前面这段话已经能够判断出来,这的确是发给突击营的电报,密码再巧合,也不可能对上这么多字的。
“这的确是发给我们的电报,用的是我们的密码。”袁静道,“可是后面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你想想看,能不能判断出来对方是什么人?”罗毅问,“也许你知道了他是谁,就能够猜出电报的意思了。”
“我判断不出来,这个手法我很不熟悉,不是我们的电报员的手法。”袁静道。每个电报员发电报的时候都有自己习惯的手法,如果两名电报员互相熟悉,光听嘀哒声就能够知道是对方在发报了。突击营的电报员都归袁静管,几年时间下来,谁的手法如何,袁静自然是了如指掌的。
罗毅一惊:“用我们的密码,却不是我们的电报员?小静,难道还有其他人知道我们的通讯密码吗?”
袁静觉得一阵莫名的恐惧:“不会的,罗子哥,这套密码是我自己根据在上海电讯班学的知识自己编的,除了突击营的电报员,没有其他人知道呀。”
“难道是我们的电报员泄密了?”
“不可能。”袁静说,“咱们的电报员都是经过挑选的,而且这一段时间并没有电报员失踪啊。这份电报用的是我们营部通讯的专用密码,平常负责情报的电报员是不用这组密码的。”
“那还是先破译这段电文吧,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罗毅指着电报纸问道。
“这些数字每四个是一组,对应一个汉字。”袁静解释道。
“那你们为什么不把后面的汉字译出来?”罗毅又问。
“因为后面译出来的汉字,根本就不是一个有意思的句子呀。”袁静拿着电报纸,试着给罗毅译了一段,果然是乱糟糟的,毫无意义。
“小静,不管有没有意义,你赶紧把所有的数字都译成汉字,我们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罗毅道,他隐隐地猜出了一些什么,也许对方在这串无逻辑的话里包含了一些意思,只有把所有的汉字都译出来,才能解出这个灯谜。对方在电报中用了十万火急的说法,也许为了保密起见,发报者用了特殊的加密方式吧。
袁静沙沙沙地对着电报纸把汉字一个个写了出来,罗毅反复地念着这天书一般的文字,苦苦地猜测着,袁静也学着他的样子,念念有词。
“小静,你看,这一句好像有点规律。”罗毅指着一句话说。
袁静念道:“横一垂二。这有什么规律?不过,好像这句话有点耳熟啊。罗子哥,你听过这句话吗?”
“耳熟……”罗毅道,“可是我想不起这是什么地方的话了,也许这就是破译这些乱码的钥匙呢。”
正在罗毅和袁静一筹莫展的时候,跟在袁静身边的田春秀突然接口道:“哥,小静姐,这句话我听过,我弟弟念过的。”
“什么?”罗毅和袁静一齐看向田春秀。

第四卷 敌后风云 352 千钧一发

352 千钧一发
“你快说,你弟弟怎么会念这一句?这一句是什么意思?”罗毅惊讶地问田春秀道。
田春秀被罗毅的表情吓着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结结巴巴地说:“我记得,是我弟弟在竹园镇的小学校里听先生教的,说是什么四角号码口诀。有一段时间他天天在家里背,我听得很熟了。”
“四角号码?”罗毅转过头看过袁静,“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袁静接了过去:“七角八**是小……”
罗毅兴奋地和袁静一齐念道:“点下有横变零头!”
“我明白了,后面的乱码,应当用四角号码来解。”袁静拍着手说。这四角号码对于罗毅来说有点陌生,但袁静是扎扎实实地学过的,只是离开学校太久,一时竟然想不起来了,直到被田春秀一语点破。罗毅只是知道这些口诀,但实际应用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突击营里还真有士兵随身带着四角号码字典的,袁静把字典要过来,对着字典把那些乱码都译了出来,交给罗毅。罗毅一看,不由倒抽一口凉气。电文上写着:“突击营通讯密码已被日军破译,作战计划已泄露,日军总部已急调四个步兵大队在当涂一线埋伏。”
“我的天啊,这是真的吗?”苏晓峰看完罗毅递给他的电文,冷汗流了一后背。
“不会是鬼子故意吓唬我们吧?”乐家林习惯于把事情向最好的方向去想,于是信口说了一句无厘头的猜测。
罗毅瞪了乐家林一眼:“吓唬?你以为鬼子有毛病啊。从这份电报来看,发电报的人绝对是知道我们的作战计划的。如果这份电报是鬼子编出来的,至少也说明我们的作战计划已经泄露了。我们绝对不能再往当涂去了。”
“说不定是鬼子发现我们要去当涂渡江,他们又来不及调兵去堵截,所以就用这个办法来吓唬我们呢?”乐家林还在坚持着,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这种猜测没有任何根据。
“你就别瞎猜了。”袁静道,“鬼子能够破译我们的密码,说明我们的行动已经不安全了。前两天我们和老许讨论作战计划,都是通过电报的。如果鬼子破译了我们的密码,完全有足够的时间调集军队来阻拦我们。”
罗毅点头道:“这样一说,倒是完全对上了。马鞍山的鬼子突然倾巢而出,去金坛方向扫荡,这是故意露出破绽来吸引我们。而我们今天行军路上没有遇到鬼子,自然是沿途的鬼子得到了指示,故意放我们一码,怕把我们惊走了。”
苏晓峰乍着舌头说:“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我们没有接到这份神秘的电报,那么明天我们就会钻进鬼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