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东突击营 >

第285部分

江东突击营-第285部分

小说: 江东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治慎叹口气说:“唉,王中将这样安排,我也觉得很意外。本来,这一次是蔡师长专门向薛长官推荐了你们,薛长官也觉得,如果你们能够参加,整个天炉计划就会多几分胜算。老实说,对于王中将麾下的这几支部队,薛长官并不是很放心,这些部队良莠不齐,而且王中将作为川军将领,多少还有些保留实力的打算,所以薛长官很担心这个天炉的盖子不稳,最终导致功亏一篑啊。”
罗毅道:“蒙薛长官看重,不瞒郭参谋长,我部目前的兵力有4000人,用来守一个阵地,倒也还算充足,但指望我部守住整条防线,恐怕有些为难。”
郭治慎道:“按照薛长官的意图,他更希望突击营作为整个北部防线的战略预备队,万一什么地方出现一些差错,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部队填上去,整个防线就会全线崩溃。”
“战略预备队?”罗毅有些怦然心动,能够在这样一场大仗中充当战略预备队这样一个角色,的确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当然,他也非常清楚,这个战略预备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这意味着突击营将是整个战局中最后的一道关卡,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罗营长,这些话,我在会上不便于说,现在只有你我二人,我就跟你照直说了。这次的天炉作战行动,对于薛长官来说十分重要,万一在北线出现一些纰漏,就要让薛长官抱憾了。所以,我想以薛长官的名义恳求你,务必把江东突击营的主力带到湘北一带来,如果王中将的部队守住了防线,也就罢了。如果哪个地方出现了漏洞,就拜托你鼎力相助了。”郭治慎推心置腹地说。
“可是……这里毕竟是归王中将指挥,我擅自行动,不太合适吧?”罗毅道。
郭治慎说:“在事情坏到无法收拾之前,你们就守着云家岭阵地好了。反正一个人是守,一个营也是守,王中将并没有限制你们驻扎多少人。万一事情坏到无法收拾了,如果你能出手相救,王中将正是求之不得,怎么还会怪罪你呢?到时候薛长官向王中将暗示一下,他不就顺水推舟了吗?”
罗毅挠着头:“郭参谋长,你可太看得起我们突击营了。事情真坏到无法收拾的时候,再让我们上,岂不是把我们架到火上去烧了?这个天炉,别到时候把我们给炼了。”
“不会的,不会的。不是真的坏到无法收拾,只是说,比较危急的时候。”郭治慎连忙解释。
“这件事,还是容我考虑考虑吧。”罗毅道,“郭参谋长,不是我推托,现在的形势你也非常清楚,薛长官把我当成自己人,但王中将这边并不是这样想的,尤其是王中将手下的一些军官,对我部的成见还非常深。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得不考虑明哲保身啊。”
郭治慎有些黯然:“罗营长,你说的也有道理。抗战四年了,我们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大片国土沦入敌酋之手,究其原因,国力不济当然是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就是无法齐心协力,各部队都不得不明哲保身。只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罗毅听到郭治慎这番话,不禁有些欠疚的感觉,他对郭治慎道:“郭参谋长,你这样一说,可让卑职无地自容了。江东突击营毕竟是新四军的部队,这样重大的作战行动,我不能擅自做主。这样吧,我回去之后,和我的参谋长商量一下,再向新四军军部请示一下。不过,我会尽量说服他们的。”
“好,那就拜托罗营长了。”郭治慎道,“前面就到路口了,我们就此别过吧。等到凯旋的时候,我定会为你们请功,我们在长沙的庆功宴上再见。”
罗毅下了车,与涂九等人一道,目送着郭治慎的车开远了。涂九问道:“罗子,这个参谋长找你谈什么呢?”
“他让我带领突击营主力到云家岭去,作为整个北线的战略预备队。万一什么地方出了漏子,好及时地填上去。”
“把我们当炮灰呢!”邵平不满地说,“就冲莫汝群那帮人的嘴脸,我们凭什么出这么大的力?”
罗毅摇摇头,问道:“九叔,邵平,你们说,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
涂九道:“罗子,我不懂什么大道理,过去当土匪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后来你把聚义帮改成了突击营,说是为了打鬼子,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鬼子。这些年,我们东征西杀,也看到了鬼子是怎么杀害我们中国人的,我现在觉得,你说的打鬼子这一点没错。”
“邵平,你呢?”
邵平道:“我当兵当然是为了打鬼子,鬼子把我们村给毁了,杀死了我们村几十口人,让我们全村都离流失所。从我跟上你起,就想明白了,就是为了打鬼子。”
“那就对了,咱们当兵是为了打鬼子,把鬼子从中国赶出去。我们不是为薛长官打仗,也不是为王中将打仗,我们是为全中国的老百姓打仗。那你们说,这一仗我们该不该出力?”罗毅道。
“嗯,该。”涂九点头道,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更容易接受一些最朴素的道理。
“营长定吧,你说打,我就打。你说不打,我就歇着。”邵平嘿嘿笑着说,其实他已经知道罗毅的意思了,只是不愿意改口而已。
罗毅道:“走吧,赶紧回咸宁,这件事,我还得跟老许他们商量一下才行。”

第五卷 纵横沙场 388 出兵湘北

388 出兵湘北
回到咸宁,罗毅便把郭治慎转达的薛长官的意见告诉了各位军官,关于是否出兵参战的问题,军官们议论纷纷,观点不一。
“凭什么呀,九战区有30多万**的正规军,干嘛非要让我们去当预备队?”苏晓峰不满地说,“我们又没拿九战区一分钱的军饷,好不容易想在咸宁发展一片根据地,还要和九战区的**磨擦,我们凭什么帮他们打仗?”
“小静,你的看法呢?”罗毅没有直接回答苏晓峰的话,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袁静。
袁静道:“皖南事变之后,军部给我们的命令是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斗争,对于顽军,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避免类似于皖南事变的悲剧重演。军部指示我们,华中地区的形势与华北和华东有所不同,这一带的抗日局面决定了我们肯定会与国民党军共同作战,但我们必须保持在作战中的独立性。根据军部的这一指示,我认为,我们在这一次战役中可以配合**,但倾全力出击是不恰当的。”
“军部说的有道理。”罗毅点点头说,“我们的确要注意保护自己,但保护自己并不意味着袖手旁观,大家说对不对?”
王大成说:“单纯从抗日的角度来说,薛长官这一次的计划如果能够成功,就有可能歼灭鬼子的3个师团,这可能会扭转整个抗战的战局。我觉得,如果需要我们突击营出力,我们不应当拒绝。”
张二虎也说:“要说起来,中央军也不是什么好鸟,九一八的时候,我们在许团长指挥下跟鬼子血战,关内的中央军完全是见死不救,从那时候起,我对中央军就没什么好感了。不过,咱们打鬼子可不是为中央军打,如果因为我们的缘故而放跑了这3个师团的鬼子,我们日后是无法向老百姓交代的。”
“大成和二虎说的,也有一些道理。”苏晓峰道,“见了鬼子不打,的确有点说不过去。我只是担心王中将那边搞点名堂,毕竟我们这次在咸宁跟他的手下是交过手的,他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害我们一下。”
罗毅道:“我想还不至于吧。这次作战是薛长官亲自安排的,王中将不敢冒天下之大韪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来。再说,只要我们自己留点神,我想王中将手下还没有哪支部队能够把我们吃掉呢。”
“这倒也是。”苏晓峰点头道,“这幕阜山区,过去也是咱们聚义帮活动的范围,在这里打仗,咱们占着地利呢。”
“小静,老许那边有没有回音?”罗毅问袁静道,他从通城回来后,就把郭治慎的意思向在浠春坐镇的许良清作了通报,并请许良清提出自己的意见。毕竟许良清是突击营的参谋长,而且是所有军官中年龄最大、见识最多的,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袁静拿出一份电报说:“老许的电报已经来了,我没来得及交给你。”
“老许怎么说?”罗毅问。
袁静撅着嘴道:“还能怎么说,你们两个真是穿一条裤子的,老许的意见和你的意见完全一致,他也觉得我们应该出兵。”
“这个嘛,只是英雄所见略同,不是穿一条裤子。”罗毅道,“你看,我怎么会跟老许穿一条裤子呢。”
“对了,罗子和小静才是穿一条……”苏晓峰插嘴道,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袁静给堵回去了。
“老许具体是怎么考虑的?”罗毅问。
袁静答道:“老许认为,这一次薛长官制定的作战计划意义非凡,我们作为一支中国的抗日力量,应当尽力协助**实现这一计划。他建议,由双勇和家林带领1000人留守浠春,保护突击营的大本营,他带领薛柄文等人,及突击营另外的2000人到咸宁来与我们汇合。目前我们在咸宁有1000名突击营士兵,还有2000名新发展起来的民兵,老许认为,有这样一支力量,作为薛长官希望的战略预备队应当足够了。”
“民兵不一定要全部带走吧,留下1000人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同时还要防备挺进军借机前来破坏我们建立的地方组织。”罗毅道。
袁静接着说:“老许说,我们作为北线的战略预备队,目前只是薛长官的口头要求,战局如何发展,现在还不好估计。我们可以先把部队带到云家岭集结,那个地区在抗战开始之前我们也曾到过,地形比较熟悉,**真想对我们搞点什么名堂,我们也能够应付。战役打响后,我们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参战,以及如何参战。”
“老许考虑得很周到,我没什么可补充的,大家一起表决吧。”罗毅说道。许良清的意见,也在罗毅的预料之中,他知道,许良清和自己一样,都是把抗日作为己任的。
“同意!”
“同意!”
突击营的军官们纷纷举手表示赞同,总的来说,大家对于薛长官那边还是有几分好感的,如果这次的战役是白长官组织的,恐怕大家没那么积极。
“小静,你的意见呢?”罗毅最后再一次问袁静道,这里只有袁静是红军出身,与**之间是疙瘩最深的。
袁静微微一笑:“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也同意,别忘了,我也是中国人。不过,这样大的行动,我们是不是应当向军部汇报一下?”
“好吧,这件事你去办吧。”罗毅道。
袁静把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突击营营部的决议全部整理成报告,通过电报发给了远在盐城的新四军军部。一天之后,军部的回复到了,陈军长同意了突击营出兵协助**作战的要求,但同时也提醒突击营要特别注意警惕**中的分裂势力。陈军长同时还请突击营放心,在他们调主力参加长沙会战期间,在浠春附近活动的新四军部队会随时为突击营的后方提供保护。
“我没想到军部会完全同意我们的计划。”罗毅说。
袁静道:“皖南事变之后,中央有过一个政策,就是在国民党方面作出让步的情况下,仍然要保持国共合作的局面。军部认为,我们与**方面是关系最为紧密的,这次协助**作战,正好表示出新四军对于保持国共合作的诚意,所以便同意我们参战了。”
“好了,这下子你放心了吧?”罗毅说。
袁静反驳道:“罗子哥,恐怕不是我放心的问题,而是你放心的问题吧?你成天在和军统的人合作,你才是最怕国共合作不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