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东突击营 >

第75部分

江东突击营-第75部分

小说: 江东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山里又磨爬滚打了一个多星期后,两支部队回到了a军特务连的驻地随州。特务连毕竟是国、军的正规部队,不能随便在外逗留过久。突击营这一趟出门的时间也快有一个月了,各种补给都已经耗尽了,士兵也极度疲劳,需要返回竹园镇去休整。
蔡荣基在随州城里最大的酒楼鸿宾楼摆下一桌酒席,款待罗毅一行,既算是接风,也算是送行,罗毅带着几名军官欣然前往。
“罗营长,这趟出去练兵,蔡某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你们几位。尤其是罗营长,见识过人,让蔡某大开眼界啊。”蔡荣基在敬酒的时候说道。
罗毅笑着说:“都一样啊,我们也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蔡连长。我们这支小队伍,没见过大世面,与特务连联合训练这么几天,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啊。”
蔡荣基说:“罗营长,如果不是你们急着要回去休整,我真想留你们多住几天,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向你讨教呢。”
罗毅说:“讨教可不敢当。欢迎蔡连长以后带着弟兄们到我们那里去做客。”
“有机会一定去拜访。”
双方正说着,一名特务连的士兵跑起来,在蔡荣基的耳边低语了几句什么,蔡荣基连忙站起身来,手忙脚乱地整理着军装。
罗毅问:“怎么,蔡连长,有什么情况吗?”
蔡荣基说:“我刚得到报告,我的老长官过来了。”
罗毅说:“哦,那你快去陪同长官吧,我们告辞了。”
蔡荣基拦住了他,说:“这可不行,我留雨亭在此陪你们,我自己去见长官。你们一定要吃好喝好,我怕没时间送你们出发了。”
蔡荣基说罢,匆匆地随着卫兵离开了。甘雨亭陪着罗毅等人,又劝了几圈酒。就在罗毅等人觉得酒足菜饱打算告辞的时候,楼梯上响起一阵脚步声,一位40出头、佩着将军衔的国、军军官在蔡荣基等一群人的陪同下走了上来。
“总指挥,这位就是我刚才跟您说的罗营长,罗毅。”蔡荣基快步走到罗毅跟前,向那名将军介绍着。
“果然年轻有为。”将军看着罗毅,点了点头。
蔡荣基在一旁向罗毅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总指挥,薛将军。”
罗毅一怔,向蔡荣基低声地说出了两个字,蔡荣基点了点头:“正是。”
罗毅嘴张得老大,这就是后来被誉为抗日战神的薛将军啊。在历史书上,对此人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他曾参与围剿红军,并一路追击长征的红军部队,给红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抗战时期,他主动请缨,率部参加淞沪会战,随后又指挥了武汉、徐州、长沙等著名会战,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他的抗日功勋,被誉为“盛名当永垂不朽”。如今,这位神就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了。
“报告薛将军,卑职是江西铜州马蹄岭保安队队长罗毅,请您训示。”罗毅有史以来第一次站得笔杆条直地向薛将军敬了一个军礼,大声地报告着。
薛将军笑着向罗毅伸出一只手,罗毅连忙用双手握住,心里好生惶恐。
“这几位都是罗营长的得力手下吧?都非常年轻啊。”薛将军指了指许良清等人,问道。
许良清也连忙敬礼:“原东北军士兵,现任突击营连职参谋许良清。”他也是久闻薛将军大名的,此时自然也不敢怠慢。苏晓峰学着样也向薛将军敬了礼,不过,他不太了解这位神是何许人也。
“都坐下吧。”薛将军向大家挥了挥手,然后自己带头坐下了。店小二见此阵势,早就吓慌了,连忙端来干净的碗筷酒杯,又把残菜撤走,换上了新做好的菜,重开宴席。
“听荣基说,他的部队败在你的手下了?”薛将军饶有兴趣地问罗毅。
罗毅说:“这是蔡连长客气了,其实我们是不分高下。我们的部队都是山里农民出身,走山路比蔡连长的弟兄们略有些基础。”
“不简单,不简单。荣基的特务连,在我带的几个军里,都是拔尖的,居然会败给你们一支地方保安队了,真是让我觉得意外啊。你可知道,荣基跟了我十几年了,是我一手栽培起来的,能让他服输的人,真是不多。”
蔡荣基在一旁低着头说:“卑职无能。不过,罗营长等人治军,确有一套办法,他的队伍里官兵平等,训练中团结互助,这都是卑职以后要学习的。”
薛将军问罗毅:“你刚才说,你们是江西铜州的保安队,铜州有个县长,叫汤元浦的,你们认识吗?”
罗毅说:“我们当然认识,我们这支保安队就是汤县长亲自批准建立的,而且还得到他的多次指导。怎么,薛将军也认识我们县长?”
薛将军说:“他过去也是我的部下,是一员虎将啊。可惜,北伐的时候他受了伤,所以离开了部队。你说你们曾受过他的指导,这就对了。汤元浦带过的兵,是有一股子这样的劲头。”
罗毅在心里暗暗笑了一声,汤元浦对于突击营的帮助,其实仅限于给突击营开了一张许可证,后来他的手下贪图突击营的贿赂,帮突击营采办过一些军火。要说汤元浦是什么虎将,罗毅还真没看出来。不过,既然薛将军这样说,罗毅也就顺着杆子往上爬了,攀一点高层关系,总是一件好事。
“是的是的,汤县长经常关心我们部队的成长,总是用他在黄埔时候的精神来鼓励我们,所以嘛……今天一见薛将军,我们才明白,原来汤县长的精神是从薛将军这里学到的,我们又从汤县长那里学习,这样算起来……”罗毅颠三倒四地拍着薛将军的马屁。
薛将军止住了罗毅的话,问道:“以罗营长的才华,以及你的部队的素质,屈居江西太可惜了。有没有兴趣到中央军来发展?你的部队可以和荣基的部队合并起来,成立一个独立团,我可以任命你为中校副团长,仍兼你自己的营的营长。”
“这个……”罗毅支吾着,“薛将军,这个恐怕恕难从命。我的队伍是由当地一位矿主资助建立的,我实在是没权左右啊。”
薛将军摆摆手,说:“呵呵,果然如此啊。刚才荣基跟我说了,说你对内战有些看法,一心只想抗日。你这份心思,我也理解,说实话,当兵的人,谁愿意成天和自己人打仗呢?好吧,如果有朝一日战火真的烧到中南来了,我希望你能够带着你的队伍,加入到国、军行列中来,这与你的意思就不相悖了吧?”
罗毅说:“卑职谨记薛将军的指示,只要抗战开始,卑职自当率部投入国民革命军的行列。”
“好,那我留出位置等着你。”薛将军承诺道。他没有听出罗毅的潜台词,罗毅心里想的是,我只说加入国民革命军,可没说是不是十八集团军,或者是不是新编第四军啊。
“报告!”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上酒楼来,对薛将军报告。
“什么事?”薛将军问,“我不是交代过吗,今天我陪荣基的客人吃饭,一般的事情不要打扰我。”
“报告总指挥,是十万火急的军情。”传令兵递上一份电报。
薛将军打开电报,只读了一行,脸色就变得煞白了。他腾地站起来,说:“各位,实在对不起了,出了天大的事情,我必须马上离开了……几天之内,报纸上就该登出来了。”
众人都惊住了,不知道是什么大事能够让薛将军如此惊愕。蔡荣基看着薛将军,想问又不敢问,毕竟这里还有外人在场。许良清则看着罗毅,在他心里,隐约地觉得,罗毅应当能够猜出是一件什么样的军情。
罗毅脑子里快速地运转着,他无意间向酒楼的墙上一看,那里挂着一个日历,翻开的那页上正写着一个“12”,他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西安事变!”

第一卷厉兵袜马 101 丙子双十二

101 丙子双十二
这一声“西安事变”一出,其他人还无所谓,倒把薛将军震住了,他停住脚步,望着罗毅,问道:“你怎么知道?”
罗毅暗暗叫苦,他心说,丙子双十二,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在后世,但凡读过中学的人都知道的啊。可是,作为一个民国时期的人,他能够知道这点,只能用“逆天”二字来形容了。保不齐就被当成东北军或者西北军的探子抓起来了。
“我……我猜的,薛将军,是不是委员长在西安出事了?”罗毅硬着头皮问道。
薛将军点点头,一屁股坐回座位上,对罗毅说:“这件事,也瞒不了几天了,既然罗营长猜到了,你就给大家讲讲吧,讲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高考题,试分析西安事变的原因……罗毅做了个深呼吸,开始侃侃而谈:“卑职主要是从薛将军的表情判断出来的。您说出了天大的事情,卑职想,委员长就是中国的天,能够让薛将军如此震惊的事情,肯定是涉及到委员长的事情。”
薛将军说:“唔,有几分道理,不过还是很牵强。”
“卑职平时就喜欢胡思乱想,前几天看到消息,说委员长亲赴西安督战,卑职就有些担心。西安的东北军和西北军都不是委员长的嫡系部队,虽然已经归顺中央,但还保留着军阀时期的建制。卑职曾有过不祥的预感,感到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可能对委员长不利。”
薛将军看罗毅的眼神已经有几分赞赏了,他努努嘴,示意罗毅继续讲下去。其他的人在一旁都不敢说话,他们从罗毅的叙述中开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有几分不安。
罗毅接着说:“据我前一段时间从报纸上读到的消息和相关分析,东北军和西北军近日在陕北围剿红军,连连失利,已经有一些愤懑情绪了。当年委员长以几十万大军围剿江西红军,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红军经过长征锻炼,虽然人数损失不少,但余下的都是精英,战斗力更为强悍。东北、西北两军如果全力进剿,必然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张、杨都是知道保存实力的军阀出身,肯定是能够算到这一点的。委员长亲赴西安督战,如果施加压力过大,把张、杨推到对立面上去,是完全可能的。”
薛将军沉默不语,蒋介石有意让红军和西北军、东北军互相消耗,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只是张、杨会因此而反叛,这是大家预料之外的,除了面前这个20刚出头的小年轻人。
“你是说,张、杨会大逆不道,戕害委员长?”薛将军试探着问道。
罗毅再傻,此时也知道不能太先知先觉了。他作出忧虑的样子,说:“这一点,我可判断不出了。照理说,张、杨二人不敢公然谋逆,否则他们就会受天下人共诛了。我只是从薛将军的反应中猜想,委员长必然已经受困了。至于起事的是张学良,还是杨虎城,异或是二人联手,我就不清楚了。”
薛将军说:“目前的情报,是张杨联手,委员长已经被叛军囚禁,暂时还没有生命危险。”
罗毅装出释然的样子,点了点头。薛将军接着问:“既然罗营长能够猜到这个过程,是否能够给大家分析一下,张、杨二人是什么心理,最终这件事又会怎么发展呢?”
罗毅说:“我见识很浅,对于张、杨也不了解。既然薛将军让我讲,我就谈谈自己的愚见了。在此之前,张学良曾多次发出抗日主张,我猜想,他这一次向委员长发难,应当也是以抗日为名。我不便臆断张学良的抗日主张是真是假,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以抗日为要求来逼迫委员长,必然是能够得到天下人心的。”
许良清听到罗毅讲到张学良,忍不住嘴张了张,但见到薛将军在一旁,又硬生生地把话咽了回去。薛将军注意到了许良清的表情,对他做了个手势:“这位老弟有话就说吧,不必拘礼。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