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级大人物 >

第56部分

神级大人物-第56部分

小说: 神级大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杏花街和血刀会总坛里,在大雨里连夜出动的广州警察和外面调来的军队一共发现了八十多具被手枪打死的尸体。
    从一次性死人的数量看,这是二十年来,死人最多的一次。
    但那又怎么样呢?
    这八十多个死者,有那些大佬的家人的安全来得重要吗?
    这八十多个死者,有某某帮派的老大重要吗?
    这八十多个死者,有谁谁谁的亲戚朋友吗?
    既然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人都知道,那为什么要浪费宝贵的警力、军力去追查呢?
    甚至有个社会党高层在知道此事后还这样对警察局长李三江说:“老李啊,我觉得这些黑·社会火并得好,他们自己互相斗,都死光了,这治安,自然就好了嘛!”
    有了这样的指示,广州警察局和广州警备司令部根本就没有对这个案子立案,只是简单的记录了一笔:九月二十二日,杏花街帮派械斗,致死八十余人,没有无辜人员伤亡。
    谢念诚通过他的渠道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出了口气,不管怎么样,如果有人来追查,终归是件麻烦的事。
    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谢念诚,这么巧啊……你这是去哪儿呢?”
    “我打算去政学研讨会去看看。”
    对杨雨薇这个秀气妹子,谢念诚也不隐瞒什么。
    杨雨薇眼珠一转,“真的吗,太巧了,我也要去。”
    有个美女陪着不是坏事,谢念诚当然不会拒绝。
    这个政学研讨会是青浦军政大学学生们自发组织成立的,每周活动一次,会上会抛出一些议论题目,大家聚在一起讨论。
    参加这个研讨会的政学系的师生最多,其他系的也有人参与。
    谢念诚看了一个多月书,心里有些想法,也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所以打算今天去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两人到了开研讨会的教室,离开始还有十几分钟,教室里人不算多,熟人却有好几个。
    讲台上两个帅哥正是罗文轩和闫学君,下面打招呼的是苏桅和黄雪,行注目礼的那些人目光当然是围着杨雨薇在打转了。
    今天的杨雨薇穿了身西式的连衣裙,和穿中式服装比,胸前的曲线更加明显,加上那精致的清秀面容,足够让见惯了恐龙的男生们心里疯狂了。
    隔空打了个招呼,谢念诚就上了讲台去找罗文轩和闫学君,杨雨薇可不敢过去凑热闹,只好去了苏桅和黄雪那边。
    一见到谢念诚,闫学君就道:
    “小谢啊,你可是大忙人啊,几次到你们系上课,都没看到你人,你可别学老谢啊。”说着眼神就在往杨雨薇那边瞟。
    “闫主任,你别开玩笑哈,那是我路上遇到的同学……纯属偶遇,偶遇!”
    闫学君毕竟是训导主任,也不好多开玩笑:“我懂、我懂。”
    罗文轩为人要严肃一些,“念诚,书念得怎么样了?”
    谢念诚答道:“嗯,还算没浪费时间。”
    闲聊几句,谢念诚毕竟是学生身份,也就下去随便找了个座位,那边杨雨薇看到谢念诚下来,三言两语甩开苏桅和黄雪,来到了谢念诚身边坐下。
    “老苏呀,你就不要琢磨了啦,这些美女是木有你的份的啦。”
    苏桅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哥明明比那个谢念诚帅啊……男人嘛,歌唱得好就很了不起吗?哎,母亲大人啊,为什么不生一副好嗓子给我呢?”
    参加研讨会的学生都很守时,研讨会开始时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有人自觉去关上门。
    罗文轩在讲台上为这次研讨定了调:“今天研讨会的主题,就是听听大家的意见……现在汉国落后的根源是什么?应该怎么改革才好?”
    这种研讨会没什么实际意义,就是纯粹的空对空,学生们一方面年轻气盛,什么都敢说,一方面呢碍于知识、阅历,见识实在有限。
    两相结合之下,那是什么言论都有。
    “我觉得,汉国落后的根源就是人思想落后,现在欧美都讲科学、讲理性、讲法律,我们呢?讲的最多的却是人情!如果谁做事都把人情放在第一位,这个国家和社会能搞好吗?我觉得要改革,首先还是要搞法制……”
    “我觉得,日本的经验就很好,我们也要搞脱亚入欧!废除儒学,那些东西太过时了,全盘西化才是汉国的唯一出路……”
    “对,刚才的同学说的好,咱们汉人的思维已经固化了、落后了,需要从头到底来个大改变……”
    “现在汉国思想落后,不是人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只要汉国搞宪政、搞议会政治,国家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我觉得体制并不重要,实业才能救国,实业搞好了,什么体制都无所谓,你们看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日本,他们的体制是一样的吗……”
    “我看是文化基因的问题,汉国传统文化就是垃圾,教人学坏,再好的人到了汉国也要变成坏人,这是汉国人的劣根性……”
    前面的人说话还算是在讨论,这哥们儿的话顿时让爱国愤青苏桅怒了。
    苏桅站起来反驳:“你怎么不说是汉人基因不行啊?你干脆说让汉人男的都去死,女的都嫁给洋人不就得了嘛?”
    谢念诚摇摇头,听了半天,他没听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尽是些打嘴炮的内容。
    他不知道,由于那个时空的信息轰炸,在政治上的见解,他和这些学生有整整几个时代的差距。
    和这些学生瞎子摸象相比较,谢念诚起码知道,汉国这种国家,想要发展,大概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台上罗文轩和闫学君倒是习惯了学生们的这种争吵,罗文轩看到谢念诚连连摇头,点名道:“谢念诚,说说你的想法吧。”
    谢念诚这些天也思考了许多,组织了组织语言,开始了他的发言。
    “汉国现在想要发展的最大问题,我觉得是军阀林立,国民生产出来的财富大量浪费在了军备上,从中央到地方,全都找外国人买军火,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打仗……本来国家的经济基础就很薄弱,随着时局动荡,人力、物力就难以投入到各项基础建设中去!”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加大对经济建设的投入,盘活存量,二是要改变经济运行组织体制,把闲置的人力、物力都组织起来投入到生产中。”
    这些话好多学生听不懂。
    谢念诚的发言和现在流行的话根本就不搭边,既没有谈“平等、民主、自由”,也没有谈“法制、宪政”,和“革命、造反”也沾不上边。
    罗文轩和闫学君若有所思。
    其实谢念诚讲的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政治、经济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安排好所有人进行生产、分配产品的事情。“平等”、“民主”、“自由”、“法制”这些东西,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只要能把人力物力安排好,产品分配好,那就是好的制度。
    学生们不明觉厉,两个老师若有所思,这个研讨会眼看就要冷场。
    黄雪头脑很好使,他倒是懂了谢念诚的意思。
    “谢念诚同学,你说的道理是没有错,可是要做好你说的两件事情,没有具体的经济、制度是不可能的,你能说说具体的措施吗?”
    谢念诚摇摇头:“我就一个学生,能提出什么措施?‘实践出真知’嘛。”
    苏桅道:“实践出真知!谢念诚你说的太好了,那能说说你打算怎么实践吗?”
    谢念诚道:“我想问问各位,从你们发言来看,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那能说说,你们怎么打算实践吗?”
    学生们七嘴八舌。
    “我以后从政,当个好官,为老百姓多做好事。”
    “我要当法官,伸张正义!”
    “我以后要投身实业,产业救国……”
    等学生们都说完,谢念诚笑眯眯问了一句:“你们觉得,就算你们做到了你们说的事,汉国就能改变,就能晋身发达国家之列吗?”
    这个信心,学生们没有。
    还是苏桅爽直,问道:“听你口气,你有更好的办法?”
    谢念诚道:“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黄雪问道:“这话怎么讲?”
    谢念诚语气坚定:“我的想法和你们不一样,我也搞不懂这个制度那个制度的,我只是知道,每个人肯定都想过好日子,因此我认为,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每一个诚实努力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那就是最好的制度。”
    “好……”
    杨雨薇开始鼓掌,她对政治、经济了解得不多,前面那些人的讨论让她有些昏头昏脑,谢念诚这话她倒是完全能够明白。
    苏桅、黄雪若有所思,罗文轩和闫学君则鼓掌鼓励。
    谢念诚这么一打岔,改变了以往研讨会的风格,以前的研讨会基本上到后来就会发展成人身攻击甚至是全武行,这次的研讨会好歹算是得到了个和平收场。
    散会后,谢念诚隐隐有些失望,他的失望,杨雨薇看得出来。
    “谢念诚,你怎么好像有点儿不高兴啊?”
    谢念诚幻想中参与这样的研讨会能遇到几个大才,然后畅谈一番,王八之气大发,得到几个张良、陈平,又或者是萧何,但这个美梦现在无情地破灭了。
    那些学生没有一个能给他惊喜的感觉。
    倒是杨雨薇、苏桅、黄雪对他的支持,让他心里略微感到一丝慰藉。
    谢念诚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和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
    杨雨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静静地和谢念诚一起离开了教室。
    罗文轩和闫学君看出了谢念诚情绪有些低落,闫学君道:“你看小谢是怎么回事?”
    罗文轩算是这个世界很了解谢念诚的人了,“我估计啊,是我们两个老师没当好,小谢觉得自己曲高和寡咯。”
    
    第六十四章 越洋电报
    
    更新时间2014…10…21 19:18:22  字数:3202
    “滴滴滴滴滴……哒哒……滴滴哒哒……”
    电报声在谢念诚学校里住所的书房里足足响了两个小时。
    坐在电报机前的洛丽塔正努力地记录着电报,旁边的谢念诚手里拿着书,怎么也集中不了精神去看。
    刚开始收电报的时候,洛丽塔就说了,这电报是德国发来的。
    一个多月了,想来是谢信勇、叶小秋、赵珂、凌波丽他们已经到了德国。
    这一个多月,谢念诚都非常忙碌,只有在夜深人静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些在远方的亲人、朋友,也许还有“恋人?”,现在他们有消息了,谢念诚自然有些激动。
    洛丽塔好不容易收完电报,谢念诚就迫不及待地说:“洛丽塔,你译完一份,就拿给我过目。”
    收了这么久电报,洛丽塔已经很累了,不过机灵的她深知发这些电报的人,在谢念诚心中是什么样的位置。嘴里没叫半句苦,拿起厚厚的这叠电文就努力地译起来,每译完一份,就递给坐在旁边的谢念诚。
    第一封电报是四叔谢信勇的。
    “念诚,我们已经到了德国,路途很顺利,只是中间有几个人水土不服生了点儿小病,不过都没有大碍……这一路的风景真是好啊,现在我们住在汉堡的酒店里,后面的事都已经有了计划,这边你不用太担心。我倒是担心你这小子,如果你在广州惹了太大的事解决不了,就去找汪中正,他是四叔的好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