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205部分

高科技军阀-第205部分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噢?”

“阁下,这是我们在维克斯造船厂的情报员四天以前发出的报告。因为信件必须经瑞士和葡萄牙中转,所以刚刚才收到。”

“我不知道你们在维克斯造船厂还有耳目啊。”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阁下,我们不大收到他的情报。您可以想象得到,他不能随便冒险。不过,他可是个好样的,他的情报一贯是准确的。”

“他的情报都说了些什么?”

“阁下,他说不久前,曾有三艘中国战列舰秘密到过这里进行维修,为远洋航行做准备,其目的地是太平洋。他说他的情报极其可靠,是从造船厂工人那儿搞来的。”

“你那位‘老兄’可靠吗?”

“他是我们最好的情报员之一,阁下。从来没有让我们上过当。”

“可不要轻易相信。”

“我可以为他同您打赌,阁下。”

“也许。不过,你拿来打赌的可是你在海军里的地位和名誉。我要指出的是,这件事不仅仅关系到你的职位和荣誉,而是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安危。你说呢?”

海军少将稍微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我不改变自己的看法。阁下,我相信这位‘老兄’的情报。”

“好吧,我相信你的情报是确实的。不过,哪怕是中国国内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中国人也不太可能要把这六艘战列舰全都开回国内吧?”

“也许只有三艘,阁下。”雷德尔上校提醒舍尔道,“那位情报员看到的三艘中国战列舰,也许就是我们已经知道行踪的三艘,因为中国人不可能放弃提供给他们这么多好处的盟友的安危的。”

“可是,我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一点,那就是,中国人还有另外一个敌人。”海军少将说道。

“你是说……*人?”舍尔若有所思的问道。

“是的。”海军少将回答道,“据我们的情报显示,*海军的两艘主力舰‘扶桑’号和‘山城’号就在中国的旅大港。而中国的政局再次发生激烈动荡,也和*人有关。”

“有这个可能,而且可能性相当大。”舍尔在屋子里来回的踱着步,这是他在军舰上养成的习惯之一。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改变我们伟大祖国命运的机会。”舍尔自言自语的说着,在电话桌旁停了下来。

有一条电话线从海军部通向远方,越过陆路通到海岸。然后,从水下经过多雨的海湾,迂回曲折地通往威廉港,接在一个水鼓上。舰队的旗舰系水鼓的时候,就把电话线拉上舰,接在装于水线下面舱室里的电话总机上,这时,值班水兵看到总机上的指示灯亮了起来,听到了岸台的呼叫声,于是把接线塞插好。

在夜雾完全笼罩的威廉港,信号灯开始不断的闪烁,往返呼叫和回答着。德*舰寂静的甲板上突然传来皮靴“嗒嗒”作响的走动声,黑暗里响起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话管里传来一个话音:“舰长,旗舰发来了信号——”

住舱的扩音器里,响起了帆缆军士的口笛尖叫声,接着传出一声声的命令:“呼叫左舷值班人员。缆位人员十分钟内到前甲板集合。呼叫值班人员,……。”大住舱里到处摆满了帆布吊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个个从床上爬起来。

“怎么回事?”有人问道。

“天晓得!你去问舰队司令官好啦!”另外一个人说:“反正我得起锚去。”

“祝你平安!”有一个人用略带怨气的声音插话说。

“你们在干什么?”有人问道:“该不是在挑选晚礼服吧?”

“哈哈!他想去阳光充足的希腊旅游呢!”有人接口笑道。

此时已经完成了准备工作的水兵们推开拥挤的人群嚷道:“喂,快给要去干活的男子汉让路!”这些人“咔咔”作响地沿着这艘巨舰的狭窄过道走去,登上梯子,来到舱面。四周到处都是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的人们。一些水手从灯光明亮处来到前甲板。此刻那儿还是一片漆黑,他们拥到前甲板,开始起锚,正值狂风呼啸,吹得人站立不稳。

一个幽暗的舱房里,响起了电话铃声。电灯马上亮了。在那个头发蓬松的人起来接电话之前,铃声一直响个不停。

“我是轮机长。”

“轮机长,请在十分钟内备足蒸汽。”电话里大声说道。

“好,我马上就去。”轮机长翻身下床,去取自己的制服。

此时挂在德*舰灯光明亮的机舱里的时钟,指在了4时45分上。锚机开始转动起来,锚链一节又一节地绞了上来,口令来回传递着;阀门打开了,蒸汽进入透平机,螺旋桨在乌黑的海水里转动起来,定向信号灯还在发着信号。

英国,斯卡帕湾。

“我现在很想知道,当*人看到我们的六艘战列巡洋舰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在“共和”号战列舰的一间军官舱室里,沈鸿烈给徐振鹏倒上了一杯红酒,笑着说道。

“他杨瀚之当年许下的承诺,现在竟然全都变成了现实。”徐振鹏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苦笑着摇了摇头,“我现在还有身在梦中的感觉。”

“我现在还记得,当年定镇二舰归国时的盛况,”徐振鹏回想起了往事,眼角开始湿润起来,“可没想到,我泱泱华夏,竟然惨败于倭寇之手。海权从此难再问。民四抗倭之役,我海军竟然不敢同倭寇正面相角,而如今……”

“现在咱们可是有了十二艘五万吨以上的巨舰了,我就不信,倭寇还敢再象上次那样,肆无忌惮的攻击我们。”沈鸿烈说道。

“我们有了这巨舰,在数量上超过了*海军是不假,但我们绝不可就此掉以轻心,”徐振鹏说道,“我海军的训练程度比不上*海军,你是知道的,而且此六舰可是应杨瀚之的要求,作为训练舰开回去的。”

“对国内的海军来说,是训练舰,可对咱们这一帮人来说,可就不是训练舰了。”沈鸿烈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只是我现在还想不出来,他杨瀚之要这些战列巡洋舰回去干什么。毕竟咱们这边儿的仗还没有打完呢。”

“德国人撑不了太久了。”徐振鹏说道,“等那些战列巡洋舰再开回来,弄不好德国人就会垮掉了。”

“也不一定,听说德国又有新舰下水了,而且主炮口径达到了403毫米,无论火力速力,都可与我舰正面一战。”沈鸿烈说道,“到时候咱们可就又有硬仗要打了。”

“你说的不错,但德国海军比起咱们这边儿,还是差了一层,咱们现在已经有十二艘巨舰了,英法美三国也都在争分夺秒的建造自己的新式巨舰,这些新舰估计明年差不多就可能完工入役,德国人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二百零三)守株待兔?

(二百零三)守株待兔?

“是,所以说,这站队的本事,咱们还是比不上老袁的。”听了徐振鹏的话,沈鸿烈想到已经去世的“弘宪帝国”皇帝袁世凯,苦笑着点了点头。

当初围绕着中国是否参加欧战和站在哪一方,中国国内曾经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是袁世凯力排众议,决定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当时很多人都担心中国一旦随同协约国战败,会沦落到更为可怕的结局,但现在的事实证明,袁世凯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对于袁世凯去世后中国的动荡不安和很可能陷入南北分裂的乱局,象沈鸿烈这样的身在海外的官兵们,一想起来就揪心不已。

两个人正谈着话,门口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沈鸿烈起身开门,一位军官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长官,司令官阁下要你们马上来舰桥。”

沈鸿烈和徐振鹏对望了一眼,各自都感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紧张气氛。

沈徐二人快步的来到了舰桥之上,此时贝蒂刚刚放下了电话,浓黑的眉毛拧成了两个黑疙瘩。

“德国人出来了?”徐振鹏问道。

“是的。徐,德国人又出来了,而且这一次又是全体出动。”贝蒂点了点头,背着手开始踱起步来,“奇怪的是,海军部并没有给我下任何命令,甚至连建议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可能是他们以为我们同他们一样,对自己的职责是非常熟悉的,对部下也了如指掌,所以他们认为用不着和我们多说,表示对我们的放心。”徐振鹏说道,“因此他们只是向我们提供这件特别重要的情报。”

“也许你说的对。”贝蒂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也许,他们是不想承担责任,才这么做的。”

“可不管怎么说,既然德国人出来了,咱们就没有过放他们的理由。”施奈德舰长说道,“我们正愁找不到他们呢。”

“可问题是,他们这一次出来的,是新造出来的大家伙。”贝蒂面有忧色的说道,“这一回要有一场恶仗打了。”

“大家伙?是‘威廉大帝’级战列舰?”徐振鹏一下子明白过来为什么英国海军部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态度了,“全出来了吗?”

“是。”贝蒂吐了口长气,取过一份电报,递给了徐振鹏。

听到德国新式战列舰的舰名,一些年轻的军官脸上现出了兴奋之色,而一些参加过多次战斗的人面色则显得有些阴沉。

在日德兰大海战和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中,拥有380毫米主炮的德国“拜恩”级战列舰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生存能力。而这一次,更加可怕的“威廉大帝”级战列舰又加入到了德国海军当中。

由于德国人的严格保密,对于“威廉大帝”级战列舰,协约国方面迄今为止得到的情报,只知道“威廉大帝”级战列舰的主炮是403毫米主炮,排水量接近五万吨,航速28节,一共建成了4艘,一号舰“威廉大帝”号,二号舰“腓特烈大帝”号,三号舰“玛丽亚皇后”号,四号舰“布吕歇尔”号。

在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中,德国海军又损失了四艘“国王”级战列舰,而四艘“拜恩”级战列舰已经被证明了不是中国海军的六艘“共和”级战列舰的对手,但随着这四艘“威廉大帝”级战列舰的加入,德国海军的实力又得到了加强,协约国海军想要象以前那样的一口吃掉对方,已经不太可能了。

协约国海军方面,虽然又有了六艘“光荣”级战列巡洋舰,但这些军舰刚刚建成不久,用贝蒂的话说,都是“未成年的小女孩”,不可能马上投入战斗。而且日德兰海战的惨痛结果已经证明了,让战列巡洋舰参加舰队主力决战是极为愚蠢的。在未来的主力决战中,这些中国战列巡洋舰是派不上多少用场的。

“德国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来呢?”施奈德舰长有些不解地问道。

“估计很可能是德国间谍把那六艘回中国的战列巡洋舰当成我们了,你们大家都知道,她们实在是太象了,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清他们的分别。”徐振鹏说道,“德国间谍是不可能靠近仔细观察区分她们的,而且他们似乎还不知道我们又有了六艘新式战列巡洋舰。”

“你说的很对,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贝蒂咬了咬嘴唇,来到了海图桌前。

此时,电话铃又响了,贝蒂来到话机旁,拿起了话筒。

“……对,我这儿有一份谍报人员搞来的情报。……对!听起来象那么回事,不是吗?估计是德国人把那六艘回国的战列巡洋舰当成我们了,因为她们从外形上看很象,……对,不过,海军情报部的人发誓说这份情报是绝对可靠的。我可以采取认为可行的一切措施……,嗯,好,我们刚好有时间堵住他们……,战列舰全体出动?我完全同意……,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